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食族享健康 北市店家提供客製健康餐點
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顯示,近8成國人每週外食超過7次,長期高油、高鹽、蔬果攝取不足的飲食型態,恐增加肥胖及慢性病風險。為了翻轉外食文化,臺北市文山區健康服務中心攜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營養部、臺北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與萬芳商圈合作,為外食族提供健康餐點,未來將逐步擴展至文山其他商圈與店家。
臺北市文山區健康服務中心陳幸宜主任指出,依據113年臺北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外食需求大調查」,文山區每週外食7次以上者占39.2%,以65至74歲民眾外食比例最高(33.9%)。調查也顯示,外食族最常遇到的問題依序為餐點油膩、蔬菜不足、調味過鹹、加工品過多及炸物比例偏高。文山區健康服務中心結合在地資源,號召萬芳商圈餐飲業者推廣健康飲食,鼓勵依民眾需求調整餐食,讓民眾在生活圈中就能享有健康選擇。
臺北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張惠萍主任表示,研究指出,全球約五分之一的死亡與吃太鹹的高鈉飲食、全穀類及蔬果攝取不足及甜飲料過量等飲食因素有關,也和現代人外食頻繁、飲食不均衡相關。為協助外食族輕鬆吃得健康,社區營養推廣中心與文山區健康服務中心共同推動「健康加一點友善店家招募計畫」,參與店家可依自家供應餐點的可行性,提供「微客製化餐點調整服務」,例如:醬料、調味料或肉燥減半;蔬菜加倍;白飯換全穀飯;油少一點;油炸或加工食物換其他食物;提供長者軟一點菜餚等,並於點餐處或店內環境張貼可調整項目海報,方便顧客依個人需求或口味來選擇。
臺北市萬芳商圈發展協會曾瑞城理事長表示,參與活動的23個店家在店門口張貼「健康加一點友善店家」標誌,方便民眾辨識並選擇健康餐點,不僅讓消費者及就醫民眾能享用減油、減鹽、多樣化餐食,感受貼心友善服務,也促使業者重視健康理念,提升商圈服務品質與形象,打造「健康、友善、便利」的外食環境。
為鼓勵民眾體驗健康餐食並促進商家交流,文山區健康服務中心從11月10日至17日舉辦「健康尋味集章活動」,民眾可到中心官網下載或到參與活動的商家索取集章卡,每品嚐一份健康餐點可獲1個貼紙,集滿3個貼紙即可兌換精美小禮物。活動詳情可上文山區健康服務中心官網查詢。
其他人也在看

模擬手術圓滿 202位醫師感恩無語良師付出
慈濟大學模擬醫學中心,為期四天的模擬手術課程圓滿,今(24)日上午校方、醫師及家屬送別8名無語良師。本次由台灣血管外科學會、整形外科醫學會、以及顯微重建外科醫學會聯合參與,共有202名醫師、超過2...
大愛電視 ・ 1 天前
名醫掛不到號,卻能「LINE加好友」網路問診?「全台最難掛」膝關節權威闢謠:1方法一定掛得到
網路詐騙猖獗,不只冒用財經大老、媒體名人名義,這次連名醫也遭殃!詐團冒名「全台最難掛號的醫師」、大林慈濟醫院關節中心主任呂紹睿,宣稱可加LINE好友「網路問診」,向民眾推銷醫療產品、藥品,甚至利用AI模仿呂紹睿的聲音製作影片,連他的親朋好友都受騙!呂紹睿特別拍片澄清,個人不曾代言醫療產品,更沒有以個人名義看診、銷售的社群帳號。
幸福熟齡 ・ 1 天前
住院染A流恐致命!年長者10天內可能「轉院到天堂」
台灣目前A型流感發生率偏高,醫師警告民眾不要在醫院過度停留。姜冠宇醫師指出,近期發現許多病患在住院期間感染A流,特別是年長者感染後病情惡化迅速,恐演變成「大白肺」,呼籲民眾若經醫師評估可安全出院,應儘早返家休養。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中英醫院新莊院區動土 佳世達集團協助中英醫療體系導入AI、數位化管理
中英醫療社團法人中英醫院28日舉行動土典禮,將以「智慧醫療、在地可近、永續照護」為核心理念,提供新北市民「不必再跑台北市區,就能享有大醫院等級的照護」,大幅縮短就醫距離與等待時間,實現在地醫療可近性。中英醫院規劃設置總病床數188張,大幅提升門診與住院服務量,並將導入多項AI輔助診斷與智慧管理系統,滿足日益增加的在地醫療需求。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不只要補人力!台大兒醫聯手10家醫院,要讓年輕醫師看見未來
台大醫院徵求兒科加護病房值班主治醫師的徵才文,引發網路熱議與連日報導。事實上,台大醫院總共需要18位兒科醫師,以及10~20位個管師或護理師。卯起來徵才不只為彌補人力斷層,更重要的是,與全台10家醫院攜手努力,要讓年輕人看到:兒童醫療是一條值得走的路。 下午4點多,台大醫院兒童胸腔與加護醫學科主任呂立才剛從加護病房出來,就趕忙接起記者電話,配著遲來的午餐,十幾分鐘後又被call去忙了。這是台灣兒童急重症醫師的日常,人力缺口讓各大醫院兒科最資深的主任、主治醫師,正經歷一年比一年深的人力斷層。 2024年,全台兒科住院醫師只招募到75人,佔不到總名額的6成,是歷年最低,今年也只招到91人,還是歷年第2低。「1年招不滿,後續至少會有3~5年都缺人,」兒科醫學會祕書長歐良修表示,缺口還在持續擴大,即使現在年年滿招,也要5年以上才能回歸正常。 目前兒科的困境是住院醫師招不滿,訓練完也留不住。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證實,該院住院醫師雖穩定招收,但今年4個兒科總醫師恐怕都留不住。服務於林口長庚醫院的歐良修也說,以前兒科住院醫師有8成以上會留下來,今年卻非常少。 多年前曾有一波「5大皆空」危機,內科、外科
康健雜誌 ・ 1 天前美元走弱 新台幣連2升收30.626元
(中央社記者趙敏雅台北28日電)市場對美中貿易談判感到樂觀,加上預期美國聯準會(Fed)將降息,激勵美股4大指數再創高,美元指數則回落,新台幣延續升值態勢,今天盤中一度強升逾1角,收盤收在30.626元,升9.3分,新台幣兌美元匯率連2日收紅。
中央社 ・ 1 天前台塑等3公司處分南亞科各2.5萬張 每股均價逾98元
(中央社記者曾仁凱台北28日電)台塑企業旗下台塑、台化、台塑化9月底同步公告申讓南亞科持股各2.5萬張,今天3家公司同步公告已完成處分,平均每股處分均價約98元,合計交易總金額達新台幣74億元。
中央社 ・ 1 天前
59歲坣娜胰臟癌逝!醫揭「1現象」是癌前症狀:很難發現
歌手坣娜驚傳於本月16日因病過世,享年59歲,如今有消息傳出,她是不敵胰臟癌病逝。胰臟癌是國人十大癌症的第七名,由於不易發現與治療,發生率幾乎就是死亡率,向來被稱為「癌王」。醫師錢政弘表示,一項美國研究發現,胰臟癌患者在確診前一年半開始會出現體溫微微上升的現象,可能只是37.1、37.2°C,是值得民眾注意的細微徵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
很多人不知道!「1飲品」是粒線體毒物 醫示警:喝多腎會壞
若想維持腎臟的健康,其實最重要的關鍵在於細胞中的「粒線體」,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表示,粒線體是生命的「發電廠」,一旦它出問題,腎臟就會「缺電」,進而出現損傷。對此,他列出會破壞粒線體,導致器官缺能量的4大因素,以及保護粒線體的方法,其中很多人都愛喝的「含糖飲料」,對粒線體來說是毒物,一定要少喝。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日本95歲奶奶血管年齡僅20歲!逆齡長壽全靠這樣做 1招幫血管做彈力操
日本有一位95歲奇蹟奶奶佐藤秀接受健康檢查時,意外發現身體年齡只有36歲、血管年齡更只有20歲,到底奶奶是怎麼保養身體,才能如此年輕逆齡? 95歲奇蹟阿嬤的逆齡術 觀察佐藤秀的身體狀況,身高1
健康2.0 ・ 1 小時前
超商美食竟是大腦殺手!研究:長期吃失智風險增44%
生活中心/杜子心報導許多上班族為求快速解決一餐,常會選擇吃微波食品、炸物或甜點解決,但長期吃這些「方便食物」,可能會導致大腦功能的提早退化。營養師薛曉晶指出,研究發現「超加工食品」(UPF)不僅與肥胖、心血管疾病相關,還可能直接傷害腦神經、加速記憶力衰退。她引用《JAMA Neurology》2023年研究指出,追蹤超過1萬名35至74歲成年人長達8年,結果顯示,經常攝取「超加工食品」的人,認知功能下降速度比低攝取者快28%,執行能力更下降25%;而2024年《Journal of Neurology》進一步證實,超加工食品與失智風險增加44%有顯著關聯。
民視 ・ 1 天前
坣娜傳不敵「癌王」!名醫曝8高危險群
玉女歌手坣娜驚傳早在本10月16日因胰臟癌病過世,享壽59歲,震驚演藝界。醫學專家指出,其實胰臟癌是難以對付的「癌王」,因為早期症狀相當不明顯,且被認為是腸胃疾病,到末期才發現,為時已晚。不過有醫師分享早期胰臟癌的「唯一明顯警訊」,另外強調「8類高風險群」也要當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
紅斑性狼瘡好發女性 出現這警訊應立刻就醫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朱代東/花蓮報導 圖:大林慈濟醫院賴寧生院長是國內免疫治療權威/大林慈濟醫院提供 繼港星周海媚之後,已引退的女歌手坣娜,也被證實長期受紅斑性狼瘡困擾,於日前過世;花
好醫師新聞網 ・ 10 小時前
57歲還能這麼瘦!徐曉晰靠9種「吃不胖食物」天天開吃身材照樣超好!
【吃不胖也能吃飽的9種食物】她平常不刻意節食,而是選擇對身體有益、又不容易胖的天然食材。像是花椰菜,一碗不到30大卡,富含維生素C與膳食纖維,能幫助代謝、促進腸胃蠕動。洋蔥則含有抗氧化物槲皮素,能降膽固醇、穩定血糖。豆腐是優質植物蛋白來源,飽足感強又低熱量;...
styletc ・ 20 小時前
女性幾歲進入更年期?何時要開始做準備?醫師帶你一次了解!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女性進入更年期,可能面臨荷爾蒙變化帶來的多重挑戰,代謝異常、體重變化與心情起伏等都會陸續上門。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日前舉辦「F4生活守則 更年期遠離代謝症候群」記者會,專家於會中分享,更年期不等於生病、老化,而是另一段生命歷程的開始,女性朋友只要及早準備、積極調整生活型態,就能穩定度過轉變期,迎向健康的下半人生。 更年期荷爾蒙變化 罹代謝症候群增疾病風險 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陳建銘副理事長表示,女性在更年期期間經歷荷爾蒙衰退,代謝開始出現偏差,尤其體現在脂肪的代謝,導致壞膽固醇、三酸甘油酯上升,且因為脂肪容易堆積在腰部,體型也會有所改變。 「從今年(2025)1月到8月,我們診所照護的45歲到55歲更年期婦女,850位中就有303位符合代謝症候群的診斷,比例與國內外數據相近。」他指出,若被診斷為代謝症候群,未來罹患糖尿病、高血壓、心肌梗塞等疾病的風險皆會上升。 「F4守則」助預防代謝症候群 那忙家事算運動嗎? 「但好消息是,代謝症候群是可以逆轉的。」陳建銘副理事長說明,只要「少吃多動」,哪怕是少吃一點點、多動一點點,都有機會觀察到改善,鼓勵女性朋友積極改
健康醫療網 ・ 22 小時前
癌症年奪5.3萬命!醫揭「癌前9警訊」:老是睡不飽慘了
癌症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一年就奪走5.3萬條人命。醫師黃軒表示,事實上,在人未確診罹癌之前,就會出現9大現象,例如長期疲倦、咳嗽2週不癒、長期胃灼熱、腹脹不退(尤其女性)、夜間腹痛等9大現象,因此,每次莫名疲倦、咳嗽治不好、持續胃灼熱,都可能是身體在發出求救的訊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
一起吃飯也可能「吃到罹癌」?醫揭「這1習慣」最易傳染 超多人中招
根據111年癌症登記及113年死因統計資料顯示,胃癌位居我國10大癌症發生人數及死亡率第8位,每年逾4,000人新診斷罹患胃癌,並造成2,000多人死於胃癌。其中,錨點導致胃癌發生最主要風險因子約有8至9成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造成。 日常養成良好衛生及生活習慣 可望大幅降低胃癌發生風險 研究指出,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者罹患胃癌的風險為無感染者的6至10倍,世界衛生組織於1994年已將其列為第一級致癌物。HP是能在胃酸環境下存活的細菌,感染後會引起慢性胃部發炎、潰瘍,長期感染可能導致萎縮性胃炎或黏膜腸化生的癌前病變,進而演變為胃癌。HP主要傳染途徑為經口傳染,而家庭內人與人的相互傳染是重要來源,避免家庭成員間共用餐具,如杯子、碗筷,養成使用公筷母匙、避免共杯共食的良好衛生習慣,可大幅降低感染風險。此外,醃漬食物、抽菸及過度飲酒亦會增加罹患胃癌風險,而新鮮蔬菜水果因具抗氧化效果,有助於降低罹癌風險。 幽門螺旋桿菌檢測及除菌治療保「胃」健康 落實5招護胃 透過HP檢測及除菌治療,可有效降低HP盛行率。民眾可透過「非侵入式之碳13尿素吹氣法」及「糞便抗原檢測法」、或「侵入性之上消化道內
常春月刊 ・ 1 天前
高蛋白飲輸了!運動後吃「它」更能長肌肉、抗發炎、護腸道
許多人運動後會補充香蕉或高蛋白飲料,藉此增肌並補充能量,但最新研究指出,希臘優格是更好的選擇,因為不僅蛋白質高、含糖量低,還具有額外的抗發炎與肌肉修復功效。健康的腸道環境有助於抑制發炎物質生成,讓肌肉恢復更迅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
猛!重訓後吃「這個」比喝蛋白飲更有效 肌肉恢復快又抗發炎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運動後吃香蕉或喝高蛋白飲料,是許多人補充能量與幫助肌肉修復的習慣。不過食安專家韋恩在臉書引用最新研究指出,「希臘優格」其實是更好的選擇!它不只蛋白質含量高、碳水化合物少,還能抗發炎、幫助肌肉修復。研究團隊指出,這與「腸肌軸」(gut–muscle axis)有關——腸道健康能抑制體內發炎反應,讓肌肉恢復更快。
壹蘋新聞網 ・ 1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