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交大科研火箭屏東發射升空 台灣太空技術再提升
飛行26秒達最高點約2.8公里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跨實驗室團隊研製的科研探空火箭「Asfaloth-2025」,今天在旭海科研火箭發射場發射升空,Asfaloth火箭今天飛行26秒達最高點,高度約2.8公里。這是自旭海科研火箭發射場啟用以來,第10個任務,也象徵台灣學研能量與太空自主技術不斷提升。
國家太空中心(TASA)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這是Asfaloth系列火箭第二次飛試任務(Asfaloth Launch-2),此次任務由陽明交大機械工程系四個團隊合作執行,由助理教授陳竺博淵「ASARe」團隊主導結構與系統整合、教授陳宗麟MSCL團隊負責航電設計、助理教授魏世昕ARRC主責推進、教授曾昭雄ACES LAB負責通訊設計,TASA則提供發射技術支援與安全監督。
陳竺博淵教授說明,「Asfaloth-2025」火箭全長約6.2公尺、直徑26.5公分、重量198公斤,為單節式火箭。採用陽明交大ARRC自主設計的蛇鷹混合式火箭引擎,引擎最大推力約940公斤,推進時間約12.4秒,總衝約68396牛頓‧秒。
今天飛行26秒達最高點,高度約2.8公里。此次飛試主要目標包括驗證火箭模型與模擬精度、測試航電系統功能、降落傘部署機制及酬載通訊與資料下傳的可靠性。
「ASARe」團隊指出,此次任務首度整合TASA移動式發射架(Mobile Launch Platform,MLP),其規格可滿足學研界探空火箭需求,往後發射團隊不需再依個別任務打造發射架,可減輕成本、縮短發射前置作業時間。
(責任主編:莊儱宇)
其他人也在看

陽明交大科研火箭發射升空(1) (圖)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跨實驗室團隊研製的科研探空火箭「Asfaloth-2025」,18日發射升空,由國科會與國家太空中心(TASA)指導,是旭海科研火箭發射場第10個科研火箭發射任務。
中央社 ・ 1 天前
外星人為何不聯繫人類? NASA科學家爆「他們早就覺得無聊了!」
人類長久以來探索外太空,也好奇,若宇宙真的有外星生物,為什麼他們始終不與我們聯繫?美國太空總署NASA天體物理學家羅賓柯貝特(Dr. Robin Corbet)近日提出一個新理論,指外星人其實曾經試著尋找過我們,但後來「覺得太無聊」,就放棄了。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陽明交大科研火箭發射升空 台灣太空技術再提升
(中央社記者李卉婷屏東縣18日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跨實驗室團隊研製的科研探空火箭「Asfaloth-2025」,今天在旭海科研火箭發射場發射升空,這是自發射場啟用以來第10個任務,也象徵台灣學研能量與太空自主技術不斷提升。
中央社 ・ 1 天前台灣大學追思楊振寧 開創物理與數學歷史新頁 對人類文明貢獻極巨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臺灣大學名譽博士楊振寧院士於2025年10月18日辭世,享嵩壽103歲。台灣大學追思楊振寧,認為他啟發無數後代物理學家,開創物理與數學歷史新頁,對人類文明貢獻極巨。
中時新聞網 ・ 16 小時前
地球變暗了!NASA揭恐怖後果「北半球首當其衝」
NASA最新研究指出,地球「變暗」、反射太陽光的能力正逐年下降,2001年至2024年間吸收量每十年增加0.83瓦/平方公尺,北半球吸收更明顯。專家警告,冰雪融化可能加速全球暖化,引發極端天氣、氣候升溫。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陽明交大「Asfaloth-2025」成功升空!台灣科研火箭再創新里程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跨實驗室團隊今(18)日清晨6時32分於屏東旭海科研火箭發射場,成功發射科研探空火箭「Asfaloth-2025」,這是該系列的第二次飛試任務(Asfaloth Launch-2),也是旭海場自2022年啟用以來的第10次科研火箭發射,象徵台灣在太空技術與學研自主研發上再邁一大步。
太報 ・ 22 小時前
陽明交大科研火箭Asfaloth-2025 旭海發射場升空
(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台北18日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跨實驗室團隊研製的科研探空火箭「Asfaloth-2025」今天早上6時32分於旭海科研火箭發射場發射升空,是Asfaloth系列火箭第2次飛試任務(Asfaloth Launch-2),為未來小型運載火箭人才培育與太空教育推廣奠定基礎。
中央社 ・ 1 天前
【怎能不愛車】微型氫動力科技 Yamaha推全球首款氫能機車
誰說氫動力車一定得像轎車那麼大?Yamaha用行動打破這個迷思!全新亮相的「H2 Buddy Porter」概念車,把氫能技術塞進一台小巧可愛的踏板車裡,讓未來的綠能通勤突然變得超接地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龍潭電塔蓋山崩區 居民批罔顧安全
台電計畫於桃園市龍潭區設置「161千伏超高壓電纜龍顯至勝亭線」,預計建置4座電塔,18日在三和第二市民活動中心舉辦說明會,因第3號電塔設在髮夾彎處,周邊是山崩地質敏感區,居民不滿台電罔顧安全拉白布條抗議,痛罵台電「不要把鄉下人當白痴」。國民立委呂玉玲協調配套調整,22日現勘,台電則回應目前已暫緩工程,待地方達成共識才會往前推進。
中時新聞網 ・ 11 小時前
龍潭設超高壓電纜 電塔位處地質敏感區地方反彈 台電暫緩施工
台灣電力公司規劃在桃園市龍潭區設置「161千伏超高壓電纜龍顯至聖亭線」,下午在龍潭區三和第二市民活動中心舉辦說明會,居民不滿電塔要設在山崩地質敏感區,拉白布條抗議。台電決定,暫緩工程,待與地方達成共識,才會開始施工。台電說明,161千伏超高壓電纜龍顯至勝亭線,可供應龍潭、平鎮等地民生與科技產業穩定電
自由時報 ・ 19 小時前顛覆傳統認知!黑洞撕裂恆星 產生最強最快無線電閃焰
天文學家首度在星系核心外觀測到黑洞撕裂恆星的劇烈現象。這個名為AT 2024tvd的「潮汐撕裂事件」(Tidal Disruption Event, TDE),產生了有史以來最強烈、變化最快的無線電閃焰,顛覆了超大質量黑洞僅存在於星系核心的傳統認知。
自由時報 ・ 6 小時前門諾圓夢計畫 助癌末病患與摯愛完成「逛羅東夜市」心願
「我們在一起10年,卻從沒一起離開過花蓮!」30歲的彭先生罹患睪丸癌2年多,歷經多次化療與放療,深知病情已難以治癒,腎臟積水、雙側插管、行動受限。門諾醫院安寧病房決定幫他完成最後的夢想,出動團隊助他和相戀10年的女友圓夢,順利完成「逛羅東夜市」的心願。
自由時報 ・ 3 小時前
斯巴達障礙跑新北市站「最美賽場」開跑!8千名勇士參戰、菲國移工奪冠
體育中心/季芸報導邁入第十年的台灣斯巴達障礙跑Spartan Race競賽,18日於新北市鶯歌區新北市美術館全新登場共兩天賽事的首日競賽,今年新北市站再度被秒殺報名滿額,兩天共有近8千名大小勇士在號稱「最美賽場」的競賽,首日Beast野獸賽21公里大戰就有戲劇性結果,兩名最早衝終點的日本好手加藤浩、菅田崚馬因跑錯路線被加罰1小時後,男子組總排第一反倒由菲律賓選手Shem Hanson Aligarbes奪走,赴日唸書返國的素人選手王南評今不僅完成新北市站二連霸外,還締造了從去年新北市站、今年3月高雄站和今年新北站的三連冠的紀錄。
FTV Sports ・ 7 小時前

全運會/舉重新星黃宜甄挺舉破大會 方莞靈驚險衛冕
今天在雲林舉辦的全國運動會舉重女子49公斤比賽上演激烈對決,年僅19歲的黃宜甄挺舉破大會一度暫居第1,最後「舉重精靈」方莞靈以抓舉83公斤、106公斤、189公斤雙破大會驚險衛冕。
人間福報 ・ 1 小時前
健保給付停滯、人才外流!醫直言「未來5年請不要生病」
台灣醫療系統正面臨嚴峻挑戰,許哲綸醫師警告,醫療資源緊張、健保給付停滯,導致醫療人力與藥物流失,臨床經驗逐漸減少。他提醒民眾「未來5年,請不要生病」,並建議及早檢查與控制健康狀況,以度過醫療資源緊張時期。
中天新聞網 ・ 1 小時前
出國注意!托運行李驚見「神祕紙條」 地勤急喊別丟:快拍照
出國旅行返家打開行李時,若發現行李箱上貼有標籤,或是裡頭夾著一張寫滿英文的「神祕紙條」,千萬不要急著撕掉或丟掉!地勤粉專「克米&莉雅 x Fun飛之旅」提醒,這張紙條可不是垃圾,而是由當地海關留下的重要文件,若不慎丟棄,可能讓後續申訴或求償變得困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共軍高層何衛東等9人遭開除、軍籍...汪浩指是「個人忠誠」的權力清洗:習近平對軍隊的信任從未建立
汪浩直言,對這些職業軍人而言,忠誠成了動態的政治測驗,一旦有絲毫猶豫或保留,就可能被定義為「失節」。
放言 Fount Media ・ 2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