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慶州峰會將至 反華情緒如何左右中韓互動
從談好到談不攏到再次定調,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似乎終於要見面了——起碼白宮公開確認了會晤,而北京外交部也確認了習近平將到韓國(南韓)出席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特朗普最初在9月與習近平通話後,對外宣告將尋求在10月下旬於慶尚北道慶州市舉行的APEC峰會期間會晤,但隨後對中方收緊稀土出口法規、對通訊晶片(芯片)大戶高通(Qualcomm)展開反壟斷調查,以及對涉美船舶徵收專門港口費用,表達強烈不滿,甚至曾說「沒理由還見」。
但目前的進展,也許讓這場「習特會」的東道主——韓國總統李在明——稍稍舒一口氣。曾有媒體形容,李在明擔心習近平不來。
然而,讓李在明如此擔心的背後原因其實並未退散,且仍在發展當中——那是已在首爾街頭斷續出現多月的反華抗議示威。
韓國反華示威怎麼來的?
中國「十一」假期伊始,韓國對中國開放團體旅客免簽入境。而在同一時間,首爾一些繁華地段上,一些政治活動人士叫喊著「不要中國」、「趕走」等口號。
抗議主要地點除了中國使館所在的明洞外,還包括華人與韓國華僑社區九老區、大林洞,和中國遊客熱門遊覽地點弘大等。
10月18月,梨泰院商圈,抗爭團體自由大學(Freedom University)發起了又一場示威。他們撕毀了習近平與中國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的肖像。
「大韓民國快要變成中國的附庸了!」一位參加集會的群眾這樣對BBC韓語記者說。
「想到我們國家真要變成香港那樣,所以我走出來了。」
自由大學首席發言人沈在洪(音譯)告訴BBC韓語:「我們有無數的理由去反對中國,但最核心的原因是間諜活動。」
「上一次集會,我們之所以掛起『不讓中國人免簽入境』這幅標語,是因為接連有假扮成中國遊客的間諜拍攝軍事基地被抓。」
今年8月,濟州警察廳逮獲一男一女中國公民,涉嫌使用無人機非法拍攝海軍基地。7月,釜山地方檢察廳起訴兩名涉嫌擅自航拍韓國海軍基地和美軍航母的中國留學生。
從韓國媒體報導所見,兩宗案件是否確屬「假扮遊客的間諜」所為,暫無定論。
反華示威曠日持久,反制抗議也隨之而來。9月底,大林洞有民眾舉起了「解散反華極右翼團體」的橫幅。
與此同時,韓國媒體注意到網絡社交平台Threads上出現了台灣人討論應否在赴韓時配戴韓文「我是台灣人」襟章,以免被反華示威波及。自稱是該徽章設計者的網民表示,經媒體報導後,「這幾天訂單超級多」。
關於韓國最新一波反華情緒,某程度上可以追溯到2024年12月3日,時任總統尹錫悅頒布戒嚴令六小時事件。
在「軍事政變」失敗後,尹錫悅被提上韓國憲法法院接受彈劾審訊。1月16日,尹錫悅代表律師裴真漢在庭上引用了《天空電子日報》(SkyeDaily)當天的報道稱,「戒嚴當天,在選管委研修院內被捕的99名中國人,被移送至日本沖繩美軍基地」,而這些「中國人」接受盤問後「承認了與選舉舞弊有關的所有內容」。
另一位代表律師,前憲法法院法官曹大鉉說:「宣佈緊急戒嚴的理由是,國內外共產主義左翼勢力試圖通過選舉舞弊,奪取國會多數席位。」
韓國《中央日報》形容,這是將部分保守派油管網紅(YouTuber)主張的「中國政府介入韓國選舉舞弊」的陰謀論帶到憲法法庭上來。
然而,韓國中央選舉管理委員會、駐韓美軍和中國駐韓國大使館不久便出面駁斥《天空電子日報》的報導純屬捏造,選管委更報警控告報社與有關記者。
但這並未制止該陰謀論的傳播,首爾的反華示威不時出現,尤其是在6月份總統補選過後,參加的包括了尹錫悅的支持者,和被輿論形容為極右翼陣營人士。
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NCAFP)朝鮮半島問題青年研究員郝楠對BBC中文指出,導致當前韓國反華情緒的原因之一,是尹錫悅執政末期及被彈劾期間,出於個人政治目的煽動的「反華陰謀論」,「這一點是當前示威浪潮急劇擴大的直接動因」。
但郝楠認為還須考慮到兩個「結構性因素」——「薩德事件」以來長期存在的中韓民間對立情緒,以及韓國「親美」「友日」保守派,與傾向對華合作、對朝接觸的進步陣營之間出現分裂。「因此即便反華示威在媒體上聲量很大,也不能代表韓國社會整體的對華態度。」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系高級講師金惠真博士也指出,不能將眼前的反華情緒視為「根深蒂固」。
金惠真博士回覆BBC中文電郵提問說:「政治勢力有時會試圖動員選民對抗中國,而一些派人士也持續試圖將韓國內部的挑戰歸咎於中國。」
「另一個因素是,越來越多人感受到,一些與美國有關聯的特定團體,正刻意在韓國煽動對中國的負面情緒。關於這些行動背後是誰,仍有不少爭論。」
《韓民族日報》9月份曾報導,由73歲美籍韓裔金明惠(別名安妮·陳,Annie Chan)建立的組織——韓國保守主義聯合(KCPAC)與美國保守政治行動會議(CPAC)董事會成員章家敦(Gordon Chang)等合作,在所謂「選舉舞弊」問題上在華府遊說,爭取關注。
研究中國外交政策的韓國慶熙大學外國語學院中國語學系朱宰佑教授則認為,從沙塵暴吹襲、新冠病毒病(COVID-19)、香港民主議題到西海(中國稱黃海)主權爭端,韓國反華情緒有充分的正當性,但「反華情緒其實是韓國民眾對政府失望的結果,而不完全是針對中國本身」。
朱宰佑教授對BBC中文說:「每逢總統大選,無論候選人所屬政為何,總會表現出強烈意志與決心,聲稱將勇於面對這些問題,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然而,選舉過後的結果卻截然不同。」
韓國與中國最近的主權爭議事件之一,是中方在黃海兩國專屬經濟區(EEZ)重疊範圍內建設了三座大型金屬架構海上建築。中方稱這些是「民營企業設置的養殖設施」,包括浮動魚塘「深藍1」號和「深藍2」號。2025年2月,韓方海洋調查船到現場勘查,遭中國海警攔截,演變成中韓兩國海警對峙。韓聯社稱,2025年9月底,中國海警也曾「在黃海韓中暫定措施水域(PMZ)阻止南韓調查船對中方構造物進行檢查」。
「歷任總統都忙於向中國示好,並對韓國民眾稱這一切都是為了『國家利益』。然而,他們在對華關係中所謂追求『國家利益』的方式,對韓國人而言,始終是一種侮辱。」
「出於對此的失望與挫折,民眾選擇走上街頭表達不滿。」
李在明於6月份補選中當選為新總統。他在9月表態稱,這些示威是「針對特定國家遊客的歧視性集會,蓄意破壞雙邊關係」。10月新免簽措施生效後,李在明稱「絕不能對那些不文明、有損國格的行為置之不理」,「我們應堅決消除此類有損國家利益和形象的行為」。
中國駐韓國大使館發言人評論說:「我們遺憾地注意到,韓國個別政治人物散布不實信息,個別極右團體在中國遊客集中的首爾明洞、大林洞等地不時舉行針對中國的示威遊行。中韓雙方都對此明確反對。」
「他們選擇在中國人民歡度國慶、中秋雙節,韓國人民歡度開天、中秋雙節的喜慶日子這樣做,別有用心,也不得人心。」
10月15日,韓國國務總理金民錫稱,這些「仇視性示威」是「自殘行為」,政府將依法嚴正應對。
金惠真博士認為,無論是對中國還是對別的國家,韓國社會主流均不存在深厚敵意,因此李在明的言論符合主流意見。此外,從經濟上看,反華示威行動阻礙了觀光客,干擾了本地商家,對他們造成損害。
郝楠表示:「李在明雖出自進步陣營,但在美國貿易與防務壓力下,不得不延續尹錫悅時期建立的美日韓三邊安全框架,這客觀上壓縮了與中國、朝鮮、俄羅斯展開有意義接觸的空間。在這種情況下,李在明對國內極端反華示威的處理並未超越韓國的法治框架,也符合其維持外交平衡、避免局勢失控的政策邏輯。」
朱宰佑教授則認為李在明做了一個「糟糕」的選擇。尤其當一位執政議員在李在明指責有關集會具歧視性後隔天,提出要立法專門禁止歧視性示威,而日本駐韓大使館門前幾乎每週都有反日示威。
「全球沒有任何一個民主國家會立法禁止針對特定國家的抗議行動——這可能被視為對言論與表達自由的侵犯,而這正是普世價值之一。」
「更令人震驚的是,他認為向中國示好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是控制與壓制本國人民。這樣的做法可能會對美國產生反效果,因為美國幾乎每週都面對反美示威,這項舉措可能被視為爭議性決定。」
「薩德事件」九年來中韓關係有好轉過嗎?
9月下旬,「迪士尼+」韓語網劇《暴風雨》中,演員全智賢的一句對白「中國為何偏愛戰爭?」再次點燃中國網民呼籲「把韓劇禁播進行到底」的呼聲。
在此之前,原訂在海南三亞舉行,獲得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支持的一場韓國流行音樂演唱會被「無限期推遲」,韓國女子組合Kep1er原訂在福建福州的演出也被取消。
自2016年韓國尋求部署美國薩德(THAAD)反導彈系統激怒北京後,中國所謂的「限韓令」一直持續。這兩場演出原本被觀察人士視為中方有所鬆綁的指標。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9月17日被問及中國向韓國娛樂事業重新開放市場是否仍存在障礙時稱:「我不了解你提到的具體情況。中方對中韓間開展健康有益的文化交流不持異議。」
儘管反華情緒不能代表韓國的全部,韓國內部對中國的觀感似乎也有待改善。
韓國《中央日報》與韓國東亞研究院6月份發表的年度聯合民意調查結果顯示,66.3%受訪者對中國抱持負面看法,比2024年增長2.5個百分點。《中央日報》英文版形容這是值得警惕的比例。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7月份發表的年度調查顯示,只有19%韓國受訪者對中國存在好感,比2024年調查下跌六個百分點。
那麼,薩德事件到底是過去式,還是現在進行式?
韓國慶熙大學朱宰佑教授說:「也許薩德聽起來是個早已隨歲月流逝的老話題,但在北京眼中並非如此。」
如今習近平確定將出席韓國慶州APEC峰會,朱宰佑教授認為,「在他踏足韓國土地的一刻,薩德爭議將正式落幕」。
「正是中國對南韓實施了制裁,禁止特定韓國產業在中國市場發展,並迫使韓國在薩德問題上作出『三不』承諾」——即韓國政府不追加部署薩德系統、不加入美國導彈防禦系統、不建立韓美日三國軍事同盟。「習近平決定正式訪韓,他必須向提出最有力的理由與正當性,說明此行的必要性。」
新加坡國立大學金惠真博士則認為薩德屬於「過去式」。不過,「在當前地緣政治緊張下,韓國正愈加強調所謂『各自圖生』的觀念」。
「正如李在明總統在10月1日發表的國軍日演說所言,隨著世界進入各國必須專注於自身生存的時代,韓國必須保持警覺,並將自我保護作為優先考量。從這一角度來看,中國是重要的合作夥伴,美國亦然。但韓國將尋求一條具有戰略性的道路,與各方夥伴合作。」
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朝鮮半島問題青年研究員郝楠認為,自薩德事件以來長期存在的中韓民間對立情緒,主要集中在文化歸屬、輿論偏見等社會層面,「不過這種情緒隨著中國對韓免簽、中韓人文交流日漸頻繁之後已經明顯緩和」。
中國政法大學朝鮮半島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韓獻棟教授9月底在慶州舉行的一場研討會上稱,中方民調顯示,「70%至80%的中國民眾對韓國抱有積極、友好的看法」。要改善因薩德事件而疏遠的中韓人民情感,擴大兩國人民、特別是青少年間的交流,以及媒體客觀報導,至關重要。
朝鮮對慶州「習特會」影響幾何?
從美國總統訪問韓國行程敲定開始,特朗普將北上會晤朝鮮(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之說旋即沸沸揚揚。
隨著APEC慶州峰會臨近,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稱白宮官員一直在暗中籌備「特金會」,加上駐韓聯合國軍與韓國統一部宣佈在APEC會議期間暫停接待公眾參觀韓朝交界板門店,又引起了觀察人士遐想。
李在明9月份接受BBC專訪時曾說,他認為特朗普與金正恩有可能重聚,因為兩人「似乎有一定程度的互信」。特朗普本人10月24日在飛往亞洲途中告訴空軍一號上的隨行記者們,他對會晤金正恩持「100%」開放態度,並說他跟金正恩「關係很好」。
但BBC中文所接觸到的學者都不看好第三次「特金會」能在APEC慶州會議期間成事。
郝楠說:「即便朝鮮不斷通過發聲和發射導彈的方式謀求美方關注,但也明確表示了任何對美接觸的前提是美國承認其擁核國家地位。」
「雖然特朗普多次表示希望恢復與金正恩的峰會外交,也在口頭上稱朝鮮為核武國家,但美國政府的朝鮮半島無核化政策仍舊保持不變。」
金惠真博士說:「從朝鮮的角度來看,自從(2019年2月)河內峰會破局以來,現在要做出決策並不容易。」
與「特金會」相比,她認為韓方「格外關注」「習特會」。「至少他們希望這能促進中美之間更友善的關係,並為未來更順利的(韓美)經濟對話鋪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dPvWl3tUtE
朱宰佑教授則指出,從歷史上看,若「特金會」成事,將會牽動朝中關係,過去美朝之間的所有接觸,最終都導致這樣的結果」,但「特金會」會對韓中關係產生哪些影響,中國「不感興趣」。
換言之,作為東道主,李在明政府未必能從「特金會」與「習特會」的舉行得到任何好處。
朱宰佑說:「首爾的目標其實很簡單:希望促成習近平以國事訪問的形式來訪,同時斡旋美朝會談。但最終首爾將兩頭落空,因為美中雙方的真正關注點,是如何利用特朗普與習近平的首次會晤,無論地點是在慶州還是首爾。」
「至於與李在明的會談,習近平頂多會進行一場禮節性的交談,不會多也不會少。特朗普甚至可能不會與李總統進行『場邊會談』,頂多只是簡短寒暄。」
補充報導:BBC韓語記者崔正敏、崔有眞
其他人也在看


鄭麗文曾喊「我是中國人」 蔡正元:若不改2026多人落選
國民主席朱立倫卸任前,最後一次中常會上,特別提到,率領200多名工總辭,是為保留最大人事空間給新任主席,不過外界質疑,這狀況史無前例,是有意讓鄭麗文陷入無人可用窘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謝龍介連劉世芳都認錯 醫直言:2026贏不了
[NOWnews今日新聞]立法院內政委員會29日邀請內政部、海委會等部會針對非洲豬瘟防疫進行專題報告,國民立委謝龍介質詢時,卻分不清楚海委會主委管碧玲與內政部長劉世芳,場面超尷尬。不過綠營則猛批謝龍...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被周玉蔻酸「髒又醜」王世堅皺眉回這句
[NOWnews今日新聞]民進積極布局2026地方選戰,在台北市長人選上,名嘴周玉蔻今(29)日表示,「民進會提名沈伯洋參選台北巿長嗎?我猜不會!」更大酸綠委王世堅「醜又髒」。對此,王世堅受訪時回...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林佳龍挺林岱樺「不貪不取」!陳其邁說話了
[NOWnews今日新聞]民進立委林岱樺涉詐領助理費與加班費遭起訴,外交部長林佳龍29日卻突然表態力挺林岱樺,稱林岱樺有為有守、不貪不取,臉書遭灌爆,甚至被酸「是靠勢陳其邁在高雄市累積的陰德值太多,...
今日新聞NOWNEWS ・ 14 小時前
支持林岱樺選高雄市長!林佳龍力挺「不貪不取」 陳其邁發聲了
即時中心/黃于庭、魏熙芸報導民進近期陸續拍板2026縣市長人選,其中高雄綠委賴瑞隆、林岱樺、許智傑、邱議瑩,將面臨「4搶1」提名大戰。正國會掌門人、外交部長林佳龍昨(29)日震撼表態,力挺同派系林岱樺,並為其宣傳造勢晚會,引發討論。對此,高雄市長陳其邁今(30)日回應,尊重初選機制,也尊重選對會布局與協調。林佳龍昨晚突然於臉書發文,表態支持林岱樺,並誇讚其「深耕基層,勤政愛民,有為有守,不貪不取」,獲得大高雄鄉親的愛戴與支持。因此,他邀請市民站出來為高雄加油,更幫忙宣傳林岱樺將於岡山舉行的造勢晚會。對此,陳其邁表示,尊重內民主制度,且幾位候選人表現很有風度,最近都提出非常好的政策。他也強調,幾位立委過去在立法院是好同事,皆認真爭取並支持高雄預算。陳其邁認為,初選過程當中,隨著選舉節奏難免有快、有慢,也有不同布局,中央選對會則會負責協調相關事項。因此他尊重初選機制,也尊重選對會的布局跟協調。原文出處:快新聞/支持林岱樺選高雄市長!林佳龍力挺「不貪不取」 陳其邁發聲了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挺林岱樺參選高市長惹議 林佳龍:盼給她空間好好向支持者說明中國、北韓慘了?川普批准南韓造核動力潛艇 總統李在明談判成功行政院出手修法!故意殺人、兒虐致死判處無期或逾10年 不得假釋
民視影音 ・ 1 天前
替林岱樺站台引炸鍋!王義川:不出席造勢
[NOWnews今日新聞]民進高雄市長初選白熱化,內派系正國會成員日前相繼宣傳民進立委林岱樺的造勢晚會,引起外界批評,「正國會」民進發言人卓冠廷今(31)日下午向民眾致歉,並收回他的表態,而綠...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小時前

有信心贏何欣純 林家興宣示再戰屯區立委
[NOWnews今日新聞]年前4名年輕人組成「台中F4」參選區域立委,當選的3人後來被稱為「盧媽3子」,唯一落選的林家興,昨晚在臉書發500字長文,表態爭取參選2028台中立委,有信心戰贏已被提名參選...
今日新聞NOWNEWS ・ 5 小時前
堅持普丁非獨裁者 鄭麗文:他是一票一票選出來的
[Newtalk新聞] 國民新任主席鄭麗文日前接受接受《德國之聲》專訪,談及俄烏戰爭,鄭麗文稱,俄羅斯總統普丁「並不是獨裁者 」,而是民主選出來的領袖。鄭麗文今(31日)下午再重申,俄羅斯在蘇聯解體之後,很快就進行民主化的轉型,民主選舉已經行之多年。 《德國之聲》專訪期間,鄭麗文說道,她認為俄烏戰爭不應該爆發。就《德國之聲》記者談到:「歐洲人已經認清了,今天如果一個戰爭要爆發,當面對的是一個獨裁者的話,能夠決定的是這個獨裁者,而不是其他的民主政權。」鄭麗文則說:「普丁並不是獨裁者,他是民主選出來的領袖。」 《德國之聲》記者質疑說:「普丁不是獨裁者,你這是開啟了一個新的國際理論,你認為普丁…」。鄭麗文則重申,普丁是民主選舉產生。 面對引起於輿論爭議,甚至在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期間,與記者辯論交鋒。鄭麗文下午回應,的確,這可能跟熟悉的媒體訪問非常不一樣,很特別也很有趣,但她去接受訪問前,內人士就提醒,這個媒體的記者的行事風格比較特殊一點。 鄭麗文接著說,不過,這沒有關係,不管大家的態度是什麼,對他們有什麼樣的成見或誤解,她都希望能有越來越多溝通對話的機會,讓更多的朋友更了解國民的主張
新頭殼 ・ 1 小時前

前新北4連霸議員張瑞山逝世 賴總統.蘇貞昌到場致意
政治中心/林靜、楊柏玨 台北報導前新北市議員、現任議員張維倩的父親張瑞山,這個月18號逝世,享壽71歲,今(30號)舉辦告別式,包含總統賴清德、前行政院長蘇貞昌、新北市長侯友宜、北市副市長李四川及立委蘇巧慧等人都到了,現場冠蓋雲集,蘇貞昌致詞時,特別提到感謝他一生為台灣、新北努力打拼的貢獻。民進新北市議員張維倩父親、前議員張瑞山,18號過世,享壽71歲,總統賴清德親臨告別式致意。賴總統一一和家屬握手,女兒張維倩更是眼眶泛紅、表情哀戚。這場告別式包含總統賴清德、前行政院長蘇貞昌、新北市長侯友宜、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及新北立委蘇巧慧等人都到了。前新北4連霸議員張瑞山逝世 賴總統.蘇貞昌到場致意(圖/民視新聞)前行政院長蘇貞昌:「以尊敬不捨懷念不捨的心情,來送張瑞山議員,我還記得我做台北縣長時,他在縣議會,對中和大大小小的事情,他對我們台灣的民主,有很大的堅持,所以從民國83年加入民主進步。」由蘇前院長、民進祕書長徐國勇等人擔任覆旗官,以旗覆棺,隆重送別張瑞山,要追念他對台灣自由民主人權發展的貢獻,民進也特別頒發表揚狀,感謝他的付出。前新北4連霸議員張瑞山逝世 覆蓋旗(圖/民視新聞)蘇貞昌以前台北縣長身分、悼念張瑞山。張瑞山從政經歷超過30年,民國75年起,連任4屆台北縣中和市民代表、2屆縣議員、新北升格直轄市後,又連任兩屆議員,4連勝戰績稱霸一方,四度出任民進團總召、在前總統蔡英文競選新北市長跟總統時,都擔任副總幹事,政壇經歷豐富,107年後張瑞山正式交棒給女兒張維倩,退居幕後轉任顧問,持續推動地方建設,不遺餘力。前新北4連霸議員張瑞山逝世 賴總統.蘇貞昌到場致意(圖/民視新聞)前行政院長蘇貞昌:「議員現在雖然離開,前行政院長蘇貞昌,讓我們不捨,前行政院長蘇貞昌,但是一定他這個精神傳承,前行政院長蘇貞昌,他一定也是希望大家,前行政院長蘇貞昌,繼續照顧他的家後,前行政院長蘇貞昌,照顧他的妻子兒女,前行政院長蘇貞昌,用這個精神繼續服務地方打拚。」現場氣氛莊嚴肅穆,家屬盼張瑞山一生為地方貢獻的精神,讓世人永遠懷念。原文出處:前新北4連霸議員張瑞山逝世 蘇貞昌送別「感謝一生為台灣、新北打拚」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華碩中配錢麗鼓吹武統遭除籍 梁文傑:歡迎透過法律爭取權利川習會恐出賣台灣? 民進怒駁斥:「美國棄台論」全都是認知作戰政壇人士齊聚張瑞山告別式弔唁 靈柩覆蓋民進旗「一生奉獻民主」
民視影音 ・ 1 天前
台南市長選戰初選激烈 林俊憲.陳亭妃走人情味爭取選民支持
南部中心/林俊明、蘇晟維 台南報導明年的台南市長選戰,民進的林俊憲及陳亭妃,兩個人爭初選打得火熱,各自推出手繪看板與溫情影片,走人情味,希望爭取更多選民支持,但國民這邊,在陳以信宣布參選後,謝龍介也開始積極應對,31日就掛上自己的首面看板,喊出不管民調電話怎麼問,都要唯一支持謝龍介。國民立委謝龍介31日掛起首面個人看板爭取支持。(圖/民視新聞)找來議員擬參選人一起喊口號,要大家唯一支持謝龍介,內出現了競爭者,國民立委謝龍介,31日掛上了自己的首面參選看板,國民立委謝龍介說,「不要再說我們介入初選,國民不會做這種事,我們會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地光復台南市,所有的議員同心協力,我們就是要攻下台南市。」強調自己不想介入民進的初選,更對自己贏得國民的初選有信心,只是這看板的位置,特地挑在林俊憲旁邊,也引起更多外界猜想。民進立委林俊憲找來國寶級繪師顏振發,畫出自己的手繪看板。(圖/翻攝畫面)面對謝龍介開打看板戰,林俊憲則是走起懷舊看板風,找來台南的國寶級手繪看板師傅顏振發,親自一筆一畫,畫出林俊憲的肖像,神情也是維妙維肖,更在林俊憲的造勢大會上送給林俊憲,堪稱是最有溫度的競選看板,民進立委林俊憲說,「要在比較黃昏、比較不會那麼熱的時候,他在服務處現場當眾來開始畫,因為他不可以在密閉空間裡面來畫,這張看板掛上去以後,意外地也變成很多人,來打卡的一個地方,因為現在這種手繪的看板太少了。」民進立委陳亭妃推影片,走溫情訴求。(圖/翻攝畫面)而林俊憲內初選的對手陳亭妃,不推看板推影片,走感性路線,強調自己27年來一直都在,勤跑基層跟大家問候,希望能夠團結台南綠營,要打贏這場台南市長選戰,民進立委陳亭妃表示,「影片要傳達的就是溫度與溫暖,亭妃堅信政治一定有溫度,我們也希望台南四百年,可以出現第一位女市長。」藍綠各自拚初選,也讓這場台南市長選舉,越來越熱鬧。原文出處:台南市長選戰初選激烈 林俊憲、陳亭妃走人情味爭取選民支持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中市府麻煩大了?民進團怒轟防疫延宕 赴監院遞狀求徹查疏失《菱傳媒》捲黃國昌狗仔案熄燈 社長陳申青告別信曝光台中環保局官網不提廚餘!反要求基層設攤支援 江肇國:市府應優先防疫
民視影音 ・ 30 分鐘前
鄭麗文務布局1/任用「老幹新枝」打組合拳 藍新生代將掌發言體系
國民本週六(11月1日)召開全代會,新任主席鄭麗文當天將正式就任,鄭近期已公布兩波務人事,但相關任命多是熟面孔,包括前祕書長李乾龍、前組發會主委李哲華等人皆回任。本刊調查,鄭所率領的中央,一級主管以「老幹」為主,其他像是青年部、新媒體部、對外發言系統等才會啟用「新枝」,由內青壯世代來擔任。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3 小時前
林佳龍挺林岱樺選高市長 邱議瑩:國家利益擺第一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外交部長林佳龍也是現在民進正國會派系掌門人,29日晚間發文力挺民進立委林岱樺,更表示她是「有為有守不貪不取」,包括其他正國會成員也先後發聲。對此,民進立委邱議瑩表示,從政者國家利益應放第一,最後才是派系跟個人,林岱樺則喊話,不要傷害我的朋友。一句「台灣加油」在深夜發酵,外交部長林佳龍在社群上公開支持,同屬正國會系統的林岱樺參選高雄市長,還寫下「有為有守不貪不取」,喊話高雄市民參加11月1日的造勢晚會,更在留言區分享林岱樺的主題曲「心酸的告白」。外交部長林佳龍說:「台灣是一個民主法治,而且很保障人權的社會,所以我們支持林岱樺委員,捍衛她自己的一個權利。」即便林岱樺深陷詐領助理費風波,但不只林佳龍全力相挺,同為正國會的立委黃秀芳八點半率先轉發,之後王義川陳秀寶也通通跟進,另外還有多名議員通通跟進,更打算出席造勢晚會。立委(民)邱議瑩說:「身為一個從政者,國家利益,台灣利益永遠要擺在第一位,接下來才是政,最後才是派系跟個人。」立委(民)林岱樺說:「岱樺可以接受任何的考驗,但請不要傷害我的朋友,萬千磨難終將還我清白。」正國會動作積極除了要替林岱樺周六造勢之外,攤開民進2026選對會第一波縣市首長提名。台中市民進推出的,何欣純屬於新潮流,宜蘭縣則是有親賴的律師林國漳,嘉義市民進立委王美惠,屬於英系,至於台東縣陳瑩雖然屬於正國會,卻是各派系共識,另外新北雖然還沒公布,蘇系的蘇巧慧也幾乎訂於一尊。只是林佳龍發文時間點,隔天就是川習會登場再加上又身兼外交部長,也一度惹議,立委(民)賴瑞隆說:「這部分我們尊重,因為每個人都有各自的一些思考跟他的交情。」綠營港都初選四搶一,有志大位者兄弟登山各自努力。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23 小時前
中國立案調查沈伯洋 民進怒斥「紅色恐怖」:威嚇台灣、危害區域和平
國台辦去年10月將立委沈伯洋列入「台獨頑固分子」清單;本月28日,紅色恐怖再度出手,透過重慶公安局援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及「懲獨22條」以沈伯洋透過建立「台獨」分裂組織「黑熊學院」等方式從事分裂國家犯罪活動為由,對沈伯洋立案偵查,隨後國台辦還聲稱這是「反對台獨、維護統一」的正義之舉。對此,民進中國部今(30)日表示,這真是荒謬至極、非常可惡的行動。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立院三讀「馬太鞍重建條例」 經費增至300億協助花蓮
花蓮縣 / 綜合報導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情造成19人死亡,立法院今(31)日三讀通過「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重建特別條例」協助災民,所需經費也從原先的200億,增加到300億元。對此,國民立委傅崐萁喊話加速執行,民進立委沈伯洋表示,不要進地方人士口袋。立法院長韓國瑜說:「馬太鞍堰塞湖災後重建,特別條例制定通過。」敲下議事錘朝野立委通通拍手鼓掌,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重建特別條例,經過朝野協商31日立法院三讀通過。立委(國)傅崐萁說:「希望此次不幸的事件,能夠在最快的速度,行政院完成相關重建的工作,讓光明早日回到這些受困的鄉親,能夠回到原有的安定生活。」身為花蓮在地立委三讀通過後,傅崐萁不忘喊話中央加速執行,未來主管機關將是,行政院工程委員會經費上看300億,內容包括堰塞湖調查,受災民眾安置,以及清淤修繕農田泥沙清運,施行日期2027年3月31日,不過像是光復鄉聚落型 污 水處理中心,馬太鞍溪超級堤防從10公尺延伸到50公尺,較困難的工程可以展延2028年12底,這也是台灣第一個堰塞湖釀災重建條例。立委(眾)張啓楷說:「雖然文字刪除,潰壩的事實不容抹滅。」潰壩的事實不容抹滅民進不要把手申到媒體。立委(民)沈伯洋說:「我們必須要確保這300億,實實在在的用在花蓮災民的身上,實實在在的用在花蓮災民的身上,不是只是把金錢框列出來,結果重建遙遙無期,金錢最後只是進到地方政治人物的口袋,我相信這絕對不是台灣人民所樂見的。」即便為災區重建的心有志一同,但朝野紛爭卻沒因此停歇。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5 小時前
昔批國民喪盡天良!今成主席 鄭麗文曝「由綠轉藍」關鍵:深受連戰感動
前立委鄭麗文明(11月1日)將就任中國國民主席,然而過去她是學運出身,曾喊出「台灣建國」的主張並加入民進、當選國大代表,如今身分、立場大轉變,屢遭各界質疑,也挨批「變色龍」「背骨仔」的罵名。鄭麗文近日接受《德國之聲》訪問被談及前後這37年間的心路歷程,透露當年離開民進後轉投國民的背後故事。
鏡週刊Mirror Media ・ 4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