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12. 6
年日本史情有,是山八所的《德川家康》部史小就看了三、四遍,它共有二十六,每一遍得花去三月的。是以日本的稍有涉,因而得知比山在日本史上的重要定位,一直期待能有前往日本最盛名的佛教地巡一番,但始一面。
10月中旬尼崎西扶社同近江八幡,回程中在比山的大津市吃午餐,但仍然是失之交臂。此行得到八,打才我好就住在比山下,能再失良?我提,大家也都善如流,於促成了趟比山延寺之,一我多年的宿。
八要登上比山真的是居地利之便,走路大 五、六分就可抵八站,在此搭乘建於大正14年(1925年)的有(Cable Car)到比山站,距1.3公里,高低差561公尺,需9分。是37%斜(勾配),但往上爬升,最陡的路段勾配高53%,直上以是53度的斜角,後家以勾配算出真正的斜角是28度,但已是日本高低差居首的最陡斜坡。



在比山站乘空中索道(Rope Way),3分可到海拔848公尺的山。道比山花,居高下,向西望去就是京都市,往眺望,日本最大的琵琶湖一,人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睥睨快感。





走出花,外就是Shuttle Bus的站牌,坐上,,就到了比山延寺的入口,了票,拿著入寺,首先映入眼的是一根石柱,上分刻有「一隅を照らそう」「照千一隅此」的字。
是延寺山祖最澄上人早年留下的教。意思是:「每人如果都能心善念,一隅之光,以小小的火照亮自己所在之角落,那片小小的天地光明和暖,具有利人利己之胸的人便即是社之。」看到所熟悉的名言,身扶之一不心有戚戚焉,因就是扶最所求的服理想。


在山底下出大太,想到到山下起雪。跨石柱,放眼望去,大小寺殿林立,大冷天大家冷得直抖,直想先完延寺再作打算。但翻遍,找不到延寺的所在。
原比山有一座名延寺的古,比山本身就是延寺,比山上遍在塔、西塔、川等三塔的寺堂塔、自然山林、修行僧人和求道之人,都是延寺伽的一部份。我所在的位置就是塔,塔到西塔徒步需30分,西塔再到川又需90分,不想走路也可搭乘Shuttle Bus往其。塔位於三塔十六谷的中心,延寺本堂的根本中堂,以及大堂、阿陀堂、法持院、殿等重要堂塔,全都聚集在塔域。



延寺是在延七年(788年)由天台宗山祖最澄(767~822)所立,初只是他的修行草庵,名乘止院。延十三年(794年)桓武天皇都城奈良到平安京(京都),不但仿唐都安而建,而用道之,分以青()、朱雀(南)、白虎(西)、玄武(北)四神包在京城的四周。
再者,依《易》所,“艮(北)”之方位“鬼”,邪之鬼此方位而,而比山好位在京都的北方,於是此山定京的山。822年最澄寂,次年嵯娥天皇了念天台法宗在比山立,才取桓武天皇「延」之年、名比山延寺。
自此延寺佛光普照,信徒於途,多日本佛教宗派的山祖,如代的法然、西、、道元、日等也曾此修行,名僧出,使得比山不但成天台宗的本山,更有日本佛教之山的美。
1994年合教科文塔根本中堂、西塔迦堂、川中堂列名世界文化。
著代的,直到平安期,比山延寺成有多僧兵、土地和雄厚力的一方霸主,不但令朝廷倍感 痛,甚而威到幕府及周遭大名,然成了一法的宗教怪。
元二年(1571年)是令比山延寺永世忘的受日。是年田信朝景、井政之在坂本城展殊死,最後不,逃入比山,而受到天皇都不敢插手之佛地的庇。
田信法入追,迫不得已展和,威要放火山,但寺僧有恃恐,置若罔。1571年9月12日信忍可忍,不家臣的反,火比山。山上的根本中堂等佛社寺塔五百及珍藏之卷全都付之一炬,僧俗男女三千人全都遭到首,一免,信也因而背上佛之千古名。
史家曾以“杜不啼”之例,形容三雄截然不同的性。也就是杜不啼,他如何去面。如果是田信,他一手就掐死那杜;成是臣秀吉,他慢慢去弄,弄到啼;到德川家康的,他很有耐心地等到啼。由此之,田信是比酷,但也因他冷酷情的性,才於能束百年的象,奠定了一日本的基。
回段史悲,令人不唏!古云:「六者,六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之,亦使後人而哀後人也。」
延寺自古秉承山祖最澄上人「照千一隅此」之古,而成日本佛教之山。只可惜,方外之人不起利欲之惑,竟然忘了僧伽之本份,不但聚富,兵自重,甚而起干戈,介入凡俗之,而招致被焚之厄。其比山是被信所,不如是於自己的沉。
今台宗教信仰的多象,有些不能知所制的僧已然成了披著袈裟的狐狸,如果只是一味地哀信佛,而不能以年比山之僧兵之殷而之,有朝一日也被民智的信徒所唾,到了那候就真的是“後人而哀後人也”。
由於降,冷得大家都有受不了,且塔的根本中堂又是延寺的本堂,供奉有是教大最澄自雕刻的本尊如佛像,有一自堂以未熄,1200年依然放佛光的不法。我很虔地到根本中堂,了一圈,後在大堂前合照了相片,也就束了趟比山延寺的巡。


云:「山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一事,山雨浙江潮。」年一直往能炙比山座山,今天於得宿,但及至到後,我才感悟到物皆有佛性,遍地都是伽,只要心中有佛,佛同在,山不就在我的心,何必此而千般恨不消呢?
此行然於天候,法走遍比山的三塔十六谷,只在塔稍事停留,但去前在入口看到一上刻有「登成佛」四字的石碑,我起了“立地成佛”的喜,份喜,回到了山底下的八。

匆匆下山,除了天冷,也了解。江昨天一大早就由有先行回到院去理院,好今天下午八我合,大阪松蟹我。
松蟹名叫做「楚蟹(ずわいがに)」,分於日本海沿岸,依不同的地而有不同的品牌名。出於兵、取、根等山地者「松蟹」,若是於福井等北地者「越前蟹」。平常多藏身於200公尺的深海底,只有在日本海沿岸大雪的冬季,接近卵期之前,才集徒到水海域。由於生慢、捕不易,且只有冬季才放捕,因而非常稀少,格昂,味道又很美,是日本三大蟹之一,有「冬之味」之美。
四不到我就迫不及待地往主人的房,桌上早已了五大松蟹,看得令人垂涎欲滴。旬、肉肥、味,真的是天上美味,人品,尤其是迢迢大阪了,人吃在嘴,暖在心,迄今都口留香,念念不忘。

正大家都沉醉在松蟹的美味中,眼尖的突然望了窗外的夕,著全副的,催促大家到一中庭去拍照。
八地,背著比山,有山水,中庭造景更是美,夕相映,仿如人仙境。是中影高士,曾任,是屈指可的大。在他的巧弄下,我拍了不少典之作,相地我也得在寒中受久站之苦。



四松蟹,晚餐不得不延到八才始,在“八料亭”又是一盛宴,酒酣耳之,五十多年的同窗情又重再翻了一遍,不知夜之既深。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