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
香乍 法界蒙薰 佛海悉 祥 意方殷 佛全身
南香菩摩 (三)
恭典前,必先祈佛菩,降加。而香炷,何由而得法界蒙薰?此端在心量大,廓然。心香一瓣,周遍法界。以佛大菩威神之力,一念心起,感道交,即使隔沙界外,佛海皆可。
在朝暮本中,另一篇香所述更明:「心香五分。性火初焚。空法界遍氤。凡普蒙薰。中。佛身。」
而「佛海悉」一句,如《楞》<卷五>中,普菩自述通:「世尊。我用心。分生所有知。若於他方恒沙界外。有一生。心中明普行者。我於。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彼障深。未我。我其人暗中摩。安慰。令其成就。」
佛大菩,一切所有悉知悉;而感否,端在生自身。能三清,所不是土;若是再加以殷切意,深心念,自得佛全身。
南本迦牟尼佛 (三)
前既由<香>祈十方佛,念本迦牟尼佛。以此是由世尊宣,若非世尊大慈,生不能得此法。因距,障深重,智慧薄,有本流行,恐以如信解。以此故,祈世尊慈悲加持,使弟子得能明《琉璃光如本功德》所有甚深理,且能以此起行,速上正等正。是故殷勤祈。
身真言
修哆 修哆 修摩 修摩 婆
口真言
修修 摩修 修修 婆
意真言
日怛 斛
安土地真言
南三哆 喃 度度 地尾 婆
普供真言
曩 三婆 伐日斛
此是密咒作用。唐代善畏大所翻的《密宗法三悉地破地障出三界密陀尼法》起始:「口舌震法界。藏世界出定。即以摧破地。障出三界。」以此四句直述密咒威神力。
境心粗,凡夫生障蔽,智光不。然而,若能具信心,倚陀尼威神加持,心念一起,即有作用。加以神咒口、作意、身行,直使三三密相。至此,定心澄,清三,安布,再以此功德,供法界一切生。
正是祖大德以上五密咒,以此次第而置於在此的用意。如唐代一行大所作,《璃光如消除念》起始的偈所言:「先身口意。命佛法僧。敬遍照尊。十方。」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