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熱潮終將走向泡沫?谷月涵揭千禧年網路泡沫『驚人相似點』!
論壇中心/綜合報導
生成式AI引爆投資熱潮,但「台灣先生」谷月涵發出警示:這波熱潮將重演網路泡沫歷史!他分析,當企業投資AI直到回報率歸零時,市場必然修正,這個循環約需四到五年。在熱潮中,他建議除半導體外,應關注「能源概念股」。因AI、電動車耗電暴增,能源需求將指數型成長。谷月涵轉戰能源新創。他觀察到核融合技術已從理論邁入工程,看好台灣以半導體優勢發展核融合反應器。鎖定本週【決策者】,聽他分享趨勢與投資洞察。

示意圖(圖/民視新聞)
隨著生成式AI在各領域展現突破性發展,雲端巨頭與晶片廠商瘋狂投資,AI被視為推動未來經濟的重要引擎。然而,這場科技盛宴能持續多久?「台灣先生」谷月涵從歷史經驗提出警示:AI最終必然走向泡沫化,就像25年前的網際網路泡沫。

示意圖(圖/民視新聞)
谷月涵分析,科技熱潮有著固定模式:「所有企業會不斷投資AI設備,一直投到投資回報率接近零為止。」當回報率歸零,意味著上漲空間消失,此時本益比過高、股價膨脹,市場必然出現修正反應。他預測這個循環可能與網路泡沫相似,約需四到五年時間。

示意圖(圖/民視新聞)
在AI熱潮中,谷月涵建議投資人眼光放遠。除了半導體,他特別點名「能源概念股」值得關注。隨著AI、電動車耗電量暴增,能源需求將呈指數型成長,相關產業蘊藏巨大投資機會。

示意圖(圖/民視新聞)
今年初,谷月涵做出職業重大轉變,加入聚界潔能投入核融合研發。他分享,核融合已從理論邁入工程領域,證實技術可行。他形容核融合是「能源的聖杯」,而台灣憑藉在半導體領域累積的材料科學優勢,最適合發展核融合反應器。

決策者節目主持人王嘉琳專訪,聚界潔能董事長谷月涵(圖/王嘉琳提供)
鎖定本週【決策者】節目,聽谷月涵暢談趨勢、投資與他的台灣故事!
更多精彩內容,千萬別錯過本週節目。
每週日上午11:00 請鎖定民視新聞台。
✅訂閱決策者Youtube ,更新最精彩內容:請點我
✅按讚決策者FB,掌握最新節目:請點我
✅更多相關報導:請點我
原文出處:決策者(影)/AI熱潮終將走向泡沫?谷月涵揭千禧年網路泡沫『驚人相似點』!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中秋烤肉過時了嗎?愛吃又怕不健康!內行人曝最佳食材竟是『它』 ?
『跟風台積電』反陷困境?他們福岡考察後『急剎車』!兩大因素成關鍵.
猶豫一晚就沒了!全台最狂「這條街」?「手刀搶租」到顛覆你想像!
其他人也在看


外接鏡頭拍照倍數200倍!陸廠超狂「演唱會神器」來了
各大手機品牌競相推出創新功能搶攻市場,中國品牌祭出蔡司增距鏡,光學變焦提升至8.2倍,還有品牌將拍照倍數提高至200倍,被譽為「演唱會神器」!iPhone更新iOS 26.1版本,AI功能支援繁體中文,可即時翻譯。韓國大廠傳出11月底將推出首款三摺機,採用獨特的G字內摺設計。面對激烈競爭,消費者將有更多元的智慧型手機可選擇,無論追求拍照、AI還是創新設計的需求,皆能找到心儀機種!
TVBS新聞網 ・ 13 小時前AI泡沫多瘋狂?黃仁勳1張「炸啤照」網上瘋傳 這檔秒成當紅炸子「雞」
從單價10萬荷蘭盾的「永恆奧古斯都」鬱金香球莖,到東京皇居坐落的一塊地價值超過整個加州,歷年資產泡沫總是有鮮明意象凸顯投...
聯合新聞網 ・ 2 小時前
從用過再也回不去的電子鎖住戶經驗談:3個家庭的真實分享
在現代居家設計中,安全性與便利性已成為不可妥協的兩大要素。尤其對於重視智慧生活與家庭品質的住戶來說,一把電子鎖的選擇,往往關係著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細節。過去人們可能會將電子鎖視為奢侈品或可有可無的裝置,但隨著科技進步與用戶需求的提升,電子鎖早已成為現代家戶的標配。本文邀請三個真實家庭,分享他們從傳統鑰匙轉向智慧電子鎖後的生活轉變,揭開那一句:「用了就回不去了」的背後真相。
住展房屋網 ・ 1 天前
31歲護理系女神失聯突猝逝國外!摯友二度發聲 揭她「真實死因」
31歲的網紅謝侑芯曾擔任護理師,因為出眾的外貌和身材在網路上擁有一定的人氣,未料她的好友卻在昨(30)日發文表示,因為健康因素,謝侑芯於海外工作拍攝期間過世,讓粉絲們相當震驚。有網友就開始推敲,明明她11天前才和一群網美拍攝影片,讓大家紛紛猜測案情不單純。如今摯友Chris受訪曝光死因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台股盤前/美科技股財報亮眼!台指卻逆風下跌165點 短線回檔壓力升溫
蘋果與亞馬遜繳出亮眼財報,帶動美股週五(31日)收高,道瓊漲40點、那斯達克上漲143點、標普500指數上揚0.26%、費半漲0.18%,四大指數月線同步收紅。不過,台指期夜盤卻反向下跌165點、台積電期貨盤後下跌10元作收,顯示市場對台股後市仍存觀望氣氛,受到美股漲勢縮小與台指期貨盤回跌影響,預料大盤可能開低整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電零組》電源雙雄法說行情變調!外資目標價曝光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台達電(2308)將於今天(10月30日)舉行法說會,受惠於AI相關電源與散熱產品出貨放量,台達電2025年第3季稅後盈餘達186.06億元,單季股盈餘為7.16元,雙雙創下單季歷史新高,累計前3季每股盈餘為16.47元,兩家美系外資最新報告分別維持台達目標價1400元及1235元,不過光寶科(2301)法說會後盤中股價跌停,拖累台達股價同步走弱。 AI電力十足,台達電業績強強滾,2025年前3季合併營收為3932.72億元,年增28.12%,營業毛利為1342.53億元,年增32.34%,營業毛利率為34.14%,年增1.09個百分點,營業淨利為575.14億元,年增55.65%,營業淨利率為14.62%,年增2.58個百分點,稅後盈餘為427.85億元,年增52.52%,每股盈餘為16.47元;其中第3季合併營收為1503.18億元,季增21.19%,單季營業淨利為248.09億元,季增32%,相當於每天大賺約2.7億元,單季營業淨利率為16.5%,季增4.14個百分點,稅後盈餘186.06億元,季增33.39%,每股盈餘為7.16元,單季合併營收、營業淨
時報資訊 ・ 1 天前
重壓南韓!黃仁勳:輝達將提供26萬顆「最先進」晶片 助韓打造AI產業鏈
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美國晶片巨頭輝達宣布,將向南韓政府及三星、LG、現代汽車等南韓科技與製造龍頭企業,供應超過26萬顆最先進的人工智慧AI運算晶片,協助南韓打造具國際競爭力的AI產業鏈。
民視財經網 ・ 2 小時前
4千萬被詐騙1/奈米醫材美國子公司股利泡湯 詐團假帳號攪亂二樁好消息
奈米醫材(6612)總經理陳秉淳一年前,從李威聯(William Lee)手中接掌職位,李為奈米共同創辦人之一,他現在專注醫材產品歐洲市場拓展與臨床研究;而最大股東、也是共同創辦人的董事長樂亦宏,則是負責集團全球整體營運。台灣總公司奈米醫材在今年9月8日當天下午5時許,發...
CTWANT ・ 2 小時前習近平肯定高市早苗 盼推進中日戰略互惠
日媒報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31日在韓國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會談,這是高市就任首相後的首次日中元首會談。習近平在會談上積極評價指出,高市和新內閣重視中日關係。
中時財經即時 ・ 15 小時前惠譽:中國房地產市場困境料持續至明年,恐對銀行資產品質構成壓力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國際信評機構惠譽(Fitch)方面表示,儘管中國政府加大力道提振需求,但持續多年的房地產困境預計將延續進入2026年,並進一步對銀行的資產品質構成壓力。惠譽董事Lulu Shi週三在上海的簡報會上表示,在房地產市場回穩之前,中國各地區的新屋銷售可能會較目前水準下降15%-20%。同時,明年交易額可能還會下降7%-10%。Shi表示,中國循序漸進的刺激措施並未阻止住宅市場進一步放緩,只有在就業市場回穩、家庭收入回升之後,房地產市場才能真正復甦,而這需要一系列政策和較長的時間。Shi表示,從好的方面來看,支持房地產行業的措施避免了「硬著陸」,因為不會再出現一波開發商違約潮,否則將會嚴重打擊購房者的信心。中國房地產市場持續四年的下滑拖累了經濟,今年第三季經濟增速創下一年來最慢。房價持續下跌令購房者望而卻步,並且愈加擔憂房地產作為保值方式的可靠性。惠譽金融機構主管Vivian Xue在同一簡報會上表示,國內房地產市場前景黯淡也意味著,明年銀行在房地產方面的壞帳水準可能依舊居高。這種情況,再加上家庭償還抵押貸款和其他個人貸款的能力減弱,意味著銀行的資產質量明年可
財訊快報 ・ 1 天前
房市直擊,兩個月,從3258萬到3150萬,我反而開始猶豫了
近期在台北發生一個真實案例,一名買家最初出價3258萬想買開價3300萬的房子,遭屋主拒絕後,買家反向降到3130萬。兩個月後,仲介通知買家屋主願意以3150萬成交,但買家卻陷入兩難,為什麼比自己原先心中的理想價更低,反而感覺不踏實?
賣厝阿明 ・ 13 小時前《金融》12歲買千萬宅 富爸爸2招省136萬贈與稅
【時報-台北電】父母移轉房子給孩子,有時只要多想一步,就能讓國稅局半毛稅都課不到。財政部台北國稅局透露,近期1名12歲男童在淡水購入1600萬元豪宅,但因為父親提出男童的存款明細與紀錄,證明購屋款來自多年親友贈與,因此即使是未成年人,仍認定是使用自有資金購屋,免課高達136萬元的贈與稅金。 1名父親在淡水替12歲兒子砸1600萬元置產,但因向國稅局提交兒子的「銀行存摺」及「詳細轉帳資料影本」,佐證購屋款全為過去多年親友贈與的存款,除資金流向單純,且國稅局在查證後,發現1600萬元鉅款均仍在帳上,未有支出異常,至今也無任何提領或挪用紀錄,因此認定男童使用自有資金購屋,父親得以免課贈與稅。 國稅局指出,未成年子女買房並非不能免稅,重點在於證明「錢真的是孩子的」,也就是證明購屋資金確實屬於未成年人的自有財產,只要資金來源明確、未經挪用,並有充分文件可查,便能依法適用《遺產及贈與稅法》第5條第5款但書規定,免課贈與稅。 依《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限制行為能力人或無行為能力人所購置的財產,原則上視為由父母等法定代理人或監護人贈與,但若能證明支付價款的資金確為購買人本人所有,則不屬贈與行為,國稅局
時報資訊 ・ 22 小時前《熱門族群》重電買氣回籠 星際之門大將華城帶隊 東元有量
【時報-台北電】AI時代推升全球電力需求,OpenAI高喊「電力就是新石油」,電力供應成為科技巨頭關注焦點。隨著能源基建商機浮現,周四(10/30)盤中,台股重電概念股買氣回籠,華城(1519)一度飆漲超過8%。 盤面上,士電(1503)、亞力(1514)、大亞(1609)、大同(2371)、中興電(1513)同步走高,漲幅約2%至3%;轉型有成的東元(1504)價量俱揚,成交量已突破3萬張。 台灣變壓器龍頭華城,海內外訂單持續成長,更拿下美國「星際之門」升級計畫第一期變壓器指定供應商,基本面利多推升股價,截至發稿,午盤衝上658元最高。 另一方面,2025台灣國際智慧能源周與淨零永續展正如火如荼舉行。東元指出,旗下能源技術服務事業部成立後,節能減碳專案洽談熱絡,單案金額最高上看億元。 整體而言,台灣重電產業受惠於台電強韌電網計畫與AI伺服器帶動的電力需求,成為市場矚目焦點。(編輯:廖小蕎)
時報資訊 ・ 1 天前
全球第一!輝達市值破5兆美元 AI訂單5千億
AI 晶片大廠輝達,市值衝上了 5 兆美元,突破全世界市值的公司。同時間執行長黃仁勳也拿到了 5000 億的大訂單,而微軟也決定跟 OpenAI 合作,成為 OpenAI 的股東,持股 27%。強強聯手,要打造最厲害的 AI 生態系。大家財報都很亮眼,但同時間 Meta、YouTube、Amazon 到美國郵政署以及汽車,通通都在裁員。一邊花錢要 AI,一邊趕快丟掉人才,這是 AI 引發的「冰火兩樣情」。
TVBS新聞網 ・ 21 小時前《熱門族群》AI用電無上限!不只華城 重電三雄亮燈漲停
【時報-台北電】AI用電無上限,在題材熱燒下,重電四雄含士電(1503)、中興電(1513)、亞力(1514)及華城(1519)飆風再起,四雄中有三雄盤中順利亮燈,讓沉寂已久的電機機械類股再成台股視覺焦點,類股指數罕見飆逾3%。 亞馬遜公司公布第三季,並同步上調資本支出預期,預估 2025 年將投入1,250億美元,高於先前預測的1,180億美元,財務長 Brian Olsavsky 表示,隨著AI投資與資料中心擴建持續推進,該數字在2026年可能進一步上升,不單是亞馬遜,微軟、Google、Meta等三大北美雲端服務提供商(CSP)也在公布財報之際,同步上修未來資本支出預測,不但成功化解AI泡沫化的疑慮,也為AI電力基建商機帶來更多的想像空間。 看好AI用電無上限,重電概念股股價大鍍金,其中率先起跑的華城,今日漲停搶頭香,只花了三十分鐘就漲停鎖死,股價寫近十四個月新高,不讓華城獨美,亞力和士電也跟上,出現亮燈表現。(新聞來源:工商即時 鄭淑芳)
時報資訊 ・ 18 小時前
台股開盤》台積帶頭衝 大盤衝漲180點 強勢轉強名單來了
[Newtalk新聞] 台股今天(30日)開紅漲逾180點,最高來到28476點。上櫃、電子與金融類股揚升。重要電子權值股,約9點15分前,台積電漲10元,來到1515元。鴻海漲2.5元、來到262.5元。聯發科漲15元、來到1315元。廣達漲1元、來到309元。台達電平盤、維持1060元。 分析師葉俊敏表示,美股Fed降息,預期最快12月停止縮表,道瓊、標普小跌,納指 0.55%,費半 1.85%,輝達207.0( 2.99%)再創新高。 葉俊敏表示,如預期台積電1500→台股28000就穩了。盤點強勢、轉強族群名單如下: IC:台積電、日月光、京元電、穎崴、致茂、新應材、台特化、兆聯實。 AI:鴻海、廣達、緯穎、緯創、神達、智邦、台達電、光寶、奇鋐、富世達、貿聯、光寶、勤誠、川湖、高力、JPP 、世芯。 記憶體:南亞科、華邦電、旺宏、力積電、群聯。 PCB:台光電、台燿、聯茂、金像電、高技、精成科、德宏、金居、榮科、欣興、南電。 CPO:光聖、上詮、聯亞、聯鈞、波若威、環宇、IET。 其他:國巨、廣宇。※Newtalk提醒您:#投資一定有風險,投資有賺有賠,投資前應檢視自身能力,申
新頭殼 ・ 1 天前
立院總質詢!王世堅與韓國瑜時隔9年再槓"喝水戰''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民進立委王世堅被譽為"最會送禮的男人",今天他又送禮了!他準備了望遠鏡以及放大鏡,送給行政院長卓榮泰,勉勵施政要「高瞻遠矚、觀察細微」,不過一提到''廢死''議題,他激動痛罵法務部,一度罵到口渴,要求時間暫停讓他喝水。
民視 ・ 8 小時前
房市吹降價風 10月買氣回溫
即使股市高檔,房市依舊不振,市場漸吹起降價風,買氣微幅自谷底回升,各大房仲10月門市交易量普遍較9月成長1成,不過與去年房市自高點走下坡的同期相較,交易量相仿,房仲業者認為,價格修正的速度,將是交易量能否回升的關鍵。
工商時報 ・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