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薩停火協議搖搖欲墜?范斯親率「Bibi保母團」急奔以色列,監督納坦雅胡別亂來
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cne)21日抵達以色列,展開為期3天的訪問,目的是為了鞏固美方不到兩週前推動的加薩停火協議。根據白宮說法,范斯此行的重點是敦促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啟動談判,討論結束與哈瑪斯(Hamas)戰爭的長期安排。
根據《華盛頓郵報》,范斯此行將與美國中東特使魏科夫(Steve Witkoff)以及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女婿庫許納(Jared Kushner)會合。庫許納在20日抵達以色列,正好是以軍對加薩發動空襲、造成數十人死亡的一天後;以方則稱該行動是為了報復哈瑪斯的攻擊,後者造成兩名士兵死亡。
川普20日強調,停火仍「照計畫進行」,但也警告哈瑪斯若違反協議,「將被徹底消滅」。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范斯與美方兩位特使的出訪行程,早在19日的暴力事件發生前就已安排,目的是為了維持停火談判的氣勢,並推動進入他提出的「加薩和平20點計畫」的第二階段;該階段包括:在巴勒斯坦領土內設立臨時政府、部署國際維和部隊、以軍撤離,以及哈瑪斯解除武裝。
但以色列先前表明,在哈瑪斯歸還所有人質遺體之前,不會參與此類談判。目前,范斯、魏科夫和庫許納的首要任務,是確保這份基於「和平計畫第一階段」的停火協議不會瓦解——過去一週,以色列和哈瑪斯互相指控對方違反停火協議,也傳出以軍幾乎每天都對巴勒斯坦人開火的消息。
停火協議搖搖欲墜?
10月13日,川普出訪中東、簽署加薩停火協議時宣稱這將帶來「中東地區的永久和平」,但不到一週後,以色列和哈瑪斯在加薩南部又爆發衝突,以軍指控哈瑪斯使用反戰車飛彈攻擊,造成2名士兵死亡,之後以軍在全境發動多次空襲,納坦雅胡在20日透露,為回應哈瑪斯19日「明顯違反停火」的行為,以軍向加薩投下153噸的炸彈;加薩醫院表示,至少45名巴勒斯坦人因此喪生。部分以色列官員立刻宣稱協議「作廢」,極右翼財政部長史莫崔赫(Bezalel Smotrich)甚至在社群平台X上發文:「戰爭!」
即便隨後以軍宣布重新執行停火協議,而哈瑪斯也表示仍承諾履行協議,但BBC指出,20日又傳出加薩市以東有4名巴勒斯坦人遭以軍射殺;以軍聲稱,他們向越過所謂「黃線」(Yellow Line,即以軍佔領區域的邊界)的「恐怖分子」開火。
川普稍後在白宮對記者表示:「我們說服哈瑪斯達成協議,他們會好好表現、會乖一點、會好好做人。」並補充道:「如果他們不守規矩,我們就會動手,必要時會把他們徹底消滅。他們知道我們說真的。」21日,川普更在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發文,誓言若哈瑪斯「繼續表現不好」,將「殘忍地」終結該組織。
根據BBC,哈瑪斯首席談判代表哈雅(Khalil al-Hayya)目前人在開羅,他堅稱哈瑪斯與其他巴勒斯坦派系「致力於遵守協議,並決心履行到底」。他在接受埃及開羅新聞(Al-Qahera News)採訪時表示:「我們從調解者與美國總統那裡得到的消息讓我們相信,加薩的戰爭已經結束。」
哈雅說,哈瑪斯正努力歸還所有仍留在加薩的已故人質遺體,但由於缺乏專業設備、部分遺體埋於廢墟下,尋找過程「極為困難」。以方20日晚間確認,哈瑪斯已將另一名以色列人質遺體交給紅十字會,身份確認為41歲的塔爾・海米(Tal Haimi);海米於2023年10月7日哈瑪斯突襲尼爾伊扎克(Nir Yitzhak)時遇害。
根據BBC,自停火生效以來,哈瑪斯已歸還28具人質遺體中的13具;上週,哈瑪斯也釋放了20名仍生還的人質,作為交換,以色列則釋放了約2000名巴勒斯坦囚犯與被拘留者。然而,以色列國內仍充滿憤怒,批評哈瑪斯未歸還所有遺體,作為回應,以色列拒絕重新開啟加薩與埃及之間的拉法口岸(Rafah Crossing),此外,以色列國防軍(IDF)多次向誤闖模糊邊界、進入以色列控制區的加薩居民開火。
另一方面,以色列掌控著人道援助物資進入加薩的通道,19日衝突後曾短暫停止運送,隨後在國際壓力下於20日恢復。根據BBC,自停火生效以來,已有530輛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的卡車進入加薩、運送超過6700噸糧食,可供近50萬人食用兩週。不過WFP發言人阿提法(Abeer Atefa)在日內瓦表示,該機構仍未達成每日2000噸的運送目標,因為部分通道仍未開啟。
目前只有克瑞沙洛(Kerem Shalom)與基蘇菲姆(Kissufim)兩個口岸運作,但兩者都不在加薩北部,而北部的糧食情況「極為嚴峻」。阿提法指出,雖然部分針對兒童與孕婦的特殊營養補給品得以從南部送達北方,但大規模糧食運送仍無法實現。阿提法補充,在南部地區,人們目前能夠較安全、有尊嚴地獲取食物,且沒有發生掠奪情況,然而,許多人仍選擇「節省糧食」,因為擔心運送再度被中斷。
美國的「Bibi保母團」
儘管以哈雙方的違規事件一再發生,但《經濟學人》認為,停火協議「目前」還能維持下去。在現實考量與美國的強大壓力下,以色列與哈瑪斯仍有動機維持協議,不過停火談判的下一階段既迫切、又極其困難。
雖然停火協議要求哈瑪斯解除武裝,但雙方仍未就「如何實際執行」達成共識,而目前以軍仍控制約53%的加薩領土。此外,在經歷2年戰爭後,多數哈瑪斯高層已被擊斃,剩餘的派系各自為政,彼此之間的溝通有限,更別說和那些住在海外大別墅的政治領導層——《經濟學人》指出,這讓局勢隨時可能惡化。
不過,雙方都有理由不讓情勢全面失控。部分哈瑪斯指揮官仍想持續對以軍發動零星游擊攻擊、試探邊界在哪裡,但他們也不希望停火協議完全崩潰,畢竟哈瑪斯已經沒有活著的人質可以拿來談判;一旦停火現況崩盤,他們在下一輪談判中幾乎沒有籌碼。
在以色列方面,許多極右翼部長自協議簽署以來就想撕毀它、納坦雅胡也始終拒絕承認戰爭「真正結束」,但《經濟學人》指出,川普在這場衝突中投入太深,他已經明確警告以色列「目前不能放棄停火」。據知情人士透露,范斯21日將前往以色列南部城市基耶蓋特(Kiryat Gat)視察美軍設立的「美方領導的民軍協調中心」,該中心負責監督停火協議的執行情況。之後,范斯預計前往以色列國防總部,並在22日與納坦雅胡正式會面。
范斯與美方兩位特使此次出訪,被美方戲稱為「顧好比比(Bibisitting)」——融合納坦雅胡的暱稱「Bibi」,和「照看小孩(babysitting)」一詞——暗指即使納坦雅胡現在想重啟戰爭,也輪不到他作主。
然而《經濟學人》指出,這場停火的長遠前景依舊不明。川普的計畫是建立一支多國維和部隊、接管加薩的安全事務。雖然已有幾個國家表達興趣,但尚無任何明確承諾;區域內多名外交官指出,拉法的暴力事件只會加深阿拉伯領導人的疑慮,他們擔心若自家士兵與巴勒斯坦人交火,國內將出現強烈反彈。
即使最終有國家願意出兵,部署部隊也可能要花上數個月。在此之前,哈瑪斯不太可能繳械,而以軍也不會從更多加薩區域撤離。《經濟學人》認為,哈瑪斯將利用這段時間鞏固在加薩的統治地位,藉由處決與拷打內部異己來清除反對者。全面戰爭或許不會重燃,但距離「永久和平」仍然遙遠。
以色列對加薩的軍事行動始於2023年10月7日,當時哈瑪斯武裝分子突襲造成約1200人死亡、251人被擄。根據哈瑪斯控制的加薩衛生部數據,自那以來已有至少6萬8216名巴勒斯坦人在以軍攻擊中喪生。
更多風傳媒報導
其他人也在看
范斯訪問以色列 強調解除哈瑪斯武裝重建加薩
(中央社耶路撒冷22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副總統范斯今天警告,解除哈瑪斯武裝,並為加薩帶來和平的未來,將是一項艱鉅任務。范斯這番言論正值華府致力於安撫盟友以色列,釐清停火協議的下一步。
中央社 ・ 1 天前
以哈停火脆弱 范斯赴以示警 組維和部隊.各國卻步
以哈在停火期間爆衝突,和平協議瀕臨破裂邊緣,幸好衝突未繼續,美國副總統范斯趕赴以色列,與總理納坦雅胡會面;分析認為,美國總統川普派范斯出訪,是要警告以哈雙方,不要破壞協議。根據美國提出的「20點和平計畫」,停火的下一步是組成「國際維和部隊」進駐加薩,但各國擔心會與未解除武裝的哈瑪斯正面交鋒,加上維和部隊的任務模糊不清,也讓原本同意派兵的國家卻步。
TVBS新聞網 ・ 13 小時前美副總統范斯率團訪以色列 力保加薩停火協議
(中央社以色列基耶蓋特21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副總統范斯今天在訪問以色列期間表示,對加薩停火協議能否維持下去抱持「極為樂觀」的態度。范斯此行目的在於鞏固對加薩停火及戰後重建計畫的支持。
中央社 ・ 1 天前嚴防非洲豬瘟 關務署提4項策進作為
(中央社記者呂晏慈台北22日電)台中一處養豬場檢出非洲豬瘟病毒陽性反應,是台灣本土首次從豬隻檢出。財政部關務署今天提出嚴查高風險旅客、強化人工開箱查驗、優化科技查緝工具、提升專業培訓等4項策進作為,將持續落實邊境管制。
中央社 ・ 1 天前藝人閃兵案狂燒 律師PO服役照嗆:算什麼好漢?
藝人閃兵案延燒,新北檢昨(21)日針對藝人閃兵案發動第三波動作,引起各界關注。對此,律師葉慶元PO出了自己的服役照,直呼「裝病閃兵算什麼好漢」。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對加薩戰爭立場分歧 尼坦雅胡開除國安顧問
外電報導,以色列國家安全顧問「哈尼比」證實,他已經遭到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解職。據瞭解,尼坦雅胡將哈尼比解職的原因,是由於兩人對加薩戰爭的政策,存有分歧。 報導同時指出,以哈戰爭的起因,是由於20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美副總統范斯:美國不會向加薩派兵
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21日表示,美國不會向加薩派兵,重申了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和美國官員先前的立場。 范斯在以色列南部蓋特(Kiryat Gat)舉行的記者會說:「美國不會派軍隊進入加薩。美國總統已經明確表示了這一點。我們所有的軍事領導人也都明確表示了這一點。」美國領導的一個代表團正在當地監督加薩停火情況。 范斯補充說,美國的角色僅限於提供「有用的協調」。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防堵非洲豬瘟!環境部啟動全國廚餘應變計畫
[NOWnews今日新聞]非洲豬瘟疑似病例傳出後,環境部今(22日)宣布,即日起配合農業部全面禁止使用廚餘餵飼豬隻的政策,啟動全國廚餘應變處理作為,確保廚餘能穩定去化、不造成環境污染。環境部指出,廚餘...
今日新聞NOWNEWS ・ 15 小時前傳印度接近談成貿易協議 美關稅擬從50%砍至15%
(中央社新德里22日綜合外電報導)印度「鑄幣報」(Mint)引述消息人士說法報導,印度與美國正就一項貿易協議進行廣泛且深入的談判,有望將印度輸美商品關稅從現行50%大幅降到15%至16%。
中央社 ・ 1 天前
中國冬季提前報到!專家估今年恐有「弱反聖嬰現象」 斷崖式降溫
根據中國媒體報導,今年下半年多地區提前進入冬季,包括河南鄭州、洛陽已於20日降雪,根據海洋和大氣監測,今年冬季東海南部海溫預計略偏高0.5℃到1℃,黃海、東海中部與北部海溫預計偏高1℃到2℃,南海大部分海溫接近常年平均水平;然而今年秋冬季赤道中東太平洋將處於中性偏冷狀態,可能形成一次「弱拉尼娜」現象。
鏡報 ・ 1 天前
范斯率團訪以色列 稱加薩停火協議進展優於預期
美國副總統范斯在訪問以色列期間表示,加薩停火協議執行的情況「比預期要好」,停火可以維持。不過,美國媒體報導,有川普政府官員私下擔心,協議可能破裂。(戚海倫報導)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美國副總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陸紀念「台灣光復」 陸委會呼籲:不參加
(中央社記者李雅雯台北22日電)中國大陸國台辦表示,規劃舉辦「紀念台灣光復80週年大會」,將邀台灣各界代表人士出席。陸委會重申,明令禁止公職人員參加,呼籲政、個人等遵守兩岸規範,勿前往參加。
中央社 ・ 1 天前
第聶伯河間島嶼5000名大兵困死、沒糧吃只能喝河水 烏克蘭軍官:「對俄羅斯來說那是死亡區」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10月21日的報導,烏克蘭方面指出,自今年年初以來,據信有高達5000名俄羅斯軍人在庫存的第聶伯河島嶼上喪生。這些士兵因與俄羅斯主部隊失去聯繫而被困在地形險惡的區域,面臨嚴峻的生存挑戰。自烏克蘭軍隊於2022年11月解放赫爾松(Kherson)後,附近的第聶伯河便形成了一條新的軍事分界線。數千名俄羅斯士兵受困於河中的島嶼上,與其餘俄軍隔絕......
風傳媒 ・ 1 天前
全民普發現金1萬! 開放民眾登記、領取時間都出爐了
立法院10月17日三讀通過「中央政府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預算」,當中就包含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總統賴清德已於今(23)日晚發布總統令,依法正式公告。行政院今晚召開說明記者會,公布民眾登記時間,以及何時開方領取。
鏡週刊Mirror Media ・ 3 小時前
馬斯克嘲諷NASA代理局長「最大成就是爬樹」:怎能負責美國太空計劃?
據《CNN》報導,SpaceX的CEO馬斯克稱達菲是「肖恩笨蛋」(Sean Dummy),批達菲有「兩位數的智商」,還貼了諷刺達菲的幼稚表情包。馬斯克21日發文,「一個最大的成就就是爬樹的人,怎麼能負責美國的太空計劃?」這則文被他置頂。據悉,達菲曾是國會議員,並且曾多次世界伐木...
CTWANT ・ 1 天前3華人涉詐財被捕 已移送ICE
長島納蘇郡(Nassau)警方日前宣布,逮捕一名來自皇后區的華人男性,此人涉嫌前往受害者家中收取詐騙所得的金錢。與此同時...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 天前
紫爆! 北台超大豪雨狂炸 文大緊急宣布遠距上課挨轟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持續受到低壓、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北台灣豪大雨不停歇,根據中央氣象署,清晨7點公布的雨量預測,有包括雙北、桃園、宜蘭四個縣市的山區,達停班停課標準,許多上班族頂著風雨通勤,直呼台北市應該要放假,文化大學早上7點多,才宣布遠距上課,被學生與家長痛批,太晚講!
民視 ・ 1 天前
鄭麗文領導藍軍!日學者揭「若走1路線」:讓賴清德連任可能性提高
國民主席改選落幕,由前立委鄭麗文當選新任主席,預計將在11月1日代表大會上完成交接。對此,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分析,鄭麗文未來2條路線,其中一條是對國民來說「糟糕劇本」,將與台灣主流民意正面衝突,儘管民進長期執政的不滿開始浮現,但最終賴清德連任的可能性將提高。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
反中理由失效?謝寒冰見綠營1舉動:急了
[NOWnews今日新聞]國民主席選戰落幕,最終由前立委鄭麗文打敗前台北市長郝龍斌等5位對手,順利接下魁新職;民進18日立刻發表對鄭麗文的「兩個期盼、一個提醒」。對此,資深媒體人謝寒冰表示,由民...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