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文145-2 日常法示
【此中初力者,於往昔始所作不善,多起追悔,欲生此者,多修感熟等三果道理。修持之,由《金光明》及《三十五佛》二悔除。】
第一破行,最重要,行就是我眼前造的心相。有修行的人,整天都在的等流中。如果受了戒,真正得了戒以後,戒有一作用力量,它把世的行住,但如果力量不的,又冒出。所以我第一步要察的就是平常自己是什行,了解了道理以後,真的要去修,不是只有。平常我就喜,就是跟相的行,由於行,始以相地造作染的不善,了解了我的害、患,就懊悔自己怎明呢!前面在十不增中第九是追悔,造了以後你生起追悔的心,那不增。上真正治程中,第一就是要著自己所做的生起追悔心,以前喜做,在不喜,恰恰相反。
悔必是著自己的去追悔。我代的人常常有的概念,「我已做很多好事了,造一。」不是正治。造很多善,譬如供三,的有功德,可是如果不能心上正著所造的罪去悔的,功德是感果的,下一生你很有,而有人最容易造罪。如果你不是敬供,而是做很多事情很能,也有功德的,但是功德抵不掉平常所犯的罪,下一世再筋也很活,但筋活的人又容易造罪,是我必了解的。眼前新的因是,反看看眼前的,也就是以前的因所感得的,所以正著去追悔非常重要,不仔的察,我不大容易一。
要生起追悔心,必多思惟察造感果的道理。然三果:熟、等流、增上,上三果是同的,造的候也是同的。譬如我用身、口、意去造,是分不的;造的候,我你或我你,我跟你也是分不的;我做件事情是什心情、在什情之下做的,都是同的,所以感果的候也是同的。但是了方便解,分成三明。
熟先不,先其他二果。
譬如就我在的,假定我想修行,可是身、精神都不好,乃至於多病、短、根缺、筋糊,要修行就不光,是受等流果;
或者我心跟佛法不相,做事很起,是造作等流果。
外面的境逼得我直透不,是增上果。所以我可以因或果仔去察,不地去思惟、修,於如是因感如是果的道理就得定解,如果能,就一定起追悔:「啊,我怎差!」所以前面在果起的候,我要依法去查因在哪,眼前新的因(起心念)去注意。
果清楚了以後,悔的候有的法,可以拜三十五佛或《金光明》,是第一追悔力。
【第二力中分六:依止甚深者,受持《般若波密多》等契文句。解空性者。趣入我光明法性,深忍可本清。】
第二就是治力,追悔是把行抑制住,可是它在的力量在,治是把那在的力量也化掉。有六方法:第一要甚深契。
第二要能解空性。平常我接的都是世那些染污的西,心就跟著它,乃至於平常我所的很多道理,未查,得它好像很合理,仔查,根本有什道理,真正有道理的只有佛菩。所以治力第一是受持契,那就是佛告我的真正的道理。第二是照著道理真去,能得空性。
是我世的解去治,是我造罪的根本原因。有很多人不一定去做事,可是他喜跟人家世的道理。佛法不是否定世,它是承世的,因此有正、倒世俗。第一步先以世的衡量,的拿掉,一步才世的真象是什,些我都要了解。
【依念者,如念百字咒等,殊陀尼。《妙臂》云:「如春林火猛,遍草木,戒吹燃念火,大精。如日光炙雪山,不耐赫而消溶,若以戒日念光,炙照雪亦。如黑暗中燃光,能遣黑罄,千生增,以念能速除。」】
是一特的方法,就是照著念百字明等殊陀尼,百字明咒是最殊的悔罪的方法。《妙臂》了好比喻明念的功效。首先像春天林有猛火在一。木了冬天,全都枯掉了,到春天嫩要生的候,也就是最乾枯的候,如果有大火的,一下就全部光了。比喻假定我以持戒根本,然後如法地去念百字明咒等,以很大的精,能把所有的全部去除。第二以日光照雪山比喻。的太光照在雪山上面,雪很快就溶掉了。同地,持戒、念像太的光明一,照向所累的,就如雪消溶一般都清了。第三以光照黑暗比喻。黑暗不管了多久,哪怕一千年,一亮都除掉了。
提到三西,第一是火,第二是日光,第三是光。上有一最微的生物叫做木,它到哪都可以生存,碰到火就不行了,就像我的非常害,哪怕在很小的地方它都生,只有一西可以治它-智慧,智慧火一,它一定被掉,是其中一比喻。有,光明可以除黑暗,不管光或太光,只要光明出,任何黑暗都可以除,我由於被明黑暗覆而造的,透由持戒、念可以。
【此乃至罪相,念。相者,《提陀尼》:「若於中吐食,酪乳等,及吐酪等,出日月,行空,火然,及水牛,制伏黑人,僧尼僧,出乳象及牛王山子座及微妙,法。」】
不是念一下就可以喔!通常一要念很多遍,不是以量,要念到到罪相才可以。罪相的出不是偶然的,而是你修到相的候,出相的,不是偶然做一要的好,就是罪相了。它有一定的,我要清楚。而且上特告我,作不可靠,因有候大力鬼、魔也有本事你作,你信了他,那就非常重。所以除了以外,最主要增跟法相的善根,你感到自己智慧增,,事理的清楚,外相,才是安全的。
在有很多外道,他有本事你上眼睛想,然後他就加持你、你作,在情下,你如果以是做了罪的,那你真是做明大了。就算做,也有它一定的,要在什情之下、要到什,上都有清楚地明,如果自己有智慧可以看,否都要善知才可以。至於罪相的,《提陀尼》提到很多,些都是好的象。
【依形象者,於佛所得信心,造立形像。依供者,於佛所及佛塔,供微妙供。依名者,受持佛名、大佛子所有名。此等唯是《集》中已宣者,尚多。】
三起很大的恭敬,造立佛像或供佛、佛像,些就是福。「受持佛名」,譬如如、阿陀佛、十方佛;「大佛子」就是大菩的名。上造罪通常都是害人,要治就是要反做,可是要有正的方法,所以要依上的方法去做。此大出六,是依照《集》上面的,上其他凡是罪而做的善行,都是治力。
【第三力者,正息十不善。《日藏》,由此能摧所作一切自作、教他、作喜,生等,三障,障及正法障。《奈耶》中:「若意防之心,所行悔罪,唯有空言。」《阿笈摩》中是故於此密意云:「後防否?」故防心後不更作,至切要。能生此心,初力。】
第三是遮止力,遮止,正著十,遮止它不要再作。典告我,由於去做,就能摧一切自作、教他、作喜的生等三障,乃至障以及跟法不相的障,都能遮止。《奈耶》:要防不可以再作,假定有防之心,悔就只是空。所以律典中:「你以後防不再做?」因此防以後不再作,是非常重要的。
遮止是遮止它不再行,能生起的防心,要靠第一破行的力量。所以以追悔力住行;然後以治拿掉它,而不它再犯,就叫遮止。
【第四力者,修依及菩提心。】
第四是依止力,要修依跟菩提心。我平常造就是因心中依止著,不是刻意的,但始以的串,自然而然起的就是。世的人可能自己平常有粗猛的,若以佛法的看的,世整都在中。以世的,所粗猛的一定要大脾才算,其他一般的都不算;佛法的不是,我要了解。同地;世人的道理,就佛法,都是有的。
做一以世的衡量的好人,容或不一定落道,但是究在中,既然在中,你怎能保永不落呢?何在世界迅速地下,中的以儒家主,注重忍、仁等等,但在已不是了,在世的都向西方看,如果他打你一下,你至少他下,下次他才不害你,以此保自己,完全不知道是苦因。所以我真正要依止的是三,佛才是真正究竟的悟者,若能更深一菩提心,要跟佛一,那更好。
【此中之,者初,之,然具四,即是一切治。】
之,然佛我始修行的人,了很多除罪障的方法,然而只要能依照四力去悔,所有的罪障都可以治。以我地,天台、首都有它的悔方法,如果我仔去看的,四力悔就可以它全部含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