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2座大橋改建 吳宗憲盯進度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持續備戰二0二六宜蘭縣長選舉的國民立委吳宗憲,二十四日針對噶瑪蘭大橋與蘭陽大橋二項改建案邀公路局等單位進行討論,除關心計畫進度,同時也釐清其中爭議,最後公路局承諾將定期回覆計畫進度,確保地方建設不會延誤。
吳宗憲表示,噶瑪蘭大橋是宜蘭台二線上重要交通要道,目前已完成環境影響評估,預計於明年六月完成基本設計。不過,噶瑪蘭大橋的改建涉及蘭陽溪口水鳥保護區範圍,橋下河段有不少保育鳥類小燕鷗巢,根據野鳥學會調查,蘭陽大橋至噶瑪蘭大橋河段今年共記錄到約三百個小燕鷗巢,這也讓環保團體擔心改建工程會讓該河段的巢消失。
吳宗憲提醒公路局,在施工期間遵守承諾,避免夜間施工,並且在每年十二月至隔年二月水鳥渡冬期間,延長夜間暫停施工時間,以減少對保育動物的影響。
蘭陽大橋改建案,他指出,由於該橋的梁底高度僅八點二五公尺,通洪斷面不足,每當颱風、洪水來襲時,經常面臨封橋危險,也讓橋兩側居民擔驚受怕,因此這項改建計畫就是希望提高橋面,目前正在執行綜合規畫。新橋旁邊還有一座舊蘭陽大橋,被登錄為歷史建築,具有文資身分,縣府文化局今年五月公告廢止舊橋文資身分,但基於在地居民對舊蘭陽大橋的情感,請公路局提出適當保存方案,即使如此仍引發公民團體反彈,認為不應該拆除舊橋,雙方意見分歧。
公路局回應,在進行可行性評估時,已分別考量舊橋拆除與不拆除的方案,若拆除舊橋一定會做局部保存,不拆則會原橋改建,現有蘭陽大橋施工面足夠,因此拆或不拆都不會影響重建。
其他人也在看

重陽安康 幸福久久 宜蘭市模範老人暨敬老楷模表揚
重陽節前夕,宜蘭市公所特地於今(廿四)日上午在中山國小體育館舉辦一一四年模範老人暨敬老楷模表揚活動,宜蘭市長陳美玲表揚來自各里推薦的三十三位模範老人及廿八位致力於老人福利的敬老楷模,受獎人眷屬一起參加表揚活動,同感榮耀。活動特別邀請宜蘭縣家扶中心太鼓隊及七張社區表演,為大會注入活力,宜蘭市民代表會代理主席吳建基、縣議員林麗、前立委陳琬惠、立委陳俊宇辦公室主任曾俊豪及多位市代與里長都到場表達祝賀之意。宜蘭市長陳美玲表示,為表達對長輩的崇高敬意與祝福,致贈六十五歲以上長輩重陽敬老禮金,今年符合領取資格的共有一萬八七三七位,其中一萬五六五0位長輩禮金已在九月十一日至十九日匯款入帳,另外領取現金的三O八七位長輩也已經完成有九成以上,提醒尚未領取的長輩最後領取日期是十二月十日;此外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光復連假北台灣.宜蘭濕涼 下週一東北風增強下探20度
生活中心/陳孟暄 吳志恆 台北報導來關心光復節連假天氣,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大台北地區以及宜蘭、基隆仍有局部大雨,不過周六起,雨勢會漸漸趨緩,但日夜溫差大,而下週一,東北季風又將增強,屆時中部以北,恐怕會出現20度以下的低溫!民眾穿雨衣騎車,淋得一身狼狽,不少行人被冷風一吹,一手撐傘,一手將外套拉起,北台灣的雨勢,從早到晚似乎沒有停歇。秋天來了!光復連假氣溫降 北東天氣濕涼 最冷下探至20度。(圖/民視新聞)氣象署預報員 張承傳:「明天(10/25)的話,在基隆北海岸,大台北跟宜蘭地區,下雨的時間還是會比較長,那其他地區,大致上是多雲的天氣,週日(10/26)開始增強的東北季風,水氣就比較沒有那麼多了,明天雖然東北季風,有稍微減弱一些,不過溫度回升是滿有限的」。北部山區、基隆、宜蘭一帶雨勢仍會明顯,不過光復節連假第二天開始,雨勢將漸漸趨緩,只剩北部和東半部也些零星降雨,只是下周一開始,東北季風增強,氣溫更會明顯下降,恐怕會出現不到20度的低溫!秋天來了!光復連假氣溫降 北東天氣濕涼 最冷下探至20度。(圖/民視新聞)氣象署預報員 張承傳:「下周三之前的話,各地早晚都比較偏涼,低溫大概在21到24度左右,那尤其是在北部跟東北部的話,在下周三之前,白天的溫度回升也不是很明顯」。連假天氣前濕後涼,要等到下週四才回溫,這段期間恐怕還是濕濕冷冷,也漸漸有入冬的感覺,民眾出遊,多留意早晚溫差,也別記得隨身帶把傘和多穿件外套,避免著涼。原文出處:秋天來了!光復連假氣溫降 北東天氣濕涼 最冷下探至20度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透視新聞/首次去花蓮就當鏟子超人 台港夫妻帶「家傳1物」到光復救災東北季風報到!北台灣雨下不停 氣象署曝「這時間」放晴東北季風掀巨浪 龜山島明日持續封島
民視影音 ・ 1 天前

國旅退燒 台東公教會館擬轉變為公務宿舍
台東縣公教會館位於市區精華地段,鄰近各大觀光景點與行政中心,交通便利,建築樓高7層,其中2至7樓為客房,共88間。該館原屬公共造產,自1985年以來,由縣府自行經營旅館,去年依《發展觀光條例》取得旅館執照後,公告暫停營業,並啟動委外招商作業。原本預計於2026年重新對...
CTWANT ・ 1 天前
高溫回不去了! 連假北台灣濕涼 宜蘭湧現遊客
連假期間宜蘭景點湧入不少各地遊客,尤其在北天灣的濕涼天氣,很多人選擇到清水地熱「抱團取暖」,或是去泡湯圍溝溫泉,不過宜蘭小吃業者可能笑不出來,因為擔心受到豬瘟疫情影響,肉羹和卜肉現在只能吃庫存。 #連假#宜蘭遊客#豬瘟#肉羹卜肉#庫存
東森新聞影音 ・ 1 天前台東 全台唯一拜壺警所 東河派出所 祖靈回娘家
台灣警察機關一般祭拜關公或媽祖,台南市白河警分局東河派出所內供奉的卻是1只插著檳榔花的酒壺,成為全台唯一「拜壺」警所,此酒壺為平埔族祖靈阿立母分靈象徵,正值東山區吉貝耍夜祭前夕,當地頭目吳火生24日與東河所長江崇鎰在派出所內將祖靈請到大公廨廣場,夜祭結束再請回警所歸位。
中時新聞網 ・ 22 小時前台東縣政府將增設公職律師 議員盼釐清業務範圍
(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25日電)台東縣政府將設公職律師,主要處理縣府面臨的法律訴訟,部分中國國民籍與民主進步籍台東縣議員雖不反對,但希望業務範圍要更明確。
中央社 ・ 16 小時前

宜蘭咖啡日創意市集 化龍一村登場(2) (圖)
創意市集「2025宜蘭咖啡日-與農共舞」24日起一連3天在宜蘭市化龍一村登場,超過60個攤位販售具宜蘭特色的手沖咖啡、手工貝果等,代理縣長林茂盛(前左)走訪參觀。
中央社 ・ 1 天前
明年6月簽約?苗博雅:太慢 北市府:時間上要看輝達
新壽與宣布同意與北市府「合意解約」,但輝達能否順利接手,也是大家的關注焦點。昨(23)日下午,台北市地政局長王瑞雲指出,北市府的「終極目標」是在明年6月2日的電腦展與輝達簽約。專家也分析,新壽現在願意...
華視 ・ 1 天前全台最不擠》台東縣I人最宜居 每平方公里不到60人
隨著高齡與少子女化趨勢加劇,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台灣人口密度自2019年達到每平方公里652.07人的高峰後,自此一路下跌,到今年9月底跌到644.16人。最擠的縣市是台北市、每平方公里擠了快9千人,其次為新竹市與嘉義市,也都超過4千人;台東縣密度最低,每平方公里不到60人,可說是全台灣I人(指內向
自由時報 ・ 15 小時前
懸賞50萬!79歲男「宜蘭叢雲山失聯一週」 家屬盼各界協尋
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你有看到他嗎?家住新北三峽的79歲男子楊忠昌,10月19日獨自前往宜蘭攀登叢雲山,就此下落不明;由於之後暴雨狂炸北台灣,家屬21日報案請求警消協尋,但至今音訊全無。如今子女懸賞50萬,期盼各界登山、搜救好手協助找人。
民視 ・ 15 小時前
冷空氣要來了!這天起「低溫探1字頭」 中南部也明顯有感
今(25)日東北季風稍減弱,但水氣仍偏多,基隆北海岸、大臺北、宜蘭地區有陣雨,仍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桃竹苗、花東及恆春半島也有短暫陣雨,南部地區及中部山區則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對此,氣象粉專也示警,這天將會有冷空氣南下,且中南部地區也會明顯有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
下週又有冷空氣殺到!2地區低溫「跌剩1字頭」中南部也有感
生活中心/周希雯報導台灣近期氣溫大幅下降、明顯變冷,其中北台灣受颱風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雨彈不停歇狂炸近1週,遲遲看不到太陽露臉。氣象署指出,今(25)北部、東北部依舊偏涼,降雨機率仍高,尤其基隆北海岸、大臺北及東北部地區,容易有廣泛且持續性降雨,中南部則是白天明顯回暖,白天可達30度以上。不過還沒等到北部放晴,氣象專家就示警,下週將有冷空氣南下,北部及東北部溫度將跌到「1字頭」,而且這波降溫連中南部也有感。
民視 ・ 15 小時前
明起東北季風變強 雨下到發霉!這天短暫放晴後「又有一波風」
中央氣象署預報指出,東北季風明(26)日增強,北台灣迎風面連日陰雨、低溫,預計下週三、四後才放晴。週末天氣短暫回穩,但11月初又有新一波東北季風來襲,氣溫將再度下滑,提醒民眾注意保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遭列問題養豬場關聯場!彰化芬園爆4死豬 採驗結果最快明出爐
台中市一處養豬場爆發非洲豬瘟,彰化縣芬園鄉一處養豬場今早被民眾目擊出現4頭死豬,引發關注,彰化縣動物防疫所表示,該處養豬場為化製車關聯場,近期出現4隻死豬,因今天上午9時將進行採樣,業者才會將死豬由冰櫃中移出,送驗結果預估最快明天出爐。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雨神還沒走! 東北風緩1天 週日增強又降溫
週六東北季風稍減弱,北部、東部仍飄雨不斷,雨勢綿長。根據氣象專家統計,週一至週六清晨累積雨量,雙北地區佔前三名,台北北投高達1665毫米!氣象預報員表示,週日新一波東北季風將增強,北部、宜蘭低溫下探20度左右。氣候暖化,東北季風定義已改變,19度標準恐難出現。連假過後,北部雨勢雖緩,但東北風帶來明顯降溫,11月初將迎新一波東北風,民眾準備薄外套因應。
TVBS新聞網 ・ 8 小時前
北部、宜蘭開工日雨下不停! 下週短暫回暖再接冷雨
光復節連假進入尾聲,東北季風轉強,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和宜蘭地區仍有降雨機會,其他地區以多雲為主。10月30日有短暫回溫機會,11月1日將再度迎來降溫。
中天新聞網 ・ 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