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明年公布2050年循環經濟路徑圖 打造韌性廊道
總統賴清德今(30)日表示,預計最快明年公布「二零二五年循環經濟路徑圖」,也正在推動資源循環法規的修法工作;在臺灣打造「韌性廊道」,因應各類型挑戰。
賴總統下午主持「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第五次委員會議」時表示,過去幾個月,丹娜絲颱風、樺加沙颱風接連來襲,對雲嘉南和花蓮造成嚴重災情,而在每一次挑戰中,我們都看見臺灣社會的良善與韌性。
賴總統說,除了風災水患,異常的酷熱也籠罩全臺,持續到十月的高溫就是最清楚的警訊,這樣的氣候災害,未來只會更頻繁、更嚴峻。從亞洲的暴雨、歐洲的熱浪、到美洲的森林大火,極端氣候已經是全球的「新常態」,持續衝擊著每一個國家的社會與經濟。
賴總統說,與此同時,國際的貿易格局也正發生劇烈的重組,新的關稅壁壘、新的綠色供應鏈要求,都對以出口為導向的臺灣帶來複合式的挑戰。
賴總統說,政府會全力維持電力的穩定供應,確保民生與產業的用電需求。對於受到國際情勢衝擊的產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政府也會持續提供各項協助,一起克服挑戰。
賴總統強調,臺灣正走在轉型的路上,並且大步前進。就在上週,環境部公布《臺灣循環經濟路徑圖》草案,我們預計最快在明年正式公布「二零五零年循環經濟路徑圖」,也正在推動資源循環法規的修法工作。
賴總統表示,去年臺灣綠色科技產業的附加價值已經超過五千億元,占GDP的百分之二。其中,循環經濟、再生能源系統、能源效率領域的附加價值,更占了綠色科技產業的七成三,顯示出關鍵地位。這是臺灣近年來,積極推動循環經濟及能源轉型政策的具體成果,證明「綠色成長」是驅動國家整體發展的強大動能。
賴總統提及,轉型這條路上,挑戰很多,但我們不能因為眼前的風雨,就偏離正確的航道。未來,政府會持續努力,並結合更多民間力量,逐步強化臺灣各地面對災害的能力,建立更完整的氣候調適機制,提升各城鎮的韌性,在臺灣打造「韌性廊道」,來因應各類型的挑戰。
賴總統強調,這是一場攸關國家未來的總體戰,需要政府、產、學及社會各界的攜手合作。讓我們凝聚所有力量,化挑戰為契機,共同打造一個更好、更強、更具韌性的臺灣。
其他人也在看
接見愛爾蘭跨派議員訪團 江啟臣盼攜手促雙邊交流
(中央社記者王承中台北30日電)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今天接見「愛爾蘭眾議院跨派國會議員第二團」,他表示,感謝愛爾蘭國會多次發言挺台,更感謝愛國友台小組的真摯友誼,他支持台灣與愛爾蘭在科技、教育、文化、經貿等各領域深化交流,盼兩國國會議員能攜手促進台愛雙邊交流。
中央社 ・ 1 天前

陸明年舉辦APEC峰會 對台有風險?外交部、陸委會發話了
正當中國「長臂管轄」議題延燒之際,APEC峰會也同步登場。立委林楚茵今(30)日擔憂表示,中國也將在明(2026)年舉辦APEC峰會,那中國的長臂管轄會不斷地延伸,列名單威脅、矮化我參與國際活動?對此,外交部及陸委會表示,我方去年已要求中國承諾確保人員安全,同時也獲得友好國家支持,陸委會也將秉持「料敵從嚴」的態度,來應對可能的狀況。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鄭麗文批賴清德「麻煩製造者」 民進嗆:重複論調才是真正的麻煩製造者
國民主席鄭麗文近日接受媒體專訪時,批評總統賴清德是「麻煩製造者」,並主張「下架台獨綱」,發言內容被外界質疑與中國國台辦的說法如出一轍。對此,民進今(30日)嚴正回應,痛批鄭麗文「背離台灣主權與民主共識」,強調她的言論等同複誦北京立場,令人遺憾。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環保輔具送愛到光復鄉 重新站穩腳步
災後,慈濟志工深入光復鄉,將輪椅、助行器、柺杖等各式輔具,送到需要的居民手中,幫助行動不便者恢復日常生活。同時,志工親自到宅指導正確使用方式,關懷長者身心健康,這不僅是物資的提供,更帶來心理支...
大愛電視 ・ 1 天前
手提行李檢查宣導區 防檢署:屬行政輔導機制 (圖)
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30日說,機場手提行李檢查宣導區設置,是由於帶豬肉製品入境罰則相當高,才針對自非洲豬瘟疫區國家到台灣旅客,從落地到入關前,提供行政輔導機制。
中央社 ・ 1 天前總統:淨零轉型進入加速落實階段 打造韌性廊道因應挑戰
賴清德總統今天(30日)下午主持「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第五次委員會議」。他表示,面對氣候與經濟變化的雙重壓力,政府一定會做人民與產業的後盾,堅定轉型的方向,也會繼續強化「綠色成長動能」,淨零轉型將全面進入「加速落實」階段。總統說,政府會結合更多民間力量,建立更完整的氣候調適機制,在台灣打造「韌性廊道」,因應各類型的挑戰。 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第五次委員會議」30日下午在總統府登場,由賴清德總統親自主持。 總統在開場致詞時表示,極端氣候已經是全球的「新常態」,與此同時,國際的貿易格局也正發生劇烈的重組,新的關稅壁壘、新的綠色供應鏈要求都對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帶來複合式挑戰。 總統表示,來自氣候與經濟變化的雙重壓力對社會造成不安、加深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但政府的態度很明確,「一定會做人民與產業的後盾,堅定轉型的方向」,也會全力維持電力的穩定供應,以確保民生與產業的用電需求,一起克服挑戰。 總統說,正因為外部的挑戰如此嚴峻,台灣更要堅定內部的轉型,因為一個更具韌性、更能適應氣候變遷的台灣,才是一個經濟更自主、國力更強盛的台灣。 總統指出,「2050年循環經濟路徑圖」預計最快於明年正式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政策分歧路線多 荷蘭籌組新內閣長路漫漫
(中央社記者吳柏緯布魯塞爾30日專電)荷蘭國會大選結果尚未出爐,然而極右派自由(PVV)與中間派民六六(D66)成為國會兩大已是定局。雖然不確定由誰領導籌組聯合政府,但各政路線不同,過程勢必波折,恐無法如部分人所願,在耶誕節前夕完成組閣。
中央社 ・ 1 天前
台中廚餘掩埋覆土作業出包! 包商連夜運載土石「不符規定」遭退貨
台中爆發非洲豬瘟,因應全台養豬禁餵廚餘的防疫措施,市府調度多處掩埋場進行堆肥,但被網友揶揄「廚餘大峽谷」,質疑防疫成效有限且徒增環境髒亂,日前緊急喊卡停用9處掩埋場。不料台中市議員江肇國踢爆,昨晚(30日)市府連夜調派包商載土進文山場,卻因充滿石頭土塊,土根本不能用,質疑業再出包。對此台中環保局坦言,包商因運載的土不合規定被請回。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8 小時前
總統:明年公布2050年循環經濟路徑圖 打造韌性廊道
(中央社記者溫貴香台北30日電)總統賴清德今天主持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議表示,最快明年正式公布「2050年循環經濟路徑圖」,繼續強化綠色成長動能,做到「政府領航、民間齊心」,共創淨零轉型新局。同時建立更完整氣候調適機制,在台灣打造「韌性廊道」,因應各類型挑戰。
中央社 ・ 1 天前
鏟子超人救了賴清德的民調
《美麗島電子報》最新公布的「2025年10月國政民調」顯示,賴清德總統的信任度、滿意度、行政院長的滿意度、民進的好感度都同步上揚,負向評價都同步下降,賴清德的信任度、滿意度都超過4成,不信任則降到5成以下。
美麗島電子報 ・ 1 天前
警出勤車禍昏迷家屬北上探視 旅館業者拔刀相助不收房錢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王昭濱/綜合報導 台北市中山分局中山一派出所一名警員蔡汶融,今年7月12日騎乘警用機車欲前往處理一件糾紛,結果在中山北路左轉長安東路時,不慎與對向一輛直行的自小客車發生碰撞,蔡男當場昏迷,蔡男位在彰化的家屬得知後也北上探視,但確實常要舟車勞頓,且住宿方面將是一筆不小的花費,台北市京都商旅總經理得知後,在事發隔天起,就主動表示,將免費提...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颱風延長賽沒結束?專家估下周恐雙颱形成 曝「1警訊」:注意炸雨
已經過了霜降日期,來到10月底,恐怕還是有颱風生成機會。天氣專家吳勝宇今(30)日強調,晚上東北季風會增強,但太平洋熱帶洋面仍相當活躍,目前有3個系統擾動;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認為,未來預估恐有2個颱風生成,儘管路徑變數仍大,但須特別留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周末低溫19℃!這天起雨區擴大「北台灣整天濕涼」
【陳靜文/綜合報導】今(31)日又一波「東北季風」南下,所幸冷空氣不強,氣溫降幅不大,北部低溫20℃、中南21℃、東部最低19℃!氣象專家吳德榮表示,下週一、二(3、4日)水氣增多,北部、東半部降雨範圍略擴大,雨勢稍增強,北台整天濕涼。
壹蘋新聞網 ・ 13 小時前
機車齒輪油多久換一次?自己動手更換很麻煩嗎?如何檢查空氣濾清器?│機車小百科
先前教大家DIY更換機車機油,接著輪到齒輪油了,究竟齒輪油有什麼用途?多久該換一次呢?另外,本篇也要教大家檢查空氣濾清器,全都想自己動手DIY省錢?本文一次告訴你怎麼做!
Yahoo奇摩汽車機車 ・ 18 小時前
明起北東降雨「低溫下探19度」 周末恐有熱帶系統發展
今天東北季風減弱,白天短暫回溫,但晚間起東北季風增強,北部、東半部降雨增加,中央氣象署預報員劉沛滕表示,下周一起雨區再擴...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入秋最強東北季風!北部溫度驟降轉濕涼 今晚低溫下探18度
[Newtalk新聞] 昨(30)天短暫回溫一天後,今(31)天溫度立即驟降,對此,氣象粉專「林老師氣象站」指出,今天受到東北季風再度增強,及鋒面通過影響,北部溫度驟降轉濕涼,今晚至明晨,最低溫有機會來到18度,是今年入秋以來降溫最大的一波,目前評估這波冷空氣將會持續至11月7日或8日才會逐漸減弱。 「林老師氣象站」指出,今日受東北季風再度增強及鋒面通過影響,環境水氣增多,大氣不穩定度增大,降雨區域也跟著擴大,新竹以北、基隆及東半部地區都會有明顯雨勢;至於中南部地區仍然是維持多雲到晴、午後有雨的穩定天氣。目前評估,這波東北季風影響,要持續到11月7日或8日才會逐漸減弱。 另外,在氣溫變化部份,新竹以北、基隆及宜蘭地區的降溫將會是最為顯著,是今年入秋以來降溫最大的一波冷空氣,今晚至明晨,最低溫有機會來到攝氏18或19度,全天都有涼意;而中南部地區雖然白天氣溫還是蠻高的,但日夜溫差增大,仍需留意天氣變化,沿海空曠地區、離島要留意強勁陣風,風浪也會變大。查看原文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部分旅客以「手檢站沒法源」拒檢!陳駿季:將修法強制開箱查驗終於放晴!明東北季風減弱北部重返30度 未來天氣
新頭殼 ・ 12 小時前
颱風季延長賽!下週估有雙颱接連生成 氣象粉專提醒:要留意共伴
即將進入11月,但南方熱帶系統再度活躍!「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指出,下週預估有2個颱風接續生成,儘管路徑變數仍大,但要特別留意是否與東北季風產生共伴。「天氣風險」也提及,目前數值模式持續預報11月初在菲律賓東方海面有颱風形成機會。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把握空檔!白天回暖轉乾 晚起又變天「降至19度」陰雨天
今(30)天白天東北季風減弱,除了東半部、北海岸有零星雨外,其他地區回到相對穩定的天氣,北台灣高溫會回升到28度,不過很快地,晚上起東北季風又會增強,伴隨水氣增加,北部、東部又會回到陰雨的天氣,氣溫也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