川習會是「史詩級利多」還是「完美風暴」?彭博:華爾街看法分歧,中國股市站上命運的十字路口
隨著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月底將在韓國碰面,華爾街的空氣中瀰漫著多空交戰的火藥味,中國股市似乎也走到了一個前景不明的十字路口。彭博新聞22日指出,華爾街的分析師們對「川習會」究竟是「利多」還是「利空」看法不一,一邊是高喊「逢低買入」的樂觀派,另一邊則是警告「完美風暴」的謹慎派,全球頂級投行出現了巨大分歧。
《彭博》指出,追蹤在海外上市中國企業的MSCI中國指數,這個月已下跌約3.9%,遠遠落後於同期上漲2.3%的MSCI亞太指數。這也是自今年4月中美貿易爭端再起、撼動全球市場以來,中國股市相對於美國股市表現最差的時期。中國股市的疲軟,恰好發生在這場全球矚目的「川習會」之前,對於投資者最想知道的莫過於:眼下的回檔,究竟是為下一波牛市行情鋪路的黃金買點,抑或是一場更大風暴來臨前的不祥預兆?
多頭的樂觀號角:美銀、高盛高喊「勇敢前進」
在多頭陣營中,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的分析師們無疑是頭號旗手。他們建議投資者在本月底之前,都應保持「風險偏好」(risk-on)的積極姿態。美銀認為,即將到來的「川習會」以及可能召開的「四中全會」等重要政治議程,都有可能成為催化市場上漲的強力觸媒。至於華爾街巨擘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的立場更為鮮明,分析師直言當前的中國股市「逢低買入」(buy the dip)應該成為投資者的預設思維模式。
高盛的報告甚至大膽預測,到2027年底,中國股市仍有高達30%的上漲潛力。這份樂觀的背後,是對中國經濟長期潛力以及政策刺激效果的強烈信心。這些樂觀主義者相信,政治上的確定性,哪怕只是暫時的緩和,都足以驅散籠罩在市場上空的陰霾,讓被壓抑的估值得以釋放。
空頭的審慎警鐘:大摩、野村警告「別接下墜的刀子」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沉浸在派對的氛圍中,以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簡稱大摩)為首的謹慎派,就發出了截然不同的警告。由策略師王瀅(Laura Wang)領銜的大摩團隊建議投資者,此刻切勿輕易「逢低買入」。他們認為,在看到MSCI中國指數出現10%至15%的深度回檔,並且中美貿易衝突出現「明確的解決方案跡象」之前,任何買入行為都無異於「空手接白刃」。
大摩的核心論點在於,中美貿易緊張關係的風險並未遠離,它如同一把懸頂之劍,隨時可能落下。在這樣的不確定性之下,市場的任何反彈都可能只是曇花一現。日本最大券商野村控股(Nomura Holdings Inc.)的策略師Chetan Seth也持相似觀點。他對客戶表示,在經歷了近期的反彈後,中國股市的「風險回報比」已不再誘人。
Chetan Seth強調,中美關係的緊張局勢是一個巨大的「懸置因素」(overhang),只有當MSCI中國指數的預期本益比(forward price-to-earnings ratio)降至11倍以下時,市場才會變得「有意義地吸引人」。根據彭博匯編的數據,該指數目前的預期本益比約為12.8倍,在空頭眼中顯然還不夠便宜。
川普的「交易的藝術」:一場難以預測的政治豪賭
《彭博》指出,華爾街所有分歧的核心,其實最終都指向了同一個變數——川普。這位以不可預測性著稱的政治強人,對即將到來的「川習會」總是釋放矛盾的信號。他一方面預測將與習近平達成一項「好的貿易協議」,並強調他與這位中國領導人有著「偉大的關係」;但另一方面,這位《交易的藝術》的作者也輕描淡寫地承認,這場備受期待的會談「也可能不會發生」。
川普的這種模糊表態,本身就是一種典型的談判策略,旨在將壓力最大化。但對於分秒必爭的資本市場而言,這種高度的不確定性正是最大的敵人。一場成功的會晤可能瞬間點燃市場,而一次失敗的會晤,甚至僅僅是會晤的取消,都可能引發恐慌性拋售。對於中國股市的多頭而言,一個根本性的問題是:如果牛市要繼續,下一階段的驅動力將來自何方?
一個長期存在的希望,來自於中國家庭高達23兆美元的巨額儲蓄。這筆龐大資金被視為支撐中國股市走出「慢牛行情」的終極後盾。然而現實情況卻是,到目前為止,推動市場上漲的主要力量是中國本土的機構基金和外國投資者,而非廣大的散戶。美國銀行的策略師Winnie Wu在最近與投資者的一系列會面中發現,大多數專注於新興市場的基金經理,對中國的持倉要麼是中性(neutral),要麼是超配(overweight)。這意味著,他們進一步加碼的空間可能有限。
那麼尚未被挖掘的潛在買盤,究竟在哪裡?Winnie Wu指出,最大的未開發需求來源,是那些大型的全球性基金,特別是規模龐大的美國基金。這些基金目前對中國的配置普遍偏低,他們的態度轉變,將可能成為左右市場格局的關鍵力量。然而,要讓這些手握重金的美國基金經理們下定決心重返中國市場,需要的可能不僅僅是一次成功的「川習會」。他們需要看到的是中美關係出現結構性、可持續的改善,以及中國自身經濟更為穩固的復甦信號。
更多風傳媒報導
其他人也在看

川習會「台灣大籌碼」一次梭哈中國?作家列美國「賤招拆招」台灣4種下場
美中貿易戰正酣,外界關注下周在南韓登場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峰會,能否再度上演川習會,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表示,屆時他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預計可以達成好的貿易協議;但川普也說,雙邊會晤也可能臨時取消。對此,作家「漂浪島嶼」21日在臉書粉專指出,在美中談判加長賽中,面對中國的稀土管控、拒買黃豆的狠招,美國只能「賤招拆招」,搬......
風傳媒 ・ 1 天前台灣青年赴法國葡萄酒產業培訓 體驗釀造工藝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23日電)在教育部「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支持下,10名台灣青年於9月赴法國培訓兩週,深入葡萄酒博物館與酒莊見習,體驗釀造工藝,希望未來將所學用於推廣台灣農特產品。
中央社 ・ 10 小時前外交部:兩岸互不隸屬是國際公認現狀 籲中國停止誤導
(中央社記者楊堯茹台北22日電)中國外交部昨天再稱台灣問題屬內政,外交部發言人蕭光偉今天痛斥「不實謬論」,表示兩岸互不隸屬是國際公認現狀,呼籲中國停止誤導國際視聽。
中央社 ・ 1 天前
快訊/新壽宣布 T17、T18與北市府合意解約
[NOWnews今日新聞]新光人壽22日下午4點半召開記者會,宣布輝達北士科T17、T18地上權案,與北市府合意解約。有知情人士透露,新壽無條件退出僅能拿回原始標金以及成本,而董事會決策的背信風險,由...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國際金融》華爾街預期 Fed料提前月底宣布結束QT
【時報-台北電】貨幣市場摩擦加劇,有礙聯準會調整利率,實現通膨和就業雙重使命目標,已動搖量化緊縮(QT)政策的基礎,有鑑於此華爾街預期,聯準會(Fed)很可能提前在10月底宣布結束QT。 分析師認為,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在10月28~29日召開的政策會議,應會讓透過QT收回市場流動的措施退場,這有助確保貨幣政策技術面執行順暢。 Wrightson ICAP分析師報告,預計FOMC在10月例會結束減持證券,近期短期借貸市場的波動,「顯然已發出足夠的警訊,證明往Fed政策正常化下一階段推進有其道理」。 Evercore ISI分析師發文指出,Fed將在10月例會示意終結QT,好在年終壓力來臨前完全退場,但實際結束時間可能延到宣布後的一至兩個月。 投行Jefferies分析師也預期,Fed將在10月底例會讓QT畫下句點。此外房地產市況嚴峻,減持抵押擔保證券的進度遲緩,Fed可能允許這類資產持續按當前速度自然到期。 此一轉變源自於部分金融機構出乎意料利用Fed的常設回購機制(Standing Repo Facility),導致關鍵短期借貸利率上升。其他市場摩擦信號還包括,回購借貸成本
時報資訊 ・ 1 天前
日經:習近平與川普像「圍棋與撲克」的對決
[NOWnews今日新聞]美國與中國最新圍繞稀土的貿易戰仍未停止,川普政府正考慮對中國祭出各類「軟體驅動產品」的出口限制,以報復北京擴大稀土出口管制的舉措。另一方面,川普與習近平是否會在APEC峰會上...
今日新聞NOWNEWS ・ 5 小時前
稀土.安世半導體議題令歐中緊張 川習會也恐生變
歐盟官員週二批評中國加強稀土出口管制,損害雙邊關係,同時也希望通過談判解決問題,並邀請中國官員前往布魯塞爾尋找緊急解決方案,但時間點還不明。此同時,荷蘭政府因擔心技術流向中國,宣告接管中國聞泰科技掌握100%股權的荷蘭安世半導體公司,這個舉措進一步加劇了中歐關係的緊張。至於美國總統川普,週二對月底可能舉行的「川習會」突然轉變態度,暗示有可能取消,使得美中貿易戰局勢更加不明朗。
TVBS新聞網 ・ 10 小時前金價連挫兩日 亞股走勢分歧
(中央社香港22日綜合外電報導)金價與銀價今天連續第二天重挫,使得這波貴金屬漲勢戛然而止。在美國總統川普表示,原定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會晤有可能不會舉行,亞股今天走勢分歧。
中央社 ・ 1 天前習近平是否出席APEC峰會及川習會 中國至今三緘其口
(中央社台北22日電)美國總統川普21日表示,他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下週在APEC峰會期間的會談有可能取消,引發外界揣測。至於中國方面,官方不但對APEC峰會期間是否舉行「川習會」至今沒有鬆口,甚至連習近平是否將前往韓國出席APEC峰會也尚未宣布。
中央社 ・ 1 天前

一文看懂/高市早苗為何是弱勢領袖 中國憂她挺台立場
煮熟的鴨子,終究沒飛走!儘管遭遇前執政搭檔公明拆夥的危機,自民總裁高市早苗,仍透過與維新會的結盟,於21日當選日本首相。不過,學者憂心,新盟友的「閣外合作」模式,恐怕不利聯合政府的穩定。另外,《富比世》雜誌刊登專家文章,指出對中鷹派的高市,其鮮明的挺台立場,尤其引發北京擔憂。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北韓|韓APEC下周登場 北韓「搗彈」
韓國軍方表示,北韓22日上午從首都平壤附近地區往東北方向發射數枚疑似短程彈道飛彈。這是北韓今年5月以來首次發射彈道飛彈,無視聯合國安理會武器禁令。韓國APEC峰會將於下周登場,此時時機非常敏感。
中時財經即時 ・ 19 小時前

「川習會」到底會不會談台灣?澳洲前總理評川普:「他太精明了,不會與北京發生衝突」
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川習會」,預計將於本月底在韓國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領袖會議期間登場。雖然川普21日曾再度表示,有可能不會與習近平會面。不過,澳洲前總理基廷(Paul Keating)認為,川普是「和平主義者」,且他幾乎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與中國直接交鋒。美國總統川普與澳洲總理艾班尼斯簽署聯合開發稀土的協議。(美聯社)川普很聰明......
風傳媒 ・ 1 天前《各報要聞》中信金、玉山金再度PK 三商壽雙龍搶親 今最終下聘
【時報-台北電】三商壽出嫁進入第三階段,「新郎」要下聘書,出具「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意向書。原訂最終下聘日是10月底,由於金管會已公布ICS過渡措施,買方算得出價格並須趕在23日下班前下聘書,據了解,最終的新郎名單只剩中信金、玉山金二家金控,再度形成雙龍搶親的局面。 據悉,三商壽要求買家必須接受以100%「全換股」的方式併購,由於走「合意併購」的方式,因此符合法令規範。併購專家分析,三商壽的股本約600億元、股數60億股,若以22日股價6.37元來算,市價至少380億元起跳,但三商壽期待的換股目標至少要每股7.5元以上,溢價率接近18%,因此,估算買方出價合理將落在380億~450億元間。 為何這次三商壽出嫁一毛現金都不要?併購專家分析,主要是三商壽現在出售賣在低點,若現金出售等於是一口價賣斷,大股東經營多年的心血就此結帳,會心有不捨,如採換股的方式,合併後若買方經營能力佳可參與經營成果,若經營得好股價上升20%、30%也有可能。 而全換股方式對買家、賣家來說都有利。買家採換股不必拿真金白銀,負擔減輕,以中信金來看,對股本稀釋也不大,大約5%、玉山金約稀釋8%。對賣家來說,目前中信金股價
時報資訊 ・ 11 小時前
陶朱隱園破冰12億成交 吹響豪宅復甦號角/外資賣壓不減 台股震盪收黑周線仍紅/油價急漲四寶沸騰 00715L人氣爆棚|Yahoo財經掃描
美股周三受美中貿易新一輪出口限制傳聞拖累,市場傳出川普政府正考慮限制對中國出口多項產品,讓投資人對貿易戰升溫產生疑慮,避險情緒升高,四大指數全面收黑。道瓊工業指數下跌0.71%,標普500指數跌0.53%,那斯達克指數跌0.93%;費城半導體指數重挫2.36%。個股表現方面,Netflix第3季EPS不如市場預期,股價暴跌逾10%;蘋果則自歷史高點拉回1.64%;Meta維持平盤,輝達小跌0.49%。整體科技股承壓,台積電ADR同步下跌1.91%,收288.88美元。亞股方面,日股下挫1.35%;韓股走跌0.98%;港股與滬指同步收漲。台股今(23)日開低後一路震盪,盤中跌點緩步收斂,終場下跌116.65點、收27,532.26點,成交值4,217.13億元,跌破5日線但仍守穩10日線。周線仍上漲229.89點,收連9紅。台積電(2330)收1450元,小跌10元,聯發科(2454)跌2.63%、鴻海(2317)跌1.44%,權值股壓盤。盤面亮點集中在傳產與防禦族群,塑化四寶受惠川普制裁俄油全面上漲;被動元件族群國巨(2327)飆漲8.65%、華新科(2492)勁揚6.96%,北士科題材的士紙(1903)、新紡(1419)、台火(9902)均鎖漲停。整體盤勢雖受外資連續賣超影響,但傳產與題材股撐盤,使指數跌幅收斂。
Yahoo奇摩財經編輯室 ・ 3 小時前
被動元件迎AI紅利開噴!國巨市值破4000億 謝金河點名這檔黑馬:有望賺1股本
國巨在2018年、2020年接連合併普思、基美,日前又宣布收購日商芝浦電子,股價強漲數日。對此,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臉書發文表示,被動元件的新春天來了,他點名這檔股票,近年來集團戰略轉向AI應用,今年有望賺1股本。謝金河說,經歷過2018年的被動元件盛況,很長一段時間沒有特別關注這個產業的發展,直到光寶科技董事長宋恭源提到國巨董座陳泰銘的潛力,自己才發現國......
風傳媒 ・ 1 天前12年來最慘!金價為何狂瀉6% 專家分析3原因說法一次看
金價在周一創下4381美元的新高後,周二盤中一度重挫逾6%,創下12年來單日最大跌幅,受到市場高度關注。專家分析指出,金價今年已上漲60%,加上近期多重不安定因素趨緩,且市場風險偏好有所改善,獲利了結賣壓紛紛出籠。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盤後籌碼/台股下跌103點!外資狂砍224億 這檔竟被買到漲停
美股周二(21)日漲跌互見,道瓊指數在可口可樂與3M強勁財報帶動下創新高,逼近47,000點,但科技股表現偏弱,那斯達克指數小跌。受到美股科技股疲軟拖累,台股(22)日開高後壓回,加權指數終場下跌103點,收在27,648點,跌幅0.37%,成交金額4,480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賣超219億元,其中外資單日砍出224億元,為主要壓盤元兇。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