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觀察》關稅鬆綁換台灣?「川習會」談判清單:稀土、大豆、TikTok...核心還是「它」
中國總理李強再度率代表團訪問馬來西亞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舉行第七輪的貿易磋商,這一次雙方代表們聚焦的問題正是將在本週四(30日)於南韓釜山舉行的川習會上討論的議題。不過,從各方傳出的消息來看,北京正在試圖打破這場由美國所主導的談判框架,更多是想在中國關心的利益問題上採取「先發制人」的攻勢。
會後雙方代表都對媒體表示「已達成共識」,甚至美方也稱「對中國的100%的關稅將會取消」,但這並不會影響接下來北京在對美和涉台問題上的總體佈局改變。
中美表面談貿易實則是各自為川習會「談台灣」做最後的鋪墊
中國貿易談判代表李成鋼會後表示,「雙方達成共識,但是也不得不承認美方立場也很強硬。」相比於上一次在貝森特曝光李成鋼的「戰狼外交」行為後,這一次李成鋼行止相對緩和。相較於前幾次,美國祭出對中國的制裁,中國都會說「一切問題都是由美方造成」的犀利措辭,這一次採取放軟的姿態,希望「沒有任何一方真正想再次陷入脫鉤的絕境」。
從剛剛閉幕的四中全會上也可以看出,中國下大力度強調要「科技自立自強」,並繼續強化「航太強國」「農業強國」的戰略地位,對此,南京大學紫金傳媒智庫研究員燕志華在受訪時表示,「這意味著中國要在「關鍵領域」領跑,「以市場換技術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中國接下來要追求真正的自主的科技創新」。
不過,對於川普而言,他十分清楚領導人目前面臨的三大難題「高漲的青年失業率、低迷的消費活力、社會穩定的壓力」,而美國目前也遇到類似的問題,所以雙方都想為解決自己國內事務尋找外援突破口。
接下來,川習會晤都會談及什麼這是中美雙方關注的焦點。從目前來看,北京十分關注「美國對中國在稀土問題上的制裁、芬太尼、關稅、TikTok、船運、美國大豆」等這些代表關乎中美關係發展的議題,而北京真正在乎的是,接下來美國在台灣議題上的做法。
《新華社》26日也一度深夜刊發署名「鐘台文」題為「台灣問題的由來和性質」的萬字社論,直接指出「台灣問題因由中國人自己解決」,言下之意是警告美國不要在台灣問題接連插手。
從歸家app到密集對台筆墨,統一大勢將會被歷史改寫?
在本月北京方面高調舉行「紀念台灣光復八十周年大會」和各地密集舉辦的慶祝台灣光復八十周年活動再到一款名為「歸家app」刷爆大陸社交媒體,以及接連不斷的各種對台社論,目的是進一步向台灣總統賴清德繼續施壓,讓其放棄對美國的幻想。
從最近涉台諜戰劇《沉默的榮耀》在兩岸大火和高調設立「光復紀念日」後,中國社交媒體上要求「台灣解放」的呼聲也持續走高。對此,燕志華認為,「對於社會人心和輿論走向的引導,是非常明顯了。在台灣高等法院10月23日將台陸軍退役中將高安國重判7年6個月徒刑。兩者(指設立紀念日)相比,能看出一方面是大陸方面有條不紊推進節奏,另一方面是台灣內部的壓力重重,氣急敗壞的觀感強烈。」
矮化台灣是北京方面轉移其國內輿論危機的一個「興奮劑」?
本月25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的紀念光復大會上由政治局委員、大陸全國政協主席王滬甯提及的對台「七要」的講話中做出的「承諾」,在部份海外華人和台灣人眼中,似乎是北京在「畫大餅」。
對此,一位來自德國,要求匿名的華人張先生對此表示「光復紀念,到底是在光復誰?不就是光復中華民國?更不要忘記金門島上至今還有‘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標語」。然而,這個標語在最近也成為大陸社交媒體的一個熱梗,起因是廈門文旅局將此作為一個觀光熱點,可是由於金門那邊維護不力,導致很多遊客在乘船遊覽時發現拍照不清晰,並提出「要不我們出錢出技術給你們(指台灣)維護吧」。這種涉嫌矮化台灣的話題卻一度成為中國社交媒體熱搜,其背後難脫有官方力量的支持。
在四中全會的報告中也特別提及「加強輿論引導,有效防範化解意識形態風險。」在報告刊出後,雖然各地政部門開始「走形式」般的學習會議精神,但是也按捺不住民間對於這次會議所產生的政策效果不滿。
在上週末位於京城駐外使館雲集的三里屯商圈內,有男子懸掛帶有要求「開放禁、自由組、自由競爭、自由選擇;建立:自由、人性、法治的新中國」的標語。這是自2022年北京四通橋彭立發事件後,第二起懸掛標語事件,而事後京城公安則是迅速將標語收走,並將這位涉事男子帶走調查。
另外,在湖北十堰市當地一所小學附近十字路口發生撞人事件,造成一人死亡,多名受傷的慘案,事件發生後當地迅速封鎖消息,連湖北十堰媒《十堰日報》在其微博稱「我們也沒辦法」並附上一個蠟燭圖案。大陸社交媒體上相關搜索也紛紛下架,事發後第二天現場被打掃的一點痕跡都不留,完全像是沒有發生過的樣子。
有大陸民眾表示「比起國際形勢的風起雲湧,政府著眼小民不易才是真正的為人民服務」。
更多風傳媒報導
其他人也在看

〈美股早盤〉主要指數齊開高 美中貿易休戰點燃風險行情
美股主要指數周一 (27 日) 開盤齊創歷史新高,,美中貿易協議樂觀情緒帶動市場風險偏好升溫。川普與習近平預定本周會晤前夕,雙方官員釋出緩和訊號,激勵投資人押注兩國將達成暫時休戰協議。道瓊開盤一度大漲逾 300 點,標普 500 與那
鉅亨網 ・ 23 小時前輝達台灣總部選址 北市地政局:期待盡早公布
(中央社記者劉建邦台北27日電)輝達是否進駐北士科議題持續發酵,台北市議員今天質詢問到輝達選址結果是否本週六出爐,地政局長王瑞雲說,若輝達有回覆,將由府級單位公布,但非常期待議員提的時間點。
中央社 ・ 1 天前柳采葳要求明訂底線 北市府:輝達最快週六公布選址
國民籍台北市議員柳采葳昨(二十七)日於議會質詢關切輝達進駐進度,她指出,北市府與新光人壽解約將是關鍵一環,應設定底線與明確時程,避免拖延與浪費公帑,但質疑倘若輝達尚未決定地點,貿然解約恐會失焦。北市府秘書長李泰興回應,將向輝達持續推薦北士科T17、T18基地,地政局長王瑞雲預期,輝達最快本週末(台北時間周六)公布選址結果。議員柳采葳質詢李泰興,市府是否與新壽談判設有成本底線與時間表,李泰興回應,沒有預設底線,新壽若是收回成本價即可,相關成本應由新壽提出舉證,市府才能進行認定。法務局長連堂凱指出,目前仍在幕僚作業階段,若有具體進展將會對外說明。柳采葳詢問,近期傳出輝達對T12旁洲美國小預定地高度興趣,但北市府尚未接獲正式消息。她進一步追問,輝達是否明確表達選址意願?若非T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投資人期待美中貿易休兵 美股開盤創新高
(中央社紐約2025年10月27日綜合外電報導)華爾街主要指數今天開在歷史新高,主因市場對美中貿易休兵的預期心理,激發投資人風險偏好。本週同時有多家大型科技公司將公布財報,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也可能降息。路透社報導,美東時間上午9時30分,道瓊工業指數上漲315.67點,漲幅0.67%,來到47530.09點。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63.83點,漲幅0.92%,報6856.09點。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勁揚335.24點,漲幅1.45%,來到23544.00點。
中央社財經 ・ 22 小時前
美中貿易協議樂觀激勵投資人 美股主要指數開盤再齊創歷史新高
即時中心/綜合報導美中貿易協議樂觀情緒激勵投資人看好貿易休戰,美股主要指數周一開盤齊創歷史新高。道瓊開盤一度狂飆逾300點,標普500、那史達克同樣大漲,改寫新高。
民視財經網 ・ 23 小時前市場看好中美達成貿易協議 美股三大指數齊漲
美國股市27日開盤上漲,因為市場對中美在本周達成貿易協議的前景感到樂觀,預期這將成為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期待已久會晤的重點成果。
中時財經即時 ・ 22 小時前
美股、亞股再創新高!11月三大觀盤重點出爐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隨著美股與亞股接連創下歷史新高,投資人關注市場是否具備續航力。進入11月,市場焦點將集中在三大觀盤重點,包括宏觀經濟數據、企業財報表現,以及國際政策動向,投資策略如何調整,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民視財經網 ・ 23 小時前
政經雙戰場?輝達GTC大會選址華府 黃仁勳打響晶片外交前哨戰
《彭博》周一 (27 日) 報導,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本周在美國華府舉行 GTC(GPU Technology Conference)大會,時機點正逢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於南韓簽署貿易協議,引發外界
鉅亨網 ・ 22 小時前聯準會降息預期+川習會樂觀 新台幣本周叩關30.5元
市場靜待本周美國聯準會降息及會後點陣圖公布,加上對於本周登場的「川習會」樂觀,全球股市走揚激勵台股連假強漲,盤中衝上28,000點大關再寫新高,終場大漲逾460點;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同步走強,盤中重回30.6元價位,但央行深怕升速過快,尾盤進場強力阻升,成功新台幣壓在30.7元價位上方,對匯銀預估本周新台幣有機會挑戰30.5元關卡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賴清德重申:美關稅談判秉持4大原則爭取調降、不疊加及232最惠國待遇
賴清德今 (27) 日表示,針對美台對等關稅談判進度,強調將秉持國家利益、產業利益、國民健康、糧食安全 4 大原則,並持續爭取最好條件,也希望將暫行稅率 20% 再調降、不疊加,也將爭取《232 條款》稅率獲得最惠國待遇。'
鉅亨網 ・ 1 天前美股關鍵48小時決勝負! 5大科技巨頭「成績單」考驗市場信心
儘管面臨美國關稅戰與大陸DeekSeek問世的亂流,今年來美股仍迭創新高。專家指出,美股本周迎來「關鍵48小時」的決定性時刻。周三與周四這2天的行情將左右美股今年剩餘時間的走勢,因為占標普500指數約四分之一權重的5家科技巨頭——微軟、谷歌母公司Alphabet、臉書母公司Meta、亞馬遜與蘋果——將陸續公布財報。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早苗經濟學」點燃日本希望之火!新內閣支持率竟飆破75%、日經指數衝破5萬點大關
師承安倍晉三的高市早苗上週就任第104代內閣總理大臣後,不僅終結了自民長期的頹勢,更引爆了市場與民意的雙重狂歡。根據日媒《產經新聞》與FNN(富士新聞網)的最新聯合民調,高市內閣的支持率竟飆升至史無前例的75.4%,一掃過去石破、岸田內閣的低迷陰霾。與此同時,東京股市也上演慶祝行情,日經平均股價27日一舉突破5萬點的歷史關卡,為日本失落的數十年注入一股強心......
風傳媒 ・ 1 天前
川普訪日前!東京工地發現疑似未爆彈 鄰近車站自衛隊急撤除
美國總統川普即將於當地時間今(27)日傍晚抵達日本,展開訪日行程,東京都已進入最高警戒狀態。位於東京都港區的工地上午發現了一枚疑似「未爆彈」的物體,自衛隊已緊急將其撤除。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川普願意延長亞洲行會晤金正恩! 美記者:恐須有更強誘因才能會面
[Newtalk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於當地時間 24 日,開啟為期一周的亞洲行,先後拜訪馬來西亞、日本以及南韓,並預計出席南韓主辦的 2025 APEC 領導人峰會。針對此次的亞洲之旅,川普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雖然目前仍沒有具體的時程規劃,但他很樂意在此次亞洲行期間與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會面,相關言論也引發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CNN ) 報導,當地時間 1 日,川普準備在馬來西亞搭乘空軍一號飛往日本前,接受媒體記者的聯合訪問,提及他希望在此次亞洲行期間與金正恩會面的話題。川普表示,雖然白宮目前尚未與平壤取得聯繫,「但如果他願意和我見面,我很樂意延長亞洲之旅的時間」。 川普強調,他和金正恩關係十分良好 :「他喜歡我,我也喜歡他,如果他想見面,我就會安排行程飛往北韓」。川普指出,此次亞洲行的最後一站是南韓,「就算我想延長亞洲行的時間與金正恩會面,難度也不算太高」。針對如何促使金正恩釋出善意與自己會面的問題,川普認為,美國可以透過「對北韓的制裁」,吸引金正恩主動出席會晤。 報導稱,川普在 2018 與 2019 年期間,曾與金正恩在南北韓的非軍事區內進行一系列
新頭殼 ・ 1 天前
獨家/台灣淪華府籌碼?「BBC老爸」:美反彈聲浪將令川普難招架|#鏡新聞
還記得BBC老爸是誰嗎?南韓釜山大學政治系凱利教授一家人,2017年因為一段BBC訪問插曲畫面,席捲全球社群,今天(10/27)他也接受鏡新聞訪問,談川普這一趟亞洲行的看點,凱利認為川普著重達成美中貿易協議,台灣不用擔心成為華府籌碼,因為美國國內對此反彈聲浪會讓川普難以招架!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1 天前高通股價飆漲逾15%!全新AI晶片挑戰輝達霸主地位
全球晶片大廠高通(Qualcomm)27日宣布,將推出新的AI加速晶片,挑戰領導AI半導體市場的輝達霸主地位。受此消息激勵,高通27日股價大漲逾15%,每股飆升近200美元。
中時財經即時 ・ 22 小時前特斯拉董事長:馬斯克薪酬方案若未通過 恐離開公司
(中央社紐約2025年10月27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11月6日將召開年度股東大會,董事長丹候今天致函股東示警,若執行長馬斯克的1兆美元(約新台幣30兆7000億元)薪酬方案未獲通過,他可能離開公司。路透社報導,特斯拉(Tesla)董事會已屢遭外界批評未依股東最佳利益行事,其獨立性及對馬斯克(Elon Musk)影響力的監督程度,也遭到公司治理專家與倡議團體的質疑。儘管如此,丹候(Robyn Denholm)在股東信中表示,董事會所提議這份以績效為依據的薪酬方案,目的是要留住及激勵馬斯克至少再領導特斯拉7年半。這份方案分12批股票選擇權給予馬斯克,條件是必須達到各項高難度目標,包括讓特斯拉市值達到8兆5000億美元(約新台幣260兆7800億元),以及在自動駕駛和機器人領域設下的不同里程碑。丹候表示,馬斯克的領導是特斯拉成功與否的「關鍵」。她指出,特斯拉尋求在人工智慧(AI)和自動化科技領域成為全球領導企業,馬斯克扮演的角色至關重要。丹候警告說,若特斯拉未提供適當激勵馬斯克的薪酬方案,恐怕會失去他的「時間、才能與遠見」。她強調,若要讓驅動馬斯克的力量與特斯拉的股東價值及長
中央社財經 ・ 21 小時前
高市早苗打「安倍牌」拉攏川普 將致贈安倍用過高球桿
美國總統川普下午四點左右,專機飛抵東京羽田機場。川普下機後隨即前往會見天皇,明天與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會晤。根據日媒報導,高市為了拉近與川普的關係,可能會強化自己是「女版安倍」的形象,並送上安倍用過的高球桿。會談也有可能觸及台海議題。
TVBS新聞網 ・ 1 天前四中全會後 學者:習近平權力如毛澤東晚年 將專找兩種人
國際間關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權力消長,學者觀察,從20屆四中全會過程來看,現在的習近平猶如「毛澤東的晚年時刻」,權力沒有削弱,並預期習近平未來會用「兩種人」,一種是具「功能性」的人、一種是「老實人」。 「六穩」變「四穩」 不再無限度對外「開放」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7日邀集多位學者共同解讀20屆四中全會。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曾偉峯表示,這屆四中全會通過中國第15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稿,更加強調中國國內經濟韌性的建構。他指出,今年中央政治局會議已將以往提出的「六穩」,也就是「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轉變為「四穩」,去掉了「穩外貿」和「穩外資」,顯見相較於「對外」,將來更重視「對內」。 在官方發布的公報中,提及「十五五」時期的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六個堅持」,包括堅持的全面領導、堅持人民至上、堅持高質量發展、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堅持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相結合、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曾偉峯說,當中已經不再提到「開放」兩字,以前說堅持「改革開放」,這次是講堅持「深化改革」,這背後已發生重要的轉變。 他分析,以往強調「開放」會是無限度的開放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