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花蓮救災仰仗的「鏟子超人」 龐大民間力量如何突顯政府缺位
9月23日,致命強颱風「樺加沙」吹襲台灣,暴雨造成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洪水衝往下游光復鄉、鳳林鎮,造成18人死亡、6人失聯、114人受傷。
李浩銘今年36歲,家裡在光復車站附近經營一家西藥房,二樓是她祖母的家。當天下午三點,洪水來的時候,她剛好在台東工作。到了晚上她打給父親,才知道全家正在二樓避難,「因為家裡淹大水了」。
災後第二天,李浩銘開車回到光復,平日走的路已經看不出輪廓:馬路積滿厚淤泥,兩旁全是廢棄物,不少車子還被沖到路上。「你沒有辦法相信這是真的,」李浩銘回憶說。洪水衝開家裡藥店的大閘,家具全被淹沒。水退之後,留下的泥漿沒過小腿肚。但她沒時間悲傷,清理就要開始。
可這一點都不容易。家具埋在濕土裡,「土都是水,又很重」。李浩銘說,她和三個親友搬了一整天,才清出一小塊可以走動的區域,但大家已筋疲力盡。
「就是你在覺得很絕望,好像只能等看看有沒有政府、或是國軍可以來幫忙的時候,突然就看到很多『小蜜蜂』飛到你身邊。」李浩銘說。
從27日開始,台灣放三天連假,花蓮湧進來自各地的志工,他們大多在災區並沒有親戚,卻拿着鏟子水桶、踏着雨鞋到這裡幫忙鏟泥——網民稱之為「鏟子超人」。根據台鐵數據,去年日均進出人次不足一千的光復站,在連假第一天即9月27日就進出3.5萬人次,連假期間進出總數達10萬人次。
然而,在民間力量和災民的自救互助成為救災主力之時,台灣中央政府與花蓮地方政府卻在激烈地互相指責。有學者指出,花蓮是次造成嚴重的災害與傷亡,與當地人口分散、資源相對稀少有關,但每當談到責任問題,災害則無法避免「政治化」,「因為大家都怕背黑鍋」。
「我要去這裡幫忙挖土」
9月25日,經歷兩天大雨後,花蓮開始放晴,泥濘被曬乾後,空氣中飄滿粉塵。東華大學研究生陳小跳在災後的第三天,穿着雨鞋帶着高壓清洗機前往光復。
她開着機車,沿路看到救援車輛相繼到達,大型挖掘機開始挖掘淤泥、清理路上堆積物。「很多家裡你看過去全部都是泥,堆到可能住家的一層樓甚至一半......各種家具被沖出來,狀況其實非常混亂。」陳小跳說,沒有機械協助的居民只能用人力鏟起土石,再用推車倒到馬路上。
研判情況後,她跟大學老師退掉旁聽課,決定每日都到災區幫忙。「災區是需要時效性的......錯過這個時間就會幫不上忙。」
2014年,高雄發生大規模氣爆事故,陳小跳父親在事故中罹難。作為罹難者家屬,陳小跳當時感受到台灣社會很多幫忙。這一次災害離自己很近,她想以自己的能力回饋大家。
災後的第一個周末,台灣放三天連假,像陳小跳一樣去災區的人開始湧來了。每日到光復的火車上滿是人,大家拿着各種鏟子、水桶的工具,從年輕人到年長的都有。
來自板橋、從事金融業的吳聲佑是其中一位。他也調整了自己的工作,改到光復連日救災。吳聲佑曾在八八水災後擔任志工,但他說光復的情況比想像中惡劣——災後第五天,光復火車站對面第一排民宅仍被淤泥掩埋。
清理很需要人力。吳聲佑回憶,他自己從中午12點開始,和約20人一起清理一間大概六坪(近20平方米)的房間,有人負責剷泥、有人交接,也一共要花上三小時,才把屋內的淤泥清乾淨。
35歲任職設計師的鄭先生也是在網上看到有人號召,「我那時候想說連假沒有事(做),就可以去花蓮幫忙救災。」
他從屏東坐了三小時的火車前往光復,「去那邊就是看到像戰亂一樣」。他跟着當地組織的安排,十人一組分配到一家民宅幫忙,「大家彼此都是不認識,但是目標就是很明確:我要去這裡幫忙挖土、幫忙光復。」
中央地方災後攻防戰
這不是光復第一次經歷水災,卻是最嚴重的一次。李浩銘記得父親說過,「以前就算有淹水,可能也不到小腿肚,就是腳踝而已。」
這次洪水的來因,由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根據花蓮縣政府委託學術研究團隊的資訊,溢出的水量相當於6000個奧運標準游泳池。事件造成18人死亡,多數為年長者。有人把責任指向地方政府的延誤疏散。
今年7月,台灣政府已發現堰塞湖存在,隨即啟動監測。9月22日「樺加沙」迫近,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下稱,林保署)監測到水位急速上升,對花蓮縣政府發出紅色警戒,建議立刻撤離居民。
花蓮縣政府在接收到中央指令後,針對下游光復鄉、鳳林鎮等地區啟動疏散,撤離1837戶。但花蓮縣議員楊華美曾向BBC指出,由於疏散「非強制性」,許多居民其實未有及時離開家園。
李浩銘祖母的家因為有二樓,家人得以「垂直避難」。在她看來,傷亡之所以嚴重,第一是居民事前不知道溢流的嚴重性,第二是當災害發生的前後,並沒有人來通知居民。
李浩銘回憶,洪水湧進來之前,全家人還在一樓看電視。當時雨有時大有時小,「就是一般的颱風天氣」,「完全沒有任何人警告說,現在水很滿要小心什麼的,完全都沒有」。
中央和地方政府互相指責——在中央看來,這是一次有充分預警的災情。據台媒報導,林保署曾通報花蓮縣府9次、消防署通報10次,要求執行民眾撤離。但前花蓮縣長、現任立委傅崐萁則批評中央沒有提前爆破堰塞湖,也沒有協助花蓮縣府事前撤離。
台灣大學地質學系教授陳文山曾向BBC分析,由於馬太鞍溪堰塞湖為土石壩,無法用爆破處理,只能靠降雨自然溢流或潰堤。
而在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教授兼系主任蘇偉業看來,災情發生有數個原因:花蓮縣級地方大,但人手不足,政府效率低下加上人口分散,通報緊急事情時會有落差。
他認為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有責任:在災害當前中央負責提供資訊,地方政府負責執行,「他們應該是要一起合力去處理這個問題」。可現在最大的問題,中央和地方「將黑鍋你推我、我推你」。
他解釋,代入地方政府來看,花蓮人手資源不夠,「當然覺得中央要負擔多些責任」。但換從中央角度來看,就覺得根據《地方制度法》「就是你們地方負責的」。蘇偉業說,「 這個就會變成灰色地帶。」
值得注意的是,在災害發生前,花蓮縣長徐榛蔚仍在出訪韓國、缺席災害應變中心報告,已備受居民質疑。10月7日,內政部長劉世芳在立法院施政總質詢中,再指出花蓮副縣長在9月22日曾向賴清德回報,已經對居民進行「收容、依親跟垂直避難」,稱「他們都已經準備好了」。
調度資源的民間個體
李浩銘覺得政府提前撤離,或能避免人員傷亡,但水淹的高度、沖毁的地方範圍「誰都沒有辦法準確預測」。
「我覺得現在自救——不管是自己找人求救,或是自己想辦法清理,才是我們(災民)主要的思考模式。」在家被沖毁後,李浩銘父親每天都在清晨五點多出發搭火車回光復,他擔心錯過了找志工幫忙的機會。
為了疏導湧入光復的人潮,台鐵在災後加開列車班次、增停光復站,花蓮至台東段新自強號也全面開放站票。「鏟子英雄」有人留、有人走,離開的人會留下鏟子、雨靴等工具,讓後續的人幫忙接力。
除了他們,不同的民間力量和個體也在協助災後重建。
身在新北的郭亭妍是「鏟子英雄」救災網站創建者。她正職是一名產品經理,因為叔叔是花蓮人,從母親口中得知當地物資分配出現混亂、志工人手分配不均的情況。平常有用AI寫程式編碼的她,下班後花了六小時搭出了網站。
網站主要功能是匹配志工和需要協助的區域——除了列出志工的安全和裝備須知,還有最新公告和當地聯絡名單。網站在28日上線,在連假數日間,用戶量就湧進三萬多人。
來自新竹的藥師林佑凌同樣擔建了醫療互通平台。她在28號到達光復現場後,原本打算去鏟土,但因為力氣不足,決定在另一地方發力。
她發現現場志工人數很多,但有三個問題:醫療志工沒有中央指派系統、醫護之間無法互通、沒有統整物資區域。當天晚上,她和其他志工一同架建群組,讓醫護志工能及時溝通,協調人手。
外界有聲音批評,沒有經驗的志工前往救援,只會增加前線人員負擔。但以醫療志工為例,每個職種都是高度分工——後勤人員負責人力調度、配對物資,現場人員則會在醫護站駐點、進行掃街式救援。
在救災現場,佛教組織慈濟會和軍隊也有設置固定醫療站。林佑凌強調,民間醫療志工能夠補足的是機動性。由於清理的區域不斷變化,醫療志工能隨時移動、在人多的區域設立臨時醫護站,為傷者進行初步處理,嚴重的再送到大型醫護站。
來自台北的護理師王喆淳是機動志工一員。他在物資背包上貼上了「受傷請找我」句子,在災區裡走動了四天,替災民和志工包紥。據他觀察,群眾受傷種類主要分四種:水泡、感染、中暑和熱衰竭,其餘還有割傷和蚊蟲問題。
王喆淳說,處理不好的傷口會感染,部份演化成蜂窩性組織炎,而災區裡的大型醫療站晚上大多會停運,這時就靠着駐點的醫療志工定時替傷者換藥。二人均認為,就算是沒有經驗的人,到現場只要能整合分配,也能發揮很大力量。
對於這一次民間力量之大、動員速度之快,志工陳小跳認為是台灣人的經驗積累。
陳小跳說,在災害發生後,不少人就很清楚自己的角度,有人到後勤的位置處理物資和調度,也有人處理志工聯繫跟資訊傳播,「通常需求被提出來,隔天就會有新的調度,把它處理到更好。」
社交平台threads也被認為在動員中發揮重要角色。志工吳聲佑跟鄭先生向BBC中文表示,自己是在threads上看到有人包車跟號召救災,決定前往光復。
醫療志工林佑凌和王喆淳也形容平台的影響力「超乎想像」。「大家都是自己的媒體,可以展示你自己的想法跟你在做的事情......現在自媒體的力量會讓這種行動串聯得非常快。」林佑凌說。
王喆淳還提到一點,這次救援地點相對方便,而且「不需要動腦」。「(以前)那些搜救的過程可能需要高度專業的訓練,(這次)大家都覺得我只要會鏟土,我就可以來。」
救災缺位的政府
然而,在花蓮救災過程中充當了主角的民間力量,卻突顯了政府的缺位和滯後。
Miracle(化名)今年40歲,住在花蓮玉里,他的叔叔正是光復災民。災後第二天,Miracle跟叔叔失聯,於是開車前往光復找,「我問縣政府的人,他們也說沒看到。」在災後,當地學校一度成為救災中心,Miracle看到裡面集滿縣政府人員、議員和物資,但他認為災民並沒有得到實質協助。
「我覺得縣政府應該會有一個所謂的SOP吧,這件事情發生了,他們應該啟動什麼機制、什麼小組,然後誰該做什麼事情,但是現場沒有——就是亂,要做什麼?沒有人知道。」
光復以前曾有發生過風災。Miracle記得,2001年的颱風桃芝吹襲光復,整村被滅,「那時候我還在讀高中,就有過去救人,我同學也在那邊過世。」
在找到叔叔以後,Miracle第二天開着自費的怪手前往災區,協助清理積土。據他觀察,現場除了當地災民外,最快來幫忙的是民間人士,接着是帶來大型機具的軍人。
風災不斷,十幾年過去,Miracle覺得,縣政府在這次救災上仍是缺位的——甚至還把問題丟給中央和民眾自救。「因為都沒有看到他們人啊,我也覺得為什麼要民眾自備自費來到現場? 為什麼不是縣政府做這件事情?」
李浩銘也回憶災害至今,到家裡幫忙清理的都是軍人和民間志工,也從來沒有任何政府相關人員到過家裡慰問。只在10月1日,她看到掛著縣政府紅布條物資車開進來,高喊「來拿飲料」。
救援的怠慢與當地長期的政治局面有關。現任花蓮縣長徐榛蔚與其丈夫、前花蓮縣長和現任立委傅崐萁共治花蓮超過20年,被稱作「傅家王朝」,成為當地民眾依靠對象。
但年輕與年長兩代間有斷層。Miracle很直接地說,上一輩大多認識政府人員、有裙帶關係,但現在的年輕人想要的是做實事、而不是「做樣子」的政府。
今年7月,在台灣「大罷免」首輪投票中,傅崐萁是焦點人物之一,但其罷免案最後遭否決。蘇偉業指出,二人在民眾間評價很高,因為在台灣不少鄉下地方「講人情」,但事實地方的行政效率和處事手法充滿缺陷,「一出事,它根本就不是一個應付問題的政府」。
10月3日,徐榛蔚在光復國小出席部落自救會說明會。對於缺席指揮救災的質疑,她強調自己從9月23日上午,已在光復糖廠前進指揮所,災後一直都在光復。但在會上,她並沒有給出具體的長期規劃,僅稱政府籌到電鍋和洗衣機,會盡速發放給災民。這話加強現場災民不滿:「都沒有家了,要家電幹嘛?」
在蘇偉業看來,災情突顯中央與地方的隔閡,但並不足以撼動傅崐萁夫婦在花蓮的地位,「因為留在那個地方的人 ,基本上都要依賴他的資源分配」。 至於對民望本來低下的執政會否造成打擊,「主要就是看他(中央政府)怎麼做」。
災後重建
但爭也許不是災民目前最關心的事。
「我覺得現在沒有那個精力去討論政這個東西,」李浩銘感慨。在志工的幫忙下,祖母的家終於在災後第七日清理完成。她在社交平台打趣道,「從災民變身成家徒四壁超人」。
10月5日,總協調官季連成在記者會上,目前家屋清理工作大致100%完成。環境部長彭啓明也補充,目前清出的淤泥跟垃圾達7萬6604噸,95%道路完成清理。
目前,台灣中央政府宣布對每戶受災民眾補助35萬元新台幣,用作修復房屋和清理。花蓮縣政府也宣布對每戶發放5萬元災害慰助金。針對災情,花蓮地檢署正分案偵辦,調查是否涉及有人為疏失。
對於災民來說,接下來是漫長的重建過程;而對政府而言,首要的是如何吸收災害的經驗,防止下一次發生。
政大公共行政系教授蘇偉業指出,「未來就牽涉到整個制度的問題」。
他提到,台灣在1997年通過地方制度法之後 ,地方擁有執行權力,但實際上重大資源還是由中央控制。在未來,中央或需要在地方資源分配着手,強化地方責任,避免再出現「中央請客地方買單」情況。
銘傳大學建築學系教授王价巨在接受傳媒採訪時則強調,要建構權責分明的防災體系,最終應回歸「責任分擔」,政府第一要確保資訊公開透明,第二是確保「保全對象」或特殊需求者等,在無法自主應變時,獲得及時協助。
其他人也在看

衝花蓮救災4天!韓網紅揭「極缺3類志工」 災區最新現況曝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上(9)月23日溢流,導致光復鄉一帶災情慘重,災區仍在搶救復原。韓籍網紅宋讚養親赴花蓮光復鄉,投入救災行動,昨(8)日在社群曝光當地最新現況,除了列出幾項重要事項提醒欲前往救災的民眾,宋讚養也稱目前最需要「小蜜蜂志工」。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
Mazda CX-5 vs CX-60 兄弟對決(二之一):從車格設計到世代差異,怎麼選才剛好?
(文/Jason Chen)休旅市場肯定是夯,而且是夯了幾十年的那一種;而在胃納量最大的平價品牌市場中,Mazda相較其它競品擁有更多元的選項,即是CX-5以及CX-60;究竟兩台車要選新?選舊?還是選大?選小?是選更尊榮?或是選更成熟穩定的座駕?本次系列文以多個面向切入討論!
Yahoo奇摩汽車機車 ・ 23 小時前
台股喊到3萬點 陸股也瘋狂
美國啟動降息循環,加上AI需求強勁,不僅趨動美台企業獲利上修,啟動這波台股估值上修的紮實行情,加權指數9日大漲238點收在27,301點,上市市值奔88.42兆元新高,合計上市櫃市值再推上95.41兆元新紀錄,法人樂看第四季台股可望月月高,資金派對將延燒至年底作夢行情。
工商時報 ・ 3 小時前
企業齊心送暖 花蓮在地力量助光復災區重建
花蓮縣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於9月23日下午發生溢流,洪水湧入光復市區,造成嚴重災情,引發社會高度關注。在災後重建的關鍵時刻,花蓮在地企業紛紛伸出援手,不僅捐款捐物,更動員志工投入災區復原工作,以實際行
中廣新聞網 ・ 16 小時前台中營造水電工趕赴花蓮清淤 回程再捐助南投教養院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成災,台中浚泰機電員工也趕到花蓮縣光復鄉、鳳林鎮協助清運淤泥,國慶連假前專隊回程,途經衛福部南投啟智教養院再捐贈物資;浚泰機電總經理巫浚銘說,當時得知同仁家屬在花蓮的家園全毀,立即號召專隊趕往救災,也傳遞員工對家人的牽掛。
自由時報 ・ 1 天前921大地震逃過一劫 他環島奔赴花蓮災區化身按摩超人
20餘年前921大地震逃過一劫的台南河川志工黃仕昌,得知這次花蓮光復糖廠成立有按摩超人團,特別請了3天假,從台南開了11小時的車,到光復鄉重災區加入按摩超人團,為鏟子超人等志工、民眾按摩紓壓,當了2天按摩超人及接駁志工後,昨天再接送要返回西部的志工,特別開車從花蓮北上返回台南,完成環島一圈的超人志工
自由時報 ・ 22 小時前
MLB季後賽/費城人反撲!舒瓦伯雙響砲狙擊2大王牌 道奇吞季後賽首敗
國聯分區系列賽道奇力拚G3橫掃晉級,不料先發投手山本由伸僅貢獻4局失3分被打退,隨後柯蕭(Clayton Kershaw)中繼上陣投滿2局失5分有4分為責失,最慘的是2人此役都被舒瓦伯(Kyle Schwarber)全壘打狙擊,終場道奇2:8不敵費城人,沒辦法9日以全勝之姿闖進國聯分區冠軍賽。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中榮設呼吸道疾病整合照護中心 提升病人生活品質
(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9日電)慢性呼吸道疾病每年奪走超過6000人命,台中榮總今天成立「呼吸道疾病整合照護中心」,盼為患者提供多專科整合性精準診斷和治療,以提升病人的生活品質。
中央社 ・ 17 小時前每人80萬獎金…2亞裔等人獲麥克阿瑟天才獎
麥克阿瑟基金會(John D. and Catherine T. MacArthur Foundation)8日公布今年...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7 小時前
傅崐萁「再爆驚句」鄭銘謙秒愣住!網笑翻:要確欸?
政治中心/李汶臻報導花蓮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國民籍立委傅崐萁頻頻將此事推卸責任給中央。他昨(7日)在議會質詢期間,不斷拍桌並對著行政院長卓榮泰怒吼,質問「海嘯警報發了嗎」。今(8)日,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邀請法務部長鄭銘謙進行業務報告,傅崐萁依舊秉持先前嗆中央說要咎責的狂妄氣勢,期間脫口這番話讓被當面質詢的鄭銘謙秒愣住。畫面流出後,網友一面倒笑翻,更有不少人一面倒狂CUE徐榛蔚。
民視 ・ 1 天前

雙十國慶3生肖天降好運 命理師曝開運大法「求財求桃花這樣做」
●虎:正財大旺,人氣十足屬虎者過去累積的經驗與實力開始嶄露頭角,業務性質的工作會有老客人介紹新客人;雙十後人際關係良好,會得到很多好消息,因為偏財運加持,買樂透或刮刮樂會有意外之財。●兔:桃花大開,副業大開雙十屬兔者可說是名利雙收,想轉換跑道的朋友可能會發...
CTWANT ・ 1 天前
EP9完整版-韓國女軍官第一次吃台式牛排 邊驚呼邊嗑光!談到台灣兵役當四個月 表情超微妙【Yahoo x 咪蕾】
咪蕾這次帶韓國女軍官來吃台式牛排,對於牛排的大小還有價格驚嘆不已!吃飯中聊到關於兩國的兵役差異,女軍官聽到台灣當兵只要四個月馬上說「好像有點短」,也分享了韓國的兵役現況! 更多《Yahoo x 咪蕾》影音:https://bit.ly/4kOmS2R
Yahoo x 咪蕾 ・ 1 天前
MLB季後賽/齊森姆低級失誤雙殺沒抓到 洋基火球新秀史利特勒落後退場
美聯分區系列賽殊死戰,洋基火球新秀史利特勒(Cam Schlittler)在7局上因為隊友齊森姆(Jazz Chisholm Jr.)的守備失誤留下1出局一、三壘有人局面退場。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莎莎健身房照辣翻!42歲「川字肌微歸位」根本逆齡女神
42歲主持人莎莎(鍾欣愉)一向以親民幽默的形象深受觀眾喜愛,雖然工作行程滿檔,仍不忘在社群平台與粉絲分享日常生活。她昨(9日)在Instagram曬出一張健身房自拍照,「川字肌微歸位」,好身材引發粉絲圍觀。
中時新聞網 ・ 9 小時前
裝潢蟑螂出沒!交屋潮引爆糾紛潮 「拖工期、搞失蹤」土城百戶屋主受騙 新家慘變爛尾現場|房市觀點
準備裝潢的屋主可得小心了!據統計,2025年上半年全台住宅使照核發量近7萬戶,創下近20年新高,意味著接下來將迎來大量交屋潮,隨著裝修需求暴增,市場也出現不少「裝潢糾紛」,受害案例頻傳。
Yahoo奇摩房地產編輯部 ・ 20 小時前
一橋大逆轉!淡江大橋通車倒數 雙北這兩區房價嗨翻
淡江大橋預計於2026年5月通車,屆時將大幅縮短淡水與八里之間的車程距離,也為雙北房市增添一大利多。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觀察,淡江大橋於2019年動工,自動工前一年至今,七年間淡水與八里的房價和人口數皆明顯上揚,淡水房價從平均每坪23萬元,漲至今年的每坪31.5萬元,漲幅37%;而八里房價則從每坪19.6萬元,漲至27.9萬元,漲幅逾4成,漲勢還超越淡水,成為淡江大橋的最大獲益區。
鏡報 ・ 1 天前
普發現金1萬元要來了!立院聯席會通過初審 10/17可望三讀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連續兩日審查「中央政府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預算案」,外界關注的普發現金1萬元發放時程也成焦點。財委會今(9)稍早完成初審,預計將在14日程序委員會排入17日立法院會議程,完成三讀程序。依規定,特別預算公告後一個月內將啟動發放作業,並於七個月內完成發放。
Yahoo奇摩股市 ・ 19 小時前
老公寓加裝電梯全攻略!「最便宜40萬起」外掛電梯、升降椅、無機坑...長輩安心上下樓 5種電梯優缺點一次看
台灣社會高齡化趨勢下,許多居住在老公寓的長者面臨行動不便的困境,尤其是上下樓梯,成為阻礙他們出門的巨大挑戰。本文將深入探討目前市面上5種常見的電梯安裝方式,包括外掛傳統電梯、樓梯升降椅、無機坑電梯、兩層樓小電梯、以及膠囊電梯,為您詳細分析各方案的優缺點、適用情境與預估成本,幫助您為家中長輩打造更安全、便利的居住環境,讓他們重拾出門的自由與樂趣!
Yahoo奇摩房地產 ・ 1 天前
MLB》金慧成被冷凍!韓媒爆氣嗆道奇:9比1才上場?
洛杉磯道奇目前在國聯分區系列賽取得2比0聽牌優勢,距離晉級國聯冠軍賽只差一步。不過首年旅美的韓籍新秀金慧成至今仍未登場,讓韓媒今(8)日罕見發文批評總教練羅伯茲(Dave Roberts)在季後賽中的用人調度。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