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報告:同盟管制有漏洞 中企仍大買尖端晶片製造設備
(中央社舊金山7日綜合外電報導)根據美國國會跨派調查,儘管美國及盟邦試圖限制中國生產先進運算晶片的能力,但彼此公布的規範不一致,讓中國去年得以買進近400億美元的尖端晶片製造設備。
路透社報導,美國無論是民主還是共和執政,都視半導體產業為國安關鍵,設法限制中國製造晶片的能力。
但根據路透社讀到的聯邦眾議院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House Select Committee on China)報告,美國、日本、荷蘭3國公布的規範不一致,導致有非美國的製造商把設備賣給一些中國企業,而美國製造商不能賣。
在未違法的情況下,中國企業去年向全球前5大半導體生產設備供應商購買價值380億美元的設備,較2022年成長66%。
報告也發現,這個採購金額約占應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科林研發(Lam Research)、科磊(KLA)、艾司摩爾(ASML)、東京威力科創(Tokyo Electron)等5巨頭總銷售額的近39%。
報告強調:「這類銷售讓中國在多種半導體製造領域的競爭力提升,對全球人權及民主價值產生深遠影響。」
東京威力科創美國分公司總裁杜赫提(Mark Dougherty)受訪時表示,受到新規上路等因素影響,業界今年對中國銷售已有下滑趨勢,他也樂見美日政府加強協調。
應用材料與科林研發公司未回覆置評請求,艾司摩爾與科磊表示在看到完整報告前無法回應。
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則說,上述設備商配合委員會調查,且已獲悉調查結果。
在晶片製造商的大客戶中,有3家中國企業特別令人擔憂,分別是昇維旭技術有限公司(SwaySure Technology Co)、深圳市鵬新旭技術有限公司(Shenzhen Pengxinxu Technology Co)及芯恩(青島)集成電路有限公司(SiEn (Qingdao) Integrated Circuits Co)。
委員會主席穆勒納爾(John Moolenaar)及民主首席議員克利什納穆希(Raja Krishnamoorthi)去年曾致函美國商務部,指稱這3家公司涉及暗中協助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且美方去年12月已禁止對這3家公司出口相關設備。
委員會這份報告建議,盟國間應加強協調,並祭出更廣泛的管制,包括限制中國取得可用於打造自身晶片生產設備的零組件。(編譯:楊昭彥)1141007
其他人也在看
應材三箭齊發 推升AI晶片製造效能
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宣布新一代晶片製造解決方案,直攻AI/HPC對先進邏輯與記憶體的效能、功耗與良率門檻,版圖涵蓋先進封裝、前段磊晶與高解析量測三大關鍵環節。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各報要聞》賴:台若被併吞 將衝擊美利益
【時報-台北電】國慶前夕,賴清德總統日前接受美國保守派意見領袖賽斯頓(Buck Sexton)專訪時,被問及若有機會與美國總統川普對話討論台海情勢,希望讓川普知道什麼?賴清德說,印太區域情勢逐漸緊張,當台灣被併吞後,中國會更有力量與美國在國際上競爭,改變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最後也會衝擊到美國的本土利益。 共軍演習擴及印太 改變國際秩序 賴清德2日接見「傳統基金會」亞洲資深研究員葉望輝(Stephen Yates)及美國廣播節目「The Clay Travis and Buck Sexton Show」主持人賽斯頓一行人,並接受賽斯頓專訪,暢談兩岸關係、區域情勢、國防與台美經貿及我國社會福利政策等議題。賽斯頓2日專訪結束後,特地於社群媒體X發文感謝葉望輝提供的協助。 賽斯頓與賴清德的訪談於7日凌晨播出,總統府提供中文譯稿。知情人士指出,賴清德是從台灣在全球人工智慧發展中的關鍵角色、中國片面升高緊張局勢、未來台美關係如何深化合作等議題,與賽斯頓交流,這是向美國保守派聽眾、乃至於整體美國社會明確闡述台灣立場,別具意義。 賽斯頓詢問,若有機會與川普討論台海情勢,尤其在國防與國安方面,希望讓
時報資訊 ・ 1 天前美國國會議員點名應用材料等業者協助中國晶片製造業發展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美國國會議員聲稱,應用材料、艾司摩爾等業者協助推動中國晶片製造業發展。美國國會眾議院問題特設委員會表示,艾司摩爾、東京電子、應用材料、KLA和科林研發推動了中國的半導體製造業,並透過向中國國有及軍方關聯企業出售設備獲得了可觀回報。該委員會在關於此事調查的聲明中表示,上述公司是中國用來推動其軍事野心的設備的大規模生產商。
財訊快報 ・ 1 天前
高鐵乘車新制!行動電源充電時不能放包包
[NOWnews今日新聞]台灣高鐵公司今(8)日公告,即日起旅客乘車時,行動電源不可放置行李內,若需要充電,不可放置皮包或行李內充電,可放置桌上或手持,若不慎爆炸起火將負法律和賠償責任。近期行動電源自...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ASML泛林都來了!「灣芯展」15日登場 新凱來攜31設備要讓「國產半導體」進全球供應鏈名單
2025 年 10 月 15 日至 17 日,第二屆灣區半導體產業生態博覽會 (灣芯展 2025) 將在深圳福田會展中心開幕。從公佈的部分參展企業名錄來看,國際企業有艾司摩爾、泛林半導體、住友化學、日立等,而中國半導體新秀新凱來也將參展。此外,新凱來旗下萬里眼技術有限公司也將參展。
鉅亨網 ・ 1 天前加薩戰爭有望終結?川普稱存在「真正的機會」
(中央社耶路撒冷7日綜合外電報導)以色列今天紀念10月7日哈瑪斯攻擊事件兩週年之際,美國總統川普樂觀表示,結束加薩戰爭一事存在「真正的機會」。
中央社 ・ 1 天前《大陸經濟》華為鑽漏洞 美擬加強禁令
【時報-台北電】美國近年聯合盟友圍堵中國,但仍有漏洞。美國國會跨派議員公布最新調查報告,點名三家中國晶片商,疑似利用日本與荷蘭的規定與美國不一致,暗助受美國制裁的華為公司,獲得高階晶片製造設備。報告呼籲華府應與盟國加強合作,進一步擴大對中國晶片製造設備的出口限制。 路透報導,眾議院「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近日發表題為「中國共如何從美國、荷蘭與日本企業獲取關鍵半導體製造設備」的報告指出,由於美國、日本、荷蘭三國的出口管制規定並不一致,導致部分非美國設備商仍能對中國買家出貨,但美國廠商卻不行。委員會主張,美國及其盟友應採取「更全面的禁令」,不應僅針對個別中國晶片企業設限。 報告顯示,中國晶片業者去年從國際大廠購買380億美元的高階製造設備,較2022年增加66%。中方購置的設備來自五大半導體設備供應商,分別是美商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科磊(KLA)、科林研發(Lam Research)、荷蘭艾司摩爾(ASML)與日本東京威力科創(Tokyo Electron)。 報告指出,中方去年採購的金額,約占這五家廠商總銷售額的39%,並強調這些銷售讓中國在各類晶片製
時報資訊 ・ 19 小時前
從以巴和平協議看台海協議
最近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提出未來美台晶片先進製程產能「五五分」的震撼彈,賴政府已表示絕不會答應。這是典型川普式談判手法,先漫天喊價、全力壓榨,再逐步還價。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出口管制存漏洞,中企採購暴增,美議員籲擴大管制涵蓋零件與服務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美國國會兩議員公布最新調查指出,現行遏制中國發展先進製程能力的出口管制存在漏洞,導致中國企業在過去一年合法購得約380億美元的先進晶片製造設備。議員建議強化與盟友協調、統一規則,並把限制範圍擴至可用於自製晶片工具的關鍵零部件與模組。報告指,美、日、荷三方規則不一致,致使部分非美系設備商仍能向中國客戶供貨,而美系廠商卻受限。委員會主張從「點名特定中企」轉向「更廣泛類別性禁售」,以降低繞道供應與規避風險。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企業向五大半導體設備供應商(應用材料、科林研發(Lam Research)、科磊(KLA)、艾司摩爾與東京威力科創)購買的設備金額年比急增66%,金額占上述廠商合計營收近四成。報告認為,這些銷售正在強化中國在多類半導體製造上的競爭力,弱化管制初衷。另一大灰色地帶在於「零組件與服務」:即便整機受限,若關鍵零件、軟體與維保服務仍可輸入,最終可能被用於國產化機台研發或維修替換,破口難以封堵。報告因而建議,同步將高風險零件、校正與升級服務納入更嚴格的清單管理與追溯機制。產業面上,東京威力科創美國公司總裁杜赫提(Mark Dougherty)指
財訊快報 ・ 1 天前《國際產業》川普快聽!AI要贏中國 黃仁勳提5大建言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周三在接受CNBC專訪時,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談到美中兩國在AI方面的競賽時表示,美國領先中國的差距並不大,美國需要採取「細膩縝密的戰略」才能保住優勢,且儘管美國可能在先進晶片設計方面處於領先,但千萬不要低估中國不斷進步的晶片技術發展。他並提出五大觀點: ●在能源方面,中國遠遠領先我們。在晶片方面,我們遙遙領先,而他們在基礎設施方面取得領先。他們在AI模型也同樣領先。 ●別忘了,這個國家並非沒有任何晶片。他們有華為,他們有非常非常非常精熟、非常有創業精神的新創公司在打造AI晶片。 ●中國的AI應用進步非常快速,這是我非常留意的事。根據中國國務院下達的指示,該國的目標是透過在核心產業引進各種AI代理與其他應用程式,以期到2027年,AI普及到7成中國人口。 ●中國市場很大,他們有十億用戶,所以如果你的最終目標是讓美國贏得這場AI競賽,那麼這不是你可以輕易放棄的市場。中國擁有全球50%的AI研究人員和30%的科技市場。 ●我們實際上是把美國的技術孤立在美國境內,並把世界其他地方拱手讓給他人。如果不允許美國技術在全世界傳播和擴散,美國就會在這場AI競賽中落後。
時報資訊 ・ 10 小時前
差距不大!美中AI競賽進入膠著 黃仁勳點出關鍵優劣勢
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周三 (8 日) 在接受《CNBC》節目《Squawk Box》訪問時表示,美國在人工智慧 (AI) 競賽中「領先中國的幅度不大」,強調美方需要更細緻的戰略來維持優勢。他同時稱讚中國的 AI 模型與應
鉅亨網 ・ 1 天前《基金》AI浪潮推動 美股ETF犀利
【時報-台北電】美國聯準會9月啟動降息循環,AI生產力浪潮持續推動市場動能,美股三大指數齊創歷史新高,科技股表現尤為突出,近期AI伺服器對高階記憶體的需求顯著攀升,帶動DDR5與HBM市場熱度上升。市場對美國科技業2026年成長預期仍維持20%以上,顯示對AI驅動長期前景持高度信心。統計美股ETF近一個月表現前十強績效皆在5%之上,且有六檔與科技類股、兩檔與生技類股相關。 富邦00897經理人陳婉寧表示,儘管今年以來美國與歐洲的醫療保健股表現相對疲弱,但在政策風險減緩後,市場可望回歸基本面。從產業面來看,生技產業仍維持穩健成長,目前估值偏低,具備中長期投資吸引力。投資人可透過生技ETF布局相關概念股,把握生技產業回溫契機,掌握長線成長潛力。 富邦NASDAQ(00662)經理人王辰方指出,近一個月,美股在AI熱潮持續發酵及聯準會降息預期的雙重推動下屢創新高,資通訊板塊受惠於個股利多消息,漲勢尤為明確。大型科技企業持續擴大資本支出,為未來成長注入動能,建議透過科技類ETF參與相關概念股表現機會。 台新標普科技精選ETF基金(009807)研究團隊分析,美國聯邦政府正式關門陷入停擺狀態,但
時報資訊 ・ 1 天前
空中驚魂!全日空機艙行動電源突冒煙 乘客機警急用水澆滅
一架從沖繩那霸機場飛往東京的全日空(ANA) 航班,今上演空中驚魂,一名乘客的行動電源突然冒出白煙,所幸被機警乘客用礦泉水澆滅,無人受傷,班機平安落地。
中天新聞網 ・ 11 小時前
中國不買了 美國大豆慘失四成出口訂單 川普急施壓各國加購
由於主要買家中國暫停採購,佔美國大豆出口逾四成的市場出現巨大缺口,美國大豆產業正遭遇嚴重的出口困境。為此,川普政府正採取雙管齊下的策略應對:在全球範圍內積極尋找新買家,並籌備大規模的農民救助方案。 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哈塞特(Kevin Hassett)表示,美國正呼籲世界各
鉅亨網 ・ 1 天前前德國總理梅克爾烏戰言論 引發波海國家與波蘭強烈反彈
前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日前在受訪時指稱,波羅的海國家與波蘭2021年力阻歐盟主導與俄羅斯談判,之後俄國便入侵烏克蘭,似乎暗示這些國家必須為此承擔部分責任,引發相關國家官員強烈反彈,前拉脫維亞總理卡林斯(Krišjānis Kariņš)更直指,梅克爾對俄國總統普廷的看法過於天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雙十國慶/四小時國慶轉播 陳晏瑋、黃品寧首搭檔
兩人首次搭檔轉播國慶大典,為了呈現最佳轉播效果,事前看了無數遍歷年轉播影片,只為熟悉典禮與轉播流程,陳晏瑋表示,這是第一次接下國慶轉播任務,雖然壓力不小,但更多的是期待與興奮:「過去都是電視看轉播,沒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對中晶片管制有漏洞 美調查:中國去年大買逾1兆元高階設備
美國近年聯手盟國極力限制將高階晶片製造設備賣給中國,避免中國利用西方科技製造出可用於軍事用途的先進晶片。然而美國國會議員調查發現,這些限制措施仍有許多漏洞,中國仍然合法購買了近400億美元的高階晶片製造設備。
太報 ・ 1 天前300億美元 AMD股權換OpenAI訂單
美國晶片大廠AMD在輝達大動作投資OpenAI、英特爾後終於忍不住,6日宣布將向OpenAI發行最多1.6億股,取得10%股權,等於送錢換晶片訂單,分析師直言,以市價計算金額超過300億美元,將永動機投資槓桿玩到極致,但也存在AI泡沫越來越大風險。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美國對中國的黃豆出口正受到貿易戰的衝擊
MoneyDJ新聞 2025-10-09 13:19:43 黃文章 發佈路透社報導,美國對中國的黃豆出口正受到貿易戰的衝擊,芝加哥扎納農業對沖公司(Zaner Ag Hedge)的首席市場策略師泰德·塞弗瑞德(Ted Seifried)表示,中國去年購買了美國黃豆出口總量的約45%,且通常在每年十月初之前就鎖定其年度美國黃豆需求的約40%。 然而,根據最新的政府數據,在秋季收成開始前的1月至7月,美國對中國的黃豆出口量下降了39%,至590萬公噸。按價值計算,出貨額下滑51%,至25億美元,使農民損失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生意。 美國對孟加拉的出口大幅增加,僅略高於40萬噸,但這只是中國典型需求的一小部分。儘管對越南、埃及、泰國與馬來西亞的出貨量上升,但美國黃豆出口總量仍比去年同期下降8%,至1890萬噸。 美國農業部報告顯示,黃豆截至10月2日為止的一週出口檢定量為768,117公噸,佔穀物出口總量的26%;較前週增加26%,較上年同期減少53%,主要出口市場為墨西哥(217,595公噸)、埃及(181,571公噸)、巴基斯坦(115,038公噸)。自9月起的2025/26年度,美國黃豆
Moneydj理財網 ・ 1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