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受”“澳局”
文/林玉

疫情似,案日益猖獗。而且,即使版不大篇幅,受害者依然有。近日本地一名年15女生疑家心切,信恿,私自取走家中十多金投地物,果上受,血本。假如上述情的,本澳看已到了孔不入的地步,近期多宗投局令各年都中招,中生都法免。所以老土也要一句:“徒手法出不,大家小心上。”
不,澳除了需要本地的,要留意原外地媒在到,有之“澳局”(Macau Scam)的做法。,本世以,曾出徒冒充澳人而南的案件,事主被宣自澳的中欺。 即使後案不再局限於中陷阱,中港澳台等地同步化至投、冒充政府人等多手法,行者亦未必是澳人,然而成自然,“澳局”已成西等地的俗,再也改不了口。目前大家都知道澳是“躺着也中”,但移世易,保“澳局”一他日有可能或成,影澳的。
由中生都法免的“澳受”,到跟案捆的“澳局”,本澳的影可以深,既是部治安,也是外部形象。的防教育,其加入相的投理、使用、私保等基本知,助生破局、提醒家人。外的形象宣,要更思量了。
文: 原2022年5月26日力副刊「公民有Say」
: https://assets.nst.com.my/images/articles/conned-MS3006_NSTfield_image_socialmedia.var_1593508907.jpg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