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斯音樂節十二年】持續唱、持續對話:文化小教室的回聲
在台東都蘭鼻,阿美族音樂人舒米恩(Suming Rupi)於2013年發起的「阿米斯音樂節」(Amis Music Festival)走過12年,從一次以歌唱連結土地的嘗試,到台灣最具代表性的原住民族音樂文化行動。今年音樂節以「韌性」為題,象徵在自己的土地上慢慢起身、長出自己的花。這裡沒有VIP席次,只有人人平等的共鳴現場;沒有距離,只有海風、歌聲與族人共舞的節奏。 本專題以「十二年的阿米斯」為主軸,從三個面向回望這場島嶼的文化運動:從部落長者的記憶,看見部落如何在懷疑與行動之間學會自我治理;從青年階層的參與,理解文化如何在勞動與合作中被再度啟動;再從「文化小教室」的思辨現場,看見部落與世界對話的深度。這是一段關於土地、語言與世代的故事,也是阿美族在當代持續唱出韌性之歌的證明。
阿米斯音樂節,除了三大表演舞台(現代舞台、文化舞台、海邊的孩子舞台),今年還包含九大主題區,其中文化小教室與文化電影院共同構成「思考的現場」。它沒有主舞台的聲浪、也不在觀眾簇擁的中心,但每一場講座、影像放映與對談,卻靜靜編織出屬於這座島嶼的思想與生活脈絡。
從2017年的「都蘭電影院」到如今的「文化小教室」,這個由在地青年與藝術工作者共同經營的知識現場,正是阿米斯音樂節持續深化的靈魂之一。
由部落出發的公共教室
阿米斯音樂節資深企劃工作人員努儂・布海說:「對我們來說,這個區域像是心臟,讓整個音樂節有呼吸、有反思。它提醒大家:慶典不只是唱歌跳舞,更是理解自己的方式。」
「我2016年加入阿米斯音樂節團隊,當時只是票口兼部落邀約聯繫窗口,沒想到一做就到現在。」努儂・布海笑著回憶。身為花蓮太魯閣族青年,他的加入帶來跨族群的視野,也讓他見證了文化小教室從無到有的誕生過程。「最早的雛形應該是2017年第四屆時的『都蘭電影院』,那時還沒有『小教室』這個名字,但精神已經出現了。」
那一年,音樂節首次設立了放映與討論空間。三部短片——《漂流遇見你》(泰雅族陳潔瑤導演與舒米恩赴新喀里多尼亞拍攝的紀錄片)、《我的名字叫織羅啟示篇》(阿美族導演林光亮)、以及阿美族導演阿洛.卡力亭.巴奇辣導演的《吹過島嶼的歌》,以音樂為切口,探索太平洋群島與台灣原住民族之間的文化連結。努儂・布海說:「那幾場放映後的座談,其實就是後來小教室的種子。觀眾反應非常熱烈,大家不只談電影,還談起土地、語言、身份的問題。我們發現,這樣的對話很需要。」
兩年後,2019年第五屆音樂節正式從都蘭國中移到傳統領域都蘭鼻舉行,文化小教室(當時為「都蘭小教室」)也於此誕生。
「我們覺得不能只播片,應該創造更開放的交流現場,於是設計了白天的文化沙龍、晚上的電影院。」他回憶當年的籌劃,「那次小教室一共有十場講座,主題從社區照顧、性別議題到國際文化連結都有。」
其中包括來自菲律賓的文化倡議組織DKK分享社區串聯經驗,也邀請部落青年談性別與身分認同。「那場講座談原住民族中的同志文化,觀眾反應很深,因為那不只是性別議題,而是部落如何面對多元的自己。」那一年,文化小教室的雛形正式成形——不再只是影像延伸的座談,而是一個開放、多聲、跨議題的知識舞台。
到了2023年第六屆,開始把主題擴大,不只談原民文化,也談土地教育、人權、生活方式。他舉例,「那年有四場『部落釀食尚』分享原民傳統食於當代飲食與消費習慣的應用,也有一場介紹以阿美族糯米酒釀法融合葡萄酒工藝的釀造實驗。這些主題聽起來輕鬆,但其實都在探問文化如何延續到日常。」
2025:拍刺、移工與土地——延伸的對話現場
他強調,「文化小教室」最大的特色,是讓議題從生活出發、又回到生活。「不是要讓大家覺得在上課,而是能自在地討論我們正在面對的變化。」
今年的音樂節,文化小教室與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拍刺浪潮節」合作系列,主題聚焦於拍刺(傳統刺青)(拍刺)的美學與意義。「我們邀請台灣至太平洋國內外共計六位拍刺師,透過工作坊與觀眾交流,其中兩位甚至在小教室有講座分享,觀眾可以親眼看到紋飾如何與身分、歷史相連。」努儂・布海說。除了拍刺刺青,今年也延伸至移工議題——兩位長期與印尼移工合作的田野工作者,發表以採集移工創作歌曲為題的新書,讓舞台再度跨越族群邊界。
此外,今年文化電影院的放映同樣延伸討論主題:從捕捉移居異鄉的阿美族老人與女兒之間,關於記憶、文化與愛的拉扯之劇情短片,到原民青年創作的動畫,乃至毛利藝術家來台分享文化與權力的對話——每一部作品都是一場關於身份與連結的思辨。
「其實音樂節不只是聽音樂,它是一個文化運動。對很多人來說,音樂是最容易進入的入口,但當你留下來,走進文化小教室,就會看到我們想談的更深的事——族群之間怎麼理解彼此、怎麼看土地、怎麼讓傳統不只是懷舊,而能活在今天。」
從海獵人到教室裡的微歧視:讓差異成為討論的起點
回顧歷年策劃,策展方向大致經歷三個階段:其一,先從都蘭與原住民族文化出發,奠定在地關懷與自我書寫的基礎;其二,逐步擴張至土地、教育、環境、性別與社區照顧等公共議題;其三,將視野延展到跨太平洋的文化連結,讓不同島嶼之間以音樂、影像與生活技藝進行交流。
「我們原本以為來音樂節的人不一定會坐下來聽一小時的講座,結果事實剛好相反。」文化小教室團隊成員努儂・布海說。從2019年正式以「都蘭小教室」之名登場之後,講座的人潮逐年攀升。「常常早場只有十來個,越晚越多人,最後擠到5、60人。有人甚至從中午坐到晚上,寧願壓著耳朵,抵住旁邊舞台的音浪,也要專心聽完。」這種專注與飢渴,成了文化小教室繼續深化的最大動力。
主題的擴張,來自於觀眾與部落雙向的回饋。以2023年都蘭海獵人的分享為例:從攤位上的魚湯談回海上作業的紀律與倫理,並直面「傳統捕獵」與「現代保育」之間的張力。「族人原本就有季節與配額的共識,問題是如何讓當代法治看見這套內在規則。」這類討論,讓外來觀眾理解部落並非與環境對立,而是在既有的文化秩序裡追求平衡。
教育現場的「微歧視」也是高共鳴的題目。講者舉出校園裡對原民青年的既定想像——「你們一定很會唱歌、很會運動。」看似稱讚,卻不自覺把學習能力與自我期許框在刻板印象之中。透過第一手經驗的陳述與回應,非原住民的聽眾也能對照自身生活中的不經意傷害,從「理解」走向「修正」。
當然,越靠近現實的議題,越容易出現拉扯。例如土地開發、文化守護與觀光需求之間的矛盾,或「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在實務上的爭點。「我們不回避爭議,但我們更在乎對話的方法。」努儂・布海強調,文化小教室不是要替誰下定論,而是創造一個能聽見多元聲音的公共空間。「讓部落耆老、青年、研究者與樂手坐在一起,把立場說清楚,讓彼此知道『為什麼會這樣想』。」
觀眾結構也值得注意。文化小教室的聽眾多為非原住民,但多數人都在議題裡找到與自身經驗的連結。「大家說,這些題目在學校或媒體上很少被完整討論。小教室讓他們第一次把『風景』聽成了『關係』。」努儂分享過一個畫面:一位觀眾自午後坐到夜晚,主持人勸他可以去別的舞台走走,他笑著擺手:「我想留在這裡。」於是,一個音樂節裡,長出了一個願意久坐的公共教室。
從觀眾到行動者:讓參與成為學習的一部分
「怎麼讓觀眾不是只聽,而是一起參與?」回到出發點,文化小教室的策劃從來不是一串講題,而是一個「可坐下、可動手、可對話」的場域。團隊回憶,2017年以「都蘭電影院」試水溫,是因為影像最容易打開共感:先看、再談,讓議題在放鬆的氛圍中自然發芽。之後才擴充為三股並行的參與路徑——影像放映+座談、部落手作體驗、開放式文化沙龍。三者的共同語言,是讓知識回到身體與日常。
其中,「手作」一直是打開對話的關鍵。十字繡、服飾與織帶的體驗課,看似技法教學,實則是一場口述歷史課。部落長輩老師在教針線的同時,也把服飾紋樣背後的族譜、禁忌與禮制說給學員聽。參與者在「做」的過程理解了「為什麼」,原本抽象的文化脈絡變得可觸可感——也因此,手作課總能在輕鬆氣氛裡,悄悄讓議題落地。
參與的形式不止於現場。疫情期間,團隊把小教室的討論延伸為「阿米斯音樂節論壇」:邀請部落青年、在地活動策劃者與不同音樂節的實務夥伴,交流如何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持續耕耘、如何與部落建立信任。論壇之後,一些青年回到自己的社群,發起小型導覽、讀書會或議題沙龍——不一定冠上「音樂節」,卻延續了小教室「用行動把對話說完」的精神。
未來的小教室,團隊希望在「連結現地」上再更前一步。除了持續的影像、手作與沙龍,也期待未來可與「都蘭國」等在地單位有合作,把導覽納入節期系列活動:帶觀眾不只走進傳統領域,更走入部落理解生活環境如何形塑生計與美學,也理解為何音樂節要回到族人的土地上舉辦。當講座與步行、味覺與視覺彼此呼應,文化就不再停留在教室,而是延展成一段共同的路程。
十年耕耘,小教室沒有要當權威,也不急於得出結論。它提供的是一個時間帶,邀請大家把各自的語言端上來。正如團隊所言:「有對話,才有下一步。」在節慶的喧鬧之中,小教室持續開席——讓人們記得坐下、傾聽,然後再起身行動。
其他人也在看

【影音】《創意創新創業終曲:原民會-投資可行性計劃(十八)-最新追縱與發展(一)》
-Jesffer風險投資講座第一八八講: 視頻位址: https://youtu.be/RALqYz3O13k 原住民族委員...
銳傳媒 ・ 1 天前11機艦台海周邊活動 國軍嚴密監控
(中央社記者吳書緯台北31日電)國防部今天指出,自昨天上午6時至今天上午6時,偵獲5架次共機,其中3架次逾越海峽中線進入西南空域,並偵獲共艦6艘,總計11機艦持續在台海周邊活動,國軍嚴密監控與應處。
中央社 ・ 8 小時前防非洲豬瘟 應變中心:提高入境旅客行李查驗比例
(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30日電)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今晚表示,關於入境旅客行李查驗,維持非洲豬瘟高風險國家的分流制度不變,但針對所有入境旅客的行李查驗比例提高。
中央社 ・ 19 小時前電商巨擘京東「請客」衝刺雙11,外賣限時60秒免單引熱議
【財訊快報/陳孟朔】臨近11.11購物檔期,中國電商巨擘--京東(9618.HK)(美股代碼PDD)外賣週四晚上約8點左右出現短暫免單潮,時間約60秒,不少用戶收到系統免單提醒並在社群平台曬單,帶動話題熱度攀升。京東支付回應稱,這是11.11期間的「福利活動」,後續仍會有下一波免單。京東支付同步啟動「100萬份免單天天抽」:用戶在京東購物並以京東支付結算,即有機會獲得免單資格,整個大促期間免單總量達100萬份,意在以高頻補貼拉動轉化與黏著度。外送員端福利也同步加碼。京東黑板報訊息顯示,京東集團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劉強東請全體全職外送員吃肯德基,慰勞開門紅檔期的配送辛勞;請客券將發放至外送員京東帳戶,明日10時起可於京東APP核銷下單。面向C端,京東外賣將上線與肯德基聯名的「東哥請客」同款套餐,原價人民幣58元(下同),週五10時起一口價29.9元,目標以爆品低價提升轉化並帶動客單連帶。京東預告,後續11.11期間將聯合百大餐飲品牌與多位名人明星發起「請客」活動,持續釋放外賣場景福利。外界關注其在高頻到家賽道的拉新與復購效果、以及免單與補貼對整體毛利與履約成本的影響。
財訊快報 ・ 9 小時前
【阿米斯音樂節十二年】都蘭的蛻變——從觀光熱點到文化主體,再到土地深耕之路
在台東都蘭鼻,阿美族音樂人舒米恩(Suming Rupi)於2013年發起的「阿米斯音樂節」(Amis Music Festival)走過12年,從一次以歌唱連結土地的嘗試,到台灣最具代表性的原...
環境資訊中心 ・ 8 小時前
男養3猛犬傷人擾民 竹科旁社區引「惡鄰條款」法院判准強制遷離
新竹科學園區旁某大型社區住戶陳男,飼養3隻大型杜賓犬放任遊蕩、日夜大聲吠叫,還咬傷社區總幹事,管委會連開25張罰單屢勸不聽,最終動用「惡鄰條款」決議將陳男訴請法院強制遷離,新竹地院認定其違反社區規約情節重大判准。管委會指控,住戶陳男111年8月起飼養3隻大型杜賓犬,放任在社區公共區域四處遊蕩、便溺,
自由時報 ・ 19 小時前
「最帥展昭」甄志強驚傳上海病逝家屬痛徹心扉 過世前一天才發影片
曾在經典港劇《碧血青天楊家將》中扮演「展昭」、被封為「最帥展昭」的香港男星甄志強,驚傳在上海離世,享年59歲。甄志強的妻子今(31)日透過社群平台發布訃聞,證實了這項消息。
潘鈺楨|Yahoo名人娛樂特派記者 ・ 2 小時前
壓垮范姜彥豐最後一根稻草!曝心碎放手粿粿內幕:看完證據後無力挽回
粿粿和范姜彥豐結婚3年爆出婚變,范姜彥豐怒控男星王子和粿粿婚內出軌,王子道歉坦承在得知女方協議離婚的過程中「超過了朋友間應有的界線」。知情人士更爆料,兩人還沒離婚,「就已經住進王子家中。」讓范姜彥豐只好放棄協商,決定離婚。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MLB/洛時痛批道奇正在四分五裂 隊史最偉大陣容快要變歷史
道奇隊今在世界大賽第5戰又以1:6不敵藍鳥隊,挑戰2連霸陷入2勝3敗絕境,「洛杉磯時報」毫不留情痛批,這支棒界最富有的球隊正在四分五裂,很快就會在另一個國家面臨另一個現實,就是輸掉世界大賽。 藍...
聯合新聞網(運動) ・ 1 天前百大旅美台將》台灣投手很難站穩大聯盟 王建民有話直說
王建民大聯盟生涯戰績68勝36敗、防禦率4.36,締造許多大紀錄,包含第1位在大聯盟季後賽拿下勝投的亞洲球員、第1位在大聯盟拿下勝投王的亞洲球員(2006年奪19勝,榮膺美聯勝投王)、第1位在大聯盟開幕戰擔任先發投手的台灣投手、第1位拿到世界大賽冠軍戒指的台灣球員、大聯盟生涯累計最多勝的台灣投手,2
自由時報 ・ 11 小時前
粿粿爆被拍到早住進王子家 徵信社:希望雙方能獲得善解
前啦啦隊女神粿粿和范姜彥豐3年婚姻破碎,范姜彥豐公開指控粿粿出軌王子(邱勝翊),震驚外界。粿粿更被週刊爆出早已住進王子家,全被徵信社拍到。對此,徵信社回應了。
中天新聞網 ・ 8 小時前
遭爆拍到粿粿住王子家鐵證!徵信社62字證實不忍了:希望雙方獲得善解
粿粿和范姜彥豐結婚3年爆出婚變,范姜彥豐怒控男星王子和粿粿婚內出軌,王子道歉坦承在得知女方協議離婚的過程中「超過了朋友間應有的界線」,如今週刊爆出粿粿已住進王子家,徵信社掌握到鐵證讓范姜彥豐心死、放棄協商。對此徵信社也回應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
王子承認與粿粿「超過朋友界線」向范姜彥豐道歉:錯誤沒有藉口
范姜彥豐29日控訴妻子粿粿婚內出軌王子邱勝翊,引起軒然大波。王子於下午2點38發文,打破沉默,承認越過朋友界線:「從一個單純傾聽者漸漸過度關心,超過了朋友間,應有的界線,雖出於心疼與關心,但不是應有的表達方式,錯誤就是錯誤,沒有藉口。」
簡子喬|Yahoo名人娛樂特派記者 ・ 2 天前
譚敦慈曝親戚20多歲就大腸癌「愛吃1食物」她絕不碰 醫:1級致癌物很多人天天吃!
大腸癌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台灣每年新增1.7萬名患者,年齡層更有明顯下降的趨勢。有「無毒教母」之稱的長庚醫院資深護理師譚敦慈就分享,自己一位表妹婿,20多歲時就確診大腸癌。他的日常飲食除了重油重鹹,
健康2.0 ・ 9 小時前
粿粿出軌王子!與范姜彥豐4個月離婚談不攏 律師猜原因:太多人知道
范姜彥豐與粿粿結婚3年,昨(29)日毀滅式爆料她婚內出軌好友王子(邱勝翊),對此粿粿反駁「說了許多與事實不符的內容」,王子則坦承兩人相處「超過了朋友間應有的界線」。消息一出炸裂外界三觀,不過就范姜彥豐、粿粿協商這麼久,究竟為何談不成?就有律師猜測,除了價碼談不攏,也有可能是因為過程中太多人知道,就算保密也沒用。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王子生日文早埋伏筆!「第13張照」藏和粿粿定情日 網驚:太明目張膽
男星范姜彥豐29日爆料妻子粿粿婚內出軌男星王子(邱勝翊),投下震撼彈。就有網友發現,王子在今年慶生貼文中偷渡一張和粿粿雙人合照,直呼「早埋下伏筆」、「太明目張膽了吧!」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曾和王子邱勝翊傳緋聞!粿粿閨密席惟倫「1動作」站邊范姜彥豐
[FTNN新聞網]記者陳献朋/綜合報導范姜彥豐29日突發指控結婚3年的妻子粿粿婚內出軌王子,消息一出震撼全網。王子過往情史也再度成為話題焦點,前一段緋聞是在...
FTNN新聞網 ・ 6 小時前
遭范姜彥豐抓包婚內出軌!粿粿「520同框王子」戀愛鐵證全被挖
粿粿與范姜彥豐2022年結婚育有一女,結婚3年爆出婚變,如今范姜彥豐29日拍影片怒控男星王子和粿粿婚內出軌,王子則道歉坦承「超過了朋友間應有的界線」,震驚演藝圈。粿粿與王子過往相處細節也全被網友挖出,今年520時,粿粿貼文中也未出現老公,「同框王子」,引起熱議。記者林汝珊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李㼈兒子進軍演藝圈! 首度公開亮相「神複製爸爸帥樣」
演員李㼈以戲劇《親戚不計較》廣受臺灣大眾熟知,近來他為了女兒李紫嫣主演的電影《突破:三千米的泳氣》,上遍各大單位宣傳。除了女兒亭亭玉立,李㼈兒子李奕龍同樣透過節目《成仁高中偵探社》,首度以個人身分出現在螢光幕前。
簡子喬|Yahoo名人娛樂特派記者 ・ 2 小時前
差點在金鐘獎引爆?范姜彥豐被指心軟收手 全因粿粿私下求情「別讓王子難看」
[FTNN新聞網]記者蕭廷芬/綜合報導男星范姜彥豐跟粿粿結婚3年爆出婚變,范姜彥豐昨(29)日突然以一支長達9分鐘的影片,指控妻子婚內出軌藝人王子(邱勝翊)...
FTNN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