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說軍武】救災如作戰! 陸軍TAK 套件「無痛」迅速掌握共同圖像
國軍9月投入花蓮光復鄉救災行動,陸軍運用「部隊覺知應用套件」(TAK),建立救災共同圖像。國軍前八軍團副指揮官郭力升少將表示,TAK「就是窮人家、普羅大眾方便使用、垂手可得的C5ISR與共同作戰圖像」,最大好處是使用者很容易上手,沒有過度、陣痛期。
現代部隊作戰當中,由於戰場變化與速度,都與過去的戰爭有極大區別,而且多領域作戰,已跨越陸、海、空、網路空間甚至太空,因此指揮官必須要能夠即時掌握共同作戰圖像,才能有效指揮與管制部隊的動態,運用兵力執行任務。國軍在強化防衛作戰能力的努力當中,也在強化C2(Command指揮與Control管制),尤其在地面部隊作戰中,這兩年也開始引進了「部隊覺知應用」套件(Tactical/ Team Awareness Kit, TAK)。
而這次國軍在花蓮光復鄉的救災部隊使用了「部隊覺知應用」套件(TAK),幫助救災國軍人員了解整個救災現場的人員定位、與災害現場重要位置,對於救災任務能夠在中秋節前恢復光復鄉基本生活機能,並在10月22日完成,後續災後復原工作交棒給鄉鎮公所,TAK的幫助功不可沒。
郭力升指出,TAK的手機版應用軟體(APP),依照手機的OS系統,有iTAK與ATAK兩種,功能幾乎完全相同,可視用戶手上的民用通訊設備,自行安裝、傳輸、運用。
筆者依據郭力升的建議,以自己的蘋果手機下載iTAK的APP之後,假想自己是部隊指揮官,運用iTAK以松山機場為部隊定點,到台北車站為目標,設定部隊行進/攻擊路徑(route),手機上就能提供線上索引與離線索引等多種功能。
郭力升指出,以筆者提供的iTAK設定路徑為例,在蘋果手機iTAK的圖資上顯示出目標(北車)情報非常精確,包括方位角194度、距離3英哩,還有經緯度座標、海拔高度等,這已經足以要求砲兵或空中火力,實施精準導引攻擊。至於攻擊效果,可由在目標區附近的無人機,加以確認或修正,指揮官可在松山機場遠端指揮、遙控、觀戰。
軍事專家諸葛風雲表示,「部隊覺知應用」套件(TAK)原本最初是由美國空軍實驗室(AFRL)開發、以Android系統為主的即時態勢感知的套件,必須有一個同步與中繼的「部隊覺知應用伺服器」(TAK Server),供各單位分享位置、標記目標、甚至指派任務包,還可進行廣播、通信等。目前這套系統是由TAK產品中心來進行維護運作。
諸葛風雲也表示,軍用的TAK套件除了原本的Android系統平台之外,近年也開發了Windows與蘋果的iOS版本iTAK,目前正在推廣,而且也衍生出民用版以及一般政府使用的版本。
諸葛風雲指出,TAK最主要的功能是可以實時(real time)、即時的定位、戰術地圖的疊加,顯示出友軍、危險區域、任務路線。TAK並且可以聊天、任務分配、火力請求等功能。擴充套件可以提供無人機的視野、航路的規劃、環境的感測。
另外,TAK套件還可以在沒有網際網路(internet)的環境下,自己建立一個「子網路」,來進行點對點的協同,因此可以縮短「「觀察—定位—決策—行動」(OODA)迴路上的時效,可以提供決策單位與執行單位共享的態勢,減少他們的誤判。
諸葛風雲坦言,由於TAK套件的系統是屬於開放式的系統,它沒有將其訊息分級,因此沒辦法把民感的資料、位置等進行保護,只能針對民用、軍用等不同的版本進行管制。目前TAK也沒有辦法進行火控(Fire Control),因此沒辦法把雷達導引的迴路整合到TAK環境裡面。基本上TAK套件也就是低成本可以取得,讓地面部隊有更好的感知能力的擴充套件。
不過,諸葛風雲也指出,美國售台的M1A2T,並不包含美國陸軍現役使用的資料鏈JBC-P,因此沒有辦法提供戰場圖像,只能用語音的方式來跟周邊部隊進行構聯。M1A2T只能與同型戰車分享戰場圖像與接戰,但是與陸軍其他部隊就沒辦法採用共同圖像來進行聯合作戰。
那麼國軍有沒有必要更近一步的提升到如同美軍聯合作戰指揮管制(C2)平台JBC-P系統嗎?或者是像多數北約國家採用的丹麥Systematic研發的SitaWare系統,不只可由地面部隊使用,也能整合野戰防空與制海打擊等,也能用在指揮中心以及單兵手中的手機與平板等手持裝置。
另外,先前成功在一年內快速交付291套 Altius 600M反裝甲無人機給台灣的國防新創公司安杜里爾(Anduril),已研發的Lattice平台,則是戰術級的C2/自治網格系統,其強項是射擊指揮,特別是在反無人機上,可串聯多種感測器/效應器,能夠快速整合。
諸葛風雲進一步指出,如果把美國陸軍的JBC-P、SitaWare、Anduril Lattice平台以及TAK來作比較,可以說美軍專用的JBC-P等於是軍方官方的藍軍/友軍追蹤與任務資訊平台(Program-of-Record)強調整體軍網整合,而SitaWare則是商用C4ISR的企業級骨幹,可以跨國採用、強互通與作戰指揮套件。至於安杜里爾(Anduril)的Lattice平台,則是前緣化、自治(主)與感測融合的快速戰術網格,該平台就是以Autonomy為賣點。而插件生態豐富最豐富的TAK,就是最輕量、最廣泛的戰術/小隊級態勢共享平台,其成本也是最低的。
那究竟國軍該如何選擇?諸葛風雲表示,以上這四種系統截然不同,具有互補性,並不是用了哪一套之後,另一套就不能用。由於JBC-P是美軍專用,因此北約各國大多選擇了SitaWare,來作為地面部隊與軍事基地的指管(C2)與通信整合。至於安杜里爾(Anduril)的Lattice平台則是獲得美國陸軍採用,主要用於前線部隊快速反應、反無人機與基地防護等戰術上的任務。而TAK套件則主要用於小部隊的日常作戰。
諸葛風雲相信,即使掌握戰場C2有各種不同系統,國軍透過搜集資料,會做詳細的分析、比較,最後還有很多的衡量、折衝,產生最後的決策,相信所選出來的系統,都不會太差。
更多太報報導
【太說軍武】中國六代戰機殲-50細節曝光 這兩項效能再提高助近身纏鬥
普發1萬懶人包/怎麼領?何時領?多久入帳?一次看懂
【太說軍武】加速「台灣之盾」 國軍採購IBCS可整合防空系統助通任督二脈
其他人也在看


花蓮光復洪災失聯家屬控「資料沒公開」來不及逃 內政部:9/21已要求撤離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上月23日溢流重創下游光復鄉,釀19人死亡、157人受傷,迄今仍有5人失聯。事發迄今滿月,失聯者家屬指控,政府明明前兩天即掌握沖刷力道及影響範圍,卻未公布,才會讓他們來不及逃。對此,內政部今(10/24)澄清,中央災害應變中心9月21日邀集縣府、鄉鎮公所召開應變會議,決議內容均對外發布,並請相關單位執行撤離,並無不公開撤離資訊。
太報 ・ 1 天前
「雙色」樹幹、「大洞」圍牆 成光復鄉災後印記
花蓮縣光復鄉遭遇泥流侵入一個月後,市區清淤多已完成,但校園的圍牆還有大洞,寺廟前的大樹變成「兩個顏色」,也成為光復鄉另類災後印記。馬太鞍堰塞湖潰堤導致大量泥流溢出堤防侵入光復鄉,經過數週清理,市區清淤大致完成,重災區佛祖街的清淤重點也有微調,先設法將分離淤土與垃圾,再將淤土移至暫時堆置場。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履帶突斷!陸軍「勇虎」戰車卡下坡引注目 吊車救出動救援
國軍勇虎戰車居然卡在路上!今(24)天清晨5點多陸軍第六軍團進行機動任務,行經竹北市中華路南下66公里處、明新科技大學前,一輛勇虎戰車在下坡路段時因履帶突然斷裂,卡在彎道動彈不得。由於戰車體型龐大,現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首次「陸勝一號操演」登場 中北陸軍大對抗 帶著敵情練兵
陸軍傳統的會師大對抗操演,已於今年改統稱為「陸勝操演」,而「陸勝一號」也於今(25)正式日登場。據了解,首屆的操演部隊為中部機步234旅與北部裝甲542旅,2個對抗的聯兵旅都將配屬陸航、特戰、心戰、後備、資通電,以及空軍部隊,對抗規模相較以往大升級,並強調帶著敵情練兵。
中時新聞網 ・ 8 小時前
國軍陸勝1號操演「旅對抗」開打 實兵實裝模擬實戰7天6夜不間斷
陸軍為了務實驗證戰備訓練成效,一年一度的旅對抗今年起更名為「陸勝1號操演」今天(10/25)正式展開 7天6夜的實兵對抗演練,這項強調實兵、實裝、仿真實戰的操演,以狀況誘導的方式,誘導北部六軍團的裝甲542旅與中部十軍團機步234旅,執行實際對抗的攻防演練。陸軍強調,本次演練將無人機運用、新式指管裝備等納入驗證。全程將秉持革新作戰思維與用兵理念,貫徹執行「帶著敵情練兵」的實戰化訓練要求。強化參演部隊指揮統合及作戰狀況應對能力,提升軍種聯合、兵種協同作戰效能,有效達到操演預期訓練目標。
太報 ・ 8 小時前
華視《星廚之戰》明首播 金鐘影后鍾欣凌領軍大對決
記者周毓洵/臺北報導 臺灣首創料理組隊競賽實境節目《星廚之戰》將於明(26)日在華視主頻全臺首播!節目由金鐘影后鍾欣凌主持,號召十位通過海選的頂尖主廚,包括J
青年日報 ・ 1 天前
國軍「陸勝1號操演」登場!7天6夜不間斷仿真實戰對抗
今(25)日是光復節,國軍訓練也不停歇,陸軍今起展開「陸勝1號操演」7天6夜的實兵對抗演練,以務實驗證戰備訓練成效,操演全程將秉持革新作戰思維與用兵理念,貫徹執行「帶著敵情練兵」的實戰化訓練要求,強化參演部隊指揮統合及作戰狀況應對能力,提升軍種聯合、兵種協同作戰效能,有效達到操演預期訓練目標。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
M1A2T地表最強戰車 月底成軍
國防部長顧立雄23日證實,我國陸軍對美軍購、號稱「地表最強戰車」的M1A2T艾布蘭主力戰車,預計31日舉辦成軍典禮;另外,國防部也規畫各作戰區將新增無人機大隊,預計明年7月前全部成編。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美揭中灰色地帶手段 台周邊209漁船"刻意隱藏身分"
政治中心/林靜、葉晏昇 台北報導中國近年來經常利用民用漁船,對台灣進行灰色地帶侵擾,美國智庫CSIS公布最新報告,針對數萬艘船隻,報告透過比對整合船舶訊號、共軍軍事演習區域等資訊,發現共有209艘漁船會刻意關閉訊號、更改船名隱藏身分行蹤,專家建議政府應該適度揭露相關資訊,讓外界知道中國慣用手段。中國漁船近年來不斷透過各種碰撞意外、跨越中線等手段,進行灰色地帶侵擾,現在美國智庫CSIS公佈一份最新報告,揭露中方會刻意更改船名、故意隱藏身分。調查報告比對整合船舶的AIS,以及共軍軍事演習區域和全球漁業觀察組織等數據資料,發現總共有209艘船,會故意關閉AIS訊號,或等訊號變弱時更改船名,用意是刻意隱藏身分和船隻行蹤,智庫警告,中國正用系統性方式,將大量偽裝成普通漁船的船隻,做為海上力量延伸,在台灣周邊監視、騷擾及宣示主權等灰色地帶任務,為以後的軍事選項和長期脅迫鋪路。同樣長期飽受中國漁船侵擾的菲律賓,就建議台灣主動公布資訊、透過揭露行動反制中國。美揭中灰色地帶手段 台周邊209漁船「刻意隱藏身分」(圖/CSIS)菲律賓海岸防衛隊准將發言人塔瑞耶拉:「揭露資訊是為了讓菲律賓民眾團結,其次這項行動的另一個目標,要讓國際社會了解,在這個世界的區域中,存在著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國家不尊重菲律賓的主權,與主權權利。」國防院國防戰略資源所長蘇紫雲:「台灣也可以參考,菲律賓海岸防護隊的建議,就是主動公佈這些資訊,也就是以揭露資訊,資訊透明化的方法,來提高國民的警覺,同時讓國際社會更加理解,更明白中國這種蓄意的做法,是系統性的。」對內凝聚國內共識,對外爭取國際支持,法律專家則建議,台灣政府應該更明確定義並修法,用軍事、外交或資訊戰來因,避免誤判升高。成大法律系副教授陳怡凱:「我認為這份報告清楚地指出,如果台北能夠更以,現有的國際規範作為政策核心,將會受益良多,也能建立一個明確的政策基準點。」立委(民)王定宇:「讓國人瞭解,中國是如何霸淩我們國家的水域,以及中國的漁船,在什麼樣的行動下,根本就是進行軍事行動,而不是一般的漁民,透過透明讓國人知道,中國的灰色地帶的侵擾,沒有遠在天邊,是在我們國人的周邊正在發生。」美揭中灰色地帶手段 台周邊209漁船「刻意隱藏身分」(圖/民視新聞)不只漁船碰撞,今年也發生多起權宜輪違規破壞台灣海纜事件,政院上月拍板修正"海纜七法",下周立院經濟委員排案審查,要從立法面,遏止中國惡意侵擾。原文出處:美揭中灰色地帶手段 台周邊209漁船「刻意隱藏身分」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最新!台灣所有豬肉產品暫停輸出 解禁條件曝非洲豬瘟禍源找到了 梧棲養豬場廚餘竟來自台中公家單位把初選當大選在打! 賴瑞隆回應柯志恩參戰:全力以赴守住高雄
民視影音 ・ 5 小時前中華電信打造全台首座AI復育生態教育中心
中華電信臺南營運處日昨攜手台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於臺南頂山國小舉辦「AI科技復育生態教育中心」啟用儀式。中華電信以人工智慧(AI)與物聯網(IoT)技術為核心,導入創新數位應用,打造兼具教育與保育功能的智慧場域,展現企業以科技實踐ESG永續的決心與行動。中華電信執行副總經理黃志雄表示,中華電信長期以「科技向善」為使命,積極運用AIoT技術投入環境監測、災防應用與教育創新。此次啟用「AI科技復育生態教育中心」,不僅展現AI科技守護自然的可能性,也象徵企業落實ESG永續承諾的具體行動。未來,中華電信將持續運用科技力量,串聯地方社區、環保團體與學校,打造兼具環境保育與教育創新的永續典範。中華電信臺南營運處蔡旻宏總經理指出,此次與台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及頂山社區發展協會合作,正是以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南極海底生物豐富 英國利用AI快速辨識
南極的海底藏著很多稀奇古怪的生物,但是要一隻一隻人工辨認,實在太麻煩。英國的研究單位最近引入AI,讓原本要花好幾個小時辨認的海底生物影片,短短幾秒之內就一清二楚。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
中國「十五五」規劃強調「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聚焦半導體、AI、新能源車等領域
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上,通過了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其中涉及科技發展的部分強調了「自立自強」,半導體、AI、新能源車等領域將是 2026 至 2030 年間的聚焦重點。
Yahoo Tech ・ 1 天前
YouTube 推出「AI 臉部偵測工具」防止深偽變臉影片,創作者可主動查詢、移除偽造影像
隨著生成式 AI 技術快速發展,深偽(Deepfake)影片的爭議也愈來愈多。為了保護創作者的肖像權與觀眾的信任,YouTube 宣布推出全新的「AI 臉部偵測
三嘻行動哇 ・ 1 天前「陸勝操演」登場 542旅與234旅展開實兵對抗
為驗證戰備訓練成效,陸軍今天(25日)起正式展開7天6夜的「陸勝1號」實兵對抗演練,將秉持革新作戰思維與用兵理念,貫徹執行「帶著敵情練兵」的實戰化訓練要求,強化參演部隊指揮統合及作戰狀況應對能力。 陸軍司令部表示, 「陸勝操演」為年度重要實戰化演訓,整合過去的長泰、長青、長勝操演,不僅是新的名稱,更展現新的思維。 本次操演首度改由教準部編成統裁部,採「實兵實裝、自由統裁、階段管制」方式,依作戰進程想定,逐次誘導甲軍(裝甲542旅)、乙軍(機步234旅)執行實際對抗的攻防演練,全程結合「交戰規則(ROE)、去中心化指管、小部隊任務式指揮、城鎮作戰、砲兵火力運用」,並運用空包彈、煙霧彈輔助模擬戰場景況,達到仿真實戰訓練目的。 陸勝操演全程區分「戰術集結、戰術機動」、「遭遇戰鬥」、「攻防戰鬥」及「攻防易勢」等階段執行訓練,結合防衛作戰場景設計想定;此外,本次操演甲、乙軍特別配屬陸航、特戰、心戰、後備、資通電及空軍等部隊,將置重點於訓練各級參演主官靈活運用各配屬部隊、無人機、新式武器裝備及指管系統。 陸軍司令部強調,兩軍對抗操演一定有勝敗,但演習成敗並非取決於單次交戰的結果,將從操演部隊全程指
中央廣播電台 ・ 9 小時前
全球最細 Casio G-Shock Nano,唔戴手腕戴手指
文章來源:Qooah.com 據外媒 NotebookCheck 報道,Casio 正式發佈 G-Shock 系列新品 G-Shock Nano DWN-5600。這款迷你數字規格打破常規,僅戒指大小,重量更是輕至 6 克,體積僅為普通 G-Shock 的十分之一,初看雖似玩具,功能卻毫不縮水。 新品延續經典 DW-5600 設計靈感,提供黑、紅、黃三種配色,首發售價 14300 日元。它搭載數字液晶屏,支援雙時區、秒錶、自動日曆功能,還配備定時閃爍警示燈,三顆側邊按鈕可實現模式切換與 LED 燈開啓,即便小屏幕單次顯示信息有限,日常使用需求仍能滿足。 作為迄今最小的抗震 G-Shock,其採用高密度元件與緊湊電池,在極致輕薄下,依舊保持 200 米防水和抗震性能,電池支援自行更換,續航可達約 2 年。此外,錶圈與錶帶使用再生樹脂材質,盡顯環保理念,錶帶長度可通過傳統錶孔在 48mm 至 82mm 間調節,產品還附帶收藏級包裝盒與專用矽膠展示架。 G-Shock Nano DWN-5600 将于 11 月在日本首发,然後幾周之後就會在歐美上市。 HONOR X9d 5G 開箱評測:83
Qooah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