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成乾癬病友病程超過10年...全身性發炎恐增心肌梗塞風險 民團籲放寬健保給付
乾癬患者不只面臨皮膚病痛,更承受職場與心理壓力,醫師提醒乾癬是全身性發炎疾病,需長期穩定治療避免併發症。(圖片來源/freepik)
「乾癬是一種非傳染性皮膚疾病,然而職場對乾癬的不了解,以及嚴格的健保給付條件,讓不少病友頻繁在健康與職場掙扎,希望社會大眾理解乾癬,減少污名與歧視,讓病友能夠得到職場上的支持,不讓疾病變成阻礙。」過去長年關心乾癬病友權益、身為藥師的民眾立委陳昭姿表示。
每年10月29日是世界乾癬日,台灣乾癬協會2日於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舉辦「2025世界乾癬日:乾癬性疾病圓桌論壇」,以「醫療 × 職場:乾癬與乾癬性關節炎病友的雙重挑戰」為主題,聚焦病友在醫療與職場間的困境。
多位專家與病友分享經驗,並呼籲政府正視健保給付不友善、轉診制度不合理等問題。
論壇邀請多位專家與醫師參與,包括台北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台北馬偕醫院皮膚科主任吳南霖、台灣乾癬協會秘書長王雅馨,以及民眾立委陳昭姿,共同討論乾癬及乾癬性關節炎(PsA)患者在治療、共病管理與職場適應上的挑戰。現場也公布《2025乾癬、乾癬性關節炎病友職場大調查》結果,揭露多數病友仍在制度與社會認知間掙扎。
7成病友病程逾10年、5成認為健保不符需求
台灣乾癬協會此次調查共回收486份有效問卷,男性佔56.6%、女性佔43.4%,年齡層涵蓋18歲以下至65歲以上,全台各地皆有回覆,以雙北市病友居多(新北31.9%、台北20.2%),教育程度以大學最多(43.2%)。
調查顯示,7成病友乾癬病程超過10年,乾癬性關節炎病程以1-5年為主,病友認為病情屬慢性且長期影響生活與工作,3成表示症狀有一定困擾。在健保給付制度影響上,治療有健保給付者約8成。超過9成(93.4%)病友認為健保給付有助減輕經濟壓力,但也有57.6%曾因申請條件導致延遲或中斷治療,對工作造成影響。值得一提的是,仍有過半病友認為目前健保給付制度不符合需求,主要原因為給付限制與核准延遲等。
問卷也顯示,有超過半數病友在職場上曾因症狀請假,14.8%表示經常感受到不公平對待,主因除外觀、搔癢與疼痛導致專注力下降外,職場理解與支持偏低,主管與同事對乾癬疾病認知不足也是因素;僅1成病友(10.7%)認為職場非常支持。
乾癬不只是皮膚病,全身性發炎恐增三高與心肌梗塞風險
黃毓惠指出,乾癬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與免疫系統失衡有關,常見誘發因素包含基因、環境、抽菸與藥物使用。「乾癬不只是皮膚病,它牽涉全身性發炎反應,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與代謝症候群風險。」
根據研究,乾癬患者罹患肥胖、高血壓、糖尿病與心臟衰竭的風險是一般人的2倍,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更高出50%;若屬嚴重乾癬,心肌梗塞的機率更達3倍。
醫師臨床觀察:患者「越看越多科」,中斷治療後果嚴重
黃毓惠指出,乾癬患者常因共病需跨科別就醫,「越看越多科」成為常態。她表示,曾收治一名48歲重度乾癬男性患者,體重105公斤,合併高血壓與慢性發炎,卻在秋冬季節突然中斷回診,不久後因心肌梗塞緊急裝上葉克膜,所幸救回,出院後該病友才重新回診持續治療。
「中斷治療對病情和生命都可能造成風險。」黃毓惠強調,乾癬患者多數(約8-9成)使用藥膏治療,僅約1成需用生物製劑。雖然乾癬無法根治,但透過持續治療與健康生活方式(如控制體重、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可有效控制病情、減少共病。
她也指出,青少年患者在心理層面特別脆弱,常因皮膚脫屑、滲血而遭同儕排擠;成年人則傾向隱藏病情,長期穿長袖、不游泳等,「這些都是社會理解不足造成的隱性壓力。」
長期病況與外觀壓力,讓乾癬患者飽受焦慮與自信低落困擾。(圖片來源/freepik)
民團籲:放寬給付條件、落實「不下車條款」
台灣乾癬協會理事長柯怡謀表示,調查結果凸顯乾癬與乾癬性關節炎病友在醫療、心理及職場各層面都面臨挑戰。健保給付制度嚴格、治療審核冗長,加上社會認知不足,使病友難以穩定就醫。
協會提出3項建議:
1. 放寬健保給付條件、加速審核流程,避免病友因行政程序導致治療中斷。
2. 落實2021年5月通過的「不下車條款」,讓符合條件的患者不需每半年重新申請。
3. 推動職場友善制度與疾病教育,鼓勵企業支持病友、減少歧視,建立更包容的工作環境。
「唯有兼顧醫療支持與職場包容,才能讓病友在健康與工作間取得平衡,也能提升社會整體生產力。」柯怡謀強調。
病友團體與醫師齊聚論壇,呼籲放寬健保給付、改善乾癬治療困境。(圖片來源/台灣乾癬協會)
轉診新制恐雪上加霜,病友憂照光治療更困難
論壇中,與會者也熱烈討論近期衛福部研擬的「未經轉診輕症直上醫學中心需自付50%醫療費」新制。若依此計算,一般門診可能從原本數百元暴漲至千元以上。
台灣乾癬協會秘書長王雅馨表示,乾癬及乾癬性關節炎屬慢性免疫疾病,需要長期穩定追蹤與照光治療,而照光設備目前仍集中在大型醫院。「若病友每2至3週需回診一次,卻被迫在基層醫療與醫學中心間來回轉診,無疑增加負擔,也影響治療穩定性。」
她呼籲,政府在推動轉診制度時應針對慢性病患者設計配套,例如照光治療與生物製劑治療能否於區域醫院或特約診所進行、如何簡化轉診流程等,避免重症患者被迫在制度中「繞圈子」。
台灣約有20萬名乾癬病友,其中約1成合併乾癬性關節炎。病友長期受困於外觀歧視與健保限制間,醫療、心理與社會挑戰交織。台灣乾癬協會呼籲政府應聽見病友心聲,讓健保制度真正回應慢性病照護需求,使乾癬病友不再在醫療與職場間掙扎求生。
更多信傳媒報導
國巨又捐錢了 捐錢給國巨基金會3千萬 董事長也是陳泰銘
東南亞成AI資料中心熱區 大馬平均30MW、台灣僅7MW 工研院:算力仍具發展空間
贊助明年江蕙演唱會安可場 台新新光金拔得頭籌
其他人也在看
H3N2流感傳染力強 醫示警3部曲、切勿輕忽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3日電)流感季節到,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舉辦衛教展,提醒民眾流感的病程發展,有上呼吸道感染、免疫反應啟動、嚴重併發症三部曲,若有症狀切勿輕忽,以免演變成嚴重肺炎或呼吸衰竭。
中央社 ・ 1 天前
「流感重症OUT!」衛教策展登場 (圖)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攜手台北榮總舉辦衛教展「全民迎戰流感季-流感重症OUT!」,3日舉辦開展記者會,盼以可愛、生活化方式進行衛教,讓流感防治意識深入全民心中。
中央社 ・ 1 天前
嘉義市民接種流感、新冠疫苗 人人有機會抽好禮
嘉義市府衛生局推出「打疫苗,抽好禮」活動,祭出iPhone 17手機5支,1,000元超商禮券及500元超商禮券各100個名額,鼓勵踴躍接種疫苗,提升自身免疫保護力。衛生局局長廖育瑋表示,只要是嘉義市民接種流感、新冠疫苗,人人有機會抽好禮。廖育瑋說明,設籍嘉義市市民於114年10月1日至114年12月31日期間,在嘉義市醫療院所(含學校及社區接種站)接種公(自)費流感疫苗及新冠疫苗者,最多可獲得2次抽獎機會。完成公(自)費流感疫苗接種者,可獲得500元超商禮券1次抽獎機會,共100個名額;若在活動期間,完成公(自)費流感及新冠疫苗接種者,可再獲得1次抽獎機會,頭獎為iPhone 17手機共5名(顏色隨機),未獲頭獎的民眾可再抽1,000元超商禮券共100名。廖育瑋表示,本活動以全國性預防接種資訊管理系統(NIIS)符合抽獎資格之疫苗接種清冊,透過電腦隨機抽出得獎名單,抽獎過程全程錄影,得獎名單將公布於嘉義市政府衛生局網站,呼籲符合公費資格且尚未接種之民眾,儘速前往疫苗合約醫療院所接種,不僅獲得免疫保護力,還有機會獲得豐富大獎。衛生局指出,該局與疾病管制署及全聯福利中心攜手合作,於嘉義市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台日菲專家2.0軌道對話 探討島鏈串連因應安全挑戰
(中央社記者林行健馬尼拉3日專電)東海、台灣海峽與南海局勢持續緊張,台日菲安全專家今天出席「2.0軌道安全對話」,討論第一島鏈串連合作,共同因應區域安全挑戰。
中央社 ・ 1 天前
馬郁雯宣布:2026披綠營戰袍 參選中正萬華
距離2026九合一大選還有1年,台北市第五選區中正、萬華議員選戰激烈,目前傳出有意參選的新人包括民眾發言人吳怡萱等人,因柯案聲名大噪的前媒體人馬郁雯3日則預告將披上綠營戰袍,4日到艋舺龍山寺正式宣布參選中正萬華市議員選舉。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第39屆吳舜文新聞獎 中央社入圍2新聞攝影獎
(中央社記者洪素津台北3日電)第39屆吳舜文新聞獎入圍名單今天公布,中央社攝影記者鄭清元作品「靜候風止」和攝影記者吳家昇作品「麟洋配奧運衛冕摘金,締造台灣新紀錄」入圍新聞攝影獎。
中央社 ・ 1 天前
謝侑芯遺體恐延誤返台 家屬討公道
31歲「護理系女神」謝侑芯日前在馬來西亞猝逝,黃明志正是命案關鍵人,他被驗出4種毒品反應,全案疑點重重。謝侑芯經紀人Chris在3日受訪時表示,目前仍未收到任何來自馬來西亞檢警的相關資料。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基金也能被動投資! 鉅亨買基金:結合被動策略及智慧機制 投資更有效率
全球股市頻創新高,讓投資人一方面想參與市場成長,又擔心追高風險而陷入兩難。此時,被動投資、跟著指數走的策略更受到青睞。「鉅亨買基金」指出,被動投資並非ETF的專利,許多共同基金同樣能提供被動布局的選擇。透過基金投資,不僅能輕鬆參與市場成長,更可結合智慧化自動投資機制,減少進出時機判斷的困擾,兼顧紀律與效率,對不想天天盯盤的投資人而言,是更理想的選擇。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都是你害的!載友收錢變行竊共犯 包藏毒被發現
1號晚間10點,在花蓮市發生一起竊案!這已經不是竊賊第一次上門,住戶開窗設局,成功引賊上鉤,然而在住家外,有台車停了半小時,住戶懷疑是共犯,但駕駛一臉茫然,原來他並不知情,朋友行竊被逮,卻誆騙他只是來收押金,但被帶回警局後,警方意外發現,這名駕駛包包裡,藏有多包毒品。 #花蓮#朋友行竊被逮#毒品
東森新聞影音 ・ 1 天前華研音樂前三季每股賺8.61元 發行華語圈首張液態膠林宥嘉專輯
華研音樂(8446)今(3)日公告2025年前三季財報,第三季合併營收2.48億元、年減33%,營業利益1.13億元、年減32.1%,淨利歸屬母公司業主1.22億元、年減36.6%,每股稅後純益(EPS)2.31元。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墨西哥市長亡靈節遭槍殺 民眾示威批州政府治安不力
11月2日是墨西哥的傳統節日亡靈節,一位市長卻在慶祝活動上當眾被槍手近距離連開7槍,不幸身亡。雖然警方已經逮捕兩名嫌犯,但是難以平息大眾對治安敗壞的憤怒,示威群眾一度衝破州政府大門縱火洩忿。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
《左撇子女孩》首周破200萬票房!黃鐙輝再現叫賣哥功力
《左撇子女孩》上周在台上映,適逢GD演唱會、白晝之夜、萬聖節活動等娛樂盛事,首周票房仍突破200萬,映後QA觀眾席幾乎全滿,讓導演和演員都備感暖心。導演鄒時擎對於台灣觀眾的熱烈支持滿懷感激,她笑說:「可以跟觀眾面對面,回答他們所有的問題,真的很開心也很好玩!」
許瑞麟|Yahoo名人娛樂特派記者 ・ 1 天前
才惹怒歐洲!鄭麗文發豪語:2026攻南台灣、2028政輪替
國民主席鄭麗文,日前接受德國之聲專訪,脫口普丁不是獨裁者,持續發酵,不僅傳出歐洲駐台機構,揚言將不和國民中央互動,就連奧地利國防部委員都發文批評鄭麗文是在配合中國,對此,鄭麗文澄清這是子虛烏有。而她今日出席內中評會,要聽取建言,先對內喊話,2026年選戰,國民要突破南台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經典場景要消失?「舒淇橋」要拆或保留 居民意見不同
基隆市中山人行陸橋,因金馬影后舒淇在電影「千禧曼波」中的經典回眸場景而被暱稱為「舒淇橋」,已有超過40年歷史,長約130公尺。這座位於基隆火車站南站旁的藍色陸橋,不僅是當地居民日常通勤必經之路,也承載了許多人的回憶。近日,舒淇首度執導的電影「女孩」再度選擇此橋取景,使這座橋的去留問題再度引發關注。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海外志工與上人溫馨座談 分享人生心路
2025海外志工研習第一梯次,今(3日)天有來自菲律賓以及馬來西亞馬六甲、雪隆的志工回到靜思精舍,與上人溫馨座談,分享從見習、培訓,至今完成授證,一路上的心路歷程。 菲律賓慈濟志工 施依晶...
大愛電視 ・ 1 天前

獨家專訪/《牠》前傳影集驚悚上線...主演3字形容潘尼懷斯:嚇破膽!
備受期待的影集《牠:歡迎來到德利鎮》即將上線,這部作品不僅揭露了「小丑」潘尼懷斯的起源故事,更透過複雜多變的劇情探索人心深處的恐懼。TVBS獨家專訪劇組成員,他們形容這部影集「嚇破膽」、「史詩級」,投入大量心血準備拍攝工作。演員James Remar更表示,這絕對能排進他參與過最難忘的三部作品之一!這部萬聖節應景上架的影集,勢必帶給觀眾前所未有的視覺盛宴與恐怖體驗。
TVBS新聞網 ・ 1 天前為家人找住所,也為自己找未來!長照費比薪水還高,3大解方減輕負擔
長照機構費用高昂,每月帳單常常超過一名勞工整月的薪資。本文整理每月開銷、政府補助、稅務優惠與商業保險,教你如何減輕長照財務壓力。 根據2022年老人狀況調查,在「不願入住長照機構」的原因當中,「無力負擔費用」在55~64歲的族群中排名第一,在65歲以上的族群中則排名第二。 然而,隨著高齡少子化社會來臨,加上「照顧不離職」的觀念逐漸被接受,住宿式長照機構逐漸成為家庭會考慮的照顧選項。2023年底,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進行的一項網路調查,印證了這項轉變。 調查結果顯示,有35%希望由家人自行照顧、33%選擇使用居家服務,另有31%傾向使用住宿式長照機構,顯示社會觀念已有明顯轉變,住宿式長照機構也成為重要的照顧方式。但入住長照機構到底1個月要花上多少錢?政府提供哪些補助?又該如何運用商業長照保險減輕財務壓力? 機構月費最高7萬,長照3.0後會更貴? 「我自己就是做這行的,我常常提醒別人,不要落入長照,因為這筆費用真的不小,」轄下擁有日照中心和住宿型長照機構、士林靈糧堂社會福利協會執行長李梅英說。 李梅英與家中5個手足很早就知道,照顧父母的責任將共同承擔,於是從年輕時就設立「照顧專戶」,每月固定
康健雜誌 ・ 1 天前
快來對獎!威力彩頭獎保證2億 最新獎號出爐
威力彩第114000088期,頭獎獎金保證2億元,台彩今(3)天晚間開出最新獎號,第一區號碼為:04、18、20、30、32、35;第二區號碼為:04。其他獎項獎號如下:.今彩539:24、25、34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