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症免跑大醫院省600元!假日急症中心11/2上路 13地點名單出爐
記者蔣季容/台北報導
為解決大型醫院急診壅塞,衛福部將於六都試辦設置「假日急症中心(UCC)」,因應假日基層診所未開診,處理輕急症病人治療需求,11月2日正式上路。衛福部今(29)日公布13家醫院名單,包括台北3家、新北2家、桃園4家、台中2家、台南及高雄各1家。
假日急症中心(UCC)是什麼?
為鼓勵民眾分流,將醫療資源留給真正需要急重症的患者,衛福部健保署預計從11月2日起,每週日早上8點至半夜12點試辦「假日輕急症中心(UCC)」,掛號費將由各地衛生局協調統一,比照基層診所;至於部分負擔費用比照基層與地區醫院急診,只收取150元,對比現行醫學中心急診的750元、區域醫院400元,民眾最多可省下600元。
UCC地點有哪些?
目前六都共計13個「假日急症中心」,分別為台北市的北市聯醫林森院區、昆明院區、信義門診部;新北市的恩樺醫院、怡和醫院;桃園市的龍潭敏盛醫院、大園敏盛醫院、大明醫院、中美醫院;台中市的台安雙十分院、家健聯合診所;台南市的永川醫院;高雄市的文雄醫院。
醫界憂過勞?
健保署醫務管理組組長劉林義日前表示,醫師輪班方式由醫師公會協助排班,人力來自基層醫師,不會影響既有大醫院急診人力,日夜班一班為8小時。至於適用病況,健保署已請醫師公會及醫學會制定就醫指引,規劃多種情境,並以圖文呈現。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好市多「1水果」爆農藥超標!18公噸全銷毀 中國大閘蟹驗出禁藥
維生素C多檸檬20倍!醫讚「1冷門水果」抗發炎、延緩慢性病
更強冷空氣殺到!這天最冷「掉到17度」 新颱風最快週末生成
流感疫苗打氣史上最高!估破450萬人次 11/1第二階段開打對象曝
其他人也在看

假日急症中心11/2上路! 首波13家醫院出爐
為了紓解大型醫院急診壅塞問題,衛福部將在六都試辦設置「假日急症中心(UCC)」,預計11月2日正式上路。健保署今天(29日)公布第一波13家醫院,包括台北3家、新北2家、桃園4家、台中2家、台南和高雄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
首波六都13處!假日急症中心設置地點出爐 本周日上路
為解醫院急診壅塞的問題,健保署試辦的「假日急症中心」(UCC)將於本周日(11月2日)上路。健保署今(29)日首次公布設於六都13處的UCC地點,並強調未來服務對象乃急診檢傷分級4、5級即輕症患者。至於醫療費用則比照診所、地區醫院部分負擔150元,相較於醫學中心部分負擔最多可省600元。健保署指出,UCC第一階段選定六都的13處場所試辦,以未設有急診室的地區......
風傳媒 ・ 1 天前
不是科技人! 黃仁勳Keynote藏台灣之光是「他」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台灣時間今(29)日在華盛頓DC舉行GTC keynote,就在清晨00:00舉行,暖場影片記錄了每一個扭轉世界的科技轉捩點,黃仁勳旁白中緩緩道出,每一個科技的時刻,都有美國的領先,但是在2007年第一支iPhone問世時,輝達使用的影片中卻藏了「台灣之光」,同樣與黃仁勳是台南囡仔的─王建民。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假日傷病免跑急診!「假日輕急症中心」11月上路,全台13據點一次看
健保署預告,假日輕急症中心(UCC)將於11月試辦上路,全台共設立13處據點,讓輕症、急症患者能在假日就醫。UCC的醫療科別有哪些?醫療費用怎麼算?該如何分辨病情屬於輕症或重症? 台灣人動不動就掛急診,不完全是因為不懂醫療分級、濫用醫療資源,更可能是資訊不足、醫療制度設計造成的。 根據《康健雜誌》報導,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執行長林雅惠指出,醫改會調查結果顯示,近6成民眾假日跑急診,是因為不知道哪裡有診所能看病;另有26%則是難以判斷病情是否嚴重。此外,國內假日診所平均開診率僅16.7%,求醫無門的輕症患者通常只能去急診。 假日輕急症中心的設立,正能補上這塊缺口,讓輕症患者能有更清楚、更方便的就醫選擇。 什麼是假日輕急症中心?涵蓋科別有哪些? 健保署公布,為落實醫療分級、紓解急診壅塞的問題,2025年11月1日至2026年12月31日期間,將試辦假日輕急症中心,在週日及國定假日上午8時~晚上24時收治病患,讓輕急症病人可即時獲得醫療照護,把急診醫療資源留給病況緊急的重症病人。 假日輕急症中心除了設置急診,同時段也會開放內(兒)科系、外(骨)科系。此外,耳鼻喉科、眼科可視需求評估設置,亦可採
康健雜誌 ・ 2 小時前
明年沒轉診跑大醫院恐收1200元 網紅讚德政嘆「健保快被玩壞了」
根據規劃,此項制度將強化醫療分級落實,避免輕症患者直接湧入醫學中心就診,導致醫療資源排擠重症病患。衛福部表示,該措施並非針對急診或重症患者,而是針對一般門診未經轉診者進行費用調整。對此,百萬網紅Cheap在社群平台分享個人實際轉診經驗,指出制度雖具人性設計,但...
CTWANT ・ 9 小時前
這縣重陽金有1萬!李來希痛批這事怒給倒讚
[NOWnews今日新聞]今(29)日適逢重陽節,重陽敬老金已陸續開始發放,全台年滿65歲長者或55歲原住民(含以上)都可領到,但根據所在縣市不同,規定和金額略有出入,台北市65至84歲每人發放150...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女性健康殺手紅斑性狼瘡 妳該懂「千面」自體免疫疾病
資深女歌手坣娜今年十月病逝,她生前飽受紅斑性狼瘡所苦,也讓許多人開始關注這個疾病,而紅斑性狼瘡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最特別的是它幾乎專找女性下手全球9成患者都是女性,特別集中在15到44歲的階段。
NOW健康 ・ 5 小時前閉上眼睛卻見洪水!花蓮人心理創傷 門諾醫院精神科醫諮商送藥
「半夜根本睡不著,只能跟老公一人睡上半夜,一人睡下半夜」!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潰流災民陳媽媽說,一想到那天老公當鄰長要去疏散居民、她只能騎電動車逃命,等到返家發現房子被埋在一人高的土中!門諾醫院壽豐分院精神科醫師走進災區,聽到一個又一個故事,醫師不斷安慰、提供諮商和送藥,告訴災民「你們不孤單」!
自由時報 ・ 1 天前乳房有硬塊竟不是乳癌!苗栗56歲婦胸痛就醫 揪出罕見10公分肉癌
苗栗一位56歲黃姓婦女,數月前開始覺得左邊乳房觸摸起來有異狀,起初不以為意,但近日開始明顯摸到硬塊而且會疼痛,到大千綜合醫院就醫。外科部主任馮啟彥安排超音波檢查發現:黃女的左邊乳房有一個將近10公分大的腫瘤,原以為只是一般常見的乳腺癌,惟手術切除後,病理報告顯示,是罕見的肉癌。
自由時報 ・ 1 天前
UCC週日上路! 石崇良要求醫學中心明年上半年完成「這件事」
衛福部健保署將自11月1日起試辦週日及國定假日輕急症中心(UCC),今日也公布6都13處設置地點。衛福部長石崇良指出,UCC可提供內(兒)科與外(骨)科輕症處置,但不能開立慢性病處方箋,希望分擔大醫院急診壓力,另也要求醫學中心落實輕症患者減量,以落實分級醫療。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台大毛囊重生突破性研究千萬人關注 網嗨喊:台灣有望成「護髮神山」
台灣學術界的傑出成就再度於世界嶄露頭角,台灣大學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一款外用生髮精華液,能在短短20天內刺激毛囊重生,這項研究一曝光,引爆全球社群高度關注,國外網友紛紛興奮留言:「這簡直比石油還寶貴!」還幽默又帶點政治梗評論:「保護台灣比以往更重要」。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0 小時前
59歲坣娜傳胰臟癌逝!醫揭「1現象」是癌前症狀:很難發現
歌手坣娜驚傳於本月16日因病過世,享年59歲,如今有消息傳出,她是不敵胰臟癌病逝。胰臟癌是國人十大癌症的第七名,由於不易發現與治療,發生率幾乎就是死亡率,向來被稱為「癌王」。醫師錢政弘表示,一項美國研究發現,胰臟癌患者在確診前一年半開始會出現體溫微微上升的現象,可能只是37.1、37.2°C,是值得民眾注意的細微徵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
坣娜胰臟癌逝!研究揭「1物」超毒:大增罹癌風險
歌手坣娜於16日因胰臟癌病逝,享年59歲,消息一出震驚演藝圈與粉絲。醫師錢政弘表示,一般提到胰臟癌,會先想到糖尿病,但一篇針對成年女性得胰臟癌的研究發現,有抽菸者的罹癌風險多1.5倍。兒童時期曾吸二手菸者多1.47倍;有抽菸且在生活中吸二手菸者多1.68倍;有抽菸且在兒童時期吸二手菸的人更多出2.8倍,相當驚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坣娜胰臟癌病逝!醫揭5大症狀示警 50歲以上為高風險群
根據禾馨民權健康管理診所院長林相宏說法,胰臟癌早期可能出現的5大症狀包括腹痛、背痛、噁心想吐、糖尿病及黃疸引起的皮膚搔癢。林醫師提醒,一旦同時出現這些症狀,應特別提高警覺。林相宏指出,胰臟與背部脊椎鄰近,當出現背痛時也可能是胰臟異常的徵兆。他引述日本學者Ya...
CTWANT ・ 10 小時前
日本人胰臟癌發生率高!醫揭「1飲食習慣」釀禍
歌手坣娜罹胰臟癌辭世,享年59歲,胰臟癌再度受到關注。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表示,胰臟癌是國人癌症死因的第7名,而以鄰近的日本來看,其飲食雖常被認為養生,不過數據顯示,日本胰臟癌發生率也很高,主要與飲食有關,其「甜食」大多特別甜。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坣娜傳不敵「癌王」!名醫曝8高危險群
玉女歌手坣娜驚傳早在本10月16日因胰臟癌病過世,享壽59歲,震驚演藝界。醫學專家指出,其實胰臟癌是難以對付的「癌王」,因為早期症狀相當不明顯,且被認為是腸胃疾病,到末期才發現,為時已晚。不過有醫師分享早期胰臟癌的「唯一明顯警訊」,另外強調「8類高風險群」也要當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
一起吃飯也可能「吃到罹癌」?醫揭「這1習慣」最易傳染 超多人中招
根據111年癌症登記及113年死因統計資料顯示,胃癌位居我國10大癌症發生人數及死亡率第8位,每年逾4,000人新診斷罹患胃癌,並造成2,000多人死於胃癌。其中,錨點導致胃癌發生最主要風險因子約有8至9成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造成。 日常養成良好衛生及生活習慣 可望大幅降低胃癌發生風險 研究指出,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者罹患胃癌的風險為無感染者的6至10倍,世界衛生組織於1994年已將其列為第一級致癌物。HP是能在胃酸環境下存活的細菌,感染後會引起慢性胃部發炎、潰瘍,長期感染可能導致萎縮性胃炎或黏膜腸化生的癌前病變,進而演變為胃癌。HP主要傳染途徑為經口傳染,而家庭內人與人的相互傳染是重要來源,避免家庭成員間共用餐具,如杯子、碗筷,養成使用公筷母匙、避免共杯共食的良好衛生習慣,可大幅降低感染風險。此外,醃漬食物、抽菸及過度飲酒亦會增加罹患胃癌風險,而新鮮蔬菜水果因具抗氧化效果,有助於降低罹癌風險。 幽門螺旋桿菌檢測及除菌治療保「胃」健康 落實5招護胃 透過HP檢測及除菌治療,可有效降低HP盛行率。民眾可透過「非侵入式之碳13尿素吹氣法」及「糞便抗原檢測法」、或「侵入性之上消化道內
常春月刊 ・ 1 天前
2年看診20次↑!自行篩檢竟已腸癌第3期 她崩潰:醫生說太年輕不會罹癌
現年23歲女子罹患大腸癌,且癌細胞已擴散至淋巴結進入第3期,女子崩潰喊「我感覺自己快要瘋了」,因為在醫師診斷癌症之前,她已就醫、身體檢查至少20次,醫師還向她表示「太年輕」,可能是喝太多酒、痔瘡、腸易激症候群或月經問題造成不適,不太可能罹患可能致命的疾病。
鏡報 ・ 1 天前
「上任2個月」石崇良大刀闊斧改革 醫界驚:同仁安全帶請繫緊!
衛福部長石崇良自上任至今近二個月,短短一個多月內推出多項醫療改革措施,包括假日急症中心(UCC)、到落實分級醫療,提高未經轉診至醫學中心的就醫費用,被醫界喻為少見的「行動派部長」。台灣基進秘書長及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吳欣岱29日也發文表示,這些一口氣提出的議題讓人感到驚訝,並呼籲醫療同仁「安全帶請繫緊!」。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