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對川習會說法反覆 美財長赴大馬展開磋商
(中央社台北23日電)美國總統川普對川習會立場反覆,22日又稱預計下週在韓國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並達成協議,內容包括北京方面恢復採購美國大豆、限制核武以及結束俄烏戰爭等。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和財長貝森特22日已前往馬來西亞,為相關談判做準備。
路透社今天報導,川普最近幾天就與習近平會晤一事發出了相互矛盾的信號,21日他還說可能不會發生,22日就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會晤時告訴記者上述看法。
報導說,美國農民因中國大豆訂單大幅下降而感到不安,川普迫於壓力表示,他預計將與習近平就此問題達成某種協議。但他淡化了中國限制稀土磁鐵出口的重要性。
在經歷了數個月的相對平靜之後,世界兩大經濟體美國和中國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最近幾週再次升級。在中國宣布對幾乎所有稀土產品實施出口管制後,川普對中國加徵100%的關稅,該措施將於11月1日生效。
報導說,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葛格里爾(Jamieson Greer)已前往吉隆坡,他於22日晚些時候前往吉隆坡,然後與川普一起完成亞洲之行。
他在福斯新聞網的節目中表示,美國及其西方盟國正在考慮,如果無法就暫停北京的計畫或其他緩解措施進行談判,他們將如何應對,但他沒有透露任何細節。
貝森特說:「我希望我們能在本週末解決這個問題,以便兩國領導人能夠以更積極的態度開始會談。」報導說,他將計劃中的川普與習近平的會晤描述為「暫時擱置」,這可能是為了降低預期。
據路透社稍早報導,川普政府正在考慮一項計劃,限制從筆記型電腦到噴射發動機等一系列軟體驅動產品對中國出口,以報復北京。
報導說,葛里爾在接受CNBC電視台節目採訪時表示,中國的稀土措施違反了幾個月前做出的繼續供應高科技所需稀土的承諾,但他表示,美中兩國可以在非敏感商品貿易方面找到新的平衡。他還表示,根據川普總統第一任期內簽署的一項貿易協議,中國仍有未履行的購買美國農產品和製成品的義務。
葛里爾和貝森特都強調,他們不想與中國脫鉤,也不想讓局勢升級,但堅稱美國需要重新平衡與中國的貿易,因為幾十年來美國在中國市場的准入非常有限。
川普計劃前往吉隆坡參加26日開始的東協(ASEAN)會議,並預計27日訪日,本週稍後前往韓國,參加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慶州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峰會。(編輯:張淑伶/朱建陵)1141023
其他人也在看

川習會台灣議題受矚 林佳龍:台美關係穩定、密切注意中方動作
即時中心/顏一軒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預計在10月底於南韓慶州登場的APEC峰會上會晤,川普曾出言預告,有可能將台灣納入川習會談判的議題。對此,外交部長林佳龍今(22)日表示,台灣跟美國的關係非常穩定,而且台灣也是APEC的會員之一,我國未來會密切注意中國可能的動作,也跟美方保持密切溝通。
民視 ・ 1 天前
股匯雙挫!新台幣貶破30.8元關卡 收盤寫近6個月新低
川普政府傳出考慮對中國實施軟體相關出口管制,企業財報不如預期,市場風險偏好降溫,美股下挫、台股再跌百點,新台幣匯率今(10/23)日以貶值開出,在外資連日匯出,盤中貶破30.8字頭,午後出口商進場拋匯,匯價小幅回彈,但仍不敵熱錢出走,央行僅提供流動性調節,終場收30.815元、貶8.4分,創下近6個月以來新低;而累計本週貶7.2分,周線拉出連三黑。
太報 ・ 7 小時前
川普變變變!稱可能不會與習近平見面
美國總統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預定月底舉行的「川習會」又出現變數!川普週二(10/21)表示,他認為能和習近平達成「好交易」,但他又說,這場會議有可能根本不會發生。
太報 ・ 1 天前川普:預期與習近平達成良好協議 但也可能取消會談
(中央社華盛頓21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今天表示,他下週出席在韓國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峰會期間,預期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達成「良好」貿易協議,但也示警說,這場高度矚目的會談仍有可能取消。
中央社 ・ 1 天前羅奇稱中國應設定「積極」消費目標,十年內家庭消費占GDP應升至50%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摩根士丹利亞洲區前主席羅奇(Stephen Roach)表示,中國必須試著在未來十年實現消費占經濟總量的半壁江山,這與越來越多憂心中國這個亞洲大國前景的經濟專家的看法一致。目前擔任耶魯大學法學院蔡中曾中國研究中心(Paul Tsai China Center)經濟專家兼高級研究員的羅奇週四對電視媒體表示,中國需要新的成長動力,而中國消費者就是這個動力泉源。中國必須為「十五五」規劃設定更加積極的目標。羅奇表示,鑒於中國的經濟形勢,這種情況比過去「更加緊迫」。他提到低迷的房地產市場以及全球其他地區對中國出口日益加劇的抵制。他呼籲在十年內將家庭消費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重從目前的40%左右,向上提升到50%。羅奇指出,中國人擅長實現目標。他們只需要找到方法。羅奇的觀點與中國經濟專家和政策顧問的呼籲遙相呼應,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盧鋒就表示,中國可以爭取在未來5到10年將消費占GDP的比重提高5到10個百分點。中國領導人今年已推動經濟重心轉向擴大內需,包括提振消費。但隨著消費補貼效應的減弱,近幾個月提高居民支出的態勢放緩。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中國居民消費占G
財訊快報 ・ 11 小時前《各報要聞》川普預告 中無意侵台
【時報-台北電】美國總統川普20日表示,預期10月底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時能達成「強而有力」的貿易協議,雙方也將討論到台灣議題。川普並指出,中國無意入侵台灣,且了解「美國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不會對台動武。 川普上任後發言百無禁忌,多次提到台灣,但主要涉及半導體產業和台積電投資美國,鮮少著墨台海局勢且用詞謹慎,例如今年2月川普被詢問中國是否會武力犯台時曾表示:「我對此不會加以評論,我不想讓自己處於那種境地。」此次川普大篇幅談及台海,引發外界關注。 川普20日與澳洲總理艾班尼斯在白宮會面,雙方簽署協議加強在關鍵礦物與稀土領域的合作,降低對中國的依賴。 川普重申,他10月底將在韓國APEC峰會期間與習近平會談,雙方最終將達成公平的貿易協議,且「兩國都會感到滿意」、「全世界都受惠」。但他警告若談判破局,美國對中國產品課徵關稅稅率可能大幅提升至155%。 川普並透露獲邀訪問中國,打算明年初成行。外界好奇美國是否會為了與中國達成協議而調整對台立場,川普說:「我們將談很多事情,我想台灣會是其中之一,但我現在不打算多說。」 當記者問到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先前提到「習近平下令軍方在2027年之前要
時報資訊 ・ 1 天前川普喊話了 川習會將達協議 涉及大豆、核武、俄烏
美國總統川普預計,27日當周在韓國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時,將達成若干協議,內容範圍從中國恢復購買美國大豆,到限制核武器,以及結束俄烏戰爭等。
中時財經即時 ・ 14 小時前
全運棒球》2名大學投手撐起傷兵潮 新北市完封台中市收季軍
114年雲林全運會棒球項目,新北市隊季軍戰靠著2名投手江沁恩、朱柏翰聯手壓制,上演接力完封秀,終場以4:0贏球,力克上屆亞軍的台中市隊,總教練周宗志指出不容易之處,「這次可用之兵比較少,傷兵比較多,大家都很辛苦。」先發的江沁恩一路投到7局上,在對首名打者投出四壞球保送後退場,總計此役用了81球,只被敲2支安打,在接替登板的朱柏翰幫忙形成殘壘後保住無失分,有3個保送、5次三振。新北市隊打線給予剛剛好的火力支援,首局就趁著對方失誤先馳得點,5局下李君國在2出局後的適時安打,多添加2分保險,7局下再換謝彤恩用1分打點安打建功。周宗志指出,收穫勝投的江沁恩在文化大學陣中就是主力先發,今天有將交給他的局數表現好,和後援的朱柏翰一起扛起關鍵戰役,「我們這場剩3個投手可以用,辛苦他們兩位把勝利收下來。」不只投手捉襟見肘,野手也是將士用命,連朱柏翰都在8局下幫忙代打,再趕著9局上回到投手丘、完成關門任務,周宗志解釋,捕手遭球吻後無力出棒,所以只能取消指定打擊,讓朱柏翰拎起球棒。在台灣體大擔任守護神的朱柏翰今天3局投球內容,被敲出3支安打,沒有任何三振和保送,周宗志認為貢獻良多,「他這次來也都是負責在後
麗台運動報 ・ 11 小時前
班史提勒拍紀錄片跟父母致敬 意外改善跟小孩的親子關係
演而優則導、並跨足製作,班史提勒(Ben Stiller)在電影、電視與喜劇領域皆留下多部經典代表作品,是大家公認的喜劇明星。在幕後,他執導與監製Apple TV熱門影集《人生切割術》(Severance)。紀錄片《史提勒與米拉:未曾落幕》(Stiller & Meara: Nothing is Lost)則揭開多才多藝的他,其創作能量源自於一個深具喜劇血統的演藝世家。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2 小時前
計程車閃燈行車糾紛!前方車氣炸尾隨狂閃燈報復
高雄有計程車開在路上不斷閃燈,引發前方自小客車不滿,在計程車超車後也閃燈報復,警方檢視,雙方都違規,其中任意以迫近方式迫使他車讓道,最高可以罰三萬六。 #計程車#閃燈行車糾紛#報復
東森新聞影音 ・ 9 小時前
川普預期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 「可能還會談核武」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22日表示,他預計下週在南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時達成協議,內容可能涵蓋北京恢復大豆採購,及對核子武器的限制等許多方面。 川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Oval Office)向記者表示,他計畫討論中國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問題,以及如何阻止俄羅斯在烏克蘭持續了3年多的戰爭。 川普在會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秘書長(NATO Secretary General)呂特(Mark Rutte)時向記者表示:「我認為我們會達成協議。」他還補充說,他相信習近平已經改變了對烏克蘭戰爭的看法,並願意就結束戰爭進行討論。 他說:「他現在將會...我不確定他一開始是這樣,他現在會希望結束這場戰爭。」川普的言論與他的首席貿易談判代表和財政部長更尖銳的言論形成了鮮明對比,這兩人22日前往亞洲,以確保川普與習近平的會晤順利推進。這是川普第二任期首度與習近平會面。 美國總統淡化了中國限制稀土磁鐵出口的重要性,稱其為「干擾」,並將關稅描述為「更為強大」的問題。中國對稀土出口的限制已經攪亂了市場。 受到美國農民壓力的川普表示,他預計將與習近平就此議題達成某種協議。美國農民正因中國大豆訂單
中央廣播電台 ・ 15 小時前新北防非洲豬瘟 清查107家豬場、禁止運豬車進入
(中央社記者曹亞沿新北23日電)台中疑似發現非洲豬瘟,新北成立災害緊急應變中心,清查全市107家養豬場,並啟動GPS監控管制系統,禁止運豬車輛載運及進入新北。另外,今年已完成180件豬隻血清樣本採檢,全數正常。
中央社 ・ 13 小時前《國際經濟》科技業瑟瑟發抖...川普用軟體戰中國?專家喊太恐怖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報導,從筆記型電腦到噴射引擎,川普政府正在考慮對使用美國軟體的產品出口中國祭出限制,以報復北京最新一輪的稀土出口管制。 10月10日,美國總統川普曾在社群平台上表示,到11月1日,其政府將對中國商品加徵100%進口關稅,以及對「任何和所有關鍵軟體」(any and all critical software)實施出口限制。 路透社報導,消息人士稱這項措施也許不會推進,但傳出這樣的風聲,意味著川普政府正在權衡是否有必要大幅升高與中國攤牌的緊張關係,儘管內部有些人傾向於採取較溫和的手段。 當被問及「對軟體出口祭出嚴格管制」的傳聞時,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周三表示,「我會確認的是所有事都在考慮之列。無論是軟體、引擎,還是其他產品,如果真的實施這些出口管制,美國可能會與我們的G7盟友協同行動」。 美國前貿易官員、現任職於華府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的Emily Kilcrease表示,美國正在尋找籌碼,而軟體正是我們與生俱來的長項,所以川普政府考慮這麼做並不令人意外,但要實施此類管制措施極為困難,且將對美國產業造成衝擊,你會希望他們只是說說
時報資訊 ・ 15 小時前李心潔舒淇「回魂計」聯手施虐 傅孟柏笑稱被打上癮
(中央社記者洪素津台北23日電)演員李心潔和舒淇在影集「回魂計」聯手施虐傅孟柏,2名影后動手打傅孟柏毫不留情,但下戲後急忙關心,笑說演出此橋段超痛苦,傅孟柏則笑稱被打到上癮,要她們再打大力一點。
中央社 ・ 11 小時前日經:中美貿易戰手法如圍棋 中方擅長期布局
(中央社記者謝怡璇北京2025年10月23日電)美中貿易戰緊張局勢升級。日本經濟新聞評論員秋田浩之撰文,以圍棋跟撲克牌比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川普在貿易戰的手法。文章提到,習近平透過稀土、大豆等棋子長期布局,川普得聯合盟友取勝。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網今天刊登評論員秋田浩之的文章。文章提到,中美之間的博弈激烈,川普因為中國對稀土出口實施限制,預告將對中國商品徵收100%的追加關稅,並施加各種壓力;習近平也減少從美國進口大豆,加大對美施壓。文章提到,川普不希望讓外界認為自己在談判中失敗,因此若中國不讓步,美國將進一步施壓,緊張局勢將持續處在高位。秋田浩之並以圍棋跟撲克牌比喻習近平及川普在貿易戰的手法。他表示,中國的做法像是在下圍棋,在圍棋對弈中,棋盤中占據比對手更大的區域者將獲勝,勝負取決於耐心和長期戰略。據中國外交專家的說法,中國自去年以來,動員經濟智囊制定策略,謀求在中美貿易戰中取勝。秋田浩之表示,習近平政權在關鍵領域布局稀土、大豆等棋子,如同下圍棋。另外,中國也早自2010年代起展開擴張戰略,如一帶一路的倡議、設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亞投行)及上海合作組織(SCO)的
中央社財經 ・ 11 小時前紐約市長選舉第2場辯論 曼達尼若當選衝擊美政壇
(中央社記者廖漢原紐約22日專電)紐約市將在下月4日選出新市長,民調持續大幅領先的民主候選人曼達尼,今天與另2位候選人舉行第2場電視辯論。由於當選機會極高的曼達尼立場屬強烈左派,包括民主建制派與紐約市富人階層都準備應對選舉結果。
中央社 ・ 15 小時前

101買官洗錢案 陳水扁二審仍免訴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張孝義/台北報導 前總統陳水扁被控在101大樓前董座陳敏薰買官案中,與扁嫂吳淑珍共同洗錢1000萬,陳水扁因病停審,台北地方法院計算洗錢罪追訴時效10年再加上停審及檢方追訴期等,自95年1月25日迄今,已經超過16年,追訴權時效已完成,因此判決免訴,經發回更審仍判免訴,檢察官不服再上訴二審;高院今(23)日駁回上訴,維持免訴原判。 檢...
匯流新聞網 ・ 10 小時前
阿斯匹靈、醣祿錠2原廠藥退出台灣
[NOWnews今日新聞]拜耳藥廠的「阿斯匹靈」、「醣祿錠」等藥品將停止進口。而健保署提到,相關藥品平均約2到4家醫學中心使用,且有其他學名藥可替代,而此次退出是全球性的。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組長黃育文...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