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溪新堰塞湖溢流 季連成:臨時便道無沖毀僅護欄走位
花蓮馬太鞍溪上游第二堰塞湖21日晚間開始溢流,針對外界關心台9線馬太鞍溪橋臨時便道現狀一事,光復鄉災後復原專案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表示,臨時便道早已預警性封橋,並無沖毀,上方是略有積土及樹木殘枝,紐澤西護欄也有部分走位情形,會在整理後評估開放通車。
農業部林保署晚間指出,21日新形成的馬太鞍溪堰塞湖在晚間9點9分測到第一波溢流訊號,隨後9點20分到達馬太鞍溪涵管便道,洪峰在9點49分經過馬太鞍溪涵管便道,水位抬升高度約70公分。呼籲民眾勿進入河道以策安全。有媒體報導指稱,指溢流導致涵管便道毀損。
中央前進協調所晚間發布訊息提到,稍早由於農業部林保署預測馬太鞍溪新堰塞湖約於21日晚間開始溢流,因此於晚間7點30分宣布預警性封橋,而溢流約於晚間9點前開始,並於晚間10點前溢淹過便道路面,而水位已於10點45分降到便道以下,且溢流皆保留在疏濬的水道,兩側堤防安然無恙。
交通部公路局說明,整體走向都在原本疏濬好的水道內,2公尺的大涵管也完好無損,兩側堤防也都保持穩定,目前現場只剩下一些積土、樹枝雜物,以及部分紐澤西護欄被沖歪。公路局會在警戒解除後,立即進場清理與檢修,並在完成安全評估後儘快重新開放通行。
其他人也在看

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滿月!季連成自評80分 點名國軍、志工「了不起」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重創光復鄉,災後今滿1個月,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表示,救災工作告一段落,明天將回到行政院政務委員崗位上,在離開光復前,應媒體要求,給自己打了80分,他說,這是對自己的要求與勉勵,也特別提到國軍與鏟子超人以及各界志工的付出,著實讓人敬佩,但也有感而發說,台灣位處環境天然災害頻繁,各縣市災防機制恐要做調整,才能把傷害降低。
中時新聞網 ・ 17 小時前
季連成:馬太鞍溪橋臨時便道無沖毀 評估開放時間
馬太鞍溪涵管便道昨(21)日經溢流溪水短暫覆淹,光復鄉災後復原專案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政委今(10/22)日表示,今天上午8時與相關單位交互確認後,目前堰塞湖穩定,暫無危機。馬太鞍溪便道交通部公路局將在確認安全無虞後,另行對外公告通行時間。
太報 ・ 23 小時前季連成花蓮救災任務結束 自評表現80分要苦民所苦
(中央社記者張祈花蓮縣22日電)花蓮馬太鞍溪溢流災情將進入重建階段,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任務結束。他自評表現80分,看著災區從滿目瘡痍到如今成果令他終身難忘,要苦民所苦、當成責任,才能做得好。
中央社 ・ 18 小時前
馬太鞍溪段新增堰塞湖蓄滿可達60萬噸 林保署啟動緊急防災應變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黃泰宇/花蓮報導 花蓮馬太鞍溪段因邊坡滑動造成土石崩落形成堰塞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21)日表示,今晨8時30分搭乘直升機空中勘查,於花蓮縣光復鄉馬太鞍溪上游發現堰塞湖區下方約800公尺處右岸邊坡再度滑動,造成河道阻塞,形成新的堰塞湖體。花蓮分署指出,目前已通知花蓮縣府、光復鄉公所及大馬村長,協助預防性撤離。 林保署指出,依...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花蓮人注意!馬太鞍溪有「新堰塞湖」 60萬噸水量恐24小時內溢流
[FTNN新聞網]記者蕭廷芬/綜合報導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情至今已過一個月,災後復甦仍在進行中。花蓮縣政府今(21)日中午緊急通報,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在馬太...
FTNN新聞網 ・ 1 天前馬太鞍溪小型堰塞湖形成 下游機具疏散大馬村撤離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花蓮21日電)颱風風神外圍環流在北部造成豪雨,花蓮馬太鞍溪上游集水區雖雨量少,但今天上午出現新的小型堰塞湖,林保署通知公路局疏散下游機具及廠商,受影響的光復鄉大馬村民開始撤離。
中央社 ・ 1 天前
馬太鞍溪新堰塞湖估24小時後蓄滿 用路人請預作改道路線規劃
花蓮縣光復鄉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下方約800公尺處右岸邊坡再度滑動,造成河道阻塞,今天形成1個新的堰塞湖體,不過相較舊的堰塞湖相當小,目前蓄水量約10萬噸,預估約24小時後將達蓄滿狀態。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指出,目前已進入防災戒備階段,已派員加強巡查與現場警示布設,並預備隨時啟動封閉措施,提醒用路人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馬太鞍溪新增堰塞湖24小時內溢流 今晚7時30分預警性封閉管制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謝東明/台北報導 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交通管理及控制中心,今(21)日接獲林保署通知馬太鞍溪今天新增堰塞湖,將於24小時內溢流,為維護用路人安全,依中央前進指揮所指示,下午7時30分封閉「台9線231公里+952公尺處的馬太鞍溪橋南下及北上便道」,禁止人車通行。 公路局表示,封閉管制措施包括近端管制(堤頂處):於臨時便道堤頂設置封鎖...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馬太鞍溪救災功成身退 季連成「明將離開光復」哽咽:終身難忘
「樺加沙」颱風重創花蓮、導致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成光復鄉慘重災情,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運作超過20天,今(10/22)日正式轉型為「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中央復原重建專案協調會報」。總協調官、行政院政務委員季連成卸下重任前發表感言,回顧這段日夜不分的救災過程一度哽咽,感慨有付出也有收穫,「這個成果讓我們每一個人終生難忘」。
太報 ・ 17 小時前
馬太鞍溪「新堰塞湖」溢流最新照片曝光!便橋結構未破壞
[FTNN新聞網]記者陳弘志/台北報導馬太鞍溪上游再度出現新堰塞湖,涵管便道於21日經溢流溪水短暫覆淹。光復鄉災後復原專案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政委...
FTNN新聞網 ・ 22 小時前
馬太鞍溪底便道搶修 季連成︰中午南北向都通了
花蓮光復鄉中央前進協調所總指揮官季連成今指出,昨晚因馬太鞍溪上游第二個小堰塞湖溢流而封閉的溪底便道,經工程單位全力搶修,今中午12點南北向都恢復通車。馬太鞍溪上游第二個新的小堰塞湖昨晚9點左右溢流,洪水約在晚間9點半抵達馬太鞍溪底便道,大水一度淹沒最中間局部路段,一旁護欄也被沖得東倒西歪。
自由時報 ・ 20 小時前
馬太鞍溪新堰塞湖24小時蓄滿 林保署公布邊坡「崩塌前後」對比照
林保署花蓮分署指出,依現地初步判定,該堰塞湖壩高約40公尺,目前蓄水量約10萬噸,若降雨持續,預估約24小時後將達蓄滿狀態,屆時水量約達60萬噸(數據仍需持續驗算)。花蓮分署已依據「堰塞湖緊急應變處理程序」即刻啟動防災應變,並通報相關單位同步進行監測及戒備。根據...
CTWANT ・ 1 天前
花蓮光復「馬太鞍溪便橋」遭淹沒!交通部:中午前恢復
[Newtalk新聞] 花蓮縣光復鄉馬太鞍溪上游昨(21)日再度出現一個新的堰塞湖,並在21日晚間21時溢流,導致15日才開放通行的馬太鞍溪便橋遭泥水淹沒。對此,交通部說明,馬太鞍溪便橋雖然短暫被泥水淹沒,但「沒有被沖毀」,今(22)日泥水退去後已安排施工團隊進場清潔,最快中午之前就能恢復原狀。 15日搶通的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便橋昨晚被誤傳「遭泥水沖毀」,交通部緊急澄清,由於林保署預測馬太鞍溪上游新出現的堰塞湖可能溢流,公路局便在21日晚間19時起預警性封閉馬太鞍溪便橋。儘管上游堰塞湖溢流後,馬太鞍溪水位在晚間22時許淹過便道,但不到1小時,水位就退回便道以下,且2公尺的大涵管並未受到泥水影響,仍完好無損,目前現場只剩積土和樹枝雜物,清理完畢並完成安全評估後,就能開放通行。 公路局說明,搶修團隊今日已開始清理花蓮馬太鞍便橋上的淤土和樹枝。因馬太鞍溪上游側中段路面還有大量樹枝待清除,且公路局還需加固安全設施,最快今日中午才能完成清理,至於何時開放用路人通行,則需考量接下來的天氣狀況後再宣布。查看原文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北橫公路宜蘭段「土石坍方」禁止通行!公路局:已進駐大型機具搶修台
新頭殼 ・ 21 小時前
前進協調所退場! 「總協調官」季連成給自己打80分
行政院政務委員季連成將軍自上月底接任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以來,已在花蓮光復災區駐點23天。隨著重建階段逐步告一段落,中央前進協調所即將轉型為任務編組,季連成也預計在23日結束任務返台北。他今天(22
中廣新聞網 ・ 18 小時前
馬太鞍溪堰塞湖解除紅色警戒 前進協調所退場
花蓮光復馬太鞍溪新生的堰塞湖昨(21)日晚間發生溢流,淹沒了馬太鞍溪橋臨時便道,影響通行,所幸透過搶修,中午就恢復通車。而花蓮光復鄉災後救援工作即將屆滿1個月,中央前進協調所今(22)日宣布,馬太鞍溪堰塞湖解除紅色警戒的4大要件已經達成,因此調降為「常態警戒」,救災協調所今日正式退場,將轉型為重建復原會報,總協調官也特別感謝國軍、救災人員和志工投入協助。
公視新聞網 ・ 12 小時前
網瘋傳台北港填海造地新生地海水倒灌 港務公司澄清非潰堤
受到風神颱風外圍環流及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大台北降雨顯著。民眾在Threads等社群平台發影片稱「台北港海水倒灌潰堤了」。台灣港務公司澄清,台北港填海造地工程新生地區域淹水漫流,但並非潰堤。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
花蓮馬太鞍溪新堰塞湖晚間21:09溢流! 洪水淹過便橋嚴禁通行
23:43更新林務保護署今(21)日於花蓮縣馬太鞍溪下游1公里處發現新形成的堰塞湖,故於19時30分宣布預警性封閉馬太鞍溪橋臨時便道,禁止人車通行。該堰塞湖於今晚21點前開始溢流,並於22時前溢淹過便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水位穩定!達4條件「解除紅色警戒」
[Newtalk新聞]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22)日宣布,由於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目前已達到溢流水位穩定、完成深水槽疏濬、已加固堤防,並確認撤離措施執行完畢4項標準,故宣布自今日下午13時起,將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由紅色警戒降為常態警戒。 林保署說明,由於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水位穩定,且下游已完成深水槽疏濬、加固堤防和撤離措施。今日下午13時起,將把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的紅色警戒降為常態警戒,但不排除未來是否再度發布紅色警戒。若後續因強降雨或地震等天災再度發布紅色警戒,住在下游的居民則務必配合必要的疏散和撤離措施。 根據林保署花蓮分署監測結果,截至今日上午為止,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蓄水量約150萬噸,較潰決之前下降了119.4公尺,蓄水量僅為原本的1.7%。此外,潰決之後的天然壩體體積約1.1億立方公尺,下游坡度約6度,相當平緩,無潰決跡象。監測系統方面,10月20日林保署已將日本協助提供的「投入式水位計」投放至堰塞湖湖區,和原有的「側岸式水位計」同步監測,可即時觀測水位變化。 至於昨(21)日在馬太鞍溪溢流河道下游800公尺處新出現的小型堰塞湖,林保署指出,目前該堰塞湖湖面積約為1
新頭殼 ・ 17 小時前
台9線馬太鞍溪便道土泥淹沒清理中 193縣道塞爆
馬太鞍溪上游第2個新的小堰塞湖昨晚9點左右溢流,洪水約在晚間9點半抵達台9線馬太鞍溪涵管便道,大水一度淹沒最中間局部路段,護欄被沖的東倒西歪、路面充滿淤沙,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今早進行搶通作業,預計中午完成,而許多車輛改走193縣道,導致原本狹窄的道路塞到爆。
自由時報 ・ 2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