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瓊瓊中風住院想喝咖啡被禁 醫:咖啡因升血壓作用持續「這麼久」
著有《看》、《紅塵心事》、《滄桑》等散文作品的作家袁瓊瓊,最近自曝9月因中風住院,長年嗜喝咖啡的她住院期間被醫師暗示不能喝咖啡。心臟血管內科醫師指出,咖啡對血壓的影響會持續約2小時,有心血管急性症狀的人最好別喝。
中風偏癱緊急手術 醫問:你還要喝咖啡嗎?
袁瓊瓊自曝,9月時出現左半身癱軟無力、無法移動、左半臉口歪眼斜的症狀,兒子見狀叫救護車送醫,整個過程她記憶全無,等到有知覺時發現自己躺在醫院準備動手術,術後住院多天,請示醫師能不能喝咖啡,醫師的答案卻是「你知道咖啡會讓血壓升高嗎?」「你自己想想,你還要喝咖啡嗎?」沒一個不字但明顯暗示她不能喝。
看更多:超商就買得到的「3大防癌飲料」 醫:每天1杯大腸癌風險降20%
許多醫學研究咖啡對血壓的影響,各有不同的研究前提和條件,結果莫衷一是,有的研究認為咖啡會讓血壓升高,也有的研究顯示不會。
咖啡因升高血壓作用約2小時
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陳冠群指出,咖啡對血壓的影響,可分為長期和短時間來觀察,咖啡因短時間內會造成血壓升高,如果每天只喝1、2杯,長時間來說對血壓不會有明顯影響;但如果每天喝3、4杯,或是習慣喝濃咖啡,長期而言仍可能影響血壓。
陳冠群解釋,咖啡越濃、量越多,所含的咖啡因也越多,身體代謝的速度就會越慢,通常1杯普通的咖啡造成的血壓升高,大約會持續1~2小時,但如果是雙倍濃度或連喝好幾杯,咖啡因攝取量過高,對血壓持續的影響時間就會越長。
看更多:超多大型研究發現!喝對咖啡才能防糖尿病 加1招防血脂上升
包括台灣在內的世界各國,對心臟血管照護準則和指標中,所列出的動脈硬化危險因子並未包括咖啡,但是茶、咖啡和酒精都被列為量測血壓的禁忌。陳冠群表示,主要原因是這些飲料會讓心跳加速,帶動血壓升高,為避免量測出的血壓被誤判數值偏高,因此建議量測血壓前2小時內不要喝咖啡、茶和含酒精飲料。
狀況穩定無症狀、沒熬夜 每天1杯尚可接受
高血壓患者能否喝咖啡,陳冠群建議應該要看患者當下的病況,如果長時間狀況穩定,沒有明顯的心血管症狀、沒有熬夜,咖啡就不是禁忌,每天1、2杯還在可接受的範圍。
但如果有心律不整,再喝咖啡會造成心跳過快、心悸、胸悶,就不適合再喝。有胃食道逆流、胃酸偏多的人,再喝咖啡也可能會讓胃分泌更多的胃酸,加重不適症狀,也不適合喝咖啡,因此像袁瓊瓊因為中風住院,為了病況穩定、不要影響治療和用藥,咖啡就是禁忌。
◎ 圖片來源/翻攝自袁瓊瓊臉書
◎ 諮詢專家/陳冠群醫師
更多健康2.0報導
子宮內膜長息肉嚴重嗎?一定要動手術嗎?醫揭息肉真相 「這樣做」可除後顧之憂
坣娜肺腺癌逝!紅斑性狼瘡易罹癌 新研究揭「1基因」降癌變危機
生氣焦慮血管會「抽筋」!美研究證實「這動作」幫血管放鬆有效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其他人也在看

名人理財術/巴菲特卸任倒數!波克夏現金水位11.7兆創高 外媒揭策略
被譽為「股神」的投資大師巴菲特,長期以來以精準的投資眼光著稱,許多投資人甚至將其操作視為市場風向球。波克夏海瑟威於週六公布了巴菲特卸任執行長前的最後一份財報。雖然第3季營業利益較去年同期成長34%,達135億美元,但公司現金儲備卻創下歷史新高,達到3817億美元(約新台幣11.7兆元),顯示波克夏對市場仍保持高度謹慎。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46歲運將突發高燒不退!就醫驚覺「肝功能受損」 竟是養鸚鵡釀禍
綜合陸媒報導,林男半月前飼養了一隻鸚鵡,因駕車工作無法照料,便將鸚鵡放入口袋隨身攜帶。不料數日後,他突發高燒至38.7℃,伴隨畏寒、乾咳與全身乏力,自行服用感冒藥後仍反覆發熱,並出現頭暈、反應遲鈍與精神萎靡等症狀。家人發現林男情況不對,趕緊將他送醫。檢查結果顯...
CTWANT ・ 10 小時前
醫院說是小手術!12歲男童撞肚動手術 醒來6器官竟全沒了
中國山東傳出駭人醫療事故,一名12歲男童兩年前因腹部撞傷就醫,本以為只是小手術,卻在手術後被切除了包括十二指腸、胰腺、大部分胃與小腸等6個器官,導致他終身無法進食,必須靠注射營養液維持生命。事件曝光後引起輿論譁然,家屬痛批醫院毫無交代,網友也怒問「這是救人還是害人?」。
鏡週刊Mirror Media ・ 23 小時前
「最帥展昭」驚傳猝逝!醫揭運動後心臟不適奪命2大元兇,冒冷汗是警訊
曾在《碧血青天楊家將》中飾演「展昭」一角、被封為「最帥展昭」的59歲前亞視小生甄志強,驚傳於上海猝逝,消息震驚演藝圈。據悉,他是在打球後突感心臟不適後離世。醫師警告,運動後出現的胸悶、冒冷汗,絕非只是
健康2.0 ・ 1 小時前
謝侑芯猝逝、黃明志驗毒呈陽性!名醫揪「疑點」示警:複合用藥恐致猝死
台灣網紅、被封為「護理系女神」的謝侑芯,10月31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驚傳猝逝,享年31歲,由於謝侑芯平時身體健康,死因引發外界質疑。事發後,馬來西亞籍歌手黃明志被爆人也在現場,且對4項毒品呈陽性反應,引發關注。台灣醫師蘇一峰對此表示,「謝女這年紀沒有特殊病史,自然死亡機會很低,應檢驗她對毒品的反應。」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山東10歲男童腹痛就醫 6器官無故遭切除!母崩潰:兒無法正常進食
綜合陸媒報導,2023年10月26日就讀山東菏澤一間小學五年級的10歲男童小燁,與同學玩耍時撞到腹部,放學回家後持續腹痛,他的母親岳女立刻帶他前往當地醫院檢查。檢查初步判斷為腹部血塊,醫師建議住院觀察;沒想到進一步做CT後,發現小燁的胃與胰腺間有「佔位性病變」,必須...
CTWANT ・ 1 天前
不用萬步!最新研究:日行「這步數」就能延緩失智症
阿茲海默症是長者失智的主因之一。一篇新發表在知名期刊的文章指出,對於大腦已經開始出現該疾病分子跡象但尚未出現任何認知症狀的老年人來說,每天走3千~5千步,就能幫助延緩認知能力下降,認知退化延後約3年,而每天走5000–7500步的人,延後幅度可達7年。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
資深法官周盈文腦出血搶救中!「1常見病」釀禍:500萬人小心
65歲的資深法官周盈文,昨(3日)下午被發現倒臥於辦公室內,疑似因腦部出血昏迷,緊急送往台大醫院搶救中,初步懷疑是因高血壓引發腦溢血。醫師表示,腦出血就是腦中風,最常見的原因就是高血壓。因此,高血壓病患者務必控制日常的血壓值。預估計,台灣約有500萬名高血壓患者。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喝咖啡別碰12種藥物!藥師示警:恐引發災難性副作用
咖啡是許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飲品,尤其早晨一杯咖啡能夠提神醒腦,幫助開啟一天的工作。然而,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藥劑師警告,咖啡若與某些特定藥物一同服用,可能會產生危險的交互作用,甚至引發「災難性副作用」,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52歲女咳嗽、大笑就尿失禁!醫曝原因喊很常見 3族群高風險
更年期到了,不少過去沒有的症狀都會跑出來,有時候還會發生令人尷尬的事。泌尿外科醫師曲元正就分享一起個案,有位52歲的林小姐只要咳嗽或大笑,就會不受控制地尿失禁,令她感到尷尬又煩躁,不敢參加聚會或外出運動。進一步了解才發現,她身上還發生許多更年期的症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手術前一刻被喊卡?只因「沒停藥」 醫:可能危及生命
桃園醫院骨科病房護理長王瓊玉指出,術前未依醫囑停藥是導致手術臨時取消或延期的主要原因之一。一名李姓女性病患經過長時間等待準備接受手術,卻在手術前一刻被告知必須取消或延期,原因是她忘記依醫囑停用特定藥物。
中天新聞網 ・ 17 小時前
男星罹鼻咽癌如「數千螞蟻爬臉」!名醫籲1飲食要節制
男星陳振華回顧與鼻咽癌搏鬥1年的歷程,形容神經痛有如「數千隻螞蟻在臉部爬」,苦不堪言,還好第3次化療後面部神經痛感全消。國內頭頸癌權威醫師指出,鼻咽癌的成因研究顯示與基因遺傳、飲食習慣及1種病毒關係密
健康2.0 ・ 1 小時前
乳房外科女醫35歲罹三陰性乳癌!她點名「這習慣」是最大元凶
鄭伃書身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主治醫師,卻在35歲正值事業高峰時,在一次例行檢查中,意外發現自己罹患有「最惡乳癌」之稱的三陰性乳癌。抗癌成功後,她深刻反思每天熬夜趕報告、長期睡眠不足,可能就是
健康2.0 ・ 1 天前
防心肌梗塞、腦中風!營養師推「3飲品」:可延緩血管老化
維持血管健康是預防慢性病的關鍵,但隨著年齡增長與作息失衡,血管逐漸失去彈性、愈來愈硬,導致「血管年齡上升」,也提高高血壓、心肌梗塞與腦中風風險。對此,營養師點名「3飲品」每天喝1杯,可有助於維持血管健康,並延緩血管老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
「這時間」吃早餐最健康!研究:延後1小時增11%死亡率
許多人為了遵循168斷食法,會延後或不吃早餐,但食安專家韋恩(楊世煒)表示,一項新研究發現,早餐早一點吃比較好,早餐太晚吃者,較容易早死。專家也建議,依照現有資料顯示,起床後一小時內進食是好的。若早餐時間從7:30延後1小時,則在這34年間的研究期間死亡率將增加8%至11%。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76歲「硬朗老翁」手術後突倒下!醫列「5警訊」示警:身體早透支
醫師廖繼鼎近日分享一名76歲患者的案例,表示這位長者平日生活規律、天天運動、體檢正常,卻在一次手術後突發高燒與器官衰竭,最終發現為癌症。對此,廖繼鼎指出,這樣的狀況並非突然,而是身體長期透支、健康儲備力早已見底的結果。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身體正在「慢性燃燒」?名醫:必做5件事預防癌症
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狀態,不僅會加速老化,還會提高罹患癌症的風險。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指出,慢性發炎就像星星之火,會逐漸傷害血管內皮、干擾胰島素與粒線體功能,不僅加速老化,還會增加糖尿病、癌症等疾病風險。他建議從「吃、補、睡、動、心」五個面向著手改善,這也是長壽的關鍵之道。
中天新聞網 ・ 17 小時前
防肺癌不只戒菸!新研究:多吃「3類食物」 罹癌率降35%
預防肺癌除了戒菸、遠離空污,飲食也能降低風險。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指出,「食物品質」是防癌關鍵,例如多攝取全穀、高纖蔬果等,少碰精緻糖、白麵包、甜飲料,選擇好油如橄欖油、魚油、堅果油,蛋白質以白肉為主,有助於降低罹肺癌的機率35%,肺癌死亡率少29%。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周五「立冬」 冬天正式來了 馬偕醫院長張文瀚憂「這件事」引爆急診
本周五就是「立冬」,代表冬季正式來臨,醫院急診也恐慢慢會感受患者增加的壓力。馬偕醫院總院長張文瀚表示,目前氣溫尚未降低,...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一直做恐釀洗腎!醫列「10大傷腎行為」 喝水也得小心
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提醒,腎功能會隨年齡退化,年輕時就要做好腎臟保養。喝水喝太少、高油高鹽飲食、熬夜、久坐、濫用止痛藥與保健食品等10大傷腎習慣,恐加重腎臟負擔、提前洗腎。掌握生活細節,守護腎功能、遠離腎病。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