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續進犯 分析:烏克蘭10月遭奪461平方公里
(中央社基輔3日綜合外電報導)法新社對於華府智庫「戰爭研究所」數據的分析顯示,俄羅斯軍隊10月持續在烏克蘭緩慢推進並占領了461平方公里領土,且重點仍鎖定烏國東部頓內茨克(Donetsk)地區。
俄羅斯全面侵略烏克蘭的戰爭已經持續將近4年,頓內茨克則是戰鬥最為激烈的區域,俄軍目前掌控頓內茨克地區大約81%的領土,烏軍正竭力防守當地重要城鎮波克羅夫斯克(Pokrovsk)。
法新社分析「戰爭研究所」(ISW)的數據,顯示俄羅斯10月奪取烏克蘭461平方公里的領土。
俄羅斯10月攻占烏克蘭國土的面積,與今年以來每一個月的平均數據相差不多,但明顯低於7月,當時俄軍奪取634平方公里。
俄國先前要求烏克蘭撤軍離開頓內茨克和盧甘斯克(Lugansk)等地區,以作為和平談判的先決條件,但基輔當局拒絕接受此要求。
目前俄羅斯總共控制烏克蘭大約19.2%國土,其中包含在2014年併吞的克里米亞半島(Crimean Peninsula)。(編譯:陳彥鈞)1141104
其他人也在看
澤倫斯基:收到最新一批「愛國者」防空系統
美聯社報導,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表示,基輔已收到最新一批美國製造的愛國者防空系統(Patriot air defense systems),以協助它應對俄羅斯的猛烈轟炸。此前,俄羅斯最新一波的夜間襲擊造成1名男子喪生,並導致其5名家人受傷,其中包括2名兒童。 隨著嚴冬將來臨,俄羅斯近來加強攻擊烏克蘭的能源設施,導致大規模停電,切斷烏克蘭民眾冬季的暖氣和自來水供應,並干擾烏克蘭的無人機和飛彈生產。 先進的「愛國者」防空系統是應對俄羅斯飛彈最有效的武器。澤倫斯基不時呼籲西方夥伴提供更多此類系統,但由於產能限制和維持庫存的必需,導致這些防空系統的交付速度放緩。 澤倫斯基2日晚間在社群媒體上表示:「更多愛國者系統現已運抵烏克蘭並投入使用。」 「當然,我們需要更多(防空)系統來保護我們全國的關鍵基礎設施和各個城市。」 澤倫斯基感謝德國提供這批愛國者飛彈系統。柏林在3個月前表示將再向烏克蘭提供2套「愛國者」防空系統。在此之前,柏林獲得美國的保證,將優先向它交付新一代的「愛國者」系統,以補充其庫存。愛國者系統僅在美國製造。 北約正協調定期向烏克蘭運送大量武器裝備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俄軍10月持續推進 奪烏克蘭461平方公里土地
法新社今天(3日)報導,美國智庫「戰爭研究所」(ISW)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個月,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戰場穩定推進,主要攻勢集中在東部的頓內茨克州(Donetsk)。 根據戰爭研究所,俄羅斯10月佔領了烏克蘭461平方公里土地,大致與今年其他月份的進展一致。俄軍今年最大推進發生在7月,奪取烏克蘭大約634平方公里土地,是自2024年11月以來單月進展幅度最大的一次。 除了頓內茨克州之外,俄軍也攻佔相鄰的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Dnipropetrovsk)150平方公里土地。 整體而言,俄羅斯目前已控制、或聲稱控制著烏克蘭19.2%的領土。克里姆林宮要求烏克蘭從頓內茨克州、盧甘斯克州(Lugansk)、赫松州(Kherson)和札波羅熱州(Zaporizhzhia)等俄佔領土撤軍,作為停火的前提,但遭到基輔拒絕。雙方經過幾輪談判仍無法打破僵局,和平曙光遲遲未見顯現。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削弱俄羅斯對周邊國家影響力 西方經營與中亞和南高加索地區
[Newtalk新聞] 俄羅斯在2022年對烏克蘭發動全面侵略,原因之一是要阻止西方國家影響力伸到自己的周邊。然而這場戰爭的結果,不但讓西方國家集結力量在烏克蘭抗俄,還讓莫斯科對中亞和高加索周邊國家的影響力被削弱。 義大利國際通訊社Pressenza稍早報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週在華府接見中亞各國領袖,引起俄羅斯不滿。俄國外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警告說:「北約和歐盟正在與中亞和南高加索地區構建各自的對話和互動框架。我認為,除非像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西方試圖利用這些關係將這些國家從俄羅斯聯邦拉攏過來,而不是建立互利合作,否則沒有人能看出其中的隱情。」 報導指出,更廣泛的背景是美國在8月促成的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之間的「川普國際和平與繁榮路線」( the “Trump Route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and Prosperity", TRIPP),預計這將導致北約成員國土耳其向俄羅斯南部周邊所有國家注入更多西方影響力。即便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Ilham Aliyev)同意在與普丁關係初步緩和之際,不將TRIPP用於軍事目的
新頭殼 ・ 1 天前
川普:未真正考慮提供「戰斧」 讓俄烏自己解決戰爭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再次澆熄了向烏克蘭提供「戰斧」飛彈的希望。川普2日在空軍一號上向記者表示,他「並沒有真正」考慮向烏克蘭提供「戰斧巡弋飛彈」(Tomahawk cruise missile),並向烏克蘭與俄羅斯發出「自行解決戰爭」的明確信號。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廚餘養豬不是原罪 黃琤婷:宜蘭應推動廚餘蒸煮與養豬專區
近日廚餘養豬議題受到社會關注,外界對於是否應全面禁止產生爭論。對此,宜蘭縣議員黃琤婷今(三)日在縣議會質詢時強調,非洲豬瘟病毒並非由廚餘自然產生,而是透過境外肉品傳入,真正的防線應放在邊境檢疫及科學管理,而不是以禁止代替治理。黃琤婷指出,政策須同時顧及防疫與生計,避免以恐慌代替科學判斷。此外,黃琤婷建議宜蘭同步啟動養豬專區評估,將防疫動線、廚餘蒸煮、糞尿資源化、污水處理與臭味控制整合規劃,打造現代化畜牧示範基地。黃琤婷強調,專區規劃應兼顧地方民意,透明公開環境監測數據,建立社區監督與回饋制度,使產業升級與居民生活品質並行。讓宜蘭成為安全、永續、循環利用的畜牧示範縣市。農業處在答詢時表示,依中央規範,只要將廚餘加熱至九十度以上並持續蒸煮及攪拌一小時,就能有效失活非洲豬瘟病毒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全球第5大儲備國 俄羅斯下令制定稀土開採計畫
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今天(4日)提出要求,內閣必須在12月1日前制定一份稀土開採計畫。他也下令相關部會採取行動,發展俄羅斯與中國、北韓邊界的交通運輸。 中國上個月對稀土出口祭出嚴格限制,對全球製造業造成衝擊。稀土廣泛用於生產智慧型手機、電動車和國防武器,是重要的戰略資源。 作為全球第五大稀土儲備國,俄羅斯曾表示願意與美國合作開發稀土資源,以降低對中國稀土的依賴;但由於莫斯科一直未能達成與烏克蘭停火,與美國的合作計畫也受到阻礙。 在給內閣的任務清單上,普丁也指示要在中國與北韓邊境興建「多式聯運和物流中心」,並將連接俄羅斯與中國的2座鐵橋,以及計畫建造的一座通往北韓的橋樑,納入其運輸網路。 自從俄羅斯因俄烏戰爭而受到西方國家制裁以來,中國與北韓都深化了與莫斯科的經濟合作。
中央廣播電台 ・ 4 小時前川普宣布重啟核試 芬蘭總統:核武新時代開啟
在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重啟核試驗後,芬蘭總統史塔布(Alexander Stubb)3日指出,「1個新的核武時代」已經開始。史塔布在赫爾辛基的演說中表示,「嚇阻的邏輯」以及「超級強權之間的戰略穩定」,正經歷變化,「我們已經進入1個新的核武時代,不幸的是,核武的重要性正在上升。」
自由時報 ・ 19 小時前德外長與王毅通話 將重啟訪中行程
(中央社記者林尚縈柏林3日專電)德國外交部證實,外長瓦德福今天與中國外長王毅通話,雙方同意在多項外交與經貿議題上維持對話,瓦德福也計畫在不久後重啟原訂的訪中行程。
中央社 ・ 1 天前
邊緣人捍衛者?收入不平等助長極右政權 UN:民粹政客只會讓貧者更貧
近年全球極右翼政治勢力崛起已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浪潮。從義大利、德國,到阿根廷皆印證了這項趨勢。聯合國極端貧窮和人權問題特別報告員德舒特發布報告指出,這股浪潮背後的主因在於「福利制度的緊縮」與「收入不平等」擴大。報告引述研究證實,收入不平等與民粹主義政的支持率之間存在關聯性。特別是失業人口中,有25%可能投票給極右翼政,遠高於就業人員的15%。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前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申請撤銷「煽顛」公訴被駁回
香港最高法院今天(11月3日)駁回已解散的支聯會前副主席鄒幸彤要求終止對其涉嫌顛覆國家政權指控進行審判的申請。前支聯會3名正副主席煽顛案將於明年1月22日開庭。
德國之聲 ・ 1 天前烏克蘭獲更多愛國者防空系統 抵禦俄無人機猛攻
(中央社基輔3日綜合外電報導)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指出,烏方已收到更多美國製愛國者防空系統,將用以協助烏國抵禦俄羅斯每日猛烈攻勢。俄國無人機最近一次夜襲導致1名男子身亡,他的5位親屬受傷。
中央社 ・ 1 天前115年起乳牛死亡強制納保 政府補助一半保費
(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4日電)農業部今天表示,繼豬隻運輸死亡強制納保後,民國115年1月1日起,乳牛死亡保險由任意保險改為強制保險,政府補助一半保費,加強保障農民收益。
中央社 ・ 13 小時前中俄簽備忘錄 俄羅斯將為中國訓練極地水域專家
(中央社台北4日電)中國亟欲開闢北極航線,日前並有貨輪成功經北極海域駛往歐洲。俄羅斯交通部表示,剛訪問中國的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3日在杭州與中國方面簽署備忘錄,俄羅斯將為中國培育極地水域專家,確保這些中國專家能勝任極地複雜環境下的作業。
中央社 ・ 8 小時前中國將46國入境免簽效期延至2026年底 包括日韓
(中央社台北3日電)中國外交部領事司今晚公布2026年12月31日前可單方面免簽入境30天的適用國家,共計46國,包括法國、德國、義大利等歐洲國家,亞洲的日本、韓國和部分中東國家,大洋洲的澳洲、紐西蘭,以及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等國。
中央社 ・ 1 天前


紐約市長選舉明登場!左派議員曼達尼民調領先 川普嗆當選撤聯邦補助
美國「大蘋果」紐約市,當地時間4日將選出新市長!三名候選人當中,代表民主的34歲左派議員曼達尼(Zohran Mamdani),民調遙遙領先,有望成為紐約市有史以來最年輕市長,同時也是首位南亞裔與穆斯林市長。不過,自稱「社會主義者」的曼達尼上台,恐怕一開始就面臨艱鉅挑戰,因為美國總統川普已放話,若紐約市膽敢選出曼達尼當市長,他就會撤回聯邦資金補助。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德語媒體:暫時停火的中美制度之爭
《世界報》評論認為,中美首腦韓國峰會達成的協議,絕非兩個超級大國間恢復了信任,只是「各懷鬼胎的權宜之策」而已。《商報》評論稱,中國一方面將稀土等關鍵原材料當作地緣政治武器,一方面卻在亞太峰會上高談「供應鏈的開放和穩定」,歐洲應對這種自欺欺人的政治秀保持警惕。
德國之聲 ・ 1 天前
技職英雄來自台中! 17位選手征戰國際競賽
台中技職教育再創佳績!本屆共有17位台中選手脫穎而出(8位正取、9位備取),將代表台灣出戰2025亞洲技能競賽與2026年國際技能競賽。其中,來自沙鹿高工汽車科的雙胞胎姐妹 余佩蓁、余佩芸,以亮眼的「
台視新聞網 ・ 12 小時前
護理女神謝侑芯猝死浴缸變謀殺案!大馬警方證實 將逮捕黃明志
「護理系女神」謝侑芯(享年31歲)在馬來西亞星級飯店房間死亡案,4日全案突破性發展!《中國報》報導,大馬警方宣布,此案已經從猝死角度,轉成謀殺罪名調查!吉隆坡總警長拿督法迪爾宣布,警方援引刑事法典302條文(謀殺),調查謝侑芯在馬驟逝案,警方目前仍在做進一步調查。
太報 ・ 1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