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防支出應達GDP 5% 美前陸軍副部長:AI將決定台灣嚇阻力
[Newtalk新聞] 2025台北安全對話今(8)日舉行午餐交流時,邀請到美國前陸軍副部長希普(Van Hipp Jr)首次訪台發表演講。他呼應會議主題「整合性嚇阻:以力量維護印太和平」,強調台灣在印太安全格局中的關鍵角色,並呼籲應持續提升國防預算,優先發展非對稱戰力與前瞻科技,以因應中國快速擴張的軍事威脅。
Van Hipp 指出,他對台灣的情感始於學生時期,當年在美國沃佛德學院師從台灣外交官凌大曾博士,深受影響。他在演講中讚揚台灣是一個熱愛自由的民主國家,對區域穩定至關重要,因此美國政府與企業都積極推動在國防與安全領域的合作。他強調,美國國會仍有堅定的跨派支持,確保台灣維持足夠自我防衛能力,並協助維護西太平洋的和平與穩定。
在國防資源方面,Van Hipp 指出,台灣去年的國防預算約 190億美元,佔 GDP 2.5%;今年則提升至 310億美元,佔 GDP 超過3.3%,「這是邁向正確方向的一步」。他引用前白宮國安會幕僚長亞歷克斯・葛雷的評論,呼籲台灣未來幾年應將國防支出提升至 GDP 的 5%,並優先投資能最大化嚇阻效果的非對稱防衛能力。
他警告,中國正透過「灰色地帶」及軍民融合策略加強備戰。《ABC新聞》報導指出,北京近期大幅擴建商用渡輪艦隊,甚至改裝可搭載坦克,參與解放軍兩棲登陸演習。
他也以烏克蘭戰爭為例,強調廉價無人系統「以量制勝」的價值,認為台灣應大量發展無人艦艇、巡飛彈、蜂群系統與水下載具,對潛在入侵艦隊形成重大威脅。
Van Hipp 進一步指出,未來戰場的決勝關鍵將在於「人工智慧(AI)、電磁頻譜、與量子技術」三大科技。他認為,AI 可推動無人機蜂群化、戰場決策自動化,並強化頻譜管理以抵抗電子干擾;量子運算則可能成為「小國反制大國的戰略平衡器」,因其在加密、網路戰中的應用將徹底改變國防格局。
他呼籲台灣比照二戰英國破解「恩尼格瑪密碼」的經驗,集中科研資源,全力投入新世代科技的國防應用。
他最後引用柴契爾夫人與雷根總統的名言,強調自由與和平的價值,並感謝台灣作為自由世界的堅定夥伴。他說:「當人們能自由選擇時,他們會選擇自由;而能自由選擇的人民,永遠會選擇和平。」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澳洲前總理莫里森揭露:習近平已下令解放軍備戰台灣
博明示警:中國可能不開槍就引發台海危機 憂川普短視
其他人也在看

美準印太安全事務助理部長:韓對抗朝鮮的武器有助於威懾中國
[Newtalk新聞] 被提名擔任印太安全事務助理部長的約翰·盧(John Noh)稍早在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聽證會前的書面回覆指出,韓國用於對抗朝鮮的武器有助於威懾中國。 美國專門報導朝鮮新聞的《NK News》報導,韓國裔的約翰·盧認為北京是印太地區最大的威脅,並呼籲盟友提供支持。 原本擔任美國作戰部負責東亞事務副助理部長的約翰·盧表示:「雖然韓國應該主要致力於領導美韓聯盟對朝鮮的常規威懾,但許多能力也可以有助於威懾中國。」 約翰.盧認為,單靠美國的軍事力量不足以應對來自中國日益增長的威脅,並表示首爾在遠程打擊、飛彈防禦、太空和電子戰方面的先進軍事能力,有助於加強對平壤和北京的區域威懾力。 盧氏表示「我們還需要與包括日本、澳大利亞和韓國在內的整個地區的盟友和夥伴合作,加強他們的國防能力,同時要求他們大幅增加自身的國防投入,並承擔起更大的地區安全責任。」 盧氏認為,中國擴張核武庫的動機是其在亞洲取得區域主導地位並最終挑戰美國全球霸權的戰略目標。他也指出,中國官方公佈的國防預算大大低估了其軍事開支的真實金額和規模。 約翰.盧承諾,如果提名獲得確認,他將提出旨在在國際日期變更線以西部署強大作
新頭殼 ・ 1 天前肺癌為何一發現就末期? 醫揭關鍵:8成患者錯失黃金治療期
[Newtalk新聞] 顏正國因肺腺癌病逝,享年50歲;妻劉又甄證實他確診末期近一年後,在家人陪伴下安詳離世。重症醫黃軒指出,肺癌早期幾乎無症狀,逾8成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因肺部缺乏痛覺神經,腫瘤可潛伏5至10年未被察覺。他提醒,非吸菸者亦有風險,唯有定期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才能早期發現、爭取治癒契機。 黃軒說明,肺癌之所以如此致命,關鍵就在於其高度的隱匿性。他引用2023年發表於《JAMA Oncology》的全球性研究數據指出,高達82.8%的肺癌患者在確診時已屬晚期的第三或第四期,其中更驚人的61.9%已是無法透過手術根治的第四期,而能夠在早期(第一、二期)就被發現的幸運案例,僅僅佔了17.2%。黃軒表示,這些冰冷的數字背後,是無數個家庭「來不及」的沉痛遺憾。 對於肺癌為何能「悶不吭聲」,黃軒解釋,最根本的原因在於「肺部幾乎沒有痛覺神經」。他引述2020年《Nature Medicine》的一項研究主張,特別是肺腺癌,從一顆僅1公分的小結節,即可能發展成具有侵襲性的惡性腫瘤,其潛伏期可能長達5~10年之久。黃軒特別指出,肺腺癌(Adenocarcinoma)這種型
新頭殼 ・ 1 天前
輝達總部卡關因「新新併」?李四川曝:也許會依合約解約
[Newtalk新聞] 針對輝達(NVIDIA)台灣總部鎖定台北市北投士林科技園區T17、T18基地卡關,傳出因新壽將於年底併入台新壽,也是受影響的因素之一。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今(9日)表示,當初要「新新併」時,新壽曾函文徵求市府同意,但市府因T17、T18沒進度並未同意,若年底新壽被併已確定,市府也許會依照合約解約。 李四川上午出席出席斯文里二期整建住宅公辦都市更新案簽約,會後接受媒體聯訪,李四川指出,北市府協調這麼多個月,原則上,對輝達來說,只有一個答案,就是「合意解約」,把土地交回給北市府,由北市府轉移給輝達,大概只有這選項,因為蓋好交給輝達,輝達不願意,如果新壽提出的條件沒有所謂開出50年利息、要給100多億元的那種狀況,北市府絕對可以再與新壽進一步協商。 對於新壽預計將併入台新壽,李四川表示,當初要「新新併」時,新壽曾函文北市府徵求同意,但北市府看到T17、T18基地3年多都還沒興建,回覆公文是不同意改變,然而至今為止,假設今年底「新新併」已確定,那北市府以現在的原則,大概會不同意,「也許會依照合約來解約」。查看原文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政院:特別條例增列馬太鞍溪堰塞湖專
新頭殼 ・ 15 小時前
輝達總部落腳松南營區機會大?蔣萬安這樣說
[NOWnews今日新聞]輝達(NVIDIA)台灣總部進駐北士科T17、T18面臨破局,傳出北市府提出北士科T12備案。總統賴清德昨日表態,表示中央將全力支持輝達在台灣設立海外企業總部,指示財經部會全...
今日新聞NOWNEWS ・ 15 小時前
跟輝達續約?新壽董座給「1答案」:從未提140億補償金
輝達(NVIDIA)海外企業總部原本選定在士林北投科技園區,新光人壽標得地上權T17、T18,但是因為土地轉移卡關。今(9)日新光人壽董事長魏寶生受訪時表示,將會盡力爭取讓輝達留在T17、T18,但他也坦言續簽MOU機會不大,「這solution現在不在我手上」。
鏡報 ・ 13 小時前
洪浦釗觀點》高市早苗的國安戰略選擇!日本「親美友台防中」的再定義
[Newtalk新聞] 日本政壇的權力更迭,往往伴隨戰略方位的重整。自民新任總裁高市早苗即將成為日本憲政史上首位女性首相,這不只是性別的突破,更象徵日本國安戰略在「安倍之後」的再定義。她延續「安倍路線」的核心精神——強化國防、親美聯盟、深化印太合作——但她的戰略取向,已從「模糊的現實主義」走向「明確的價值定位」。日本正進入一個以安全為信仰、以結盟為基礎的外交新時代。 高市早苗在安倍的戰略地圖上畫下更清晰的界線 安倍晉三以「自由開放的印太」構想奠定日本的價值導向戰略,同時維持與中國的最低限度接觸,以平衡經貿與安全。高市則明確主張「不能容忍以武力改變現狀」,推動修憲使自衛隊成為「國防軍」,並以「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作為國家安全的邏輯起點。她的戰略信仰已超越安倍時代的務實調和,轉為明確的政治表態:日本不再隱身於美國主導的戰略架構,而要成為印太安全體系的行動者。對高市而言,安全不只是防衛議題,而是國家定位的核心。 日本印太戰略的再定義:從地緣防衛到價值結盟 在印太戰略的語境下,高市將「安倍的地圖」轉化為「安全與經濟一體化」的政策藍圖。她繼承「積極和平主義」的思維,卻更強調結盟的實質化。川普
新頭殼 ・ 1 天前
一場「離婚鬧劇」!輝達只接受T17、T18?財經網美痛批新壽公關失策
[Newtalk新聞] 輝達(NVIDIA)台灣總部計畫因北士科T17、T18基地爭議陷入僵局。新光人壽(新壽)2021年以44億元取得地上權,卻遲未動工;輝達希望直接移轉權利建總部,北市府以合約限制及圖利疑慮拒絕;新壽開價140億元解約金,談判破裂。財經網美胡采蘋在臉書「Emmy追劇時間」粉絲專頁痛批新壽公關策略「極為糟糕」,恐加速全案破局。 胡采蘋批評,新壽董事長8日記者會重申輝達「只接受T17、T18,否則轉戰印度」,透過輿論施壓北市府,卻適得其反。她比喻新壽像「離婚鬧劇」,一再喊離婚讓對方忍無可忍,終致一去不回頭。她指出,新壽此舉讓網路熱議南港、松山替代地,等於「幫社會接受破局換址的心理準備,自己實現了『離婚』」。胡采蘋諷刺,若新壽真在乎輝達留台,應接受市價協商,而非索要三倍暴利(44億變140億),或自行蓋樓出租賺數百億。她質疑:「真擔心輝達走,怎不獻地出來?打媒體戰是下臭棋!」她認為,新壽施壓導致弊案被扒光,網紅歪樓猛攻中央,反害自身。 新壽回應稱依法投標,盼市府協助促成共贏。網友批評新壽急於套現,損AI產業大局。根據了解,北市府提議鄰近的北士科T12方案;經濟部也盤點替代
新頭殼 ・ 16 小時前
駐拉代表處國慶酒會登場 友台小組主席喊話:國際該為台灣發聲
即時中心/温芸萱報導距離雙十國慶僅剩兩天,我國駐拉脫維亞代表處昨(7)日在愛沙尼亞塔林舉辦國慶酒會,約150名貴賓出席。駐拉代表李憲章感性辭行,感謝愛國政府與國會長期支持台灣,並期盼兩國持續深化經貿、科技、教育及國防合作。愛沙尼亞國會友台小組主席Vaga致詞時呼籲國際社會更積極聲援台灣,強調兩國在捍衛民主、援助烏克蘭上理念一致。會中氣氛熱烈,象徵台愛情誼持續升溫。
民視 ・ 1 天前
驚!外媒估「台灣開戰天然氣只能撐11天」 林楚茵急質詢國防部
即時中心/高睿鴻報導隨著軍事實力日漸強大,中國武力犯台的野心越來越清晰,外媒《華爾街日報》最近更透過報導示警,根據兵棋推演,結果顯示台灣天然氣儲量僅能維持11天;倘若中國以封鎖方式施壓,可能迫使台灣限電。民進立委林楚茵則擔憂地表示,這凸顯台灣面對中國封鎖時,油料與戰備物資能撐多久,將會是關鍵問題。她因此呼籲,應通過特別預算化解相關疑慮,並也要求國防部,必須強化油料與物資儲備。
民視 ・ 1 天前東灣台美人中秋野餐 逾150人歡慶
東灣台灣同鄉會日前在Heather Farm Park舉辦中秋野餐聯誼活動。雖然東灣的台灣移民人口數量不像南灣如此龐大,...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 天前
強化嚇阻習近平對台備戰 陳冠廷嗆:讓知道代價高到承受不起
[Newtalk新聞] 針對澳洲前總理莫里森今(8)日在「2025台北安全對話」提及軍事準備議題,民進立委陳冠廷表示,感謝莫里森前總理再度來台為台灣發聲,其警示值得嚴肅看待。他強調,2027-2032年是風險評估的「能力節點」,而非開戰的「時間表」,台灣正積極推動「整合嚇阻」,讓任何企圖犯台者清楚知道代價高到不可承受且無法達成。 陳冠廷指出,國際軍事專家與情報評估顯示,所謂「2027-2032年」是要求解放軍具備犯台能力的目標期程,但「能夠」與「會不會」是兩回事。他強調,台灣必須假設衝突可能發生在任何時間,因此不預設特定時間點,專注把當前的防衛缺口補強。 「台灣的嚇阻不是口號,而是一套完整的整合嚇阻工程」,陳冠廷說明,在軍事領域,台灣持續提升制海、制空、制電磁與長程精準打擊能力;在非軍事領域,則強化資通訊、海底電纜與能源韌性,並推進低軌衛星通訊備援與關鍵基礎設施分散,落實全民防衛訓練。這些工作都在進行,而且會加速推進。 陳冠廷表示,在審查國防與相關特別預算時,會把彈藥與關鍵零組件庫存、機動與分散部署、國造飛彈增產與交付、後勤維保能量,以及資安與關鍵基礎設施韌性列為優先,確保每
新頭殼 ・ 1 天前
可能嗎?美國準高官喊「台灣軍費應達10%GDP」 顧立雄回應了
即時中心/高睿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之前曾表示,他認為台灣應將國防開支,提升至GDP(國內生產毛額)的10%;由於此提議與我國當前狀況相差巨大,所以也立刻引發台灣民眾譁然。但如今,美國印太事務助理部長被提名人約翰盧(John Noh)近日再稱,「強烈支持」川普的主張,再次掀起討論。對此,國防部長顧立雄今(8)天受訪時承諾,我國軍費、核心國防支出,都將逐步增加;同時,也點出擴增預算的4大面向。
民視 ・ 1 天前加州華男遣返令在身 涉販毒獲暴利
非法居留美國多年的華男何祖凱(Zukai He,音譯),因涉嫌參與國際販毒,日前被當局刑事起訴。據悉,該販毒團夥通過阿拉...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 天前日本「熊出沒」恐怖畫面曝光!八旬婦晨間散步突遭黑熊「玩耍式」攻擊
[Newtalk新聞] 日本近期面臨「熊出沒」危機,在光天化日之下,黑熊在街道襲擊路人的驚悚畫面被監視器捕捉,畫面讓人非常震驚。這不僅是自2008年以來,日本熊襲死亡人數新高,達到至少6人,也讓專家深入分析這起罕見的攻擊行為。 據日本媒體報導,秋田縣大仙市日前發生一起令人不安的事件,一名82歲的年長女性,在早晨的街道上散步時,突遭一頭體長約80公分的黑熊從後方突襲。監視器畫面顯示,這頭黑熊猛然躍起,直接抓傷了老婦的臉部。儘管老婦因驚嚇而尖叫躲避,黑熊卻再次撲上前,似乎準備發動第二次攻擊。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黑熊在關鍵時刻不明原因地停止了動作,隨後轉身奔向一旁的鐵軌,迅速消失在畫面中,留下了驚魂未定的受害者。 事發後,一輛路過的車輛及時將受傷老婦載往附近的便利商店求助,並協助報警送醫。老婦臉部縫了6針,回憶起當時的場景,老婦聲音仍顫抖。她說,自己沿著人行道慢步時,一道黑影從鐵軌方向衝出,還來不及看清,臉上就傳來劇痛。她本能大喊「哦不,是熊!」,熊似乎被嚇到,立刻掉頭逃去。 日本黑熊研究所所長米田一彥在檢視這段影像後指出,這次黑熊的攻擊行為似乎有些反常。米田一彥分析說,熊在攻擊時通常會顯得
新頭殼 ・ 16 小時前


吳恭銘觀點》下一個王偉? 當共軍的「勇敢」敘事遇上中美備忘錄條款
[Newtalk新聞] 央視軍事節目《必勝》在十月二日披露,共軍飛行員在中國近海空域與兩架外軍隱形戰機「硬碰硬」對峙,並以近距離、特技動作與火控鎖定「迫使對手離開」。這種敘事具戲劇性,迅速在中國引發熱度與猜測究竟是何型號隱形戰鬥機?然而,真正值得追問的並非型號八卦,而是此類行為與敘事,是否置於既有的中美海空相遇規範框架之內?是否遵循了降低誤判、避免升級衝突的宗旨? 規範並非真空 美中已有具體框架 早在2014年11月,美中就簽署了兩份關鍵諒解備忘錄,《關於建立重大軍事行動相互通報信任措施機制的諒解備忘錄》和《關於海空相遇安全行為準則的諒解備忘錄》。2015年兩國國防部又為兩個備忘錄新增了「軍事危機通報」和「空中相遇安全行為準則」的附件,並同意就其他附件進行磋商,這被普遍視為迄今美中兩軍在軍事互動上最具體的制度安排之一。 2025年初,美中還進一步針對「中美海空相遇安全行為準則」(China-US Rules of Behavior for Safety of Air and Maritime Encounters)執行情況進行討論改進。這套框架的核心是降低誤解誤判與碰撞風險,強化互動的
新頭殼 ・ 1 天前
防「押人取供」 翁曉玲修法:偵查羈押從2個月減為為1個月
[Newtalk新聞] 民眾團日前提出「刑事訴訟法」修正案,刪除「勾串共犯或證人」的羈押事由。近日,國民立委翁曉玲等人也以檢方有「押人取供」之虞,提案修改「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將偵查中羈押期間從二個月縮短為一個月、審判從三個月減為二個月,以及延長羈押期間,偵查及審判中均不得逾一月。另外,也也修改「法院組織法」,新增起訴書公開之相關規定。 對於限縮羈押期,翁曉玲表示,長時間的審前羈押違反無罪推定與人身自由保障原則。憲法及司法院釋字第六五三號也明示,羈押應符合比例原則與最小侵害原則,避免形成「先押後審」之制度濫用現象。但我國刑事偵審實務習於以羈押確保偵審之進行,同時藉此嚇阻被告,此可從近五年來法院許可羈押比率高達近八成。此等顯已踰越羈押作為防止被告逃亡及證據保全手段之分際,轉化為對被告預先施以刑罰,導致「羈押刑罰化」,顯已違悖無罪推定原則,嚴重侵害被告人權。 提案認為,刑事被告之羈押期間,自民國17年7月制定刑事訴訟法以來,即規定「偵查中不得逾二月,審判中不得逾三月」,迄今已近百年未曾修正,早已不合時宜。 日本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八條規定,檢察官聲請羈押後,法院所准羈押期間原則上為
新頭殼 ・ 1 天前
輝達用地解套有望?傳新壽態度軟化「解約金大砍半」 藍營看法兩極
台北市長蔣萬安的重要政績,輝達總部「星群」落腳北士科T17、T18,不過因地主新壽在「合意解約」金額上提出140億元天價數字,遠超新壽當時以44億取得地上權金額約百億元,因此協商破局;目前市府定調用北士科T12土地取代T17、18,已開始接觸相關地主,預計用公辦都更,但不是提供拆遷戶房屋,而是以優渥的現金補償方式來辦理;現也傳出新壽願意降價,所以議長戴錫欽強......
風傳媒 ・ 11 小時前
中國九三閱兵 嚴德發:沒有退將參加
[NOWnews今日新聞]今年適逢對日抗戰勝利80週年,兩岸爭取抗戰話語權,於9月3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大閱兵前夕,陸委會宣布,禁止中央與地方政府人員出席「九三閱兵」及其官方主導之相關活動,...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