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李 志
如果,1950年代以後,西方家才正式入「世代」;台要至八○年代中期才正慢慢始。台早期的影片,多以新片和宣片的姿存在,一直要等到映真主持「人」,阮忠、照堂等相以黑白影和影像文的先河,才有人投入片作的域。八○年代末起,胡台、李道明、乙峰、明川等人以人、弱或文家起一片天空,那沈寂已久的暗夜才出一道微弱的火光。
九○年代以,由於解之後社成熟,加上媒的推波助,吸引了多有志者投入片的域,材也以往的封、一,慢慢展。凡社、民主抗、工公娼、原住民文化、弱、土地理、家、生察保等等,繁花盛景的像,令人耳目一新。然而,片在台始普大所重,成一立的作媒介,亦是最近年的事而已。
近十年,台作者的片在得,且由於台南院的成立,公共「」和「文化容」的播道,有全景和民影像工作室的大力推,民才始重新有於情影和新的作形式,且真咀嚼其容所彰出的社意。於是1998年起,一切水到渠成,立法委王拓的奔走和行政院文化建委助下,第一「台片年展」而生。台唯一的影展,不是片交流和摩的域,更是台土地建立起自己的影像系,向的最佳管道。
年一次的片年展,1998年以「回洲」,年展跨出自我文化同的第一步。2000年以「差新世代」,世交替、新交下的世界,提出的照,同也回更形的全球化。2002年的年展一方面以「再,台激情年代」整理且挽救了乎失散了的街片,另一方面,以「距放」引介形式多元的作品。
今年的影展有四十多家共122部作品邀放映。除了「」、「洲野」、「台」等三元外,有七摩「互望心中的界」、「介入媒」、「比片慢」、「凝死亡」、「天窗─洲台立片精」、「」、「特放映」等摩元。
其中,我息息相者,然是台的入影片。年的展影片中,老和新枝,多秀的新生代演在此光:菊的《簪子》、周美玲的《端》和《私角落》、俊志的《美少年》、湘竹的《山有多高》,有《流影》演群覆片美的…凡此,都前行代演的人文主美,企展出於台自己的,令人耳目一新。
些新生代演,大多出生於後二十年,的束都有不出的疲倦,也更有「人道」的包袱;的故事形式已法足他的需求,他企找的,是更新、更自我的影像言,以致在材上,呈的是比以往更私密的形式。凡人或家族史的挖掘,青少年次文化的爆力,以及女性身意的自等等,都拓了比以往更的影像野。
延的作氛,2004年入年展台的二十部影片中,似的景像益加明。更年一代的作者突起:怡《再吧,1999》追溯逝世母的情感,以象徵性的影像言,大而不流俗的,造出深刻人的思氛,不次分明,容亦真感人。李家《25,小二年》深入童年,回溯自身的成。者皆透影片拍,完成了一的式。
另外,男的《海洋》和林育的《翻吧!男孩》同展了青春洋溢的青少年次文化。《海洋》描述寮海洋音祭的想情;《翻吧!男孩》以似MTV的奏,呈七小男孩苦操的故事。而郭《薛西佛斯之福摩莎》和史筱筠《色咒》,在片的形式下,大融入情,在在展出年一代演不甘守的企活力。他皆比前行代演更注在的求索,大挖掘自家身世情感的;或者,乾脆以另一更盈的方式,看待他所身的社。
而在上亦是百花放,而有不少地有的成熟之作。不是以音向1930年代的人文史致敬的《Viva Tonal跳舞代》(郭珍弟、斯演),或者注保生的《珊瑚》(柯金源、志宗)都有出的表。原住民材上,王俊雄《鹿高八度》呈布族在保承日消失的文化,面的心理。而李中旺《部落之音》把空拉回九二一大地震之後,族人之分裂嫌隙,和重建面的困。者,都出了原住民社群在前社的困境。
另外,底人物人一直都是片偏好的材,除了人物本身化的遭遇外,群人的生活貌,正反映我身的代,以及整社衍生的病灶。俊志《幸福忘》注同志的幸福,蔡一峰《假看不》的偷渡大妹的春生涯,力州、朱倩的《新宿,口以》是景移至日本,呈二十年前歌舞妓町台女性似的代因素。
此外,李道明《背井去打工》、李淑君《印尼女尤尼希》、知《》都是描前台特殊象的外籍新娘外籍工的。由於展和社人力婚配的重失衡,群外的「牧民族」成了前台必真面的社。
而似的人物有的《浪人》的民,《台北波西米》的「另牧族」,益增、《米》命的老民,和李立邵《等待》印尼的村民等。些人,或抱想在情的都市空拗地追求,或以道家或修的方式看待的生命,卑微中展的,自有另一可敬的人性尊。
然,片的真影像是深入了解社、政治、文化、生等最方便的工具;然而,真不必然完全「反映真」。近三十年,全世界的片已展出更多元的面貌:是在影像美上的拓,甚至是情片、表演片、片等等不同型的展,在在促使人重新「真」之的。次台的入影片,我欣演除了展社批判力外,更能向、向外求索,出多奇的花朵。也期待台片的作和推,都能不推出新,利世界接。
(完)
2004.12 月 15日 台副刊
台片年展而
文章定位:
您可能以下文章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