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句「阿陀佛」,「罪障深重」起(下)──悟因法
陀一念,念念不心
念佛就是回到下一念,惟此一念!
一句「阿陀佛」,共修在佛堂安住;在日用常、行坐中,要成佛不心,心不佛的定;就彷心供著一尊佛,佛安的在心坐。或做阿陀佛的使者;也可以的祈:我弟子「一心念,求往生…佛示,令我得…。」
在有一故事,是寓言也可能生在你我的身上。
有一人去爬山不小心掉入山谷。他在中醒,自己正卡在山壁的枝上。他慌害怕地用力抓枝,向下看有丈深,向上看天茫茫,老旋,一旁山上的猴子吱吱叫。他心中浮了老婆的焦、父母慈叫女的音。他平是虔的念佛人,心想:此唯一的方法是念「阿陀佛」。念一想,世音菩救苦救,念「世音菩」,最後定念平日常念的阿陀佛最安。就一心念阿陀佛,耐心等待。佛他的心平下、得到歇息。他持之以地念著陀,、等待。他祈求阿陀佛救他,只是手抓的很,手很酸,力在消耗中。於阿陀佛出了,可以救他,惟一的件是要他答一件事。他:「什事?快。」阿陀佛:「你把手放!」他豫了,手一放,不就掉入深了?他抓得更。在疲累中,他昏了去,於掉入深山谷。等到他醒,谷底原是一水潭!,他才明白阿陀佛叫他把手放的用意。感受到陀慈悲的念,他拚著一股生、勇力地游到岸。等到歇息、喘大半天,恢了精力,很自然地摸摸口袋,原他的口袋有手可以呼救。於是位幸的人,於跌落的山谷被救了出。
陀一念,念念不心,意著阿陀佛的信、信任付。
一句陀,也是行
一句陀,念念之中有信念,也有行。「行」,行持、行。由信念、力所推的,也就是付行的力量。
在,老、病好像我很。去,年六十,活一甲子就很了不起,在七十、八十才始。在座七十的年人,一生要送多少人的?要哀悼多少朋友的死?自己心中的敬者的去而悲,而逝。哪一天到自己也要人世,我有多少把握?
有位居士已八十了,在香光山甘蔗!他的牙掉光光了。我他:「你的牙咬不甘蔗了,?」他:「我甘蔗不是我自己吃。我要供佛。」在世就要思惟。造路是後面的人好走路;,百年成,或做材料,不然吐出的氧也可人呼吸,後人一的地球。
祖(玄)到很老的候,在土。人他:「您做什?您老了用不到了。」他:「一做景,一做材料。」祖是中宗的祖,他用心境立身於世。
老是身的、心理的障。是比不方便,但在身、口、意中,要分辨的走和不走的。「老」是要念佛的。怎念?一一是阿陀佛。念念都在信行的阿陀佛心中。
一心不的障
念佛,最主要是要一心不。什叫一心不?只有佛有妄念。
所罪障深重,事上是很多子著我。不日常生活中出的障,只以念佛,坐在蒲上念著佛,障、障、障是一一前。始念佛,往往身心躁、腿酸麻坐不住。是障。等到身稍微自在些,是不能心,坐在蒲上打妄想、做白日。是障。等到功夫熟一片,妄念是偶插,很多人在地方法步。「啊!功夫就要成片了,就差那一。」念佛起的念,是微的。或者心理想著:「啊!方才那支香坐得非常地好,心非常的平,希望能重那支香的境界。」是。念佛看到自己想多,是知。「知」的修,是修行的核心。不怕念起,只怕。不可一直自己。一直自己就成了障。三障前使得念佛法到一心。
念佛,心有在佛上,妄念生起了,不要跟著妄念走。要得:我是在念南阿陀佛,快回到佛上。妄念少,是心在佛上。念佛在下一念,不追去,不攀未,只在下一心。前念後念只有咒熟一片,念一心。是修止止於一。叫做用功。
佛
念佛、佛,希望自己能像佛陀一充智慧,身心安住。有奔波、有繁忙。我每一人心中都是佛。《法》,「乃至童子,聚沙佛塔,如是人等,皆已成佛道。」一群童子在玩耍,其中一位小朋友捧著沙放成一堆,就是佛。佛陀,他的佛已成就了。即使一吹,沙堆不了,他的心中已然刻了一尊佛。念佛,就是在自己心中的佛。你心中有佛,受委屈的候、高的候都有佛在心中,如安地在心中。
你心中的佛是什形呢?由於每人的自我期不同,塑的佛就跟人不一。然,修行到功夫深,原的佛是要打破、重塑。佛永在你心中。
「弟子等,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生死凡夫到成就佛道,很,近也很近。有三障不必是罪。尤其「老」是人生必的程,老了之後人不,心不要。去倚老老:我吃的巴,比你吃的米多。以前句有效,因以前的人尊重老人。在老了,跟人家吃很多,人你掉。
要安身心,多慈悲、慈祥。趁年老大,有一自主,快用功、好。有多人陪自己念佛、佛多好啊!是依的世界,多啊!念佛,喜心念佛。能念一句阿陀佛,真是多生多劫以的福啊!
----- 摘自《香光》第102期
http://www.gaya.org.tw/magazine/article.php?aid=18
香光 http://www.gaya.org.tw/photo by Jenj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