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HPC需求大爆發!旺矽首度攻破2,000元關卡 法人看好長線續強
[FTNN新聞網]記者黃詩雯/綜合報導
旺矽(6223)股價強勢上攻,28日收在2,010元,首次突破2,000元大關,寫下歷史新高。市場看好,AI、高速運算(HPC)與車用晶片需求持續升溫,帶動測試設備需求暴增,旺矽憑藉高階MEMS探針卡技術領先,成為AI供應鏈的重要受益股。
旺矽第三季營收達95.35億元,年增33.01%,創下歷史次高紀錄。公司指出,隨著AI晶片朝高頻、高熱與大封裝方向發展,測試難度提升,傳統探針卡已難應付,公司已與國際大廠共同開發2奈米晶片測試方案,以掌握未來規格趨勢。法人預期,旺矽積極擴產、接單暢旺,營運將穩步成長。
市場傳出,輝達(NVIDIA)GB200、GB300與Rubin平台陸續量產,帶動控制晶片、介面晶片、電源晶片升級,也讓探針卡需求同步飆升。旺矽的高階MEMS探針卡不僅用於AI加速器,也切入ASIC與網通晶片測試,產品組合持續往高毛利領域移動。
公司規劃2026年MEMS產能提升至「每月200萬針」,比現階段再增逾五成,以因應AI晶片測試長期需求。法人指出,旺矽產品具低接觸電阻、高可靠度與長壽命優勢,可提升測試效率與良率,技術領先優勢明確,地位愈加穩固。
◎《FTNN新聞網》提醒您:本資料僅供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更多FTNN新聞網報導
唯一受惠台廠!「它」搭上蘋果供應潮 股價一度飆漲停、成交額破154億
台灣封測王出列!全球客戶搶單「這檔」 股價狂飆8%衝上2245元再創新高
半年強漲187%!這「半導體測試王」AI訂單湧入推爆營收 單季獲利上看一股本
其他人也在看
《半導體》注意股:旺矽 近5日漲10.14%
【時報-台北電】旺矽(6223)於28日遭櫃買中心列入注意股,原因為最近六個營業日(含當日)起迄兩個營業日之最後成交價價差達新臺幣185元(第十一款)。28日收盤價為2010.00元,本益比為69.72。 旺矽(6223)近3日股價漲10.44%,近5日漲10.14%,近5日成交均量1520張,券資比20.28%,近5日當沖比51.37%。近5日三大法人買超842張,外資賣超46張,投信買超830張,自營商買超58張。(編輯:財經內容中心)
時報資訊 ・ 1 天前
AI產業熱 有利台股指數上升
科技龍頭大廠帶領下,台股再度刷新歷史新高,本周國際市場又有眾多大事,包括超級央行週以及美國科技股超級財報週,美國四大CSP與蘋果將公布財報與本季展望,CSP資本支出向來被視為AI趨勢成長指標,可持續關注。投信法人預料,在全球AI產業持續熱絡之下,將持續推升台廠AI相關供應鏈股價漲幅表現,也有利於台股指數上升空間。
工商時報 ・ 1 天前熱門股-旺矽 首登兩千元關卡
旺矽(6223)28日收在2,010元,股價首次登上二千元大關,再創歷史新高,以技術面來看,目前短中長期均線呈現多頭排列,同時,近二個多月以來,股價呈現緩步走升格局,包括KD、RSI、MACD等技術指標,目前均呈現偏多格局,近一周以來投信法人也站在買方,有利多方繼續表態。
工商時報 ・ 1 天前《科技》AI浪潮!臺灣IC設計今年突破1.4兆、明年上看1.5兆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受惠AI半導體與伺服器需求強勁帶動,臺灣IC設計產業2025年可望再創高峰,年成長率預估達12.6%,產值上看新臺幣1.4兆元。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分析師鍾淑婷指出,2025年上半年產業走勢呈「先揚後抑」:第一季受中國刺激政策與供應鏈提前拉貨推升,市場需求明顯反彈;惟急單效益逐步消退,加上新臺幣升值造成匯兌壓力,使上半年動能收斂。展望第四季,邊緣AI與網通晶片需求轉強、旗艦手機晶片銷售暢旺、AI ASIC設計服務接單穩健,並受惠車用與PC運算晶片與國際大廠合作發酵,全年成長動能可望延續,推升產值改寫新高。 鍾淑婷進一步表示,產業成長動能正由雲端AI向邊緣延伸。AI PC與AI手機滲透率持續提升,帶動運算與記憶體相關晶片需求;AI伺服器市場規模龐大,仍是推動整體產業的關鍵引擎。除消費性應用外,車用電子、工業自動化與物聯網等領域亦維持穩健擴張。據此,2026年臺灣IC設計業有望邁入更為穩健的成長期,產值上看新臺幣1.5兆元。 面對AI時代的結構性機會,鍾淑婷建議國內IC設計業者把握AI半導體與伺服器市場節奏,除深耕CPU/GPU/NPU等核心運算與加速晶片外,亦應強化
時報資訊 ・ 1 天前【國票金控晨訊】多方防守相對積極
日期:2025年10月29日※操作建議與結論美中關係和緩,美四大指數收漲黃仁勳於GTC上激勵言論,有助台股再諦新猷今日盤勢及未來走勢:(台股偏多看法不變,可留意光通族群)美國頻頻釋出對中善意,此舉激勵美股四大指數全數收漲,漲幅介於+0.23%至 +0.8%,台積電ADR上漲1.1%,台指期夜盤上漲210點,而Nvida在GTC大會上激勵言論股價大漲4.98%,有助台AI股持續領軍,引領指數再諦新猷。※短線看法本週台股創高之後小幅壓回,然整體維持於兩萬八附近震盪,顯示多方防守相對積極,此外隨著美系四大CSP業者接連召開法說,預期將釋出AI正向展望,有助AI族群領軍,推升台股再創新高,惟當前FOMC和川習會臨近,恐引發短線獲利了結賣壓,造就短線台股波動加劇,當前指數以兩萬七千五百點之上震盪看待。※操作建議近期Nvidia在官網宣布,旗下首款採用CPO技術的矽光子網路交換產品正式亮相,並獲得Oracle和Meta兩大雲端巨擘導入,顯示AI光通訊時代正式啟動,帶動近期相關個股股價走強,預期波段漲勢即將啟航,當前位階仍可偏多看待。※重點產業與族群光通 – 3363上詮、3450聯鈞、6442光聖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
被罷團拱選台北市長 沈伯洋感謝:現在最重要的事是把立委做好
根據《上報》報導指出,推動大罷免的公民團體,這陣子有相關人士在與民進高層接觸,探詢沈伯洋參選台北市長的可能性,公民團體也會在民進10月31日徵召區報名截止前,推薦沈伯洋,讓他趕上「報名」末班車。對此,沈伯洋稍早於立法院受訪時表示,他昨天下飛機後才看到新聞...
CTWANT ・ 10 小時前《國際產業》安世供應危機 汽車製造商忙於搜尋晶片
【時報編譯張朝欽綜合外電報導】由於荷蘭公司安世半導體(Nexperia)的晶片供應危機不斷加深,威脅到整個產業的汽車生產,目前全球汽車製造商正忙於尋找晶片,並查核供應商是否擁有充足的庫存。 荷蘭政府在上個月奪取了安世的控制權,主要是擔心安世會將技術轉移到中國母公司聞泰科技(Wingtech)。但隨後北京也禁止了安世的產品從中國出口。 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在週三提出警告,稱與安世相關的晶片短缺,將很快地影響到汽車工廠的進度安排。汽車業目前正在儲備庫存,但供應量正在迅速減少,替代供應商則需要幾個月的時間來增加庫存。 包括日產(Nissan)和賓士(Mercedes-Benz)等多家汽車製造商都在試圖應對供應不確定的局面。日產指出,公司晶片庫存足以維持到11月第一周。 本田(Honda)發言人說,公司在周二暫停了在墨西哥的生產,並已開始調整在美國和加拿大的生產。 據巴西官員表示,如果危機持續下去,一些製造商可能不得不在兩到三週內停止生產。 安世的晶片廣泛地被應用在汽車零件上,儘管它們屬於較基礎的晶片,而供應危機也汽車業面臨新挑戰。 日產的性能長Guillaume Cartier在東
時報資訊 ・ 8 小時前豐田:不會因安世出口限制而立即面臨晶片短缺
豐田汽車(Toyota Motor)社長佐藤恒治(Koji Sato)表示,近期中國針對晶片製造商安世半導體(Nexperia)實施的出口限制,並未立即導致晶片短缺,不過強調這家日本車廠正密切關注對生產造成的風險。
中時財經即時 ・ 9 小時前SK海力士單季獲利創歷史新高 押注晶片「超級循環」
(中央社首爾2025年10月29日綜合外電報導)SK海力士(SK Hynix)今天公布單季獲利創新高紀錄,並表示受人工智慧(AI)熱潮帶動的晶片「超級循環」將會延續,明年公司所有晶片產能已全數售罄,計劃大幅增加投資。路透社報導,為AI晶片龍頭輝達(Nvidia)供應記憶體的SK海力士指出,記憶體晶片供應可能成長有限,但需求卻急速上升,各大客戶正爭相擴大AI資料中心基礎建設的投資。在獲利創新高的財報公布後,SK海力士股價一度上漲6%,遠超出韓股KOSPI指數的1.5%漲幅。SK海力士表示,由於晶片短缺加劇,愈來愈多客戶提前為明年下單並簽訂長期合約,以確保供應無虞。同時,產線正逐步轉向生產高頻寬記憶體(HBM),導致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等傳統記憶體產量受限。SK海力士DRAM行銷主管金奎賢(Kim Kyu-hyun)表示:「這種結構性限制,意味著DRAM總體供應將持續受限,供應成長將落後快速增加的需求,進一步支撐當前延續的記憶體超級循環。」SK海力士第3季(7至9月)營利11.4兆韓元,較上年同期成長62%,符合市場預期;第3季營收年增39%,達24.4兆韓元。SK海力士已獲得明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安世半導體斷貨全球車廠急尋晶片 Nissan稱僅夠再撐幾天
(中央社東京/柏林29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國禁止荷蘭安世半導體的產品出口,造成車用晶片供應吃緊問題加劇,令整體汽車製造業受到威脅。全球各大車廠急尋供貨及向供應商確認庫存,有車廠稱可能僅夠再撐幾天。
中央社 ・ 22 小時前《國際產業》安世出口禁令 豐田:暫無晶片短缺疑慮
【時報-台北電】豐田汽車(Toyota Motor)社長佐藤恒治(Koji Sato)表示,近期中國針對晶片製造商安世半導體(Nexperia)實施的出口限制,並未立即導致晶片短缺,不過強調這家日本車廠正密切關注對生產造成的風險。 佐藤29日下午在東京舉行的日本移動大展向記者表示:「我認為確實存在一些風險,但這並不代表我們明天就會面臨晶片短缺的情況。」 他提到,雖然這個問題可能會影響豐田的產量,但這家全球最暢銷車廠不會突然面臨嚴重的供應短缺。 全球汽車製造商正急於確保晶片供應以及審查庫存,擔憂因荷蘭晶片製造商安世半導體相關的供應吃緊可能波及自身產能。(新聞來源:中時即時 陳怡均)
時報資訊 ・ 7 小時前《盤後解析》收盤首見28K 黃文清:審慎樂觀續戰高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NVIDIA GTC大會黃仁勳力抗AI泡沫疑慮,掀起概念股強漲浪潮,除了周二美股三大指數再度創下收盤新高,台股同樣飆高,周三大盤開漲208.8點報28157.91點,台積電、台股盤中雙雙再締新猷,最高分別攻抵1515元、28395.31點,上漲40元、446.2點,輝達概念股、蘋果概念股、台積電概念股勁揚,伺服器組裝、探針卡、封裝、貨櫃、綠能也同樣強勢助攻,指數盤中、收盤也創下歷史新高,收盤首破28000關卡,量能續升,成交量創下10個交易日以來最高。但櫃檯指數尾盤最後遭下拉,量縮翻黑收跌,主因傳產、電機走弱。 周三終場,加權指數上漲345.63點或1.24%,報28294.74點,成交量升至5780.09億元;櫃檯指數則翻黑下跌0.11點或0.04%,報264.08點,成交量降至1391.14億元。 光輝十月,10月台股大漲2474.20點或9.58%,接連衝上27000、28000大關,即將進入11月能否延續漲勢?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表示,這周台美企業財報陸續公布,包括雲端大廠、蘋果等公司財報,GTC也有題材發揮,加上美國降息行情,指數持續創高,狀況審慎
時報資訊 ・ 1 天前
川習會登場! 川普稱習近平是強硬談判者:這不是好事|#鏡新聞
川習會在今天(10/30)台灣時間10點正式登場,這是兩人相隔6年以來首次會面,他們一開始就在鏡頭前握手寒暄。美國總統川普表示,將舉行一次非常成功的會議,但也直言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是非常強硬的談判者,還補充「這可不是好事」。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8 小時前凌通、天鈺研發AI晶片 獲經濟部補助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2025年10月30日電)瞄準AI市場商機,IC設計廠凌通(4952)和天鈺(4961)等積極投入AI晶片研發,獲得經濟部產發署「驅動國內IC設計業先進發展補助計畫」補助。經濟部產發署「驅動國內IC設計業先進發展補助計畫」日前公布新一波核定名單,包括凌通、天鈺和敦泰(3545)等晶片廠皆入列。其中,凌通將投入輕量化高效模型與深度學習加速器的智慧眼鏡AI晶片研發。天鈺將開發低功耗、多模的微型人工智慧晶片。敦泰則將開發穿戴式超低功耗觸控顯示驅動整合晶片。凌通表示,近年積極開發邊緣AI應用市場,已將AI功能導入掃地機器人、高階玩具等領域,品牌玩具廠客戶的AI體感學習遊戲機LeapMove內建凌通的多媒體AI晶片,透過內建的感測器偵測玩家的動作,並可讓玩家化身遊戲螢幕中的主角,達到學習、運動與娛樂效果,在法國玩具大獎賽中得獎。受通膨及關稅不確定性影響,凌通第3季營收滑落至新台幣4.79億元,因業績基期低,凌通將力求第4季營運表現維持穩定。
中央社財經 ・ 10 小時前《半導體》精測Q4淡季營運穩高檔 2026年續拚雙位數成長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半導體測試介面廠精測(6510)今(29)日召開線上法說,總經理黃水可表示,受步入淡季影響,預期2025年第四季營收可能小幅下滑,但毛利率可望持穩目標區間高檔,並對2026年展望維持審慎樂觀、目標維持雙位數成長,毛利率維持50~55%目標區間不變。 精測第三季合併營收12.42億元,季增2.16%、年增35.45%,創同期新高、歷史第三高,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2.75億元,季增27.82%、年增達1.58倍,每股盈餘8.41元,創歷史第四高。毛利率「雙升」至56.33%,營益率24.73%,分創歷史次高及近4年同期高。 合計精測前三季合併營收36.1億元、年增達55.92%,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7.12億元、仍年增達近2.8倍,每股盈餘21.73元,雙創同期新高。毛利率55.36%、營益率24.13%,分創同期新高及近4年同期高。 精測總經理黃水可表示,第三季成長主動能為AI及手機晶片(AP)應用,高效運算(HPC)相關IC測試板營收顯著年增、AP應用探針卡占比較高,季節性因素及產品組合較佳使毛利率略優於預期區間。第三季探針卡營收2.88億元,季增27%、年增達4
時報資訊 ・ 1 天前
智原 奪4奈米AI ASIC新案
智原(3035)28日召開法說,第三季每股稅後純益(EPS)0.58元;總經理王國雍指出,智原深化先進領域發展,成功拿下4奈米AI ASIC新案,先進製程開發與AI設計能力受國際客戶肯定;封裝方面也獲北美客戶2.5D與3D先進封裝新案。王國雍強調,智原採多元代工策略、協助客戶分散地緣風險,提升公司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戰略價值。
工商時報 ・ 1 天前《半導體》奪4奈米AI新案+北美封裝訂單加持 智原亮燈漲停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智原(3035)法說報喜,不僅拿下4奈米AI ASIC新案,亦取得北美客戶2.5D與3D先進封裝新案。展望2026年,智原預期,扣除今年備料因素後,明年毛利率可望回升至40%以上,核心業務營收仍將持續成長,看好明年營收與獲利表現皆將優於今年。智原今日股價挾基本面利多帶動,強勢攻上漲停鎖住,收在184.5元。 智原2025年第三季合併營收為新台幣32.4億元,季減28%、年增12%;毛利率為33.2%;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1.5億元,每股盈餘(EPS)0.58元。 智原持續深化先進製程與先進封裝兩大引擎,不僅成功拿下4奈米AI ASIC新案,展現國際客戶對其先進製程開發與AI設計能力的雙重肯定,也憑藉先進封裝量產實績,取得北美客戶2.5D與3D先進封裝新案,顯示區域市場多元化策略成果顯著。 在晶圓代工策略上,智原採取「多源代工策略(Multiple Foundry Strategy)」,與四大國際晶圓代工夥伴建立策略合作關係。目前已完整掌握各合作夥伴的製程設計套件(Process Design Kit, PDK),並正式啟用設計平台承接客戶專案。 先進ASIC市場
時報資訊 ・ 1 天前《其他電》宜特前3季每股賺4.2元 新服務布局添2026動能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電子驗證分析廠宜特(3289)公布2025年第三季自結合併營收12.75億元,季增5.95%、年增14.31%,連3季創高,但營業利益0.84億元,季減4.75%、年減29.06%。加上業外收益季減63%,使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0.74億元,季減33.44%、年減13.04%,每股盈餘1元,雙創近7季低。 合計宜特2025年前三季自結合併營收36.11億元、年增11.51%,營業利益2.94億元、年增0.91%,雙雙續創同期新高。惟因業外收益驟減58.98%,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3.12億元、年減20.2%,仍創同期第三高,每股盈餘4.2元。 觀察宜特本業獲利指標,第三季毛利率、營益率「雙降」至24.45%、6.59%,雙創近2年低。前三季毛利率27.43%、營益率8.15%,遜於去年同期28.12%、9.01%,營益率為近4年同期低。 對於第三季營收創高、獲利反探近7季低,宜特說明,主因「2奈米ALD新材料驗證平臺」及「矽光子與CPO驗證方案」2項新技術服務的擴廠與導入研發費用於第三季先行認列,屬於「費用先行、效益隨後」的階段性現象,未來將成為推動營收與獲利成長
時報資訊 ・ 1 天前《其他電》大客戶積極擴產 迅得半導體營收續成長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半導體大客戶積極擴產,迅得(6438)董事長王年清表示,今年半導體相關營收佔比已逾一半,2026年半導體相關營收會持續成長,營收佔比可望接近60%,2025年營收有望創下歷年新高,明年亦可望維持今年水準。 迅得機械長期深耕智慧製造與智慧物流領域,不僅以技術創新領先業界,更以推動產業升級為己任,致力成為帶動整體製造業數位轉型的重要推手,近期鏈結迅得&微程式CIC新創聯盟團隊,包括聚焦智慧搬運與數位孿生系統的宇見智能(MetAI)、AI影像識別方案的慧穩科技、無線能源監控的博世科智能、工業RPA流程自動化的伊斯酷軟體,以及智慧用電管理的展綠科技等新創合作夥伴,共同協助PCB產業邁向智慧化、高效化與低碳化。 王年清表示,聯盟成立象徵產業合作新里程碑,透過跨域整合與共同合作,將加速智慧工廠導入與技術創新應用,打造台灣PCB產業的全球競爭新優勢,迅得機械將持續扮演推動者角色,與夥伴共創智慧製造新價值。 迅得2025年前9月合併營收為48.52億元,年增26.46%,王年清表示,今年營收有機會創下歷年新高,但獲利受到大陸影響很大,目前正積極調整大陸廠區體質,預期明年第1季
時報資訊 ・ 1 天前《其他電》宜特前三季每股賺4.2元
【時報-台北電】宜特(3289)持續強化先進製程與AI領域布局。宜特表示,近期兩項新技術服務「2奈米ALD新材料驗證平台」與「矽光子暨CPO驗證方案」已進入導入階段,初期投入費用較高,影響短期獲利,但屬「費用先行、效益隨後」的階段性現象,將成為推動未來營收與獲利的重要引擎。 宜特第三季合併營收12.76億元,季增5.95%、年增14.31%;營業淨利0.84億元、稅後淨利0.74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1.00元。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36.11億元、年增11.51%;稅後純益3.12億元,EPS達4.20元。 宜特指出,「2奈米ALD新材料驗證平台」是因應晶圓代工業者導入立體電晶體架構(GAA)而推出的新服務。隨先進製程進入2奈米節點,對原子層沉積(ALD)設備與新材料需求快速擴張。 宜特將分析能力延伸至材料端,提供從選材、鍍膜到薄膜品質評估的一條龍驗證流程,可協助材料商與晶片代工大廠加快新材料開發速度,縮短產品導入時程。 另一項「矽光子與CPO驗證方案」則鎖定AI與高速運算市場,結合光電測試、可靠度驗證與結構分析能力,並與光焱科技合作,突破業界長期難以量化光損與封裝良率的痛點,讓客
時報資訊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