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與「習特會」:元首「場邊會面」頻頻上演,是否能收穫更多實質成果?
美國總統特朗普週三(10月29日)已抵達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舉辦地韓國慶州,計劃週四在距離當地一個多小時車程的釜山會面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這將是特朗普開展第二任期以來,兩國領導人的首次面對面會晤。
這次雙邊會談在亞太經合組織峰會期間舉行,屬於一次「場邊會面」——自2014年習近平上任以來,中美元首有8次類似會晤均在多邊峰會期間舉行。
BBC中文訪問學者,分析元首的「場邊會面」為何越來越多?它和正式峰會又有何不同?
何謂「場邊會面」?
一般來說,兩國領導人會面可分幾種形式。
第一種是領導人出訪,當中以國事訪問(state visit)為最高級別的外交交往形式。場面壯大,禮賓安排嚴格,會鳴禮炮、舉行晚宴。兩國元首在訪問時間內,除了就關心議題交換意見外,也會有特別的活動安排——像奧巴馬在任期間訪華時,就曾經登過長城、逛故宫。特朗普2017年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習近平關閉故宮接待了他。
第二種會面是雙邊峰會(summit meeting)。兩國領導人為解決重大議題而召開,事前會先準備議程、討論的框架,會面時間一般不會太長。近年來,這些元首的雙邊峰會大多在大型的多邊會議和論壇舉行期間安排,又稱為「場邊會面」(sideline meeting)。
美國大西洋理事會中國研究員宋文笛向BBC中文解釋,在第三地舉行大型會議時進行的場邊會議,一方面可以大幅減少組織國宴、21響禮炮等活動的後勤成本,同時也降低了正式會晤的政治成本。
「對於兩個敵對關係的國家來說,如果一方決定給予另一方國事訪問的榮譽,可能會引發國內民族主義的強烈反對;或者,對方可能會覺得進行非正式訪問(而不是國事訪問)會丟面子,令人難堪。」
最近一次,習近平以國事訪問到訪美國,已經要追溯到2015年奧巴馬執政時期;美國元首訪華則也要回溯到2017年,當年特朗普獲中方超規格接待,將其稱為「國事訪問+」。但之後中美爆發貿易戰,雙方關係轉差,未有再進行「國事訪問」級別互訪。而自2018年開始,中美雙方的會談均在G20峰會及APEC舉辦期間進行。
值得一提的是除正式會談外,元首間還有一種「非正式會面」。領導人在會議場地「相遇」,然後短暫交流數分鐘。有些會面被稱為「走廊外交」,視為兩國緩解緊張關係的手段。
比如,2010年中日爆發釣魚台風波後,時任中國總理溫家寶與日本首相菅直人在比利時亞歐會議間「偶然」相遇,交談了25分鐘。2012年,日韓同為島嶼主權問題關係緊張,當年APEC峰會結束後,兩國元首也在場外站著交流5分鐘。
「有時候,一些議題太敏感,且雙方都沒有形成一個最終的立場時,舉行非正式會談就很有必要。」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阮宗澤曾指出,非正式會談較靈活,不僅除去「繁文縟節」,可以在開會的間隙中「見縫插針」地舉行,雙方也可只就階段性的想法進行交流。
「場邊會面」更易達成實質性結果?
外界有聲音認為,一般大型的多邊峰會達到的實質結果不大,主舞台外的會談更值得關注。美國智庫「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曾援引專家分析,在高峰會期間舉行的雙邊會談,有時能夠促成重要的國際協議。
若回顧中美元首早年的場邊會談,確實發現不少「成果」達成。比如2022年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訪台後,中美關係急速轉差。11月,習近平與拜登在巴厘島舉行的G20峰會上會晤。當時雙方重申對台灣問題、兩國競爭及俄烏問題的共識。
牛津大學國際關係教授傅若詩(Rosemary Foot)曾形容,「這似乎是一次富有成效的會議」。
之後「習拜會」也分別在2023及2024年的APEC峰會期間進行,雙方同意恢復高層的軍事對話和領導直接通話,也同意攜手應對芬太尼問題。
相隔六年再舉行「習特會」,稀土、美國農產品、芬太尼及TikTok協議料成為會談的重點。
但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副教授莊嘉穎認為,中美未必會達成很大成果。在他看來,APEC只是一個「偶然」的時間點和平台讓雙方會談,中美或有局部性的調整,但根本的競爭關係不會改變。
其中一個主要因素是兩人的風格。莊嘉穎指出,特朗普經常不按常理出牌,「談判以後,似乎有些他又會反悔,讓對方有點措手不及」。面對不可預測的特朗普,習近平以強力姿態反擊,「在這樣子的條件下,美中雙邊的領導即便是見面,也未必保證說會有很明顯的進展」。
宋文笛也認為,「習特會」不會達成任何中美「大協議」,包括外界關注的台灣問題。「充其量,它只會是一份臨時的、部分的合作備忘錄(MOU),為雙方爭取更多時間解決問題。」
此前,《華爾街日報》報導稱,北京或要白宮公開明確「反對台灣獨立」而非「不支持台灣獨立」,以此作為交換美中貿易協議的條件,為「一個中國」原則定錨。
宋文笛說,要達成如此複雜的「大妥協」需要中美極高的政治信任。「而這根本不存在——在奉行交易主義的美國政府領導下,這種信任也不太可能實現。」
「拿台灣做交易讓步,美國能換到什麼同等價值的東西?」宋文笛提到,特朗普政府或將針對中國履行2020年貿易協定情況(301條款)啟動調查——這是一個例證,特朗普政府不認為中國是一個「善意且信守承諾」的國家。
不過,中美代表日前在馬來西亞結束第五輪經貿磋商後,特朗普表示預計會與習近平「進行一次成功的協商」,又透露「可能取消」對中國調查。
特朗普會正式訪華?
據韓國媒體《東亞日報》引述政府消息指,這次「習特會」將在釜山金海國際機場舉行。中美本週也先後官宣了這一會面場地安排。
特朗普曾稱與習近平將有一場「相當長的會談」,但韓國國家安保室長魏聖洛表示,因為會面在第三國地帶、多邊舞台上進行,「不會花很長時間進行協商」。
特朗普此前又表示已經收到訪華的邀請,時間「基本確定」在明年年初前往。據報他甚至說「我想對中國好一點」。
如果事成,這將是中美兩國領導人相隔八年的第一次正式訪問。中國外交部昨日回應,目前沒有可以發布的消息。
《華爾街日報》有分析稱,此次「習特會」將達成的協議帶有「休戰」性質、定下未來兩國高層互訪的框架,同時對兩國也有象徵意義——特朗普可以表明他是按照自己的條件,將北京拉回談判桌。
對習近平而言,如果特朗普訪華成行,也能向民眾展示「就連美國總統也想來中國」。文章寫道,在國內經濟持續不確定的時期,這樣的排場將成為「厚重的政治禮物」,習近平得以進一步提升自己作全球政治家的形象。
其他人也在看

「習特會」前瞻:時隔六年再見面,中美握手言和,還是「越談越僵」?
自李成鋼今年4月擔任首席貿易談判代表以來,展現出一系列談判風格的變化,其中甚至能看到特朗普的影子,這種風格切換是否會有效果?
BBC NEWS 中文 ・ 23 小時前
川普抵韓APEC 川習會不確定談台灣5/「川習會」不一定提到這個話題? 川普回應:台灣就是台灣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10/29)抵達南韓,明天就要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 APEC 峰會的場邊舉行「川習會」了。被問到他跟習近平會怎麼處理台灣議題時,川普說,他不確定是否會談到台灣議題,但重申「台灣就是台灣」。而中國官媒《新華社》在今天下午 3 點,首度發新聞稿證實,川普和習近平將在明天舉行會談。現在,人就在南韓 APEC 晚宴的川普表示,明天會和習近平進行 3 個小時的會談,然後就會啟程返回美國。
鏡新聞 ・ 1 天前
川普:未與習近平談輝達Blackwell晶片
(中央社韓國慶州30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今天表示,他在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會談中,並未討論晶片製造商輝達(Nvidia)最先進的Blackwell人工智慧(AI)晶片。
中央社 ・ 8 小時前會晤習近平後搭機返美 川普稱4月將訪中國
(中央社釜山30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今天在韓國釜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後搭機返美,他告訴媒體自己將於4月訪問中國,習近平將在之後擇日訪美。
中央社 ・ 10 小時前
保持戰略優勢!與習近平會面前 川普宣布美重啟核武試驗
即時中心/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30)日於南韓釜山金海空軍基地舉行會晤,不過就在兩人見面前,川普突宣布重啟核武試驗。並稱目前中國的核武數量名列第三,但可能在5年內趕上美國,因此他指示五角大廈,以平等原則重新展開美國的核武測試。
民視 ・ 12 小時前
鄭麗文批賴清德麻煩製造者 民進:重複論調、背離台灣主權
[Newtalk新聞] 國民準主席鄭麗文表示,總統賴清德快變成美國口中的麻煩製造者,且若願意下架民進台獨綱,相信能迎來兩岸和平。對此,民進發言人韓瑩今(30)日表示,鄭身為最大在野主席,卻重複論調,背離台灣主權與民主共識。 鄭麗文接受媒體專訪表示,國際說「魯莽的台灣領導人」,就是在暗指台灣是麻煩製造者,而賴清德快變成美國口中的麻煩製造者,不就是因為賴完全配合美國嗎?她也提及,若賴清德願意接受九二共識、下架民進台獨綱,相信賴也可以改變兩岸關係、迎來兩岸和平。 韓瑩今下午指出,民進自「台灣前途決議文」以來,一貫主張兩岸互不隸屬、台灣前途由2300萬人決定,從前總統蔡英文的四個堅持,到賴清德提出的和平四大支柱,立場清楚一致。她批,反觀鄭麗文,過去批評九二共識,如今卻選擇擁抱此立場,價值觀早已偏離初衷。 韓瑩表示,這段時間以來,國民為首的在野多次遭美國與國際警告,削弱台灣防衛自主,向國際釋出錯誤訊息,形同在玩危險遊戲。她說,鄭麗文過去稱共軍擾台是在維持治安,如今又把「共軍不擾台」當作談判條件,前後態度反覆、立場錯亂。 韓瑩強調,和平必須建立在實力與團結上,不是靠妥協或幻
新頭殼 ・ 8 小時前
法國才傳準備2千部隊駐烏! 俄情報局:在波蘭-烏克蘭一帶訓練中
[Newtalk新聞] 俄羅斯對外情報局(SVR)昨(28)日聲稱,法國軍隊已經抵達波蘭與烏克蘭邊境一帶,正密集進行作戰協調與部署訓練,準備派遣約 2,000 名士兵與軍官進入烏克蘭境內。 俄羅斯對外情報局(SVR)昨(28)日聲稱,法國軍隊已經抵達波蘭與烏克蘭邊境一帶。 圖:翻攝自 X 據俄羅斯情報單位表示,這批部隊的主力將來自法國外籍軍團,其中不少成員是「來自拉丁美洲的傭兵戰士」。 俄國官媒隨即大肆渲染此事,稱「法國軍團正逼近俄羅斯邊境」,並指西方正在逐步升高與俄羅斯直接對抗的風險。俄羅斯也擔心若法軍確實進入烏克蘭,將迫使俄羅斯重新評估前線部署與外交策略。 法國陸軍參謀長皮埃爾.希爾(Pierre Schill)日前在國民議會聽證會上明確表示,法國「準備在2026年向烏克蘭部署部隊」,並將這項計畫正式納入「未來規劃」。圖為法國總統馬克宏。 圖:翻攝自馬克宏的X 法國目前尚未對俄羅斯說法做出正式回應。不過近月法國陸軍參謀長皮埃爾.希爾(Pierre Schill)曾在國會聽證會中表示,法國「準備在 2026 年向烏克蘭部署部隊」,並將這項計畫納入「戰後安全保障框架」。查看原文更多Ne
新頭殼 ・ 1 天前
川習會南韓釜山登場!兩大領袖紛紛示好...川普強調跟朋友見面「莫大榮幸」:會繼續就更多方面達成共識
川普向習近平表示,能跟自己的朋友見面是莫大的榮幸,並說他們已經在很多事情上達成共識,現在還會繼續就更多的方面凝聚共識。他也強調,很榮幸能邀請習近平出席,對此十分感謝。
放言 Fount Media ・ 11 小時前

邱議瑩批「蓮霧說」尖酸 柯志恩反嗆:誰比較刻薄自有公道
有意角逐高雄市長的國民立委柯志恩,日前在網路節目受訪時,狂酸民進選情不樂觀,開玩笑說:「現在派西瓜不會贏我了,可能要換蓮霧」,引來民進立委邱議瑩不滿,她請柯收起尖酸刻薄的嘴臉,別輕忽選民智慧;柯今回應,她和邱議瑩相比,誰比較尖酸刻薄,民眾自有公道。
自由時報 ・ 8 小時前
示警中國長臂管轄恐擴及APEC 林楚茵要求外交部、陸委會做好準備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永鴻/台北報導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今(30)日進行APEC專案報告及對台「長臂管轄」、「跨境鎮壓」相關應處專案報告,民進立委林楚茵質詢外交部長林佳龍及陸委會副主委沈有忠時,針對2026年APEC在中國舉辦,以及中國干預台灣國際參與等議題,要求確保人員安全並做好輿論戰、心理戰回防。 林楚茵表示,美國總統川普在「川習會」前強調...
匯流新聞網 ・ 8 小時前
啟動非洲豬瘟第2階段強化措施 卓榮泰:澈底阻斷傳播途徑
卓榮泰指出,為有效遏止疫情蔓延,農業部於本(10)月26日宣布禁運、禁宰及禁用廚餘養豬等政策再延長10日,同時啟動第2階段強化措施,無論是分級查訪、強化清消、精準疫調及擴大追查等,請農業部、環境部、內政部與地方政府並肩作戰,全力達成區塊清零的戰略目標。卓榮泰強調...
CTWANT ・ 6 小時前
前新北議員張瑞山告別式 賴清德總統親臨致意
前新北市議員張瑞山於本月18日辭世,今(30)日上午在新北市立殯儀館舉行告別式,親友與政壇人士齊聚致敬。賴清德總統、前行政院院長蘇貞昌、新北市長侯友宜、新北市議長蔣根煌、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民進祕書長徐國勇、副祕書長何博文、立委蘇巧慧及台北市部主委張茂楠等人皆到場表達哀思。
中時新聞網 ・ 7 小時前
台灣人心態變了? 最新民調曝「畏戰情緒高於統一 」前扁辦主任曝主因
根據《美麗島電子報》10月國政民調顯示,總統賴清德滿意度40.1%、不滿意度53.3%;滿意度提升4.6個百分點、不滿意度下降3.7個百分點,同時民進的好感度也回升至38.6%,略高於國民的35.7%與民眾的32.6%。對此,前扁辦主任陳淞山29日就表示,這主要是因為民進近月未犯重大錯誤,內部紛爭趨緩,而國民陷入主席選舉爭議,民眾則因捲入昌狗仔風波,導致民調出現此消彼長的變化。
中時新聞網 ・ 14 小時前

非洲豬瘟案場為何找王姓獸醫佐? 特約獸醫心寒曝原因:明年不再簽約
台中市梧棲區一處養豬場日前爆出全台首例非洲豬瘟,養豬場老農在豬隻出現大量異常死亡時,第一時間未通報養豬場特約的紀姓獸醫師,反而找不具備獸醫執照的藥商王姓獸醫佐,錯失防疫黃金時機。紀姓獸醫今日(10/29)在臉書發布長文,透露老農對他坦言「你不賣藥、又不收錢,我怎麼好意思麻煩你?」讓他無言以對,感嘆多年來投入基層防疫、為養豬戶奔走,如今情義已盡,宣布明年起不再接受動保所委託擔任特約獸醫師。
太報 ・ 1 天前
2028不一定推盧秀燕?鄭麗文:還有這兩人
[NOWnews今日新聞]國民準主席鄭麗文即將上任,面對2028大選,過去多人都認為台中市長盧秀燕是最強母雞,不過鄭麗文卻說,「恐怕不只一位」,引發議論。鄭麗文接受《ETtoday新聞雲》專訪時表...
今日新聞NOWNEWS ・ 14 小時前
被周玉蔻酸「髒又醜」王世堅皺眉回這句
[NOWnews今日新聞]民進積極布局2026地方選戰,在台北市長人選上,名嘴周玉蔻今(29)日表示,「民進會提名沈伯洋參選台北巿長嗎?我猜不會!」更大酸綠委王世堅「醜又髒」。對此,王世堅受訪時回...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