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腎臟早衰才35歲被當成60歲阿公!醫曝6種回春食物吃半年有感逆齡
要怎麼知道你有「文明病」?其實外表提早老化、尿液異常,都可能是身體在敲警鐘!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在節目《健康好生活》分享,一名年僅35歲的男子因「泡泡尿」就醫,結果竟被檢出腎功能只剩同齡人的三分之二。不只如此,他還出現禿頭、臉上布滿老人斑、皮膚鬆弛皺摺多,看起來活脫脫像個60歲的老先生!
診斷後發現,這位男子的生活習慣堪稱「三高製造機」,抽菸、熬夜、嗜炸物又愛甜食,不僅讓腎功能亮紅燈,血糖、血壓、血脂全線飆高,讓他罹患代謝症候群「裡外都糙老」。所幸他痛定思痛,戒掉壞習慣、配合治療後,腎功能逐漸回升。洪永祥醫師也強調,只要改變生活方式、攝取抗氧化食物,半年內身體就能明顯「逆齡回春」。
醫揭6大回春食物與營養素,抗氧化幫助身體逆齡!
想讓身體從裡到外重拾年輕有妙招,洪永祥醫師指出,抗老化關鍵在於「抗氧化力」。他推薦6大「回春食物」,能協助清除自由基、修復受損細胞,讓你的腎臟、血管、肌膚同步年輕!
1.十字花科蔬菜
十字花科蔬菜(如花椰菜、青江菜、蔥、蒜、韭菜)富含天然硫化物,是人體最強的抗氧化來源之一,能啟動肝臟的「解毒酵素系統」,幫助代謝自由基與環境毒素,穩定血管與腎臟微循環。
十字花科蔬菜的「秘密武器」就在於蘿蔔硫素!營養師薛曉晶曾在臉書貼文介紹,它能降低慢性發炎、減少氧化壓力。不過要吃得巧,因為水煮超過5分鐘就會破壞這營養,建議「快炒」或「短時間蒸煮」最能保留精華。此外,蘿蔔硫素只有在「切碎、細嚼」時才會被釋放出來,想吃進抗老營養,記得多咬幾下!
2.堅果與海鮮補硒
年紀越大,自由基也越多,血管與腎臟就會被「氧化鏽蝕」。洪永祥醫師建議,平時可多吃含「硒」的食物,如堅果、海鮮與肉類,能啟動抗氧化酵素、減少細胞損傷,讓腎臟慢慢恢復元氣。不過,營養師陳怡潔也提醒,硒不是多多益善,長期過量可能造成腸胃不適、掉髮或指甲脆裂,建議以天然食材為主,不要亂補高劑量錠劑。
3.茄紅素(番茄、紅椒等)
紅色蔬果的「茄紅素」是抗老化關鍵!番茄、木瓜、紅椒等富含這種強效植化素,能中和自由基、減少氧化壓力,守護血管與腎臟健康。洪永祥醫師指出,「這類紅色食材富含的茄紅素與維生素A、C、E並行作用,能提升整體抗氧化力。」要注意,茄紅素是「脂溶性」營養,建議搭配橄欖油或用油烹調,才能讓吸收率翻倍、抗老效果加倍!
4.維生素A(橘黃色蔬果、蛋)
維生素A不只是能維持上皮組織完整、提升免疫力!洪永祥醫師指出,維生素A的食材,例如胡蘿蔔、南瓜、木瓜、牛番茄、雞蛋與奶製品,這些橘黃色食物能幫助細胞維持正常分化、促進修復,對於延緩腎臟與皮膚老化都有幫助。營養師簡鈺樺說明,對長期處於疲勞或代謝壓力狀態的族群來說,足夠的維生素A能減少自由基引發的發炎反應,保護腎臟與黏膜細胞。
5.維生素C(芭樂、奇異果、柑橘)
血管年輕,腎臟才不老!洪永祥醫師指出,現代人壓力大、愛吃油炸甜食,體內自由基容易爆表,讓血管提早老化。想讓身體逆齡,維生素C是關鍵角色之一。它能幫助血管維持彈性、促進膠原蛋白生成,同時減少自由基攻擊,延緩肌膚與器官退化。簡鈺樺營養師曾分享,補充維生素C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每天來一份芭樂、奇異果或柳橙,既清爽又有助於中和體內氧化壓力,間接減少慢性病風險,對腎功能負擔較大的人超讚!
6.維生素E(蛋黃、堅果、植物油)
洪永祥醫師指出,人體在老化與代謝過程中會產生大量自由基,若缺乏足夠的抗氧化保護,就容易導致細胞膜受損、器官功能退化。維生素E能穩定細胞膜結構、減少脂質氧化,是維持「內臟年輕」的重要防線。營養師簡鈺樺指出,日常可以透過堅果與植物油中取得,如酪梨、蛋黃、堅果天然食物補足,就能能幫助穩定荷爾蒙、延緩疲勞與發炎。
半年逆齡不是奇蹟,戒壞習慣+飲食雙管齊下
洪永祥強調,抗老化不能只靠食物補充,更要戒掉三大壞習慣:熬夜、菸酒與久坐。當身體自由基下降、代謝恢復正常,細胞修復力自然會提升。他建議日常養成以下習慣:
每餐至少半碗十字花科蔬菜
每週兩次堅果與海鮮
每天一份色彩蔬果
少糖、少油炸、規律運動、睡眠充足
「健康老化不是靠補品,而是讓身體不再被自由基鏽蝕。」只要生活習慣改變、營養均衡,腎臟與全身都能逐步回春!
更多早安健康報導
泡麵這樣吃,腎臟求救中!名醫示警「10大傷腎吃法」腎臟減壽好幾年Gmail收到這封信快刪掉!網銀、信用卡恐被盜,4招設定避免帳密遭竊
其他人也在看

藥害救濟案件占一半 老人家用「抗生素」注意四要點!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原本只是小感冒,卻併發嚴重肺炎而需要住院治療?這是不少家有高齡長者常遇見的情形,全因為免疫系統也會逐漸老化的「免疫衰老」現象,此時若病情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就得格外小心!因為藥害救濟基金會統計發現,與抗生素相關的藥害救濟申請案件中,60歲以上比例接近五成,高於其他年齡層,提醒長者用藥時要注意四大要點。 根據藥害基金會...
匯流新聞網 ・ 10 小時前84歲老婦家中跌倒 警帥氣公主抱上樓
高雄新興區民生一路巷內一處透天住宅,21日傳出有84歲老婦在家中跌倒,員警獲報緊急前往關心,但受傷的盧姓老婦堅持不願就醫,但也無力從1樓爬回位於3樓的房間,員警當場將老婦以公主抱方式爬樓梯抱上3樓,讓老婦感動不已! 據了解,盧婦原本與兒子、媳婦和幼孫同住,兒子近期剛過世不久,家中僅剩老弱婦孺相依為命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影/李多慧化身萌娃保母!合體兩歲小網紅湘荷 夢幻聯動融化網友:不知道該羨慕誰!
[FTNN新聞網]影音中心/孫睿瑜啦啦隊女神李多慧首次主演電影《辛亥隧道》近日殺青,片中她與一代女神徐若瑄同台主演,將台灣著名鄉野鬼故事搬上大銀幕。不過...
FTNN新聞網 ・ 13 小時前
國二少女得糖尿病!「3餐吃這些」營養師愣了 母淚喊:是我害了她
台灣兒童與青少年肥胖率呈近年關注焦點,引發健康隱憂。營養師高敏敏指出,曾有14歲少女因長期攝取過多精緻糖而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凸顯家長忽視飲食管理的問題。她提醒,日常飲食中添加糖應控制在總熱量的10%以下,並建議家長選擇低糖、天然的點心,幫助孩子遠離肥胖與慢性病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超商就買得到!醫揭「3飲品」防大腸癌:每天1杯降低近20%風險
台灣大腸癌患者每年新增1.7萬人,且確診年齡明顯下降,過去多為50歲以上者,現在卻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罹患大腸癌,那除了定期檢查外,還能怎樣預防大腸癌?對此,高雄馨語診所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黃郁純直言,答案其實就在你我身邊的超商裡,只要持續飲用3種飲品,就能有效降低罹患大腸癌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地瓜+五穀粉」是偽健康早餐 醫師提醒血糖恐爆炸
早餐選擇清淡不代表健康,某些看似營養的食物組合可能是隱藏的「血糖炸彈」。減重醫師范亞萱指出,許多人自以為健康的早餐組合,實際上可能導致血糖飆升,甚至讓人越吃越餓,影響減重效果和整體健康。
中天新聞網 ・ 15 小時前
血糖高不只甜食惹禍!醫師揭露多數人 忽略五大可怕陷阱?!
三高儼然是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之一,尤其是糖尿病盛行率日益上升,而且糖尿病跟傳統認知上的小血管 眼睛腎臟,還有心臟大血管病變有關之外,居然也跟人體老化有關。是不是大家有時候都會經歷過中午吃飽飯後,下午的上班上課,精神專注力都難以集中,而且甚至是昏昏欲睡,這些都是血糖波動的警訊。
TVBS新聞網 ・ 1 小時前
不只生活習慣!日吃「1維生素」發炎指標狂降 逆轉脂肪肝
肝臟過多的脂肪堆積,會導致肝臟慢性發炎,造成肝臟細胞受損,最終演變成慢性肝病、肝硬化,甚至是肝癌;根據衛福部指出,台灣的脂肪肝盛行率約為33.3%,在亞洲,每1千名脂肪肝個案,1年就約有5.3名個案會死亡。由於目前沒有直接治療脂肪肝的藥物,醫生多建議以良好生活習慣、飲食改善,不過一項研究發現「每日補充300毫克維生素E」能顯著改善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炎(MASH),對肝臟健康可能有正面影響。
鏡報 ・ 1 天前
老公明明沒吃多少肚子卻很大?專家揭「真正元兇」:不是年紀 晚餐必吃這1蔬菜
「他根本沒吃多少,怎麼肚子還是越來越大?」這句話可能是很多媽媽們的心聲,每天只有一餐可以聚在一起吃飯,當然要豐盛的款待家中的支柱。可是看著老公越來越大的肚子,自責煮得太豐盛的同時,卻往往忽略了背後真正的元兇——壓力與生活型態!根據《Przegla̜d Gastroenterologiczny》2025年研究指出,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失調會讓皮質醇長期升高,促進腹部脂肪堆積與代謝症候群發展。當壓力沒有出口,身體會用「囤積脂肪」來自保,這也正是很多爸爸們不知不覺中肚子變大的原因。很多女性以為:「叫他少吃一點就好」,但實情是——壓力大、睡不好、沒有動,才是導致中廣身材與代謝症候群的真兇! 壓力型肥胖 根本不是「年紀大了」而已 當老公抱怨說「最近比較累」、「一吃就胖」、「晚上睡不好」嗎?這些不是單純年齡在作怪,而是壓力正在「悄悄改寫」他的身體代謝!根據《Obesity Reviews》在2019年的研究顯示,高壓男性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45%。這種風險不是突然冒出來,而是長期慢性壓力影響內分泌系統,導致皮質醇過高、胰島素阻抗、三酸甘油脂升高與高血壓發生。更令人擔憂的是,《Meta
常春月刊 ・ 1 天前
狂嗑堅果杏仁小魚「她腸胃全失調」! 中醫師推「這些飲料」消脹氣、解便秘
小美趁休假大啖最愛的調味堅果、杏仁小魚,每天一大把一大把的抓來吃,幾天下來出現口乾舌燥、嘴破、便秘、脹氣等症狀,至傳統醫學科看診,經醫師問、望、聞診及把脈評估,診斷小美一下子食用大量燥熱油膩的食物,導致脾胃失調上火,以香砂六君子湯為主調劑治療,並衛教可適度按摩手腕第一條橫紋往手臂三指幅處的內關穴,消除脹氣不適感,在一周後回診,不適情況已大幅改善。 中醫治療腸胃不適 這樣調理效果佳 臺中榮總嘉義分院傳統醫學科主任醫師吳宗益表示,中醫在腸胃不適方面一直有良好的療效,中醫師通常以疏肝健脾的逍遙散、柴胡疏肝湯幫助患者通達肝氣,補強胃部功能,或用香砂六君子湯、補中益氣湯甘溫除熱增進腸胃消化功能,若有胃食道逆流症狀可用旋覆代赭石湯、半夏瀉心湯等來降逆和胃。 依下肚食物看解方 穴道按摩也有幫助 吳宗益說到,若吃了過多燥熱食物如油炸物、堅果,造成口破、口渴、胃脹氣,可適度喝茶葉或大麥茶緩解症狀;如果因吃了過量肉類造成便秘,可以泡具有疏理肝氣效果的牛蒡茶改善,也能降低血壓血糖;若因起居不慎,造成腸胃型感冒可選擇用薑、蔥煮水喝,並選擇按摩通條百病的足三里(位於小腿外側,膝蓋往下約四指幅寬處)、內關穴(手腕
常春月刊 ・ 8 小時前
60歲高金素梅凍齡抗老靠3招!醫師、研究都稱讚:防癌、降血糖、抗失智
「一點也不科學!」60歲立委高金素梅最近在雙十國慶晚會久違登台開唱,沒想到一出場驚艷全部觀眾,民眾直呼怎麼還是這麼年輕。到底高金素梅怎麼保養出凍齡外貌? 高金素梅生病後調整生活習慣 高金素梅在
健康2.0 ・ 3 天前
毛豆輸了!這食物蛋白質高2倍 吃蔬食也能補蛋白質
花蓮縣秀林鄉近年推廣蔬食,把台灣原住民原生種植物,如紅藜、樹豆、馬告,融合在地食材製作成吐司、餅乾,不但風味特殊,還能補充蛋白質。 補充蛋白質新選擇 花蓮縣秀林鄉鄉政首席顧問蕭采君指出,紅藜、
健康2.0 ・ 1 天前
柿子抗氧化力「比維生素E強20倍」 踩5大地雷就破功
秋季是柿子盛產的季節,這種水果富含多種植化素,有助控制血糖、降低血脂及抗發炎,但營養師薛曉晶指出,柿子含有單寧酸,若與高脂肪、高蛋白、高鐵質食品或酒精類飲品同時食用,甚至空腹食用,可能在腸胃形成不溶性沉澱物「柿石」,造成腸胃不適,嚴重時甚至引發腸阻塞。
中天新聞網 ・ 10 小時前
【下班經濟學】「新抗發炎冠軍」比薑黃還猛!名醫曝早餐這樣吃年輕10歲!
早餐吃這些,抗發炎還超減脂!今天邀請到預防醫學洛桑加參醫師來告訴大家,八種超級食物不僅天然,更可以抗發炎、預防癌症,醫師天天都在吃!加碼教你「5招抗發炎養生術」,一起來看看。吃對食物預防癌症!名醫曝8類天然食物抗發炎!洛桑加參醫師表示,全球每年有將近 4,000萬人死於慢性疾病,其中包括糖尿病、心臟病、癌症等…而根據世界頂級科學期刊《Cell細胞》的研究......
風傳媒 ・ 1 天前
國二女罹糖尿病 母自責曝「三餐飲食」:害了她一輩子
糖尿病患者年齡層持續下降,一名14歲國二少女因長期攝取過量精緻糖,導致血糖飆高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營養師高敏敏分享此案例時表示,少女的母親在得知診斷結果後激動痛哭,自責害了女兒一輩子。
中天新聞網 ・ 16 小時前
女子陰道滲尿!5次手術皆無效 醫解「骨灰級難題」獲國際肯定
一名女性在婦科手術後罹患罕見併發症「膀胱陰道廔管」,導致尿液從陰道口不斷滲漏,身上散發尿騷味,嚴重影響生活。經歷5次失敗手術後,她被醫師宣告「無法治癒」,需終身包尿布。所幸轉診至高雄四季台安醫院後,成功接受修復手術,術後追蹤一年已完全康復,相關手術案例更登上國際醫學會並獲選為最佳手術影片。
中天新聞網 ・ 7 小時前
跟著趙露思吃出仙女體態!「7日減重菜單」公開,營養師提醒1大關鍵點
有追陸劇《許我耀眼》的觀眾應該都注意到了——趙露思比以往更顯纖細。身高161公分的她,體態維持得相當勻稱,據傳長期控制在約39公斤。她曾分享一套自訂的「七日清淡菜單」,藉由控制飲食搭配運動,成功讓身形線條更緊實,就連同劇男主角陳偉霆都稱讚她「背部線條很好看」。
姊妹淘 ・ 13 小時前
「主動脈剝離」恐秒奪命!醫警告若發現有5大危險因子任一 速就醫!
主動脈剝離是一種致命性高的心血管急症,根據統計,死亡率竟高達五成!雖然它發生率不如心肌梗塞或中風普遍,然而一旦發生,往往如風暴般來襲,很可能來不及救回來。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李任光提醒,血
健康2.0 ・ 1 天前
國二女吃錯3餐確診糖尿病!母崩潰:害了她
生活中心/杜子心報導受到飲食西化影響,台灣兒童與青少年愛喝含糖飲料、吃甜食的比例愈來愈高,肥胖與慢性病問題也日益嚴重。營養師高敏敏分享,她曾在門診遇過一名14歲少女,因長期攝取過多精緻糖導致第二型糖尿病確診,糖化血色素甚至高達12%到13%,遠超過正常值。當下媽媽崩潰哭喊「是不是我害了她」,少女全程低著頭不敢說話,讓人心疼。高敏敏指出,這名少女每天早餐吃外食、午餐在福利社買麵包,下午固定吃三個車輪餅,晚餐又全家外食,三餐糖分超標卻無人察覺。
民視 ・ 14 小時前
不只抗老!醫:適量補充「硒」助抗癌 降低腫瘤發生率
【健康醫療網/記者趙正瑋報導】硒(Se)是人體不可或缺的微量礦物質,主要以硒胺酸形式存在,並構成至少25種被稱為「硒蛋白」的生理活性蛋白。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表示,這些蛋白參與多項重要反應,包括抗氧化防禦、甲狀腺荷爾蒙調節、免疫調節與生殖健康等。硒在體內的主要儲存部位為骨骼與肌肉,透過日常飲食攝取即可獲得。 抗氧化守護者 維持細胞健康與延緩老化 硒是穀胱甘肽過氧化酶等多種抗氧化酵素的核心成分,能協助中和自由基,保護細胞免於氧化損傷。李思賢醫師指出,這種作用不僅可維持皮膚彈性與減少發炎反應,亦與預防動脈硬化、保護肝膽功能密切相關。缺乏硒的族群可能出現免疫力下降、疲勞或代謝異常等問題。 甲狀腺隱形幫手 促進T4轉為活性T3 臨床上,硒最常被用於輔助處理甲狀腺功能低下患者。硒參與「碘甲狀腺氨酸去碘酶」的合成,該酶能將不具活性的T4甲狀腺轉化為具代謝活性的T3甲狀腺。李思賢醫師提到,如果體內硒不足,T4會堆積,導致甲狀腺功能遲緩。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狀況在一般的TSH與T4檢驗中不易被察覺,須同時檢測T4與T3才能明確評估。 男女皆有需求 維持生殖與荷爾蒙平衡 此外,李思賢醫師指出,硒與男性生殖功能
健康醫療網 ・ 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