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精舍.柳藏
人世得不容易,更是。得之有法在。能,得能得。退之,般若波蜜
浮於生死大海之中,得一浮木,若要到得渡的彼岸,要掉身上抱的浮木方能上岸,人法上岸的原因,往往就是法得候就要,怕木之後,溺水法得渡,所以永在生死大海中翻,永止的。
一根浮木,是救命的助浮工具,也是障我上岸的石,它的由情、友情、情、恩情所成的浮木,我在生死大海中翻,死生相,久劫,不曾停止。
人身就是一「阿凡」,著生死流,我的「」世到不同的肉。《法·方便品》云:「以欲因,三道,六趣中,受苦毒。」一步便可能入道之中,因而要更精修行,肉身的趣,得渡彼岸。
「人生得今已得,佛法今已,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何佛法如此困,可以用四面向明。思惟佛法大,第一的困,是一般人要平白故相信佛法,相信因果,是很困的。如果有福德因,根本不相信。甚至障前,就始三。一旦信仰後,又能正的信仰「正信的佛法」,是第二的困。然後,得到正法的加持,能按照次第佛修行,是第三的困。
修行有四程:「信、解、行、」,我信仰佛教,首先要了解教中的道理;假使不了解,就成了盲目知的信仰。更一步,要慧解的道理在生活中去行;如果信解而不行,只是得空泛的道理毫用。最後在行教的程中得到印,明佛法的精微之,得到悟涅,完成第四的困,才是真正的解。
《金》云:「如筏喻者,法尚,何非法。」筏是船筏,是指佛法,就好像渡河用的竹筏,想要到智慧彼岸,一定要竹筏才能登岸。掉浮木,勇敢上岸!
透便能看破,破得解放下,身心就自在。佛的一切法,了生得渡彼岸,一到彼岸,船筏,也就是佛法是了度人,人一旦得度,佛法就可以。不耽溺於佛法的精妙,才能真正得到正法加持。佛法不是文、不是美、不是哲,佛法是拔苦的工具。
打坐、、拜佛、持咒,乃至六度波蜜,都是船筏,有此舟渡心,心方向,如果能得渡彼岸,才可以,如果佛法僧,只是靠世智察,而自求我心,就是魔,即是外道。
佛法不是造船筏的技,而是你想得渡,船筏自然形的妙法,真空生妙有。每人修行的因不一,如人水,冷暖自知,守住自己的本心,八四千法,供你自行取用。
生在茫茫的生死大海中,要如何苦到,假到真,迷到悟?佛之教法如筏,渡河既了,筏,到涅之岸,正法尚,因之一切所之法,名筏喻之法,以此表示不著於法也。
(柳藏于若精舍2016/1/11)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