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稱將在不遠將來會金正恩 北韓尚未回應邀請
(中央社空軍一號機上29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今天在前往南韓的途中表示,他預計將在「不遠的將來」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會面。但北韓尚未公開回應邀請,南韓官員也對川金會是否成行看法分歧。
法新社報導,川普(Donald Trump)在空軍一號上向媒體表示:「在某個時間點,我們會與北韓接觸。我想他們有這個意願,而我也願意。」
川普先前曾表示,他「很樂意」在本週訪問南韓期間與北韓領導人見面。
在川普抵達南韓的幾個小時前,北韓宣布在西岸外海試射海對地巡弋飛彈,向平壤的「敵人」展現實力。
川普已對金正恩(Kim Jong Un)發出邀請,希望在他訪問朝鮮半島期間會面,但川普在空軍一號上表示,他此行焦點將是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會談。
川普也將與南韓總統李在明(Lee Jae Myung)舉行高峰會,這是他們在華府會面後,兩個月來的第2次面對面會談,討論焦點可能落在貿易議題。
為這次外交行動增添變數的是,川普表示,他「很樂意」在訪問期間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會面,甚至暗示制裁問題可能成為對話主題。
川普與金正恩上一次會面是在2019年,地點選在非軍事區(DMZ),這是數十年來分隔南北韓的緊張冷戰前線。
但北韓尚未公開回應邀請。至於川金會是否能成行,首爾官員的看法似乎分歧。
金正恩上月表示,他對過去與川普的會面仍有著「美好回憶」。他也公開表示,如果美國放棄對平壤放棄核武的「妄想性」要求,他將願意進行會談。
北韓資訊分析網站NK News創辦人歐卡洛爾(Chad O'Carroll)告訴法新社:「川普已明確表示想見面。現在球在金正恩這邊。」
然而,川普現在面對的金正恩已不同於2019年,在派遣數以千計的北韓士兵與俄羅斯軍隊並肩作戰後,北韓在獲得莫斯科的關鍵支持下變得更有底氣。
韓國統一研究院(Korea Institute for National Unification)資深分析師洪敏(Hong Min)表示:「時間站在北韓這方,而且不像以前那樣孤立。」(編譯:張曉雯)1141029
其他人也在看
北韓試射巡弋飛彈 時機選在川普訪韓前一天
(中央社首爾29日綜合外電報導)北韓中央通信社(KCNA)今天報導,平壤當局昨天在西部海域試射海對地巡弋飛彈,時間點就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即將訪問南韓的前一天。
中央社 ・ 1 天前川普訪亞洲強化同盟 北韓外長與普丁會談深化關係
就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訪問亞洲之際,北韓外長崔善姬(Choe Son Hui)27日在克里姆林宮和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會談,展現兩國深化關係。 北韓官媒中央通信社(KCNA)今天(28日)報導,在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的另一場會談中,崔善姬則確認了北韓對於普丁對烏克蘭發動戰爭的「堅定理解與支持」。 隨著北韓領導人金正恩(Kim Jong Un)試圖打破孤立、並讓他的國家成為對抗美國為首西方的聯合陣線一部份,北韓最近數月已派出成千上萬士兵和大量軍事設備到俄羅斯來支持莫斯科的戰爭努力,而平壤與莫斯科的日益結盟也激起金正恩越來越獨斷的對外政策。 自從金正恩和川普第一任期時高風險的核子外交破裂之後,北韓已關閉和華盛頓與首爾的任何型態會談。普丁與金正恩9月在北京出席紀念二戰結束80週年的大規模閱兵後舉行會談。 根據電視轉播的談話內容,普丁27日在和崔善姬展開會談時,請她向金正恩轉達他的祝福,表示他們先前進行了一場非常友好的會談。 崔善姬在前往克里姆林宮和普丁會談前,先和拉夫羅夫會晤,而這位俄羅斯外長則再次讚揚北韓軍隊在庫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北韓綁架日人懸案家屬訴苦 川普承諾助尋親
(中央社東京28日綜合外電報導)十多名日本人在數十年前遭北韓綁架,此案在日本與北韓之間懸而未解;美國總統川普今天會晤了這些日人家屬,他們盼川普協助尋找親人,川普說「美國會全力支持他們」。
中央社 ・ 1 天前《國際政治》川普抵韓與李在明談關稅 「大要求」考驗首爾耐性
【時報-台北電】美國總統川普結束日本行,今(29)日稍早已抵達此趟亞洲行最後一站—南韓,他將於下午與南韓總統李在明舉行雙邊會談,預料兩人將聚焦關稅問題及南韓對美3500億美元投資項目,但南韓政府已表明對此次談判不樂觀,南韓民眾普遍認為川普希望南韓以現金投資的要求太大,分析指他的要求考驗首爾耐心。 川普的空軍一號稍早已抵達南韓釜山金海國際機場,正式展開兩天一夜的訪韓行程,他步下登機梯、走上紅毯與南韓官員簡單寒暄後,隨即登上總統直升機專機「陸戰隊一號」(Marine One),前往APEC峰會舉行場地慶州。 綜合韓聯社、路透報導,川普抵達慶州後,將直接出席APEC工商領袖峰會午餐會,並在會上發表演說。他之後將前往慶州博物館與南韓總統李在明舉行會談,兩人將在歡迎儀式後展開會談並共進工作午餐。 元首峰會結束後,南韓政府將為川普及南韓、澳洲、紐西蘭等出席APEC峰會的領袖舉辦晚宴,討論印太地區的區域、經濟合作。 李在明辦公室稍早表示,韓美元首峰會將談及貿易、投資及朝鮮半島和平議題,希望川普的2天國是訪問能促成實質合作。此前外界預期,川李會將談及關稅談判及韓美同盟現代化問題。關稅談判部分尤其聚焦南
時報資訊 ・ 21 小時前川普抵達韓國 透露願降關稅換取中方遏制芬太尼出口
美國總統川普29日抵達韓國,開啟此次亞洲之行的最後一站。川普表示有意降低美國對中國商品課徵的關稅,以換取北京承諾遏制芬太尼前體化學品的出口,對於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達成貿易戰休戰協議樂觀以對。
中時財經即時 ・ 22 小時前川習會10/30南韓釜山登場
中國外交部今天(29日)宣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席2025年南韓APEC領袖峰會,並於30日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釜山會面,就中美關係雙邊事項交換意見。 中國外交部正式宣布,習近平將在慶州APEC峰會場邊與川普會面。一名不具名的中國外交官對法新社表示,根據美中交涉結果,川普與習近平將在釜山舉行雙邊會談,就美中關係雙邊議題展開討論。 中國外交部表示,川習將針對美中關係重大議題深度對話;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今天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願意與美國一起努力,確保川習會談有積極成果,為美中關係穩定發展注入新動力。
中央廣播電台 ・ 19 小時前喬不出時間 川普不和金正恩會面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亞洲行來到最後一站南韓,之前他曾表示希望能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會面;不過,川普今天(29日)表示,因為時間的關係,他在南韓訪問期間不會與金正恩見面。 川普今天下午與南韓總統李在明會面時表示,他仍致力維繫朝鮮半島和平,化解南北韓緊張。川普說,「我很了解金正恩,我們關係很好,這次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沒辦法見面,明天習主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要來,這對全世界都非常重要,對我們也很重要。」 川普表示,「川習會」是他此行的重點,「我期待與他(習近平)見面,這是我們這次訪問的重點。」 川普之前表示,願意延長亞洲行的行程與金正恩會面,他28日也表示,會與李在明的團隊努力處理這個問題。川普說,「朝鮮半島,我知道你們仍處在戰爭狀態,我們看看可以做些什麼化解緊張局勢。」 李在明稱讚川普與北韓領導人保持對話,並表示希望金正恩會理解川普的真心與用意。李在明說,「我很高興你願意與金正恩對話,這樣的態度對我們來說就意義重大」。
中央廣播電台 ・ 19 小時前
核戰升級?普丁炫核飛彈 川普「冷回1句話」嗆爆:核潛艦早到你家
俄羅斯總統普丁近日宣稱軍方已經成功試射海燕核動力巡弋飛彈(9M730 Burevestnik),自信表示該飛彈可以規避任何防禦系統,飛行15小時,射程1.4萬公里;這讓美國總統川普氣炸,除了嗆普丁這項行動不合適,冷回「我們不需要飛這麼遠」,因為美國早就在俄羅斯沿岸有核潛艦駐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川普靈活手腕為川習會添希望 但專家質疑中國達協議意願
(中央社華盛頓2025年10月28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30日進行2019年以來首次面對面會談,各方關注。有專家認為川普的彈性與友善或讓中國更願合作,但也有專家質疑中國達成重大協議意願。法新社報導,貿易一直是川普(Donald Trump)施政計畫中首要重點,他也尋求讓美國和中國這兩個全球最大經濟體達成協議。時常自誇有談成生意長才的川普,對中國一下威脅大漲關稅,一下又調降。另一方面,川普在競選期間接受福斯新聞(FoxNews)訪問時,形容習近平「以鐵腕方式管理14億人——聰明、傑出,一切都很完美」。他上週並再次強調自己與習近平間的關係具有的力量,並對中國侵略台灣的可能性表達懷疑。華府智庫「史汀生研究中心」(Stimson Center)高級研究員孫韻表示,中國或許不尋求與川普有熱絡關係,但雙方都是交易導向,因此中方雖然不喜歡川普的行事風格,但他們視其為可以合作的對象。孫韻認為,中國發現在許多美國前任拜登(JoeBiden)政府完全不願讓步的事情上,川普非常願意合作或至少態度較為友善。例如有報導稱,川普政府拒絕讓賴清德總統在前往拉丁美洲訪問途中過境紐約;而過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圖輯》川普會晤日相高市早苗 鏡頭捕捉兩人融洽互動
美國總統川普的亞洲行抵達東京,外界原預期將聚焦於棘手的貿易與國防議題,然而,此行最大的亮點,卻是他與剛上任的日本首位女首相高市早苗之間,迅速建立起的一段「輕鬆的融洽關係」。從一個讓川普印象深刻的「有力握手」開始,兩人之間的互動充滿了超越外交辭令的個人色彩,彷彿重現了川普與其已故摯友、日本前首相安倍晉
自由時報 ・ 21 小時前
評俄羅斯射程8700英里「暴風海燕」飛彈 川普:我們不需要跑8000英里遠,最強核子潛艇就在他家門口
美國總統川普10月27日在空軍一號上回應俄羅斯總統普京宣布成功試射最新型核動力巡弋飛彈「暴風海燕」(Burevestnik)一事,措辭罕見強硬。他批評莫斯科在全球緊張情勢升高、烏克蘭和平談判陷入僵局的當下進行試射「並不恰當」,呼籲普京應該結束戰爭,而不是挑釁世界。川普表示:「普京應該結束戰爭──一場本該一周結束的戰爭,如今已拖入第4年。這才是他該做的,而不是......
風傳媒 ・ 1 天前
(影) 日美峰會簽5,500億美元「投資框架」 還組3國「稀土聯盟」
[Newtalk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於今(28)日在東京與剛剛上任的日本首位女首相高市早苗會面,席間氛圍良好,川普對高市表達了高度讚賞,而高市也表示加強日美同盟,將會是新一屆日本政府的首要任務。雙方峰會已經展開,討論軍事建設、礦產協議等問題。美國還將與日本、澳洲組成「稀土聯盟」,在澳洲出礦、日本出提煉技術、美國出資金的分工下,三國共同對抗中國稀土的管制。 日本儀仗隊演奏美國國歌〈星條旗〉歡迎川普。圖:翻攝自 X《Chum(ちゃむ)》 川普因不明原因,行進間一度將高市甩在身後。圖:翻攝自 X《Sputnik 日本》 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兩國於今日公布了總額高達 5,500 億美元(約 16 兆台幣)的聯合投資框架,其為兩國關稅協議的一部分,包括能源基礎建設、人工智慧、礦產採購等各領域。日本三菱重工、東芝、美國西屋電氣都將參與到這份框架中,進行小型模組化核反應爐(SMR)建設。 《路透社》則引消息人士指出,協議也包含擴大對美國大豆、天然氣與皮卡車(pickup)的進口,這很可能為了應對川普要求提高國防預算,做出的緩兵之計,高市目前承諾將國防開支增加到 GDP 的 2%。而針對礦產協議,
新頭殼 ・ 1 天前
韓美峰會登場!李在明送金冠 向川普請求「核燃料處理權限」
據南韓媒體今天(10/29)報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今天抵達南韓,與南韓總統李在明舉行韓美峰會,李在明送上特別訂製的金冠,並稱讚川普向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提議會談,為韓半島帶來和平,李在明也把握這次會談機會,直接請求川普推進核燃料處理權限的協議。
太報 ・ 19 小時前市場觀望川習會 亞股漲多回落
(中央社香港28日綜合外電報導)投資人消化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訪日行程成果,並觀望他本週稍晚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重磅會談,亞洲股市今天多收跌,未能延續昨日強勁漲勢。
中央社 ・ 1 天前
員林分局永靖分駐所新任所長林棟樑連破詐欺案
員林分局永靖分駐所所長十月二十七日獲報民眾遭假投資詐騙,被害人阿文透過Facebook廣告加入投資商城,被詐騙集團成員以「投資泰達幣保證獲利、穩賺不賠」話術洗腦,並面交款項給幣商專員,事後無法出金才驚覺受騙。所長林棟樑請阿文「再投資」,同時在永靖鄉錫壽路一帶埋伏,成功查獲前來收款的年輕女車手,查扣被害人遭詐款項新臺幣三十萬六000元、工作手機一支等證物。經了解,該名黃姓女車手也遭詐團感情詐騙,淪為詐團取款車手,黃嫌於交友軟體認識一名男子,對方殷勤噓寒問暖,使黃嫌身陷情網後,男子要求黃嫌幫忙「代收包裹」以展現對雙方愛情的忠誠,沒想到收取包裹時,遭員警上烤逮捕,依詐欺、洗錢防制法罪嫌移請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偵辦。員林分局今(二十九)日表示,永靖分駐所所長林棟樑本月新上任,連續查 ...
台灣新生報 ・ 19 小時前川普訪韓前夕 北韓試射巡弋飛彈展示嚇阻力
(中央社首爾29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展開南韓訪問前數小時,北韓中央通信社(KCNA)今天報導,北韓在西海岸外試射巡弋飛彈,藉此向平壤的「敵人」傳遞訊息展示嚇阻力。
中央社 ・ 23 小時前
「川金會」不成! 川普:持續推動朝鮮半島和平
即時中心/温芸萱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今(29)日訪問南韓,並將在明(30)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川習會」,引發全球矚目。外界也關注川普是否將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會面。不過,川普稍早在南韓慶州出席APEC企業領袖峰會時表示,尚未敲定與金正恩見面的時間。南韓總統李在明也證實,韓方未能促成「川金會」。川普與李在明會談時承諾,將持續透過外交努力處理朝鮮半島衝突,維護區域和平穩定。
民視 ・ 19 小時前
27%患者送醫延遲 彰基呼籲中風症狀立即行動
每年10月29日是「世界中風日(World Stroke Day)」,今年主題強調「認識徵兆、立即行動」,提醒民眾若出現嘴角歪斜、口齒不清、單側無力等中風警訊,應立即撥打119,把握治療黃金期。彰基醫學中心呼籲,「中風搶救分秒必爭,越早治療,後遺症越輕。」作為彰化縣唯一醫學中心,彰基中風中心建構全年無休、24小時待命的救治體系,從救護車抵達、影像判讀到導管取栓,每一步皆精準銜接,確保病人能在「黃金一小時」內完成治療。中心目前有六位取栓醫師,來自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及影像醫學科,採輪值制度,保障中彰雲投地區患者都能及時獲得專業救治。醫療長張尚文表示,即便在夜間、假日或天候不佳,彰基仍能即時啟動取栓作業。為應對全台神經內科醫師人力吃緊,彰基持續投入培訓與留任計畫,並透過制度激勵,確保團隊穩定守護病人。彰基中風中心統計顯示,轉入病人中約六成能於60分鐘內完成導管取栓,治療成效明顯。患者年齡從23歲到103歲不等,證明中風並非高齡專屬疾病。神經外科郭明錡醫師指出,約27%的病人因送醫延遲而錯過黃金期;及時送醫者在AI輔助判讀與團隊協作下,可迅速完成取栓手術。神經內科周鴻杰醫師提醒,年輕型中風患者
台灣好新聞 ・ 2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