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 法著
四十八
1.我得佛,有地、鬼、畜生者,不取正。
段「三趣」。佛法生法界分作十,或十次,名十法界。十法界中,又分凡:
六凡法界:是世的凡夫生,共有六次──天界、人界、阿修界、畜生界、鬼界、地界。六界又六道或六趣,上三道善趣,下三道趣,又名三。
四法界:是出世的大小乘人,共有四次──、(又名)、菩、佛。此四次的初二,是小乘者,二者合,又名二乘者;後二是大乘者,又名一乘者。
量佛成佛之後的安世界土之中的生,都是已不退位的者,所以三道。
2.我得佛,中人天,之後,更三道者
不取正。
此「更不趣」。一旦依佛力,往生彼的生,都是花化生,有天人之相,但都能佛法,得生忍,不再退,然不再由於而三趣中了。
「人天」二字,在梵文本,「那些往生我佛的有情」。
3.我得佛,中人天,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
此「悉皆金色」。一般人的身色,不外乎、白、、黑四;在尊代,除了佛本身(佛三十二相其中第十四相,便是「身金色相」)之外,有人是金色的,例如「金色陀」摩迦及《金色童子因》所的大商主之子,身有金色,名金色童子。但是量佛的世界,所有生都七花化生,身相都是金色的。
4.我得佛,中人天,形色不同,有好者,不取正。
此「好」。在此娑婆世界的人相,由於各自的福德不同,相就有好,心善,面相也跟著好。但是西方土中的生,都有福德智慧、心地唯善,所以形色都是慈悲相。
5.我得佛,中人天,不悉宿命,下至知百千那由他劫事者,不取正。
此「宿命智通」,之所以神通智通的意思,是者因悟而得的神通力,必智慧相;唯此界凡夫生,少有神通能力又有智慧的。凡夫神通有五:神足、宿命、天眼、天耳、他心,力量均有限;者加一漏通,六通;具有天眼、宿命、漏的三明;佛具足者的六通及的三明,三明六通,或三六通,唯有佛的神通究限不可思。
一般凡夫的神通,可修得,也可由得,尚有的是鬼神附而表神通,都不能究竟,故不可靠,例如凡夫外道的宿命通,能知前生或未的世,能知百千年者,已少,但也不知道其中的因,且未事之因因果化不可思,知了等於未知;更何能知「百千那由他劫事」,所以凡夫外道言未事,多半不可靠。若生西方土之後,人人都有宿命通的威力,凡夫所有者,不可以道里。
那由他是梵文Nayuta的音,意兆,是印度大量的位。
6.我得佛,中人天,不得天眼,下至百千那由他佛者,不取正。
此「天眼智通」。天眼通能照六道之中近粗的各象,俗所「千里眼」,千里或千里,自己所河系的世界也不清楚。但是生到了西方土,所得天眼能量佛土事。
7.我得佛,中人天,不得天耳,下至百千那由他佛所,不悉受持者,不取正。
此「天耳智通」。天耳通,能、小。西方土的生,能不原而他方量佛法,且同悉皆受持。俗的「耳」,能到若干百千里外的音;即使今日人的、、,用波音、影像,不尚未突破太系的,更何十方佛土的佛法之呢!
8.我得佛,中人天,不得他心智,下至知百千那由他佛中,生心念者,不取正。
此「他心智通」。他心通能洞悉他人的心念之所思所想,一般凡夫外道的他心通,只能察前某一人的心中在想什,若前某人於定中,或於念的,便不能知道此人的存在否,也不能同明察多人的心念活。到了西方土的生,不弗地知道十方佛所有生的心念,也能同明察量佛生的心念活。
9.我得佛,中人天,不得神足,於一念,下至不能超百千那由他佛者,不取正。
此「神境智通」。神足通又名神境通,它的容很,凡能天入地、、神出鬼、石成金、呼雨、撒豆成兵、有成、移山倒海等及所「十八神」,都是神足通。「十八神」出於《法》,包括:右出水、左出火、右出火、左出水、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身上出火、身下出水、履水如地、履地如水、空在地、地於空、行於空中、住於空中、坐於空中、於空中、大身空、大小。在《瑜伽地》也有菩的十八神,目《法》所者略,包括有放光、地、制他、才等。
本所是指,往生到了西方土的生,能於一念之的短,越千百那由他佛土。如同阿陀佛以神足力,接引此界生往生彼之,十佛土,也一念之而已。
10.我得佛,中人天,若起想念,身者,不取正。
此「有我想」,即是得到六通之中的漏通,
此又名令不起漏染,妄想、我及我所等,不起想念身,不身,著身,也就是已放下於身的著,不起我想,身得解。若依梵文本,此文是:「彼有情,往生我佛土者,若於彼等自身,起少著相者,我於其,不上正等。」
11.我得佛,中人天,不住定聚,必至度者,不取正。
此「住正定聚」。本卷下有云:「其有生,生彼者,皆悉住於正定之聚。所以者何?彼佛中,邪聚及不定聚。」定聚,亦名正定聚,即是定悟道的生群;邪聚是不信三的生群,不定聚是若遇善,即菩提心,若不遇善也造三趣。
此又名必至度、大涅,故在梵文本中:「若有情往生我佛土而不皆至大寂,於正性定者,不上正等。」
12.我得佛,光明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那由他佛者,不取正。
此「光明量」。《阿陀》有云:「彼佛光明量,照十方,所障。」阿陀佛意既是量佛,也是量光佛,《量》中形容阿陀佛的花作百色,有八四千,有八四千光,花有八四千,每之皆有百摩尼珠玉,每一珠皆放千光明。花有四幢,幢有五百微珠,每一珠有八四千光。本也:「量佛,光明赫,照曜十方佛土。」又:「量佛,量光佛、光佛、光佛、光佛、炎王光佛、清光佛、喜光佛、智慧光佛、不光佛、思光佛、光佛、超日月光佛。其有生遇斯光者,三垢消,身意柔,喜踊,善心生焉。」
平常所用「佛光普照」,便可以用形容阿陀佛以清、喜、智慧等光利益生,除、、明之三垢,修戒、定、慧三漏的善心。
13.我得佛,命有能限量,下至百千那由他劫者,不取正。
此「命量」。阿陀佛量佛,度量生,必具量的命。也是代表著阿陀佛的悲,永予生救。
14.我得佛,中,有能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生,於百千劫,悉共,知其者,不取正。
此「」。西方土中有多的有情生,以、二乘者的出家身相,住彼中,也像迦世尊在法上的大弟子,授成佛,仍是身相。有四果位,入初果者,尚天上人七返生死,二果一返生死,至三果已,住不居天,四果永出三界。但西方土於《阿陀》所云:「彼佛有量弟子,皆阿,非是算之所能知。」也就是,西方陀土中的弟子,都是四果阿,有初、二、三果的者。
15.我得佛,中人天,命能限量,除其本,短自在,若不者,不取正。
此「人天」。彼佛的命量,往生彼的生,也都能命量;除非有的菩,已本,意倒慈航,入生死界中,度苦海生,那就其本,命可可短,自由定。
16.我得佛,中人天,乃至有不善名者,不取正。
此「不善」。正如本所:「彼佛中,自然,皆善,毛之。」《阿陀》亦云:「彼佛土,三道……尚道之名。」不有人事,、不善之名也不到。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