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學術開放合作或面臨改變
(德國之聲中文網)多年來,美國和中國的學者在開放研究領域並肩合作,共同推動前沿科技的發展。這種開放研究的成果向所有人免費公開,被視為促進知識進步的重要機制。然而,如今這一做法在美國國會中引起了警覺。
一些議員擔心,中國——被認為是對美國軍事優勢最具挑戰性的國家——正在利用開放研究追趕甚至超越美國的軍事技術。他們呼籲對此采取行動。
“長期以來,我們的對手一直利用美國的大學來推進他們的利益,危及我們的國家安全與創新能力。”來自阿肯色州的共和參議員湯姆·科頓(Tom Cotton)表示。他已提出立法,要求對獲得聯邦資助的研究項目加強限制,禁止部分與中國軍方有關的院校合作,同時限制與其他被視為美國“對手國家”的機構合作。
美國眾議院“中國共問題特別委員會”也將“保護美國科研”列為重點任務。該委員會指責北京將開放研究“武器化”,把它變成了“引進外國人才和推動軍事現代化的管道”。
隨著關切情緒在華盛頓國會山不斷升溫,美國與中國兩代人積累下來的這種學術聯系正面臨解體風險。與此同時,全球兩大經濟體也在通過關稅和貿易壁壘進一步疏遠。雙方關系已從“接觸”轉向“競爭”,甚至趨於敵對。
學術防護欄:攔不住合作的風險
“外國對手正在越來越多地利用美國高校開放、合作的環境為己所用。”美國國家反情報與安全中心主任詹姆斯·坎賈洛西(James Cangialosi)表示。該中心今年8月發布公告,敦促大學采取更多措施防止外部干預。
眾議院特別委員會在9月之內就發布了三份報告,分別針對:與中國軍事學者合作的五角大樓資助研究;中美聯合建立、為中國培養理工科人才的學術機構;以及允許與中國軍方相關學生進入美國博士項目的簽證政策。報告建議出台更多立法保護美國科研,收緊中國學者和學生簽證審查,並終止可能被用於加強中國軍事實力的學術合作。
據總部位於猶他州鹽湖城的美國私人情報機構“斯特賴德科技公司”(Strider Technologies)報告,近年來超過500所美國高校與中國軍方研究人員合作,幫助北京研發具備軍事用途的先進技術,例如防干擾通信和高超音速飛行器。
該報告顯示,盡管美國政府近年已努力設立“防護欄”,以防合作成果被中國用於軍事,但這種情況依然普遍存在。
斯特賴德公司指出,僅在2024年,美國機構與中國軍方附屬研究所合作發表的理工科(STEM)論文就接近2500篇,研究領域涵蓋物理、工程、材料科學、計算機科學、生物學、醫學和地質學。報告稱,雖然這一數字在2019年達到3500篇高峰後略有下降,但合作程度仍然很高。
報告指出,這種合作不僅可能導致“非法知識轉移”,還支持了中國“由國家主導、招募國際頂尖人才的努力”,往往損害美國的國家利益。
竊取研究成果:難以抗拒的誘惑
有關部門表示,外國勢力可能通過竊取科研成果,將其用於軍事或商業用途,也可能通過挖走優秀研究人員或招募學生、學者成為潛在間諜來利用美國研究體系。
建立一個強大的學術研究環境需要長期資金支持。然而,竊取研究成果卻可能輕而易舉——入侵大學網絡,挖走研究人員,或直接利用科研成果。這是美國對手難以抗拒的誘惑。
美國國土安全部最新的威脅評估報告也強調,美國的對手尤其是中國,正試圖非法獲取美國技術。報告稱,中國的目標是竊取軍事與計算機技術,以及最新的商業創新成果。
鼓勵創新:過度限制可能適得其反
瓦薩學院(Vassar College)社會學助理教授艾比蓋爾·科普林(Abigail Coplin)表示,聯邦資助的研究項目已經有相應的“防護欄”,以保護機密和敏感信息。她指出,開放研究是雙向的,對美國也有益處,過度限制反而可能適得其反,導致人才流失。
“與其設置高昂的研究壁壘,美國的國家安全和經濟競爭力更應通過持續甚至增加科研資金來保障。”科普林說。
科技企業家兼投資人阿尼·貝利尼(Arnie Bellini)也表示,如果保護措施過度,反而會扼殺創新,使高校或初創企業難以分享新興技術信息。貝利尼最近向南佛羅裡達大學捐贈4000萬美元,用於建立網絡安全與人工智能研究學院。他指出,要在競爭中保持領先,美國必須加大創新投資。
“我們必須鼓勵研究與開發,同時防止機密外洩。”貝利尼說,“如今,美國的數字邊界正遭受攻擊,各類企業都有理由擔心。”
根據美國司法部數據,約80%的經濟間諜案件都涉及有利於中國的指控。
一些國會議員推動恢復特朗普第一任期啟動的中國產業間諜調查計劃。該計劃旨在調查中國的知識產權間諜活動,但因被批評助長針對亞裔學者的種族偏見,於2022年終止。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德正 (美聯社)
其他人也在看

媒體:川普施壓澤倫斯基割地換終戰
美國總統川普上週在白宮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進行會談,雖然川普事後宣稱談話氣氛友好,但消息人士稱,川普在與澤倫斯基談話期間再度發生口角,川普更警告烏克蘭若不接受俄羅斯的停火條件,就會被普丁「摧毀」。
德國之聲 ・ 1 天前
以色列空襲加沙南部後宣布恢復停火
美國警告哈馬斯可能計劃對巴勒斯坦平民發動襲擊,哈馬斯則予以否認。與此同時,以色列軍方指控哈馬斯違反停火協議,並對加沙地帶發動新一輪空襲後宣布恢復停火。哈馬斯稱,該起攻擊造成13人死亡。
德國之聲 ・ 1 天前
雅萬高鐵虧損嚴重 中:除了看財務數據還要看效益
(中央社台北20日電)引入中國資金及技術的印尼雅萬高鐵通車後,持續陷入巨額虧損,被指營運出現困難,印尼政府正就其債務重組問題與中方談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今天則回應,除了看財務數據,還要看公共效益及綜合收益,中方願與印尼繼續做好雅萬高鐵高品質運營。
中央社 ・ 1 天前越南GDP全球排名5年躍8位 臨人才與數位轉型挑戰
(中央社記者曾婷瑄河內21日專電)越南總理范明正昨天在提交國會報告中,將國家2026年GDP目標設定兩位數成長。數據顯示,越南GDP排名在5年內躍升8位。但越南仍面臨缺乏高技術人才、轉型卡關、法規矛盾重疊等挑戰,有待克服。
中央社 ・ 1 天前
川普又對台海問題放話!還要明年初訪京?陸外交部回應了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就台灣問題發表相關言論,並表示將於明年初訪問中國大陸。對此,大陸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在21日例行記者會上重申中方立場,強調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對於川普訪陸一事則表示「目前沒有可以提供的資訊」。
中天新聞網 ・ 19 小時前美中貿易戰未解 中國9月進口大豆美國清零南美暴增
(中央社台北20日電)美中貿易戰未解,大豆成為中國手中的重要籌碼之一。據中國官方統計,在中方大幅減少採購美國大豆下,中國9月份自美國進口大豆的數量為零,是今年以來首度歸零。相形之下,中國當月自巴西、阿根廷進口的大豆年增率分別高達約3成及9成。
中央社 ・ 1 天前歐盟官員稱普丁訪匈「不太好」 指對俄新制裁料通過
(中央社布魯塞爾20日綜合外電報導)歐洲聯盟(EU)外交暨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今天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丁可能前往歐盟成員國匈牙利,就烏克蘭問題舉行會談「不太好」。
中央社 ・ 1 天前
反中理由失效?謝寒冰見綠營1舉動:急了
[NOWnews今日新聞]國民主席選戰落幕,最終由前立委鄭麗文打敗前台北市長郝龍斌等5位對手,順利接下魁新職;民進18日立刻發表對鄭麗文的「兩個期盼、一個提醒」。對此,資深媒體人謝寒冰表示,由民...
今日新聞NOWNEWS ・ 8 小時前


稱「九二共識是兩岸通關密語」惹議 鄭麗文回應了
即時中心/潘柏廷、謝宛錚報導國民主席選舉日前落幕,確定由前藍委鄭麗文獲選,但她昨(20)日接受廣播節目《千秋萬事》主持人王淺秋專訪時,不僅透露願意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見面,更宣稱「九二共識、反對台獨」是兩岸通關密語,消息一出便引起極大爭議;陸委會主委邱垂正今(21)日更嗆,要通到配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國家統一嗎?對此,鄭麗文下午受訪回應了!
民視 ・ 19 小時前
鄭麗文願會習近平 白支持 綠示警
(記者林銘翰、李成蔭、謝守真/連線報導)國民主席當選人鄭麗文表態,有意赴大陸與總書記習近平見面。民進立法院團幹事長鍾佳濱昨表示,鄭麗文的願景與抱負,民進團都予尊重,「未來如果是要往中南海跑,根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規定,台灣各政不得代表國家簽訂任何協議」。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幕後/鄭麗文主席「訪中行」不是光喊喊 研判最近成行時間可落在「這時段」
[FTNN新聞網]記者孫偉倫/台北報導新當選國民主席的前藍委鄭麗文因過去民進背景出身,甚至曾主張台獨,而她現在的兩岸論述卻被認為是「親中紅統」,特別...
FTNN新聞網 ・ 5 小時前
馬太鞍溪堰塞湖危機再起!下游800公尺再現新壩體 居民緊急預警撤離
(記者許皓庭/花蓮報導)花蓮縣光復鄉再度出現堰塞湖警訊。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21)日上午表示,於8時3 […]
引新聞 ・ 20 小時前
鄭主席三大挑戰2/鄭麗文藍白合策略模糊 2縣市長+議員提名現競合問題
鄭麗文選前多次強調,2026年九合一選舉及藍白合議題,要秉持誠信原則,相互尊重理解,屆時將建立雙方協調機制平台,共同通過公平公開的遊戲規則,例如要挑選幾家民調公司、以何種模式做民調等,未來相關機制要經兩中常會通過,以昭公信,「不是我說了算。」鄭接下來怎麼續走藍白合,內持續關注。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鄭盼見習近平 他憂:更容易插手台灣
[NOWnews今日新聞]前立委鄭麗文當選國民主席,選後也不避諱說,願意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會面。印太戰略智庫執行長矢板明夫說,這場選舉的結果將對台灣政治產生深遠影響。首先,國民的底色已由藍轉紅。過...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鄭麗文勝出!趙少康不認壓垮郝龍斌選情
[NOWnews今日新聞]國民主席選舉結果揭曉,前立委鄭麗文打敗前副主席郝龍斌,力挺郝龍斌的中廣前董事長趙少康選前指控中國介選,引發爭議,選後趙少康被罵翻。不過趙少康21日晚上在節目說,不認為自己是...
今日新聞NOWNEWS ・ 2 小時前
"習鄭會"有譜? 鄭麗文:盼代表全台民意交流
政治中心/屈道昀、宋弘麟台北報導鄭麗文當選國民主席,過程中爆出介選助他當選,但她今天被問及會不會有習鄭會時仍不避諱表示當然要,還說現在去也是代表國民主席而已,希望未來國民的總統或政權,代表的是全台灣的民意。對於趙少康警告,如果不消除親中力量,會令不出中央,鄭麗文只回應,希望選舉激情早點結束。準國民主席鄭麗文:「我們應該要推動兩岸和平跟和解,那你有更大民意做後盾,你到對岸去就更有代表性。」才剛當選主席,鄭麗文行程滿檔,上節目大談兩岸政策,即便被主持人問到,是否擔心會被貼紅統標籤,未來習鄭會有譜嗎?鄭麗文表示沒在怕。鄭麗文推動兩岸政策盼代表全台民意赴中交流。(圖/民視新聞)準國民主席鄭麗文:「我去也是代表國民主席而已,但我希望未來國民的總統或政權,他們贏得的是代表全台灣的民意,那層次就更不一樣了。」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台灣是多元民主的體制,我們會期待說朝野各政領袖,大家無論立場如何都有一致共同目標,那就是在任何事情的考慮,以國家的利益作為前提。」鄭麗文已經放眼2028總統大選,不過內聲音似乎還沒統合,戰鬥藍發起人趙少康,在臉書發出千字文,強調地方縣市長有自己的預算和行政權,根本不需要依靠中央,若中央和地方及立院政策若一致,可發揮相輔相乘效果,否則就各行其是,甚至早在選前就有藍委批評鄭麗文,履歷略顯蒼白無力。趙少康指若鄭麗文不消除親中勢力恐令不出中央。(圖/民視新聞)立委(國) 黃健豪:「今天中午鄭麗文主席也會來國民團拜訪,那我想藉此大家會比較充分的交流溝通,讓我們比較清楚鄭麗文主席的路線。」準國民主席鄭麗文:「選舉難免會激情,選舉因為才剛剛落幕,可能還需要大家有一段時間冷靜下來,我自己也出身立法院,非常了解立法院的生態及運作,我們也希望中央部跟立法院,未來相信一定是合作無間。」被問及有意參選新北大位的民眾主席黃昌國,未來藍白合機會,鄭麗文同樣沒把話說死。準國民主席鄭麗文:「不可諱言的因為國民,長期在新北市執政可圈可點,也受到市民高度的肯定,真的在新北是受到廣大支持歡迎的最強人選,但是我們一定會遵守,形成藍白合的一個機制,透過這個機制來產生人選。」從兩岸政策到修復內裂痕,加上2026選戰在即,鄭主席的挑戰才剛開始。原文出處:「習鄭會」有譜? 鄭麗文:盼代表全台民意交流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鄭麗文稱曾待過綠營「知道怎收拾民進」 吳思瑤犀利反嗆了玻利維亞政壇巨變!基督教民主「終結近20年左翼執政」陸軍砲測中心「24歲中尉墜樓亡」 陸軍教準部遺憾:成立專案小組配合檢調偵辦
民視影音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