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中內鬥現新變局 四中全會僅增補張升民為軍委副主席 董軍無緣入列
[Newtalk新聞]
二十屆四中全會於 23 日下午落幕,會議公報顯示,中央軍委人事出現重大變動,僅增補張升民出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外界關注的國防部長董軍並未進入軍委。
此次全會同時追認開除何衛東等 14 人籍,其中包括 10 名中央委員與4名候補中央委員。這也意味著,二十屆中央軍委原本的七人班底,已有三人落馬,包括前國防部長李尚福、軍委政治工作部前主任苗華以及原軍委副主席何衛東。
外界原預期四中全會將是習近平重組軍委的時機,尤其自 2023 年 12 月上任的國防部長董軍,一度被看好晉升軍委委員,然而結果顯示,相關推測落空。
目前調整後的中央軍委成員為:主席習近平、副主席張又俠與張升民,另有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劉振立擔任委員。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員沈明室受訪時指出,張升民雖升任副主席,但尚未進入政治局,導致政治局在何衛東被開除後出現人數缺口。
沈明室分析,依照慣例中央軍委應維持七人配置,如今僅餘三人,屬異常情況。未來不排除將以軍委命令形式再行增補政治工作部主任,而張升民在升任副主席後,也可能繼續兼掌軍紀委。
現年75歲的張又俠,為陝西渭南人,是十九屆與二十屆軍委副主席,與習近平同為「紅二代」,過去被視為習的親信。然而自 2023 年起,外界傳出軍中權力鬥爭升溫,張又俠據傳在元老支持下,逐步削弱習近平在軍中的實權。
張升民則為 1958 年生於陝西武功的火箭軍上將,歷任中央紀委副書記、中央軍委紀委書記兼監委主任,被外界視為張又俠的人馬。據傳,他主導整肅何衛東、苗華等人,間接動搖習近平的軍中人脈布局。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四中全會震撼閉幕 史上最大規模開除14名中央委員 學者:已無人可用
四中全會落幕! 習近平發表講話 「他」遞補軍委會副主席 這些人遭整肅...
其他人也在看

吳恭銘觀點》二度光復台灣?別作夢了
[Newtalk新聞] 立法院通過修法的「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10月25日不再只是紀念台灣光復,而是與金門古寧頭大捷合併為「台灣光復暨金門古寧頭大捷紀念日」,也就是10月25日同時紀念兩件歷史事件。 不願記取古寧頭戰役的教訓,卻大張旗鼓紀念「台灣光復節,官方媒體高調宣稱,2025年是「抗戰勝利、台灣光復與聯合國成立」三個八十週年,將其包裝為中華民族共同記憶。然而,這套政治敘事並非單純的歷史追懷,而是一場透過歷史語言合法化對台主權聲索的政治工程。 被扭曲的歷史:「接收」並非「主權回歸」 1945年10月25日,台灣的確發生政權接收行動,中華民國政府代表盟軍接受日本投降。然依據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的《一般命令第一號》,中華民國只是代表同盟國行使軍事佔領權,並非獲得主權移轉。國際法上,「佔領」(occupation)與「割讓」(cession)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法律行為。前者只是暫時管理,後者需透過具約束力的條約完成。 依據此原則,在簽訂正式和平條約並明確載明主權受讓前,台灣仍屬佔領狀態。此事後來在《舊金山對日和約》(1951)與《中日和約》(1952)中再度確認,兩者均未指定「中華民
新頭殼 ・ 1 天前警戒高市太親台 中國降格致賀電
對於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充滿警戒的中國、北韓兩國,果然給予不一樣的待遇。中國國家主席依慣例都會在日本首相上任當天致賀電,但高市21日就任首相時,中國僅由國務院總理李強致賀電,明顯降格,而近年屢屢在日本首相上任30天內發射飛彈挑釁的北韓,這次則在高市上任的隔天就發射極音速短程飛彈。
自由時報 ・ 1 天前
近50年來最低! 四中全會「座位空一排」 出席率僅84% 外媒:習「開鍘」過頭
[Newtalk新聞] 中國第二十屆四中全會在前(23)日落幕,現場罕見的出席率低迷引起熱議。據外媒報導,本次四中全會出席率僅 84%,中央軍委會的七人人事缺口,竟僅補上張升民一人,引發國際關注。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本屆四中全會缺席比例高達近六分之一,為歷年罕見。中央委員原有 205 人、候補委員 171 人,總計 376 人,但實際到會者僅 315 人,出席率僅 84%。其中 18% 的中央委員與 14% 的候補委員未現身,創下自 1970 年代末以來最低紀錄。 二十屆四中全會於 23 日閉幕,但央視公開畫面顯示會場出現多排空位,缺席情況引發外界關注與猜測。 圖:翻攝自 央視 報導中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政治學教授陳澄分析,習近平多輪「反腐」行動後,體制內可用之人反而愈來愈少,權力過度集中導致內難以找到「既可靠又合格」的接班梯隊。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中國分析中心研究員牛犇(Neil Thomas)則認為,這種清洗速度甚至超越過去任何時期,「習近平已不再顧忌開鍘曾由他親自提拔的官員」。 繼副主席何衛東、前國防部長李尚福及政治工作部主任苗華相繼去職後,中央軍委會僅剩習近平
新頭殼 ・ 17 小時前
火箭軍出身張升民出任軍委副主席 習近平、張又俠「權宜妥協」暫時止血
[Newtalk新聞] 火箭軍出身的張升民正式出任中央軍委副主席,而中央軍委副主席是軍中僅次於習近平的最高職位,其人事異動歷來被視為政治風向指標。據《大紀元》報導指出,此次任命被視為習近平與副主席張又俠之間的「權宜妥協」,但根本其根本問題尚未解決。 報導中引述消息人士透露,張升民出身陝西,與習近平同鄉,卻又在火箭軍體系成長、受張又俠提拔,被認為是「兩邊都能接受的中間派」。消息人士直言:「他不屬於任何一個陣營,也不會挑戰體制,這讓他成為最安全的人選。」 然而從火箭軍整肅到將領更替,可以看出軍中權力仍在重組。報導中軍事學者分析,這次任命象徵政治派與技術派的微妙平衡:「張升民的出現,暫時緩和緊繃氣氛,但雙方分歧並未消失,未來接班布局仍會受到牽動。」 根據公開資料,張升民長年在火箭軍系統任職。這次人事安排只是「短期止血」,難以根治軍內長期存在的結構性問題──誰握有最終發言權。 報導中引述多名觀察人士認為,近月來的軍中整肅,是自文化大革命以來最深層的內部清洗,派系角力的焦點也從利益分配轉為決策主導權之爭。張又俠雖為副職,但代表的技術系統仍在軍中保有相當分量,對習近平的絕對領導形成制衡。 熟悉內情
新頭殼 ・ 1 天前
四中全會「十五五」規劃、人事布局成焦點...汪浩指核心在「鞏固習近平獨裁領導」:看似經濟規劃會議、實則「政治忠誠宣誓」
汪浩指出,「十五五」表面上強調經濟高品質發展與科技自立自強,實則核心在於進一步鞏固「習核心」的絕對領導...
放言 Fount Media ・ 1 天前專家看四中:習近平用人而不信 已無人可用
(中央社台北24日電)20屆四中全會昨天閉幕,專家根據出席人數、被開除名單以及候補升任中央委員等消息分析,總書記習近平在軍中人事任用明顯「政工代替軍功」,同時「用人而不信」,已無人可用。
中央社 ・ 1 天前
「習家班」何衛東.苗華落馬! 明居正:習危機四伏
四中全會才剛閉幕,但在落幕前,罕見出現號稱「軍中反腐」的大動作,包括四中全會前夕,中央軍委副主席何衛東、中央軍委委員苗華等9名上將,被開除軍籍和籍,台大政治系名譽教授明居正接受華視獨家專訪表...
華視 ・ 1 天前
死亡率排第4!6旬翁腦部藏「8cm動脈瘤」北榮「客製化支架」免開胸拆彈
63歲謝先生過去曾因主動脈剝離接受傳統開放式胸主動脈置換手術,後續追蹤發現弓部動脈瘤逐漸增至8公分,十分接近通往腦部的三條重要血管分支;但由於是二次開胸,手術風險極高,北榮團隊利用率先引進的「客製化胸主動脈開窗支架」,不必繞道且依病人主動脈態樣量身訂做支架,順利完成手術。(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四中全會震撼閉幕 史上最大規模開除14名中央委員 學者:已無人可用
[Newtalk新聞] 二十屆四中全會於23日下午結束為期四天的閉門會議,會後公布公報,通過「十五五」(2026至2030年)規劃建議稿,並對高層中央委員會進行史無前例的大規模整肅。此次全會共開除14名中央委員及候補委員籍,另有11名候補委員遞補為中央委員,兩項人數均創下全會紀錄。 據《BBC》報導,四中全會的出席人數亦明顯驟減,中央委員168人、候補中央委員147人出席,約18%的委員及14%的候補委員缺席。專家指出,中央委員會成員人數逐年縮減,凸顯習近平反腐運動的廣泛與深遠影響。 紐約州立大學阿爾巴尼分校政治學教授陳澄分析,「空缺席位顯示,在多輪反腐整肅後,要尋找值得信賴且具備資格的高層官員已非易事,腐敗問題層出不窮。」美國紐約城市大學政治學教授夏明則指出,這凸顯習近平「反腐有功,但政工已替代軍功」,將反腐作為主要政績,用政治工作成績取代軍事成就。 會中,前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何衛東被確認開除籍,由中央軍委委員張升民接任。張升民現年67歲,曾任中紀委副書記、中央軍委紀委書記及火箭軍上將,被外界形容為「現任軍中紀律沙皇」,長期掌握軍中整肅與紀律工作。 美國大西洋理事會
新頭殼 ・ 1 天前習近平談「十五五」規劃 強調科技自立自強
(中央社記者廖文綺上海24日電)新華社今日公布總書記習近平日前主持外人士座談會,就制定「十五五」規劃聽取意見。習近平強調,當前中國發展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要牢牢把握戰略主動;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是高品質發展的戰略支撐。
中央社 ・ 1 天前
俄狂轟赫爾松 烏北車站爆炸四死 澤倫斯基會英相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稍早從歐洲轉往英國訪問,獲得英國國王查爾斯接見,這之前,俄羅斯仍在擴大攻擊,繼哈爾科夫的幼兒園之後,俄羅斯最新使用多管火箭,狂轟烏克蘭南部赫爾松,時間點剛好就在美國和歐洲,擴大制裁之後。不過前線戰場,烏克蘭也傳來捷報,在烏東擊退俄軍攻勢,甚至研發出射程達3千公里的飛彈。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要求國民推進統一 王金平:鄭麗文有自己看法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國民新任主席鄭麗文,11月1日將走馬上任,除了季麟連與李乾龍,前大陸事務部主任張榮恭、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也名列副主席,讓外界憂心鄭麗文親中路線,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提出警告,認為目標是要求國民推進"統一大業",前立法院長王金平表示,鄭麗文上位後會有自己的見解及因應。
民視 ・ 1 天前強調管治的二十大四中全會
二十大四中全會在萬眾矚目下落幕,當然,所謂萬眾矚目的焦點,放在當前的如何看待國家處境,四中全會公報在「十五五規劃」所劃下的重點,「戰略機遇與風險挑戰並存」的老調,這是對於情勢發展的擔憂,也是表現出對當前中國內卷化束手無策的無奈感;此外,另一個看頭便是「人事調整」,特別是中央軍委人數未補、政治局委員沒補齊,縱然由張升民調升軍委副主席,但這顯然是「保守」下「維穩作為」,簡單來說,雖然萬眾矚目四中全會的啟動,但卻是沒有亮點的落幕,說明了當前政治局勢。 十五五規劃的重點:穩住經濟、維穩治 既然「十五五規劃」破例擺在四中全會來審議,就意味著這和過去的慣例脫鉤。首先,二十大的四中全會比十九大時更複雜;其次,「十五五規劃」的內容也不同於「十四五規劃」;第三,二十大後的政治波動將讓未來政治議程更加不確定性。 「十五五規劃」內容除了彙整習近平過去曾提出的專有名詞,包括中國現代化、共同富裕、美麗中國等,也強調了平安中國、軍委主席負責制、治興等具政治意識的內涵,說白了,「穩定」是十五五規劃的核心,「穩住經濟基本盤」成了經濟戰略的主軸,穩妥比開展更為重要。 當然,就過往慣例「四中全會」的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川習會將登場 華府對中鷹派憂心:川普恐對台灣議題讓步
美國總統川普將在南韓APEC場邊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川普顯然希望這場會談能迅速達成協議,儘管如他所願的機率不是...
聯合新聞網 ・ 23 小時前中美元首APEC期間會晤?中國外交部:將及時發布消息
對於中美兩國元首是否會在亞太經合會(APEC)第三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會面,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表示,中美雙方就兩國元首會晤保持著密切溝通,如有進一步消息中方將及時發布。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阿拉斯加航空再爆系統故障 國內線航班全面停飛
阿拉斯加航空公司23日因 IT 系統故障導致全國航班停飛,僅西雅圖塔科馬國際機場的航班未受影響。該航空公司在聲明中表示,系統中斷對運營造成重大影響,並對乘客的不便深表歉意。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洪耀南觀點》四中全會:從「乘風破浪」到「驚濤駭浪」——五年語言轉向的政治信號
[Newtalk新聞] 從2020年「十九屆五中全會」到2025年「二十屆四中全會」,表面是規劃週期的更新,實則是一場政治語言與統治思維的斷層轉折。五年間,語言從「發展自信」滑向「穩定恐懼」,從「開放進取」轉為「戒懼防禦」。這場語言的位移,不僅揭示權力焦慮的升溫,也映照出政權邏輯的內縮與封閉——從「建設型國家」邁入「防衛型政權」。 篇幅與語密:語言儀式化的權力擴張 結論:四中全會公報篇幅為史上最長,語言密度前所未見。它不只是《十五五規劃》的技術文件,而是一次「權力再確認」的語言儀式。 結構與修辭:從發展邏輯到統治邏輯 三、語言風格與制度意涵:從法治國到治國 語料差異:關鍵詞的權力漂移 功能轉換:從「規劃」到「警示」 一句話總結: 2020年的五中全會,是一份「規劃未來中國」的藍圖;2025年的四中全會,則是一份「防衛現有體制」的宣言書。 政治語言從「發展主義」轉向「安全主義」,從「經濟合法性」過渡到「忠誠合法性」,完成「領袖化—安全化—自我革命化」的封閉循環。 語境轉調:從「建設工程」到「風險管理」 2020年的公報語氣仍充滿發展樂觀——「乘風破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象徵制
新頭殼 ・ 1 天前
台鐵員工夜點費翻3倍、基層主管多50%! 明年元旦生效
台鐵公司今天(24日)宣布,董事會通過夜點費及主管加給調整方案,輪值夜班人員夜點費由現行120元提升到400元,主管加給也增加,其中基層主管如二、三等站長等職務,漲幅超過50%。台鐵公司說明,董事會通過夜點費調整案,其適用對象為實際輪值夜班人員,依其實際工作時段,最高可由現行120元提升至400元,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四中全會落幕 胡采蘋:習近平政軍全控了
[NOWnews今日新聞]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簡稱四中全會),昨(23)日在北京閉幕,事前外界根據一系列不尋常的軍事、外交人事變動,推測習近平或將因為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又俠「政變」而落馬...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