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学习
经过了一个暑假,我在IVEY能收获什么的问题也慢慢有了答案。我在暑假里某一天猛然悟到,IVEY对我思维方式的改变。对所有遇到的问题,我会自动把它当作是一个案例,用IVEY教给我的方法,一步步分析,找到多个可行的解决方案,进行比较,然后确定行动计划,和调整方案。我忽然意识到这种思维方式的变化不是一朝一夕发生的,而是通过分析上百个不同的商业案例,潜移默化地移植到 我的头脑里。我终于明白了在IVEY的第一个月的困惑。IVEY也许不能让我记住如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建立数据金融模型,如何精确计算财务平衡表和盈亏表,但IVEY赋予了我一个清晰的全面而客观的思维方式。这种高位的战略思维方式(STRATEGIC THINKING)正是一个企业经理人所必须具备的。正如我在暑假北京遇到的93年毕业于IVEY的校友,万维网总经理,董先生所言,这种战略思维方式,让IVEY的毕业生能受用终生。
在IVEY读书,还要面临学习小组的挑战。IVEY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参加一个五到六个
人的学习小组。小组每天必须讨论第二天课上将要讨论的案例。这个办法自然也是来自HARVARD,旨在培养团队合作技巧和提高上课讨论的质量。小组成员在开始是硬性分配的,两个月后,学校认为同学间有了足够了解,就可以自然组合。这时候,大部分国际学生就开始处于尴尬境地。由于很多本地学生组合时 ,只吸纳一个或两个国际学生,很多国际学生只好自己组合。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别,以及性格差一,有些小组在开学几个月后就寿终正寝了。而有的小组却能活过整整一年。小组的成员,因为朝夕相处,日夜厮守,将会成为终生的朋友。
考试是MBA生活中最刺激的事情。IVEY的考试通常有三种,4小时堂考,48小时报告和回家考试(TAKE HOME TEST)。考试全部开卷,只是要求的时间,地点略有不同。我在考试期间有严重的焦虑失眠症。记得一年级最后一周的五门考试期间,我的有效睡眠时间逐日递减,直到最后一天的运作考试时,我直等到伦敦的鸟儿开始在凌晨五点为我唱歌时,方才睡去。而刚刚休息了两个小时的脑袋,在早晨八点就开始运作。四个小时考试之后,自然只有手脚冰凉,四肢发颤,眼睛发直。写48小时报告的过程也非常 有趣。五六个小组成员,领了考试案例,聚在同学家里。打开啤酒,可乐,要了比萨饼外卖,就开始了两个通宵的苦战。在交报告的前十分钟,最好不要站在教学楼前。因为随时都有风驰电掣的汽车疾停楼前,接着车里的同学立即蹦出车门,直奔楼立交报告的箱子,把自己小组的苦熬两昼夜的报告准时塞进箱子。
IVEY的学习负担很重。在IVEY的一天是这样的。早晨七点钟迷迷糊糊地从温暖的被
窝里爬起,匆匆早饭后,又匆匆赶到学校。八点钟,第一节课开始了。很多同学在这时候依旧是半梦半醒。直到第二节课,一杯杯浓郁的咖啡终于把所有的人唤醒了。第三节课总是饥肠辘辘中度过。因为结束的时候已经是接近一点钟了。可是不管脑子的清醒程度如何,也不管肠胃的饱和程度如何,我们必须要集中精神 跟上课堂讨论,还要在手臂如林的教室抢到发言的机会。下课后,在简短的午餐后,各个小组选择不同的时间,地点,开始小组讨论。如果小组讨论效率不高,讨论时间会拖到四五个小时。匆匆回家后,胡乱吃点东西,又要开始准备第二天的三个案例。我准备一个案例至少要两个小时。等到功课完成时,一定是又过了子夜了。在IVEY两个月后,所有人都感到一种源自骨髓的疲惫,却不能停止工作。经过 这样高强度的训练,每个人最大的潜能都被发掘出来,足以应付未来工作的挑战。
苦中作乐的事情,自然是每周五下课前的最佳”葛话儿”(CHICKEN WORDS)评选。就是列出本周课堂讨论中最可笑的发言。由于人的大脑经常出轨,发言时经常词不答意,言不由衷,或是自己说的话,自己都不知所云。比如说:
- Starbucks should expand globally,because the world is a much bigger market than the United States.
- If the system gets stuck,you need to lubricate it to get going。It needs an injection (of money).
- You need to find a good source of reproductive capability.God knows,we’re all looking for that!
- I don’t know how many people live in Germany,but I know there are quite a few
- As 18 month employees,they had only been there a year and a half
- 24% of a small number is a small number
而第一年评选的年度最佳“葛话儿”是:I have needs,and I’m willing to pay to have them filled。”获得每周最佳的同学每天必须携带那只光皮塑料鸡到校。我们班的DARCY还在她抱鸡的那一周每天热心地给鸡换上漂亮的白裙子,戴上紫色的小帽子。
七、工作!工作!
2000年9月4日,MBA二年级的课程在平静中开始了。这种平静来自于对MBA生活的完全适应和对将要开始的新挑战的充分准备。二年级的学习压力相比一年级小了很多,可以自由选课,加上每星期五没有课程安排,多了很多时间。大家的主要精力基本放在找工作上。
MBA的日子走到这个这里,同学们基本对自己未来的方向有了明确的选择,再加上在暑期找工时积累了很多经验教训,所以这时候找工比一年级时更有方向,更有策略,更加得法。我把找工作的过程比作完全自我包装的过程。如何让招聘公司了解到自己对公司有价值的方面,就要做好每一个环节。
COVER LETTER和RESUME自然是第一步。几乎所有的同学都为不同行业准备了不同版本的简历。而送给不同招聘公司的COVER LETTER更是度身打造。为了能让招聘公司一见钟情,很多中国同学请本地同学帮忙较对,检查语法错误。即使有著名公司背景的同学也不能放松。对于好不容易拿到的第一轮面试机会,大家更是紧张备战,除了自己把面试的故事编好,还要请同学帮忙做面试演习。虽然第二和第三轮面试可以住在公司提供的舒服的酒店,可是第二天的五六个经理人员的车轮大战确实能让人筋疲力尽。当一个个希望升起 又破灭的时候,心情也在期待和沮丧之间轮回。拿到OFFER的同学自然是欣喜若狂,暂时没有得到好消息的同学在毕业的日子渐渐临近时,心情就越发沉重起来。
有人形容MBA找工作的过程,就象是背负着沉重的包袱,在黑暗的隧道里前行。尽管每走一步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可依然不知道何时能到达终点。其间每个人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是别人难以想象的。这种压力不仅会压抑人的情绪,更会摧毁人的自信。能够经得起这种磨练,不被压力摧垮的人是让人佩服的铮铮铁汉。
*********************************************************************
今天看了这篇文章觉得有点激动, 因为他真的把international student在北美留学还有一个人刚到一个新的城市的种种困难写得很贴切。很喜欢“在孤身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 那一段,就好像在说我自己的感觉一样。虽然这里说的是MBA,但是看这里面的每一点的心情,都让我想起过去4年的undergraduate生涯。
想起刚开始的时候,怎样的鼓励自己在课堂上用蹩脚的英文发言,怎样逼自己融入课后的全是外国人的议论小组,怎么学习用尽任何方法找暑期工和permenant offer. 怎样睡两个小时紧接着面对1小时的面试和3小时的考试。想想自己无数次24 小时连续写report,然后第2天早上头也不疏的开车在7:55分把report塞进submiting box,因为8点钟就是deadline 。在找工作的那段时间,因为压力而失眠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我觉得文章中最后说这种生活是“折磨”真得不能再对了。记得毕业的时候,曾经告诉自己,现在好了,折磨总算结束了。以后都不会再面对这样的压力了。看来,我是太天真了。
ivey也是我想要读的MBA学校之一,想读MBA唯一的原因就是,通过MBA可以跳到另外一个社会的层次, 可以在世界上顶级的顾问公司里面工作,站得高一点就可以看得更远一点。但是,看来,想要看远一点的代价也不低。 好的MBA学校就是要从新的再经历一次过去4年的种种压力,我真得有点犹豫。现在的决定更难了,因为4年前读大学没有选择,但是现在我可以选择。 真的要放弃现在的stablity,需要比想象中多的勇气。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