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之法要(-11)─苦之修“苦、空、常、我”
苦是短的人生,有三苦八苦和量苦;空即起性空,起是世法和合而生起,性空是和合的法,其性本空,有真的自;常即行常,是世法都是化不停,生不的,有常住不的;我即法我,是明五假合的人身,有真不的我可得。
“苦、空、常、我”是有漏果之四相,之苦四行相。苦空常我者。新之非常苦空非我。俱舍二十六曰:‘苦有四相:一非常,二苦,三空,四非我。待故非常,逼迫性故苦,我所故空,我故非我。’量曰:‘八清,光明出。鼓此器,演苦空常我之音。’大乘章三曰:‘逼名苦,苦法流,常。苦非我所,故名空。苦非我,名我。
在大乘典《摩所》中,摩居士以相法解:“法竟不生不,是常;五受,通空所起,是苦;法究竟所有,是空;於我我而不二,是我;法本不然,今,是寂。”

原始佛教基本教的“苦、空、常、我”概
有多人之所以有有痛苦,都是由於不明白宇宙的一切都是常的道理,因和合的一切有,十年的生命我,果了由四大五假和合的生命,我不手段的去取名、……等享受,於是我就有了,有了痛苦了。如果我能澈悟到宇宙的一切都是「苦、空、常、我」的道理,那,我就不有和痛苦了。
什是「苦、空、常、我」呢?在我就逐一的把它加以解。
第一、到「苦」字。我要知道世的一切是不永的,不澈底的,不自在的。然我察一般人的感受,有些人是喜的,有些人是愁苦的,有些人是不苦也不,但我所能看到的只是表面的,如果我做深刻的察,我就可以知道人生一切是苦了。
就以一人身上,不分男女,不分富的人,都免不了有生老病死四苦——上自有富、有、有地位的帝王,下至最的乞丐都免不了,有人可以用金自身不衰老和不痛、不死的——如果可以的,年曾千方百叫人到海外去求生不老的秦始皇就可以活到在了。
上面所的是身上的痛苦,我心理上又有愁苦、嫉妒、恨等苦,再加上外界予我的苦,如:、雨、役、寒所生的苦——例,就好像新加坡地,年都是炎常,我相信每一人起都很苦,有人得很舒服的,其他的苦也是大家不意受的,些身心上的苦叫做苦苦。
那,再看看每一人有生必有死——由、少年、中年到老年,日日都在化;而每一家庭都免不了有悲合;一家也免不了有衰。我常常得童年的事如在眼前,但眼已大了、老了。再以器世:也是日日有新化——荒的成的,破的又有了新建,高山夷平地,大海成良田,些流、造作的,佛上把它行苦。
有些人自己事事如意,不但有名地位,也有,眷美,女孝,每天都享受看快的生活。但是我要知道世是常的,我可以看到多少有人在遇到生意失或意外的就家,又有多少美眷生死或成怨偶,又有多少人在官得意之身名裂,最近美尼克森被迫就是一最明的例子;又有多少人在生悲,所以然自己在境中,一旦境也免痛苦,是佛上所的苦。
以上所的苦苦、行苦、苦佛上三苦。三苦是包括了世器世的。
如果人的立,最切要的是八苦。
有很多人生是值得喜的事,其,一新生命的生,不只做母的要受大的痛苦,在佛中,生,由於有十月的久都是在暖的母胎中,一旦呱呱地,接到外面的冷空或硬的物,他所感受的痛苦,就像刀刺鼻一的受。我每一人都是由母十月胎生下的,所以每一人都曾吃苦,只是在都忘了。
再到老苦,一人在年力做什事都感到方便自在,但是一到年大了,毛病就都了——往日能跑能跳的腿,到老了就不指了,走起路步履跚,牙也了,耳朵也不用了,眼睛的力也退了,一天到晚不是痛就是腰痛……人一到老就免不了些痛苦。
再其次到病苦,一人只要生到世界上,都免不了有病魔的折磨,只不是大病小病的差了。我只要有些痛、牙痛或肚痛就感到痛苦了,那些躺在院中患了症或重病的病人那就更不用了。如果不信,各位只要到院去看一看那些刀的、腿的、手的……到他的哀叫,真的像人活地一,由此可,不管是大病小病只要是病都不是好受的。
第四是死苦,一人出生以後,了童年、少年、年、老年、最後是免一死。大家死心恐,但不管你多怕死,是有法不接受事。我看到人要死床第,呻吟哀,就知道死是多痛苦了。老年人死固然很痛苦,而少的人如果遇到什突然的——好像等等,死更加痛苦。佛面,人死就好像生,活被皮一,由此就可以想像到死是如何的痛苦了。
以上所的四苦是我身心方面的。
下面再到求不得苦,是我外物所引起的苦。只要是人,都希望自己有很好的名、崇高的地位、大的、美的眷和的富……但是些人人希求的西不是想有就有的。想求而求不到就心生苦了,求得而再失去,心中更加苦。例子:一人到了中年,他然有名、有地位、有也有,但是有子女,就不免有苦了,如果能中年得子,心中然很高,但是如果不幸好不容易才得到子忽然又遭夭折,相信他心中的哀是以形容的。就是求不得苦。
在人事方面,有苦和怨憎苦。
有人:「人生最大的悲哀莫於生死」是自己最心、最的人而的;好像自己的父母、夫妻、子女、兄弟、、朋友,不希望能相守,永不分呢?但是一旦人老了,或者是遭遇到天人和疾病……,到候,不想生死都不可能了,就是苦。
另一方面,都不意和冤家仇人共,所「仇人面分外眼」,心情真是如被火,般,如果能避得那多好?但是了工作或其他原因,偏偏要日夜共,常常面,真是苦之。就是怨憎苦了。
以上所的七苦,是由於我有了四大五所和合的身心才有的,如果有我在的身心,怎有老、病、死、、怨憎和求不得苦呢?所以和我五盛的色身合八苦。
完了苦,其次我到「空」字,有很多人「空」字解成什都有了,或者什都不要了,叫做空,更可笑的是有人把佛上「四大皆空,五非有」的「四大」解成「酒、色、、」,真是天大的笑。
知道一「空」字是一真理,是佛教的宇宙,也就是「真空假有」的道理。什叫做「真空假有」呢?也就是宇宙的法本是真空的,而我所能到的一切事物都是假因和合而有,所以叫做真空假有。
就以人,大家都知道世本有我,但是有了父母因才能生下我,而我包身又是「四大、五」和合而成的,所四大就是「地、水、火、」,我的骨肉等硬性的西於地大、血、汗等性的西於水大,身的於火大,呼吸等性於大。如果四大中有一不和就生病或死亡了,如火大不就或冷,大不,一口不也就死亡了;你暖是你的身?血液是你的身?呼吸的空是你的身?都不是,但是四大之中如果缺乏其中的一大人就要死亡了。
不只是人的身是靠四大五的因和合而成,就是器世的一切也是靠因和合而成:如一房子,不是有了筋、有了洋灰,有了木材它自己就成就一所房子,而是有了些西要靠木匠和水泥匠去著手建,些材料是主因,那些建工人便是助。
又如我所穿的衣服,也不是自然有的,而是要棉花、、布、更要裁剪和;一本,不但要有,而且要排版,印刷和;不只是些,就是植物的生也要靠因——如果我有一粒子把它放在因不具足的洋灰地或石上,那就不能生了,我一定要把它放在泥上中,而且要靠水的滋和光的照射才能生。由以上我所的例子看,我可以解到世上的事物本都是有的,但因的和合才能生起、存在,就是佛教所的「因所生法」,也就是「真空假有」的道理。
在我再看看,生的西,又如何呢?好好的一本,我如果把它撕成一的碎,你再叫一堆碎本?一件好好的衣服,你如果把它一一的抽,那你叫那一堆做衣服?再一好好的房子,如果你把它的一的拆,筋一根根的拆,你那一堆破是一房子?我想有人的。碎是本上撕下的,是衣服上抽下的……我什不再叫它是本、是衣服?因成本和衣服的件已不具足了。可因,一切因生所存在的西就成空了。
佛的人能解生即住,散即的道理,知道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本都是空的,不都是因所生的,那於我所著的一切就能不起著了,念一息,也就有了。
在我再到「常」,位一定「海桑田」句成吧?正是「常」的照,有句俗「人千日好,花百日」,也正是常的明。我可以看到某人在前甚至於分以前笑生,但一下子他已去世了;曾海誓山盟的人有多久就成了反目的仇人;富的人一夜之了;高官爵忽然成了落泊人,杜工部有「昔日王堂前燕,入常百姓家」,不是常的感概?由此可不只人命,世和器世的一切都有一是一成不的,有一是永的,就是常了。
最後我到「我」,我前面曾到我的身是由四大五和合而成的;也就是由地水火四大所成的肉,再加上受想行才成一「我」,那那一是我呢?如果色身是我,那,死去的人,他的身不是好好的?什有作用了呢?你也:「死去的人然有身,但他已有思想,不能行了,所以身不能成方「我」,是「受想行」才是我了?那我又要你了,小的感受和大以後的感受相同?既然不同:是大的感受是「我」呢?是小的感受是「我」?
再,我的思想、意是不的在改,那你前一念是我呢?是後一念是我?不只是我的受想行有所,我的身出生到老死也有一天不易,所以我可以以前的我不是在的我,在的我更不是以前的我,由此我可以,原我一直以「我」的身心,原不是真正的「我」,而是由四大五和合而成的,所以佛上「四大皆空,五非有」,各位一定明自道理了。
人之所以有有痛苦,就是因不了解「苦、空、常、我」的道理,而「我」是存在的,由我出,生了物的著,意,就生喜,不意的就生苦而造作不,我生的生死,受苦皆由此而。如果我能解「苦、空、常、我」的道理,一切名利色等都能看得,放得下,我的一切痛苦一切自然就消失了。
佛陀法四十五年,我示了多人生的大道理,也不是我用短短的就能得完的,希望位同以化自己的身心,一步去化人的身心,使我的世界成功清和的世界。
佛二五一八(公元1974年)八月廿二日於南洋大佛
源:第八期 李普琛;

*星*大重新人佛教法要「苦、空、常、我」
佛光山山宗星大2014年6月28日於佛光山如殿,信人佛教法要「苦、空、常、我」,大以幽默善巧的譬喻故事,深入出的述,著化解一般人存在心中已久,於佛教「四大皆空」─「苦、空、常、我」的疑惑,人佛教的角度,予重新「苦、空、常、我」人佛教法要的理。
晚,集,有文化之旅、航理及一行、全佛光美工、佛光山信2000多人法要。星大提出,2600年前佛教教主迦牟尼佛即「苦、空、常、我」流後世,有世人享用,因一知半解因而生,了恢佛教,人了解根本教育,人佛教人生更大。
去,佛教常苦「二苦、八苦…」,常人陷入一片苦海。其,人到人何必辛苦。大重新加明,「生老病死」次序修正「老病死生」,把生在最後;人老了有病有死,人需要有未,人生是希望、是限,人是不死的,就如同木柴,一根接著一根,生命之火不停熄。
人一期的生命,生了要死,死了要生,就如,又如念珠,一粒接一粒,的命常在六道,五趣居;又如子遇到水、空、光萌芽。人於死亡不恐,要有喜接受的雅量,因生命的流,有限的未!如同世界的成住空,空不是有,空可以再建。
苦,是一教育
「吃得苦中苦,方人上人」大:「苦,是一教育。」人要能感苦,苦能人成、人步、人有。世界成功的人士有哪一人不是千辛苦中成,怕苦,人生一成就。大起年建佛光山,不怕苦,苦能人更有成就,所成,只要不怕苦,自然就能更有成就。
空,能建有
茶杯空了,才能倒茶,宇宙空有,山河大地,一花一木,一草一,一切都在空,「心如空,量周沙界」,空不有,口袋空了才能,有空地才能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能生妙有。人佛教要倡人喜,人是了喜到世的,人佛教要把喜人,世界最需要和平、喜、富,才是我的使命。
大一步又,他出家修行中,「量如空」,人的心量有多大?事自然有多大。你能一家,你就是;你能一村,就是村;你能一,就是首;能一切生,即是菩。
四大皆空
佛教四大皆空。空是真理,空越大,自由就越多。有跟空,不是,色代表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有都空,空再有,人生感到苦,是被妄的假相所苦,反而忽略「空相」才是宇宙的真理。佛教空能建有,世界是地、水、火、四大所合,建宇宙有,「四大皆空示有,五和合亦非真」所以,空有是一面。
常,是宇宙有的,如《金》云:「一切有法,如幻泡影,如露亦如,作如是。」就如同花凋,人死,世一切都化;人生常更要精,好好把握一期的生命,常看起不好,其是很好。假如人很笨,明,在很,因勤得富有。
大,是假相,也要珍惜,人要安身立命,才能安身自在,然有老病死生,人生要活得自在。去,佛教把「苦、空、常、我」的,人佛教更。
源:人社者 宇 大 2014-06-29

「常、我、寂」之理解
文:藏心
如果偏:「常、我、寂」 三法印的原,那就很容易跟外道的常和混淆不清了。修行要自己所能,修佛的法,能多少算多少,能知多少算多少,能行多少算多少,心力,但不跟任何人比!
如看各典文章的思想、人格,通察、和文字的技巧,能入祖的心世界,可分享他的程,也能智慧。
法不自己是宗的,或是那一宗的法;如果把佛法的源流弄得比清楚,能理解、自己有宗派,和承各系各派的各佛教思想,是回佛陀代的根本思想?
文:italk
《佛教入》,佛的根本思想:苦、空、常、我。
「苦」,一人,如果有苦的感受,便不容易自己作警惕,更不容易他人予同情。 也有不承佛教所的苦,佛教只希望把佛所到的真理,告意知道的。
在佛面,於苦的念的明,有不同的分 :
1. 苦苦── 包括四型的苦的象,那是人人都知道的:生、老、病、死。
2. 苦── 有人反佛教主的「人生在世,有受皆苦」:有些人在有成功之前,吃千辛苦,到成功之,又患得患失的。世相是常的,不可能使自己得可靠的西。
3. 求不得苦── 一人的能力越大,他的欲望也越高。有求必的,在世上是不多的,在你求得之先,必已付出了相等的代。
4. 怨憎苦── 在人世,冤家路窄的事很多,喜的事物,很保全不,所的事物,又偏偏常常在你的生活中出。
5. 苦── 有的人然相,有不得不分的情生;有的人然身相守,不能避免死亡的有先有後。
以上五苦相,即是去世的行留下的果,中止苦因的方法,便是修行。
「空」,如果不懂佛教所「因」二字的道理,就法懂得「空」。那是去除的最好方法。因此,由「空」的意的明,也必解:
「常」,一切事物的象,既都是的各因素的聚和散的活,只要因素的位置和形有,事物的聚和散的活,也就跟著,佛教把聚散活的相,
分「生、住、、」的四形。四形,不停留,所以是常而不永的。
「我」,自我的念,自私的行,凡是遇到和自私的行相抵的事物,便引起。「因果」的上,佛教是鼓我向上的;「因」的上,佛教是主放我的。如自「我」的身心境界和宇宙境界,那是必自修行。
文:亮
解的原是性空,解的目的是我,至於要真正地解的境界,那不是上兵,就能到的。因理是一回事,又是一回事,正像一部史,然著古代的事物,但史的本身,不等於古代的事物。
法:解是不太的,要解就很困了。把解道的方法「修持」,也重修持。如果不做修持的工夫,便不能解的境界;若不解的境界,在生死境界而不能自主於生死;不能自主於生死的人,然佛,然出家,然自以是行了菩道,那也是些解的子,等待未的成熟,前的身分竟是凡夫。
如果看破了象非永,也明象的值之中不可能有永在的我,了常我的道理,下便可入涅的境域了。
人生界及宇宙界的一切象,一不是常的、我的,若能得此中道理,正作如是察之,即是涅境界。

文:月光
涅有一是外道的假涅;二是小乘的真涅;三是大乘的涅寂。
《心新》:外道的假涅是一般所「天人合一」的境界。它可情形一是以信仰、信心祈求神的力量的救拔,到神同在或神合而一的境界。二是以自己修定的力量,到外一,身心天地宇宙原是一,就是神我合一的境界。
小乘的真涅,佛法之「灰身泯智」,即身死了有了,明尚未;像喝得酩酊大醉的人一,陶醉在涅之中,人看不到他,他也看不到人,因此也就法教化世人。
真假涅的差,在於真涅是我的,而假涅著神我的一,放了的小我,而仍著於宇宙之神的大我。
涅寂是怖畏、倒、想,不生死,也不畏生死,自由自在於生死之中。凡夫是依在生死中受苦受,有自由;菩是以力在生死中救苦救,自由自在。
者同在生死,是完全不同的境界。所以,不的人生,度化一切生就是大乘的究竟涅。

文:法音
佛所的成佛的方法和道理、符合三法印的原。法:只要依著佛的法如法修行,人人均能成佛。
行常:
我的物境,不能超出成、住、、空;我的肉生理,不能生、老、病、死;我的心理活,念念都在生、住、、,均非永象,所以叫作常。因此,我常把身心世界,作自我的「能、所」著定,其是一幻,是一假相,不是真。
法我:
一切象,不是心理的、生理的或是物境的,一不是在不停的化中,法掌握住任何一事物或境界,使之真正的於「我」及「我所」。
涅寂:
由於一切的人、事、物,都是不的在生化中,於在起起中的一切象起著、起分,便生了、痛苦,甚而流於生死之中,不得解。
如能外在的生幻相不起分,不生染著,返自性是空,一切,便可解生死,於不生不之境,就叫涅寂。
凡夫不可能入涅,但知道常、我、寂,是佛法的原。
源:法鼓山心保--2014年表

千百年的修行界,有不少得道高僧,也有不少的悟道行者。在宇宙中是小小的地球,有那多悟道成佛、菩、阿的,真是太不可思了!位行者啊──!下一是你()?
大家都提起正念──!好好每下的缘以悟道──!
夏日炎炎音
雨淋透心
似佛菩阿
如如不曾
*幻羽*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