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頭族變「會議公敵」!哪些企業開始禁止員工開會滑手機?
近期,越來越多美國企業高層表態禁止員工在開會時使用手機、筆電。
摩根大通執行長戴蒙(Jamie Dimon)在今年四月致股東年度信中抱怨此事,認為這不尊重人,也浪費時間。
Airbnb執行長切斯基(Brian Chesky)日前也要求高階主管列出內部悄悄蔓延的問題,其中就有人表示太多員工在會議中查看手機或筆電心不在焉。
《華爾街日報》指出,這是很多企業長期面臨的問題,即便實施手機禁令、公開譴責,問題卻沒好轉。一些人正在嘗試隱藏WiFi密碼、罰款等新策略,但背後反映的是企業當前面臨的困境。
受到景氣不明影響,許多企業放緩招聘、企業層級扁平化,卻還要保持營收成長,代表企業的策略是極大化每一位員工產出,才能在員工減少的同時達成目標。
在企業以更少人力卻要創造成長的前提之下,代表會議成本必須被仔細檢視。因此,不只是禁用手機、筆電,《財星》(Fortune)觀察,各行各業高層都在緊縮會議規範,提升員工生產力。
例如,亞馬遜禁止使用Power Point簡報,董事長貝佐斯(Jeff Bezos)要求所有會議都必須準備一份6頁的預備文件。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完全取消所有一對一會議。影音平台Vimeo執行長摩耶(Philip Moyer)則要求每一次會議,都必須以客戶故事開始。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員工在開會時使用手機,很有可能只是在消化原先的多人份工作,《華爾街日報》認為,這應該被原諒。而美國製造、專業服務巨頭企業百威勒集團(Barry-Wehmiller)董事長查普曼(Bob Champman)就強調,「從沒想過告訴人們不要在會議時使用手機。」
手機有時也扮演推動會議高效進行的角色。人力資源公司Goodwin Recruiting執行長戴克(Andy Decker)不諱言,主持線上會議時,如果針對某個主題講太久,會收到同事手機簡訊,提醒他快結束、切入重點。他認為,因為該公司允許員工開會使用手機,所以會議品質更好。
這顯示,在會議時使用手機,本身不是罪過,關鍵是會議設計是否得當。
如戴蒙就堅持,只安排必要會議,所有參與者都需要準備充份,在會議前閱讀文件,開會時要準時開始、準時結束,而且每一場會議都應有其目的,結束後也應該要列清單追蹤後續工作事項。
面對這場會議用與不用手機、筆電的爭議。切斯基認為,手機和筆電是工具,它們本質上既不壞也不好,關鍵在如何使用它們。他也決定以身作則,除非有緊急狀況,否則完全不看手機。這告訴人們,企業如果要重塑會議文化,關鍵可能就在於領導者的行動。
資料來源:The Wall Street Journal、Yahoo Finance、Human Capital Magazine (US)、CNN
核稿編輯:楊少強
責任編輯:林易萱
其他人也在看

解析川習會:稀土管制延後、對中關稅降10%、台灣議題隻字未提...競爭格局仍在,可能重啟圍中
川習會雖就關稅、稀土管制等事項達成共識,但美中缺乏互信,實質成果並不如宣稱豐碩;專家更認為,川普或將重新考慮「聯合盟友圍堵中國」路線。
今周刊 ・ 13 小時前
台股破28000!資深投資人:指數暫時無法設高點,這些強勢股一定要有
隨著FED比較確定要降息後,美中領袖也不得不見面,營造良好氣氛。事前的風聲都極力塑造「將有重大全面協議談妥」的印象,資本市場馬上又一掃陰霾,持續創新高。當然,這裡指的是指數以及AI相關的高科技龍頭股。 即將要來的財報週也是重頭戲。究竟需不需要居高思危?我很認真地說——還是必要。不過,手上都沒有強勢熱...
商業周刊 ・ 14 小時前
愛普Q3獲利創新高! 法人喊Q4再創佳績
記憶體設計與封測廠愛普科技(6531)在AI浪潮推動下迎來轉折性季度。第三季合併營收達14.95億元,年增17.3%;毛利率提升至46%、營益率26%,營業利益達3.81億元。稅後淨利7.06億元、每股盈餘(EPS)4.35元,創下歷史新高。外資持續看好,預期第四季營收將高於第三季,顯示營運動能持續強勁。目標價也上修至475元。
理財周刊 ・ 13 小時前
文曄Q3獲利創高峰! 2026年營收挑戰新高
全球AI伺服器需求持續火熱,半導體通路文曄科技(3036)也交出亮眼成績。第三季合併營收、獲利雙創歷史新高,歸屬母公司淨利38.15億元,季增、年增幅皆達35%,每股純益(EPS)3.41元。累計前三季營收8,358.62億元、年增近20%,稅後淨利93.53億元、年增42%,EPS8.11元,展現營運結構穩健與AI應用需求爆發的雙重動能。
理財周刊 ・ 12 小時前
資金死守不放 除了金居外 這檔不到30元有貓膩
凱崴(5498)受惠於AI伺服器用載板厚度大增,帶動市場對高強度鑽針與專業代鑽服務需求同步上升,稼動率持續提升,將使得毛利率也同步攀升,目前產業已出現緊張跡象,公司下半年可望拼轉虧為盈。
理財周刊 ・ 13 小時前
世界先進看成熟製程:客戶調整庫存將到底,明年成長動能可期,新加坡新廠預計2027年投產
台積電持股近三成的晶圓代工業者世界先進(5347),今年第三季受惠出貨量及產能利用率雙雙上升,營收年增4.6%至123.49億台幣,惟受到折舊費用及新台幣匯率影響,同期淨利年減兩成至17.03億台幣,每股純益0.91元,創下六季以來新低。 不過,公司管理層預期,今年以來大部分客戶的庫存調整可望在本季或明年第一季落底,且隨著市場對於2026年的成長有高度期待,明年動能可期。 其次,2024年6月世界先進與恩智浦半導體(NXP)宣布在新加坡合資成立的12吋晶圓廠VSMC,已經在今年10月底進機(移入生產設備),將照計畫於2027年投產。
今周刊 ・ 10 小時前
玉山金真要出手買三商壽?價格多少錢?兩家公司5日同步停牌,晚間說分明
玉山金(2884)與三商壽(2867)是否將結為連理一事,市場一直是霧裡看花,就連到底公司應該在何時公告重大訊息、有沒有符合規則,都引起熱烈討論。就在週二(11/4)晚間,玉山金、三商壽兩家公司同步發布停牌消息,玉山金並率先發出採訪通知,將在11月5日晚間18:30召開記者會說明。
今周刊 ・ 10 小時前
1314 期封面個股趨勢追蹤 :鴻海上看400 蘋概股飄香
上期鎖定的封面個股,將分享鎖定個股的最新表現與基本面動態,分享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人須獨立判斷並自負盈虧。
理財周刊 ・ 1 天前
華新集團拚作帳,信昌電股價衝第三波
信昌電(6173)為具備陶瓷粉末、晶片電容與電阻自製能力的被動元件廠,產品涵蓋AI伺服器、電動車與5G基地臺等高階電子應用。 據悉,傳統伺服器每台約使用2,000顆MLCC,但AI伺服器因多顆GPU需求,MLCC用量飆升至2萬顆以上,為傳統的10倍,AI伺服器中高容值MLCC用量佔比高達60%。
理財周刊 ・ 1 天前
智邦目標價1430元 今日大跌8%給上車
美系外資再度調高網通大廠智邦(2345)目標價!美系外資看好,智邦新增超大規模資料中心客戶,將出貨800G產品,加上AI加速器表現優於預期,調高今、明、後年獲利表現,目標價從原本的1,250元,調高至1,430元。
理財周刊 ・ 13 小時前
七成基金經理人績效輸給大盤! 富時羅素揭ETF勝出關鍵
全球資金版圖正悄悄改寫。根據國際指數公司富時羅素(FTSE Russell)最新分析,全球投資資金正從主動式基金大舉轉向被動式ETF,2023年起,被動資金總量正式超越主動基金,宣告投資市場邁入「ETF時代」。
理財周刊 ・ 1 天前
向勞斯萊斯下戰書!平價龍頭豐田為何賣起千萬級超豪車?中國電動車進逼,日系車廠突圍背後盤算
今年「日本移動展」上,從在地的豐田、日產、本田到中國比亞迪,都大秀肌肉。面對中國電動車崛起的壓力,日系車廠有何突圍之道?
今周刊 ・ 13 小時前
高鐵旅展推優惠 買車票「享住宿或租車最低0元起」
(中央社記者黃巧雯台北5日電)2025台北國際旅展(ITF)將於11月7日登場,台灣高鐵今天宣布,今年旅展推出「高鐵假期」多項優惠,最低價格相當於購買高鐵來回車票,可免費獲贈1晚住宿或24小時租車。
中央社 ・ 12 小時前
爆案例場豬農「趴趴走」蒐集外籍人士廚餘 台中市府啟動稽查5公里內小吃店
針對台中市梧棲區爆發非洲豬瘟案,台中市府調查小組到梧棲區訪查,有運輸業者反映該案例養豬場陳姓兒子常常開著運輸車,滿街「趴趴走」,蒐集附近商家、小吃店的廚餘餵食豬隻,從中央災變中心「疫調關聯圖」來看,陳姓兒子蒐集的非法廚餘,極有可能是病毒株的來源,台中市府昨(4)日啟動調查,以該案例場為中心,對案場5公里內的所有東南亞餐廳、小吃店,展開全面稽查。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3 小時前
阿富汗地震災民 棲身帳棚抵不住嚴寒
阿富汗地震過後,原本毀壞的石造和木造房屋,被雨水滲透,隨時都有倒塌的可能,當地居民幾乎捨棄住家,寧願在梯田或菜園裡耕作,棲身在空地,把帳棚留給孩子。但是眼看冬天馬上到來,夜間氣溫已經開始降到零度以...
大愛電視 ・ 12 小時前李強定調,五年後中國經濟規模超過170兆元人民幣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中國總理李強定調,五年後經濟規模超過170兆元人民幣。李強在2025年上海進博會上發表主旨演講,呼籲在世界經濟放緩、國際紛爭加劇之際,越要堅持平等互利合作,擁抱自由市場。李強指出,當前國際上一些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嚴重衝擊國際經貿秩序。中國願同各方一道努力經營更加開放包容的發展環境。李強指稱,這些年全球經貿限制措施層出不窮,很多跨國企業感到生意越來越難做。今年以來各種形式的「脫鉤斷鏈」,嚴重破壞了國際經貿規則,打亂了各國企業的正常經營。中國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著力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提振消費。將在數位、綠色、智能等領域加快發展新動能,創造眾多千億級、兆級的新產業。李強強調,中國堅持以開放包容姿態,積極擴大進口,願與各方一道積極推動全球治理倡議在國際經貿領域落地實施。
財訊快報 ・ 13 小時前
輝達攜手新創公司 瞄準AI最大痛點:企業浪費70%GPU運算力
輝達 (NVDA-US) 已宣布與一家估值約 7.5 億美元、獲得高盛支持的新創公司 Spectro Cloud 建立戰略夥伴關係。這項合作旨在解決人工智慧領域最大的挑戰之一:企業約有 70% 的繪圖處理單元 (GPU) 運算能力閒置未用。
鉅亨網 ・ 1 天前
黃仁勳遊說失敗!銷中禁令未解 美媒:內閣高官一致反對|#鏡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的變臉把戲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而這次對象換成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因為輝達一直向美國政府喊話,希望能開放晶片銷售中國,更在GTC大會上展開大遊說,而就在APEC峰會前,川普一度聲稱,可能跟習近平討論開放Blackwell銷售,但兩人見了面後,川普秒改口,又說絕對不可能把Blackwell讓給別人,態度180度大轉變,美國華爾街日報點出,當中最大關鍵是美國內閣高官一致反對。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1 天前
肺阻塞不是只有喘!惡化心血管風險升高 掌握五大預防行動穩定病程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一名67歲肺阻塞患者曾因急性惡化至急診就醫,不料出院不到一週就在路邊因胸悶氣促昏倒,送醫後經診斷,其肺阻塞已合併心臟衰竭,且肺功能僅剩不到一半,需全面照護介入預防再次惡化。」肺阻塞或稱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長年位居台灣十大死因之一,根據衛福部113年資料統計,死亡人數超過 6,000 人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4日於「2025 世界肺阻塞日」前,發佈一項涵蓋北、中、南、東15家醫院,共計1,240名肺阻塞風險暨照護普查報告。報告顯示,61%患者有心血管共病;而曾發生急性惡化者,其心血管事件風險增加4.6倍。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病倡議組織(GOLD)也於2025年治療指引中首度新增「心肺風險」之概念,指出肺阻塞病患除原本肺部有惡化風險之外, 在急性惡化發生期間及之後,心血管事件發生的風險會顯著增加,顯示肺阻塞急性惡化不僅造成肺部負擔,更可能引發心血管嚴重事件或死亡風險。 過半肺阻塞患者伴隨心血管共病 別讓「肺」傷「心」六大風險需關注!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指出,肺阻塞已被WHO列為全球第四大死因 ,近年隨著步入超高齡社會與環境因素影響,
健康醫療網 ・ 1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