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想靠高股息ETF生活?退休教練嫺人列「3原則」打造現金流
退休不是理財的終點,最值得擔心的不是能活多久,而是「錢會不會提早用完?」或「錢根本不夠花?」退休理財專家嫺人於《有錢到老後》一書中分享退休理財的因應之策,讓錢成為助力,而不是拖累,也讓退休不再焦慮,而是安心、有尊嚴、且帶著餘裕的旅程。以下為原書摘文:
投資注意「報酬順序風險」
為什麼會有「3桶金」概念的提出?這和退休這趟旅程中遇到最差的海象——「報酬順序風險」(Sequenceof Returns Risk)有關。才上船還沒就定位便出現的大風暴:報酬順序風險。
什麼是「報酬順序風險」呢?報酬順序風險指的是:在資產提領期間(例如退休後),投資報酬率的出現順序,對最終資產能否長久支撐生活,產生重大影響。
假設:
閒人先生在2008年1月退休,他的退休金是1,000萬元。
退休第一年是用4%來做退休消費,也就是40萬元,後續年度就看主計處公布的前1年「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來提高消費,確保生活品質可以維持實質上都有4%。
閒人先生退休這時候,正好遇上股市很不順的幾年:
2008年金融海嘯,那一年市值型ETF0050(元大台灣50)報酬率是-43.2%,2008年底他的退休金只剩下545萬元。
2009年,股市大幅翻正,那年0050的報酬率是75%,2010年又漲了13%,扣掉生活消費後,他的退休金回升到950萬元。
但不走運的是,2011年美國借錢太多,爆發債務上限危機,長期公債信用評等被降級,加上歐債危機,0050又跌了15.8%,年底時退休金又下降到剩下765萬元。萬一再跌下去,提早燒光退休金的風險就出現了。
雖然股市長期向上,只要能長期投資,再回來的機率是高的,但萬一剛退休就遭遇這樣的狀況,往往會讓人不理性跳船,再也不敢投資股票。對一個準備靠退休金理財過退休生活的人來說,海上風暴大魔王就是報酬順序風險:一退休就遇上股市下跌。
高股息投資也不算「安全資產」
然而,人的運勢難以預料。假設閒人先生堅持相信後續市場將走升,即使在2022年,新冠疫情後的通貨膨脹導致股債雙跌、0050當年虧損22.4%,到了2024年底,他的退休金仍會成長至2,538萬元。雖然這主要是因為2024年單年度大漲48.7%的結果,但即使只看到2023年,資產也已回升至1,756萬元。
許多人認為市值型投資波動過大,寧願選擇感覺較穩定的高股息ETF。然而,2008年元大高股息(0056)曾重挫48.2%,雖然之後逐步回升,但第一年退休金就只剩下497萬元,跌幅其實比0050還慘。因此,即便是高股息投資,也不能將其視為「安全資產」。
如果假設,另有一位同名同姓的閒人先生比較幸運,他是在更早的2004年退休,那時0050甫上市不久,他退休頭幾年股市狀況不錯,經過2004~2007年股市上漲幾年,即便到2008年遇到股市腰斬,他的資產在2009年又會回到1,200萬,比他剛退休時的1,000萬還要多。
從兩個閒人先生的例子中,可以看到3個要點:
1. 退休初期的市場表現,對資產壽命影響極大:
如果前幾年遇到大幅下跌(負報酬),你的資產基數會被削減,再加上持續提領,後續即便市場回升,資產可能也難以快速恢復原有規模。
相反的,如果前幾年先遇到大漲(正報酬),資產基數變大,即使之後遇到下跌,也更有緩衝空間。
2. 在退休初期,應透過資產配置與避險策略降低暴露於市場大跌的風險,例如:保留1~2年的生活費於低風險資產(現金、短期債券)。
3. 分散投資,避免單一資產類別重挫影響全局。
投資報酬率好壞的順序,會大幅影響退休金是不是可以撐到老的可能性。一般來說,要特別小心的觀察期是退休前的5年到退休後10年內。那要怎麼避免或降低「報酬順序風險」呢?我的答案是「3桶金」。
從傳統資產配置到3桶金
以下是現代投資組合理論之父、199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哈利.馬可維茲(HarryMarkowitz)說過的一段話:「如果股市大幅上漲而我未能參與其中,或是股市大幅下跌而我完全參與其中,我可以想像自己會有多傷心。為了盡量降低未來後悔的機會,我選擇將資產以50/50比例配置在債券和股票上。」
以第一位閒人先生為例,雖然他若能撐過波動,到2024年投資0050的退休金已成長至2,538萬元,但要達成這樣的成績,他必須先挺過2008至2011年那段市場如瘋狗浪般起伏的嚴峻考驗。
馬可維茲強調,債券具有分散股票投資風險的重要作用;在我退休後,股債配置這個策略雖屢次被質疑甚至唱衰,但事實上債券種類繁多,關於債券的詳細說明,後面會再進一步分享。
我在退休初期採用馬可維茲所提倡的傳統股債配置,這是一種「一鍋到底」的長期投資策略。
當市場波動導致資產比例改變時,需要定期「再平衡」(後面會詳細說明),這種方式簡單且容易執行。傳統股債配置本身並無不好,只是隨著時間推移,我發現自己面對市場波動時,心理承受力變得比較弱。
退休時我才49歲,出於對「報酬順序風險」的擔憂,初期只投入30%的資金,之後逐步增加。寫這本書時,業已退休8年,快要邁入60歲,此刻約有60%的退休金投入股票。我才意識到,自己仍處於退休後前10年的「報酬順序風險」高風險期。
2025年4月,當川普的關稅戰急速引發全球股災,整個世界彷彿瀰漫著「秩序即將改變」的不安氛圍。即使對股債配置有信心,我仍忍不住思考:「如果川普連任,那8年後我會是幾歲?」「若投資在這8年內持續低迷,我的心情會怎麼樣?」幸好就在這之前,我依照「3桶金法」,整理了退休後因多年累積而逐漸混亂的帳戶,並以此配置,成功安然度過這次股災。
退休後,我常閱讀美國金融研究機構晨星(Morningstar)的文章,個人理財總監克莉絲丁.賓士(ChristineBenz)的觀點,讓我受益良多。她經常在晨星的專欄中,撰寫關於3桶金法的文章。所謂的3桶金,是將資金依照時間和用途劃分為3個部分:
短期桶(1~2年生活預備金):這部分資金以現金或低風險工具存放,確保退休初期幾年內的生活費用已備妥,不必因市場低迷而賤價賣出股票或其他風險資產,減少資產因市場大跌而縮水的影響。
中期桶(3~10年穩健投資):以較穩健的債券或混合型基金為主,提供穩定收益並兼具一定成長性,做為資產的緩衝區,能在市場波動中減少總資產價值的劇烈起伏。
長期桶(11年以上高成長資產):投資於股票等高風險高報酬資產,專注長期抗通膨和資產成長,因為這部分資金不會在短期內動用,能夠承受短期波動並享受長期市場成長帶來的回報。
3桶金法並非全盤推翻傳統股債配置,本質上仍屬資產配置策略,只是將同樣的資產依照時間和用途重新分配,猶如設立3個心理帳戶:一桶保障日常安心,一桶負責中期穩健,一桶追求長期成長。這樣的安排,讓擔心「現金流」的退休族,在心理上更加踏實和有安全感。
(本文摘自/有錢到老後:讓錢活得比你久,嫺人用三桶金計畫打造不怕老、不怕窮的退休理財指南/天下文化)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看更多優活健康網相關報導
退休需存多少錢才夠?財務教練揭驚人數字:連續35年「每月存11萬」
退休金準備1000萬夠嗎?施昇輝列4大原則:退休做到「不窮」最重要
本文授權轉載自《優活健康網》,原文為退休後,想靠高股息ETF生活?退休教練嫺人列「3原則」打造現金流
其他人也在看
14檔跨國股票基金 半年漲逾3成
全球股市近半年先下後上、倒吃甘蔗屢創新高,堪稱近年最強波段多頭走勢,投信發行跨國股票型基金則展現主動式操作優勢,同期間績優基金漲幅逾3至6成左右,大幅超越世界及新興市場指標指數表現。統計至9月30日,MSCI世界及新興市場指數近半年累積漲幅約18%~19%,屢創新高的強勢市場代表美股那斯達克、韓國KOSPI指數則有3成,另外,日經225、越南胡志明以及A股深證成指亦有2~3成。
工商時報 ・ 1 天前明年獲利續旺 科技基金看多
今年人來資訊科技企業獲利成長率稱冠,成為帶領全球股市多頭的領頭羊,投信法人預估,受惠AI高速發展,明年獲利成長率仍居前段班,將支持較高評價,使資訊科技股票基金多頭行情有望延續,若遇市場震盪回檔,建議分批或透過定時定額等投資方法布局。
工商時報 ・ 1 天前全球股市走強 主被動基金表現靚
美國政府關門,全球主要股市行情仍持續創高,帶動國內主被動基金今年來也展現狂牛氣勢,尤其聚焦科技等強勢題材共同基金及ETF,在「AI救世主」光環加持下,今年來表現比大盤還突出,績效躍居前茅,其同基金績效前五名報酬率皆逾4成,ETF更從5成起跳。
工商時報 ・ 1 天前AI浪潮推動 美股ETF犀利
美國聯準會9月啟動降息循環,AI生產力浪潮持續推動市場動能,美股三大指數齊創歷史新高,科技股表現尤為突出,近期AI伺服器對高階記憶體的需求顯著攀升,帶動DDR5與HBM市場熱度上升。市場對美國科技業2026年成長預期仍維持20%以上,顯示對AI驅動長期前景持高度信心。統計美股ETF近一個月表現前十強績效皆在5%之上,且有六檔與科技類股、兩檔與生技類股相關。
工商時報 ・ 1 天前三大債券基金 淨流入力道擴大
美國政府關門成經濟隱憂,債市全面走揚,根據美銀引述EPFR統計至10月2日止近一周,三大債市仍保持淨流入且力道擴大;其中投資級企業債仍維持淨流入居冠、金額擴大至92.7億美元;其次是新興市場債淨流入36.9億美元;非投資等級債基金淨流入金額23.1億美元。
工商時報 ・ 1 天前台股創高 市值型ETF規模破兆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台股自9月以來不斷創下新高,加權指數7日再度強漲1.68%收在27211.95點,寫下歷史新高紀錄,連帶讓市值型ETF也受到市場矚目,統計全台前3大市值型ETF規模已逾新台幣1兆...
自立晚報 ・ 1 天前
台股ETF買氣火 三類型受寵
近日台股表現勢如破竹,連創歷史新高,10月7日飛越27,000點關卡,連帶台股ETF買氣也是強強滾,截至10月3日止,整體台股原型ETF受益人數周增23,307人,來到1,119.9萬人,觀察受益人數周增前十名的產品,以市值型、高股息和科技型為主。
工商時報 ・ 1 天前《基金》全球股市走強 主被動基金表現靚
【時報-台北電】美國政府關門,全球主要股市行情仍持續創高,帶動國內主被動基金今年來也展現狂牛氣勢,尤其聚焦科技等強勢題材共同基金及ETF,在「AI救世主」光環加持下,今年來表現比大盤還突出,績效躍居前茅,其同基金績效前五名報酬率皆逾4成,ETF更從5成起跳。 根據理柏資訊統計至6日止,目前投信發行主被動基金共有逾千檔(主級別),今年來共同基金、ETF績效前五名,8成由大中華及台股產品包辦,其中復華中國5G(00877)漲勢逾七成稱冠ETF市場,復華華人世紀基金以48%領先共同基金群雄;合庫台灣、合庫台灣高科技及富邦新台商基金以逾4成躍居台股基金前三傑;元大航太防衛科技(00965)、第一金太空衛星(00910)也以逾5成績效擠進排行榜。 復華華人世紀基金經理人胡家菱表示,AI展望樂觀,帶動明年相關企業獲利成長,支撐市場風險情緒,推升美、台、日、韓、陸港等股市及類股表現續強,市場持續聚焦AI應用發展及各龍頭企業合作所帶來的商機,預期相關受惠題材仍是後續多頭行情下的亮點布局產業。 第一金太空衛星ETF經理人曾萬勝分析,多家太空衛星企業進入量產出貨後的發射排程,同時也傳出取得電信商與政府
時報資訊 ・ 1 天前《基金》14檔跨國股票基金 半年漲逾3成
【時報-台北電】全球股市近半年先下後上、倒吃甘蔗屢創新高,堪稱近年最強波段多頭走勢,投信發行跨國股票型基金則展現主動式操作優勢,同期間績優基金漲幅逾3至6成左右,大幅超越世界及新興市場指標指數表現。統計至9月30日,MSCI世界及新興市場指數近半年累積漲幅約18%~19%,屢創新高的強勢市場代表美股那斯達克、韓國KOSPI指數則有3成,另外,日經225、越南胡志明以及A股深證成指亦有2~3成。 近半年跨國投資股票型基金漲幅超過3成就有14檔,其中路博邁5G股票、復華華人世紀、瀚亞美國高科技、統一新亞洲科技能源、統一全球新科技、元大大中華TMT等基金更有逾4成至近6成的超額投資報酬表現,布局的股票市場主要集中在美、台、大陸、日,產業則以資訊技術為大宗。 復華華人世紀基金經理人胡家菱表示,近一季財報結果優於預期帶動市場加速上修企業獲利預估,進一步帶動評價向上,將使行情仍有表現機會,包含美、大陸、日等海外股市布局將以AI蓬勃發展受惠的相關供應鏈為主軸,搭配工業、金融、通訊服務等產業,掌握類股輪動投資機會。 第一金太空衛星ETF經理曾萬勝指出,受惠各國政府預算投入、國防需求,針對國土安全、衛星
時報資訊 ・ 1 天前《基金》明年獲利續旺 科技基金看多
【時報-台北電】今年人來資訊科技企業獲利成長率稱冠,成為帶領全球股市多頭的領頭羊,投信法人預估,受惠AI高速發展,明年獲利成長率仍居前段班,將支持較高評價,使資訊科技股票基金多頭行情有望延續,若遇市場震盪回檔,建議分批或透過定時定額等投資方法布局。 科技類股表現突出,帶動資訊科技股票基金近1年平均報酬位居各類型前茅,其中投信發行標的表現比境外基金突出,近一年績效前十名就包辦七檔,路博邁5G股票、統一全球新科技、復華全球物聯網科技及瀚亞高科技等基金報酬達3~5成躍居前四強。 復華全球物聯網科技基金經理人黃俊瑞表示,引領全球趨勢發展的美國科技股持續受到AI發展強勁支撐,企業獲利仍在上修,加以美國聯準會溫和降息有利股市發展,預期在基本面及貨幣政策轉向寬鬆下,支持行情多頭走勢。算力需求提升、不斷推出新產品使科技巨頭資本支出續增,目前主要雲端大廠資本支出金額及分析師預估值仍處上修循環,輝達宣布投資上千億美元於OpenAI基礎建設,形成晶片、模型及雲端的條龍布局,預估相關供應鏈仍是後市布局題材焦點。 統一全球新科技基金經理人郭智偉認為,股市進入聯準會降息循環及美國經濟溫和上修的態勢,加上目前數據顯
時報資訊 ・ 1 天前晨星統計:第三季共同基金黑馬 3類基金領漲全球
晨星(台灣)8日發布《2025年9月基金市場季報》指出,全球金融市場第三季延續上半年漲勢,在美國聯準會(Fed)重啟降息與人工智慧(AI)題材雙重利多帶動下,股票與債券基金全面上揚,台灣核備銷售的股票型基金平均美元季報酬率達 9.10%,債券型基金則為 1.89%,若以原幣計算,股票與債券基金的平均季報酬更達 10.52%與 2.35%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焦點股》0050︰美股收黑拖累 0050回檔修正
美股四大指數全數收黑,台股今日開盤後一度下跌逾300點,近期基金規模與受益人數持續大幅成長的元大台灣50ETF(0050)也回檔修正,截至10:42分為止,股價下跌0.9元、暫報60.8元,成交量超過7萬張。元大投顧早盤分析,加權指數近期屢創新高,台股在AI浪潮加持下很難預測何時見頂,不過,部份漲多
自由時報 ・ 1 天前玉山證推出「ETF投資策略」新功能 打造專屬投資配置
為協助投資新手與年輕族群輕鬆邁出ETF理財第一步,玉山證券於官網及行動APP推出全新「ETF投資策略」功能,投資人可透過玉山證券官方網站或A+行動下單、玉山E-Trader、玉山證券e櫃台等行動App,使用結合心理測驗的投資策略體驗服務。玉山證券「ETF投資策略」採用內容與市場參數的動態更新機制,搭配圖像化角色結果報告與直覺式操作介面,設計7個情境問答,引導顧客探索8款代表角色,涵蓋「穩健型」、「成長型」及「特定主題」等多元投資風格,兼顧趣味性與互動性,系統依據個人風險屬性,推薦最適合的ETF組合,使用者能輕鬆理解投資風格並提升互動參與感。ETF具備分散風險、多元投資、交易靈活與成本低廉等優勢,為投資人資產配置的熱門選擇之一。根據投信投顧公會資料統計,截至2025年7月,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80億資金活水來了!越南基金、ETF看漲
越南市場迎來重大變革,台灣時間10月8日凌晨,富時羅素公布,越南市場將正式由前沿市場升級為次級新興市場,中信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8日表示,此次公布結果符合預期,市場估算升級事件將替越南股市挹注60至80億的資金活水,預期給市場帶來新一波資金動能。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基金》能源動盪 油礦族群看好
【時報-台北電】雖然伊拉克重啟出口傳出進展,但國際能源署(IEA)月報警告,2026年原油供給過剩現象恐加劇,壓抑油價上行空間,不過法人依然持續看好油礦族群投資機會。 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經理張繼文表示,在全球政經局勢不安的推動下,原物料與能源類股再度成為市場焦點,美國已對進口鋼鐵鋁品加徵關稅,帶動整體原物料價格反彈,同時美國礦業巨頭Freeport-McMoRan近期宣布,位於印尼的全球第二大銅礦因事故全面停產,造成供給中斷,已進一步推升銅價表現。整體而言,全球第四季景氣只是放緩不至於陷入衰退,加上聯準會進入另一輪降息循環,引爆資金行情、皆有助於先前評價面便宜的礦業股出現價值重估題材。 儘管美方尚未正式制裁除了印度以外的俄羅斯石油買家,但相關言論已引發市場對於供給收縮的憂慮,加上川普擬施壓G7加強對俄油進口限制,推升油價中長期上行預期,整體而言,在地緣政治風險升高、供需失衡與政策干預等多重因素交織下,市場普遍看好能源板塊後續表現,有望成為資產配置中的潛力選項。 富蘭克林天然資源基金投資團隊指出,OPEC+全面復產恐使原油庫存增加,油價仍可能受壓,因此,在該領域採取審慎立場,雖然長期
時報資訊 ・ 1 天前玉山證券推「ETF投資策略」新功能 結合心理測驗打造專屬投資策略
為協助投資新手與年輕族群輕鬆邁出ETF理財第一步,玉山證券於官網及行動APP推出全新「ETF投資策略」功能,投資人可透過玉山證券官方網站或A+行動下單、玉山E-Trader、玉山證券e櫃台等行動App,使用結合心理測驗的投資策略體驗服務。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基金》AI浪潮推動 美股ETF犀利
【時報-台北電】美國聯準會9月啟動降息循環,AI生產力浪潮持續推動市場動能,美股三大指數齊創歷史新高,科技股表現尤為突出,近期AI伺服器對高階記憶體的需求顯著攀升,帶動DDR5與HBM市場熱度上升。市場對美國科技業2026年成長預期仍維持20%以上,顯示對AI驅動長期前景持高度信心。統計美股ETF近一個月表現前十強績效皆在5%之上,且有六檔與科技類股、兩檔與生技類股相關。 富邦00897經理人陳婉寧表示,儘管今年以來美國與歐洲的醫療保健股表現相對疲弱,但在政策風險減緩後,市場可望回歸基本面。從產業面來看,生技產業仍維持穩健成長,目前估值偏低,具備中長期投資吸引力。投資人可透過生技ETF布局相關概念股,把握生技產業回溫契機,掌握長線成長潛力。 富邦NASDAQ(00662)經理人王辰方指出,近一個月,美股在AI熱潮持續發酵及聯準會降息預期的雙重推動下屢創新高,資通訊板塊受惠於個股利多消息,漲勢尤為明確。大型科技企業持續擴大資本支出,為未來成長注入動能,建議透過科技類ETF參與相關概念股表現機會。 台新標普科技精選ETF基金(009807)研究團隊分析,美國聯邦政府正式關門陷入停擺狀態,但
時報資訊 ・ 1 天前《基金》台股ETF買氣火 三類型受寵
【時報-台北電】近日台股表現勢如破竹,連創歷史新高,10月7日飛越27,000點關卡,連帶台股ETF買氣也是強強滾,截至10月3日止,整體台股原型ETF受益人數周增23,307人,來到1,119.9萬人,觀察受益人數周增前十名的產品,以市值型、高股息和科技型為主。 投信法人指出,受惠於AI題材持續熱炒,加上關稅不確定性降低,以及美股表現走強的激勵帶動下,近日台股表現強勢,也吸引投資人透過台股ETF來參與行情。細探近一周人數增加較多的台股ETF類型含括市值、科技與高息。鑒於近期台股行情主要由科技權值股領軍,因此市值型ETF可說是投資人最易參與台股行情的管道,而對於科技題材有更明顯偏好的投資者,則可透過科技ETF來把握。 隨著股市屢創新高,投資上居安思危的心態亦不可少,法人也建議投資人可適度搭載高股息ETF來做平衡投資組合風險,像是於金融股布局比重較高的高息ETF,既能以此增添產業布局的多元性,並廣納收益來源,穩健投資。 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經理人謝明志表示,在AI產業向上發展趨勢不變以及企業營運表現強勁的支持下,台股多頭格局有望延續,但仍不排除大盤或有因獲利了結目的而帶來的高檔
時報資訊 ・ 1 天前
橋水基金創辦人:AI帶動的美股有泡沫的味道了!增持黃金別空科技巨頭
AI算力聯盟帶動美股近期漲勢,但橋水基金創辦人達利奧(Ray Dalio)表示,「現在的市場有些泡沫的味道了」,圍繞美股和AI投機具有典型的泡沫特徵,目前就像1970年代初,市場對當時通貨膨脹,政府支出和高額債務負擔削弱市場對貨幣資產的信心,因此建議投資人增持黃金作為對沖,黃金比美元更具避險性。
太報 ・ 1 天前
iPhone17升級有感!10檔海外全產業股票ETF搶沾「蘋果光」
蘋果 iPhone17 系列硬體升級有感,上市初期便吸引大眾目光,受矚程度超越以往。根據摩根大通報告顯示,美國市場對新款 iPhone 的需求持續增長,約 71% 的美國市場消費者表示有意在 2025 年購買新
鉅亨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