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去了,那天,她沮地,掉50%,1年大概又回了30%,因家空的,心也空空的,物望反而比以前更高,真是折磨人。
掉高薪高,加上更自由的空
另一位仍在的朋友,50以後,她送走一大堆漂亮套,因「再也不想穿高跟鞋了」、「再也不穿套了」,表面上是「了,老娘不想再被的打扮制」,心其是想一切「身」的禁,追求更自在更自我的存在。
不最後「掉」多少,她的故事我思考:入人生下半,道最重要的只是「法」?有有什是需要「加法」的?
2年前定、成立一家小型出版社,我53,有同:「你好勇敢,目前的出版景敢跳去!」也有相熟朋友:「怎想不!我都快要退休了,你要搞。」她的,如果真喜做出版,留在制也可以,何必自找麻。「你是不是太著了?追求成就感而放不下?」好友。
我完全理解友的切,竟人到中年,身心安、身健康似乎是先次序的第1名,自找麻扛上的子,不知道哪了。
但朋友眼中的「放不下」或「想不」,其是我深思熟下「放下」「想」之。
留在大企任高主管,一月出版10本以上籍,加上人事管理,的我,身心不荷,但若完全出版,心也不得,有很多想做的事情,衡量之下,小模、一年只出版8~10本,是精神力最恰的。
果然,一年多下,未後悔,不再朝九晚五,三位同事以LINE和Email上同合作,工作。然「掉」了高薪高,「加上」的自由空,有更多、展趣和作。巧合的是,身好位朋友,也在中年的人生段,展她深思熟後的法加法。

跨出舒圈,中年後始斜人生
作家洪雪珍在1年前,始她「斜教」的新人生、新。之前,她一面在人力公司服,一面每天清晨即起,非常有律地耕作,化一篇篇,也出版本。定固定的角色後,其他也招手,其中,一挑她去不可能的任是「」。
熟悉雪珍的朋友知道,然她的文非常好,私下聊天侃侃而,但她本上低甚至有害羞,不社交也不喜公演,出版新後要新分享活更是能少就少,但是,考再三,她定勇敢跨出已很熟悉的「作、出」舒圈,努力研容。
1年下,她的斜教人生愈愈精采,已跨出台北到中南部。掉高理人角色的雪珍,文章以前表得多,逐加上新的技能、新的人。
人生出缺口,趣自己加分
另一位朋友去年60退休,退休前也自己做了不少法的功,例如在Facebook上一次整理送出50鞋、多件衣服配、百本藏,逐步清理各不再需要的有形形源。
但同,她也有意地花了三年的培自己,先始,自己然享受之、但肌力不足她步慢,於是增加重程,到重好,始督促身不的同好友一起上集。藉由社,她不但把以前的同同事成夥伴,也新的朋友同好,去累的管理能力,也找到新的域。

看到她充活力的新生活,忍不住想和那位「」之後又大特的朋友分享。光做「法」的人生或不,如果啊的,把自己的生活愈愈趣,心免有缺口,一面在物、物上做法,也忘了在趣和人上做加法啊。
余宜芳│深媒人、有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