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市場下單放緩 台紡織業拚度過關稅衝擊
(中央社記者廖漢原紐約8日專電)受到川普關稅與美國可能出現通膨影響,經營北美紡織產品市場的台灣業者,面臨接單放緩與成本大幅提高等挑戰。紡拓會今天在駐紐約辦事處舉行拓銷洽談會,業者以開發特殊功能性產品,尋找成長新品牌,度過全球產業鏈重組難關。
6間台灣織品業者今天在駐紐約辦事處開放空間舉行拓銷洽談會,提高媒合北美品牌與台灣廠商的合作機會,駐紐約辦事處副處長張麗賢到場。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4月2日對全球宣布廣泛、稅率不等的對等關稅,推動美國再工業化,震撼全球產業,自由貿易下的傳統供應鏈出現重大變化。
川普關稅雖聚焦科技產業、工業原材料與個別國家,但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紡織產品消費國,中低價位主要品牌多集中在北美,高進口關稅與零售物價提升造成營運不確定性。
出席洽談會的彩昱企業總經理廖大裕表示,明年壓力很大,廠商要面對許多競爭者升級,台廠空間再被擠壓。競爭者升級之前台灣還有獨特東西,如今台灣優勢已受影響。
他說,油電等成本增加讓廠商比較辛苦,但還是會找出路,開發功能性特殊產品。
廖大裕指出,北美市場有停滯狀況,對方減少下游需求導致競爭更激烈,還有關稅影響與廠房外移等挑戰。關稅對生產成品的業者損失比較大,因為直接輸美需支付關稅,但轉往第3地就不一定。
紡織業拓展會專員高德潤分析,美國經濟未必很好,有延遲下單狀況,對布料業者造成影響但較不直接,只要出口國是第3國,就以印尼、越南等國的關稅為準。
他說,關稅對手套、帽子、襪子等配件影響很大,因為有些廠商直接投放美國品牌,數量可能超過業界一半,可能面臨30%以上關稅,與日韓的15%差別近一倍,但還是要繼續推廣。
高德潤說,關稅導致廠商與品牌業者邊走邊看,有些廠商要求下游業者吸收關稅成本,自然會壓縮到營運;紡織業需開發新產品與降低成本,尋找具成長性的新品牌。(編輯:陳慧萍)1141009
其他人也在看

AMD攜OpenAI點火多頭,股價週三續漲逾11%,今年來飆升95%
【財訊快報/陳孟朔】超微(美股代碼AMD)股價週三再抽高24.05美元或11.37%,收在235.56美元,再創收盤新高,並拿下費半、標普和那指100三大指數成份股三冠王的頭銜。超微在宣布與OpenAI達成四年期合作後,股價連三日強彈,本週迄今累計飆升約43%,為九年來單週最旺,經短線暴衝,今年來漲幅擴大到95%。單日成交額達355.35億美元、居美股之冠,帶動市值上看約3,800億美元,市場對其AI晶片量產與大規模部署能力的信心明顯升溫。合作內容包括未來數十萬顆AI晶片供應與後續擴充的可能,預期將為營收在未來數年帶來可觀增量;同時,OpenAI可依股價與里程碑取得最多約10%的股權權利,形成深度綁定的策略聯盟,為資本市場解讀為「訂單能見度+股權激勵」的雙重利多。從結構面看,該合作強化AMD在AI加速器賽道的第二供應來源地位,市場押注資料中心客戶的供應組合將更「雙供應商化」,縮小與龍頭輝達的生態差距;同時也改善雲端與模型訓練方在成本、交期與供貨風險上的分散度,有助提升AMD中長期議價與滲透率。基本面預期同步上修。外資機構上調投資評級與目標價,並以四年期的訂單與新增客戶動能為基礎,上調A
財訊快報 ・ 1 天前《今日焦點新聞》輝達攜馬斯克攻AI 黃仁勳證實將入股xAI
【時報-台北電】今日焦點新聞: 國內頭條: 1.輝達總部喬不攏,府院出手急解套。(工商時報) 2.廣達9月營收,歷年同期新高。(工商時報) 3.慶雙十,權王股后目標價高歌。(工商時報) 4.中美航運戰,成運價強心針。(工商時報) 5.晶片與美五五分,經長:不可能。(工商時報) 6.北士科卡關,輝達轉向盤點全台土地。(中國時報) 7.輝達攜馬斯克攻AI,黃仁勳證實將入股xAI,鴻海、緯創等受惠。(經濟日報) 8.四大代工廠,衝出最旺9月,緯穎、英業達也有好表現。(經濟日報) 9.記憶體模組廠十一長假大蓋牌!消費性DRAM暫停報價。(電子時報) 10.Tesla「Standard」新車走精簡策略,以成本控制因應EV價格戰?(電子時報) 大陸頭條: 1.「A+H」股熱潮持續,76家A股公司遞錶排隊赴港上市。(新浪財經網) 2.吉利汽車拋最高23億港元回購計畫,9個月新能源車銷售117萬輛佔53.8%。(新浪財經網) 3.9月外儲再超3.3兆美元,央行連續11個月增持黃金。(新浪財經網) 4.節後新基金發售迎小高潮,A股市場增量資金在路上。(證券時報網) 5.假日消費“好旺好彩”,流動中國“活
時報資訊 ・ 1 天前川普再攻擊民主政敵 籲關押芝加哥市長與伊利諾州長
(中央社華盛頓8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今天升高對民主政敵的攻擊,呼籲將芝加哥市長強生(Brandon Johnson)與伊利諾州長普里茨克(JB Pritzker)關進監獄。
中央社 ・ 1 天前參與xAI融資+擬以SPV「晶片租賃」綁定GPU採購,輝達週三彈2.2%破頂
【財訊快報/陳孟朔】AI晶片一哥輝達(美股代碼NVDA)股價連續三天回吐3.85美元或2%後,週三一口氣抽高4.07美元或2.22%至189.11美元,創收市新高,且為科技七雄最旺個股,今年來漲了40.82%,盤面資金回流AI硬體權值,帶動股價再度轉強。市場傳出,馬斯克旗下AI新創xAI正推進規模約200億美元的融資計畫,輝達將以股權形式參與投資、金額約20億美元。該筆融資採「股權+債務」組合,並與xAI在Colossus 2超級數據中心的輝達GPU採購直接掛鉤,意在確保算力擴張與資本配置同步落地。據悉,交易將透過特殊目的實體(SPV)架構完成:SPV負責採購輝達GPU,並以「晶片租賃」模式向華爾街投資人提供五年期租賃服務,讓出資方以硬體資產作為抵押、回收現金流。此種以設備資產為核心擔保的融資設計,被視為在高資本開支環境下降低債務風險的可複製模板。市場人士表示,若融資最終定案,等同以資本面「預先鎖量」方式強化GPU需求能見度,有助支撐輝達中期出貨節奏與現金流穩定性;同時也彰顯AI算力基礎設施的「金融工程化」趨勢,為後續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的擴建提供新型資金路徑。風險面則在於租賃回收假設對A
財訊快報 ・ 1 天前
美股反彈揚升 那斯達克首度站上23000大關
關心美股表現,在科技股帶動下,美股週三反彈揚升,那斯達克強勢上攻,史上首度站上23000點大關,台積電ADR上漲3.57%,標普也創新高,終場收盤道瓊工業指數,下跌1點,收在46601點,那斯達克指數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林信義三度任APEC領袖代表!辜振甫、施振榮、張忠謀都曾扛重責,為何歷任總統都偏好企業領袖出馬?
2025年「亞太經濟合作經濟領袖會議」(APEC Economic Leaders' Meeting, AELM)10/31至11/1在韓國慶州舉行,屆時將聚焦區域經濟合作與科技創新議題。 總統府於周三(10/8)宣布,總統賴清德再度敦請總統府資政、台杉投資管理顧問公司(Taiwania Capital)董事長林信義,代表我國出席本屆APEC領袖會議,這是繼2005年、2024年之後,他第三度擔任此一重任。
今周刊 ・ 1 天前IMF總裁表示,全球經濟展現韌性、風險猶存;關稅全面影響仍待顯現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週三表示,全球經濟在多重衝擊與初期貿易擾動後展現韌性,先前對衰退的悲觀預期未成真;然而,她警告各國不可自滿,若政策不審慎,金融市場與成長動能仍可能迅速惡化。她指出,多數經濟體表現「好於此前擔憂、但仍不及所需」,顯示成長質量與動能仍待強化。IMF預期2025至2026年全球成長略有放緩,主因高利率尾端效應、地緣不確定與貿易效率下降的結構性影響仍在發酵。她強調雖迄今避免陷入全面、對等的「以牙還牙」貿易戰,但全球開放度已承受沉重壓力,供應鏈再配置與區域化趨勢推高成本、壓抑生產率提升,對中期潛在增長構成掣肘。就關稅影響,她呼應「滯後效應」觀點,稱美國總統川普近期關稅調整的全面影響「仍待展現」。企業先前備貨與以利潤吸收部分成本,延緩通膨與終端需求的實質衝擊,但後續轉嫁風險需持續監測。政策建議方面,IMF主張各國維持「審慎寬鬆」的政策組合:貨幣端在通膨回落與就業放緩間精準拿捏;財政端聚焦定向支持與中期財政規劃,避免擴張性措施與債務可持續性的張力升高;結構面則推進生產力改革與跨境投資便利化
財訊快報 ・ 1 天前道瓊歐洲600指數週三收高0.79%,與德股同破頂,精品股最旺
【財訊快報/陳孟朔】在投資人關注聯準會(Fed)9月會議紀錄以尋找降息線索之際,在美股主要股指破頂的同時,連二黑的歐股週三反彈近0.8%,改寫收市新高,德股同日登新峰。利率與政策不確定性仍是盤面核心變數。歐洲央行管理委員、芬蘭央行總裁雷恩表示,當前環境充斥不確定性,未來數年通膨面臨下行風險,歐元區整體已大致回到通膨目標區間,為後續政策保留彈性。歐洲央行管理委員Jose Luis Escriva則指出,決策者目前對降息並無傾向性,同樣不排除加息或降息,顯示政策路徑將依據後續數據與金融條件調整,市場需警惕利率預期的擺動對評價面的影響。道瓊歐洲600指數連續兩天回吐1.18點或0.21%後,急彈4.52點或0.79%,收在573.79點創收市新高,日高暨史上新高在574.32點。德國漲0.87%跟著破頂,歐洲軍工族群普遍上揚,德國蒂森克虜伯(ThyssenKrupp AG)勁升4.7%表現突出。主要國家指數齊揚:英國富時100指數漲0.69%、德國DAX漲0.87%、法國CAC 40急升1.07%、義大利富時MIB漲0.96%、西班牙IBEX 35升0.97%。權值與景氣循環類股合力推進,帶
財訊快報 ・ 1 天前IMF總裁估,美國今年仍可能再降息,關注服務通膨與關稅轉嫁風險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指出,美國經濟呈現「不那麼明朗」的混合訊號:去通膨動能有停滯跡象,但經濟也略顯轉弱;在此情境下,美國聯準會(Fed)今年仍有進一步降息的可能,但必須在支撐成長與抑制通膨間精準拿捏。「若服務類通膨(仍高於疫前水準約1個百分點)與關稅成本轉嫁同時升溫,通膨前景將更令人擔憂。」她提到,9月已降息1碼至4.00%-4.25%後,政策立場仍屬限制性,後續是否再降息將取決於就業與物價的邊際變化。就關稅影響而言,雖然名目加徵使貿易加權關稅率約在17.5%,但「有效關稅率」目前仍低於10%,主因包括企業先前備貨與以利潤吸收部分成本,消費者尚未全面承受漲價壓力。IMF關注的重點在於「何時、以何種幅度」出現成本轉嫁。她直指,低價耐消與日用品等區塊最值得觀察,一旦企業利潤緩衝用盡,售價上調恐加劇服務通膨黏性,迫使貨幣路徑更複雜化。在全球貿易格局上,她認為美國提高關稅發生在長期低關稅的大背景之後,當前趨勢正推動經濟體走向更「多極化」:多數國家加速區域與跨區域(多邊—區域性)合作。東協、海灣地區與非洲
財訊快報 ・ 1 天前《國際金融》歐盟擬調升鋼鐵關稅 汽車股跌
【時報-台北電】歐盟為了保護本土鋼鐵市場,有意將鋼鐵關稅調高一倍,並大砍進口鋼鐵配額,不過此舉將衝擊當地的汽車製造商,拖累歐洲汽車類股8日重挫。 歐盟執委會7日宣布,歐盟計劃調升鋼鐵關稅和緊縮進口配額,以為歐盟鋼鐵產業提供「強力且永久的保護」。提案內容包括將每年的免關稅進配額縮減至1,830萬噸,意味著較2024年的配額銳減47%,並將超額部分的進口關稅調高一倍至50%。 歐洲汽車產業不樂見這項政策,汽車類股全面下挫。歐洲stoxx汽車與零件指數盤中下挫1.8%。德國豪華車廠寶馬(BMW)一度重挫8%,賓士、保時捷和福斯跌幅皆在2%左右。法國雷諾汽車和在米蘭上市的Stellantis,分別下跌2.5%和0.3%。 寶馬股價跌幅較同業更兇的原因是,該公司前一日以中國市場成長緩慢和美國關稅衝擊為由,發布獲利預警。 產業遊說組織「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表示,歐盟的提案過於激進,將讓汽車廠面臨更高的投入和管理成本。 ACEA總幹事德弗里斯(Sigrid de Vries)指出,歐洲汽車廠90%的直接鋼鐵採購來自歐盟境內,汽車廠最擔心的是保護鋼鐵市場的措施,將推高歐洲市場的價格。 德弗
時報資訊 ・ 1 天前Fed對降息持謹慎態度,紐約匯市週三美元指數連三升,日圓跌勢加深
【財訊快報/劉敏夫】紐約匯市週三美元兌換一籃子主要貨幣上揚,連續第三個交易日上揚,因聯準會9月會議記錄顯示,出於對通膨的擔憂,官員對降息採取謹慎態度。追蹤美元兌換6種主要貨幣的美元指數上揚0.34%,報98.915。美元兌歐元升值0.0029美元,報1.1628美元兌換1歐元;美元兌日圓升值0.79日圓,報1美元兌152.69日圓;美元兌換瑞郎升值0.0037瑞郎,報1美元兌0.8019瑞郎。歐元兌日圓升值0.50日圓,報1歐元兌177.57日圓;歐元兌瑞郎升值0.00197瑞郎,報1歐元兌0.93255瑞郎。英鎊兌美元貶值0.0022美元,報1英鎊兌1.3404美元;加幣兌美元貶值0.0001加幣,報1.3951加幣兌1美元。週三發布的聯準會9月會議記錄顯示,多數與會者強調通膨前景面臨上升風險。此外,日圓跌勢加深,投資者提出日本當局進行干預的可能性。週三發布的數據顯是,日本的工資成長速度為三個月來最慢,實際工資繼續下滑。美元兌日圓一個月期風險逆轉三年來首次轉正。亞洲和歐洲的交易員表示,對沖基金在即期和期權市場上持續加碼做空日圓。
財訊快報 ・ 1 天前
美股續寫新猷台積電ADR再創高 台股挑戰27400點新高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9日電)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樂觀看待AI模型推升運算需求,帶動美股三大指數再寫新猷,台積電ADR再創收盤新高。台指期夜盤終場前觸27440點、收27420點大漲327點,再寫盤中和收盤新猷。台積電期貨夜盤觸1455點、收1450點漲30點,續創收盤歷史新高。
中央社 ・ 1 天前BOE示警,AI估值高企加劇全球金融風險,Fed獨立性受質疑或加大波動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英國央行(BOE)週三公布最新季度金融穩定更新報告指出,人工智慧(AI)相關公司的估值高企且信用利差持續收斂,已在全球宏觀不確定性猶存下,推升「全球金融市場大幅下跌」的風險。BOE在10月2日會議紀錄提到,股市估值已呈「拉伸」,其中聚焦AI題材的科技公司對預期修正格外敏感,一旦市場對AI影響的樂觀度降溫,估值回檔風險將更為突出。報告同時點出「AI進展中的重大瓶頸」仍在,包括電力供應、資料取得與大宗商品鏈等實體約束,以及可能改變對AI基礎設施需求假設的技術或商業模式突破。上述瓶頸若惡化,恐導致資本開支放緩與現金流折現假設調整,進一步觸發評價重估。估值面上,受美股創高帶動,科技股權重較高的主要指數本年以來大幅上行,預期本益比升至高於近十年均值的區間,市場對AI泡沫的討論升溫。雖仍有機構以基本面擴張與倉位偏多為由反駁泡沫論,但英國央行提醒,高估值結合利差壓縮,將放大任何負面意外對風險資產的敏感度。政策層面風險亦受關注。報告提到,央行操作獨立性是貨幣與金融穩定的基石;若市場對聯準會(Fed)公信力的看法突變,美元資產(包括美債)可能面臨顯著重定價,波動與風險溢價同
財訊快報 ・ 1 天前紐約期金週三大漲1.65%,現貨金勁揚1.44%,盤中觸及4,059.31美元新高
【財訊快報/劉敏夫】紐約金價週三上揚,現貨金續創新高,價格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因市場對美國經濟和政府停擺的擔憂為這波漲勢進一步增加了動力。紐約12月份黃金期貨價格上揚66.10美元或1.65%,報每盎司4,070.50美元。紐約黃金現貨價格上漲57.19美元或1.44%,報每盎司4,042.03美元,盤中價格一度觸及4,059.31美元,再創歷年新高。目前已邁入第二週的美國政府停擺為金價注入新動能,停擺導致投資者無法獲得評估美國經濟健康狀況的關鍵數據,聯準會也難以及時判斷形勢變化。交易員仍在押注本月降息25個基點,這一預期應該利多無孳息收益黃金價格行情。在全球貿易前景、聯準會獨立性以及美國財政穩定性受到質疑的情況下,今年以來金價已躍升逾54%。與此同時,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提振了避險需求,而各國央行也持續快速增持黃金。
財訊快報 ・ 1 天前《台北股市》台股9月暴衝 券商獲利出爐
【時報-台北電】台股多頭猛催油門,加權指數9月接連突破25,000點、26,000點兩大整數關卡,締造全新里程碑,單月飆漲1,587點,惟因8月起漲以來股市基期已偏高,券商自營部門追價意願力道相對減緩,國內券商9月獲利普遍呈現月減,目前公布獲利的券商中,仍有元大證、福邦證(6026)、美好證(6021)、致和證(5864)等四家逆勢月增,繳出亮眼成績單。 台股逆轉「9月魔咒」,加權指數單月大漲1,587點,創史上第六大單月漲點,累計漲幅6.55%更是在亞股中表現亮麗,單月日均量更來到4,851.6億元,較前月成長8.1%。不過,受到台股急漲主要由大型權值股帶動,中小型股逆勢下跌影響,國內券商9月獲利表現相對黯淡,大多較8月的高基期衰退。 截至8日為止,國內21家上市櫃與金控券商中,已有14家公布9月獲利表現,其中元大證再度以24.79億元奪得首位,而永豐金證、群益證分別以8.58億元、5.95億元位居第二及第三名,美好證、統一證、致和證、玉山證、兆豐證、福邦證等單月獲利則介於2~5億元之間。 台股強漲,中小券商業績再度竄出頭,其中福邦證在前月獲利不到1億元的低基期,以及聯友金屬、振大環
時報資訊 ・ 1 天前
【北士科怎解】輝達、新壽地上權陷「三角糾葛」!北市府要有備案才能戰
輝達(NVIDIA)在台灣興建總部案持續卡關,北市府提出新壽依約蓋好再移轉或與市府解約2方案,新光人壽主張若解約北市須先賠償107億損失。話題延燒,關注此案的國民台北市議員游淑慧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時直言,新壽在乎錢、輝達在乎品質、北市府在乎法,但其實不用三方都同意,現在找出一個兩方合意的方式就可解套。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台北股市》台股站2萬7新高關卡 法人曝高檔布局策略
【時報記者張佳琪台北報導】台股受惠於美科技股強勁走勢以及利多消息提振,才剛步入第四季便攻上27000點重要新高關卡,不僅AI相關為盤面主流,傳統消費性電子與部分非電族群投資價值逐漸浮現。投信法人表示,面對股市創新高後的高檔震盪格局,此時宜在投資組合納入具成長搭配高息主題,以多策略靈活掌握輪動機會,也能控制投資風險。 00984A安聯台灣高息成長主動式ETF經理人施政廷表示,進入第四季,AI絕對是最重要投資主軸,且是3到5年結構性成長趨勢,尤其是伺服器供應鏈的出貨量將呈現爆炸性增長,預估2025全年約2.5萬台,2026年預估將達到5至7萬台,增添長期潛在成長動能。 施政廷表示,晶圓代工相關供應鏈,同樣受惠於AI對於先進製程需求強勁,因符合高階GPU的Good Die (裸晶粒)僅約20%至30%,每次線寬微縮都有望帶來約兩至三成單價漲幅而深具成長潛力。他說,其他長期受惠的還包括:電源相關因技術升級有望帶來單瓦售價(ASP)暴增、散熱相關族群,以及高階PCB高階多層板等。 不過,施政廷認為,雖然AI很熱,傳統消費性電子也不能忽視,尤其第四季有一些正面訊號,像是價值低波動與基本面上修的消費
時報資訊 ・ 1 天前美農業被關稅推向新戰場 川普擬補貼農民
美國總統川普先前再度宣布一波關稅政策,準備利用部分美國已徵收的關稅收入,向因為關稅初期影響陷入困境的農民,提供現金補貼。會有這樣的政策,就是因為這波關稅政策不少農民收入大幅減少。從關稅戰以來,中國大陸已經停止購買美國大豆,讓這些美國農民叫苦連天。但不少水產養殖的民眾,則是對關稅大聲叫好,希望藉此讓美國本土蝦能一口氣逆轉勝。
TVBS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