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公布美中貿易協議細節 北京承諾採取10項行動
初次見報11-02 22:14 更新時間11-03 07:20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0月30日在南韓舉行的亞太經合會(APEC領袖峰會)場邊舉行「川習會」,並達成貿易協議,白宮1日公布了兩人達成的貿易協議清單;其中,中方承諾了10項行動,美方則承諾4項行動。
根據《福斯新聞》、《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白宮聲明指出,這項協議是1個巨大的勝利,目標在重新平衡美中貿易,維護美國的經濟實力和國家安全,同時將美國工人、農民和家庭的利益放在首位。
根據白宮公布的協議內容,中國承諾美國採取10項行動,包括:
1.中方將暫停實施今年10月9日宣布的、範圍廣泛的新稀土出口管制及相關措施。
2.北京將頒發一般許可證,允許稀土、鎵、鍺、銻和石墨出口,惠及美國最終用戶及其全球供應商。白宮表示,一般許可證意味著,中方實際取消了今年4月和10月實施的管制措施。
3.中方將採取重大措施阻止芬太尼流入美國。具體而言,中方將停止向北美運送某些指定化學品,並嚴格控制某些其他化學品向世界所有目的地的出口。
4.中方將暫停實施自今年3月4日以來宣布的所有報復性關稅,包括對雞肉、小麥、玉米、棉花、高粱、大豆、豬肉、牛肉、水產品、水果、蔬菜和乳製品等美國農產品徵收的關稅。
5.中方將暫停或取消自今年3月4日以來對美國採取的所有報復性非關稅反制措施,包括將某些美國公司列入其最終用戶和不可靠實體清單。
6.中方將在今年最後2個月購買至少1200萬噸美國黃豆,並在2026年、2027年和2028年每年購買至少2500萬噸美國黃豆。此外,中方將恢復購買美國高粱和硬木原木。
7.中方將採取適當措施,確保安世半導體(Nexperia)在中國的工廠恢復貿易,使關鍵的傳統芯片能夠供應到世界其他地區。
8.中方將取消為報復美國宣布對中國「以主導海運、物流和造船業為目標」發起301調查而採取的措施,並取消對多家航運實體實施的制裁。
9.中方將進一步延長對美國進口商品實施的市場化關稅排除程序的有效期,相關排除措施將持續有效至2026年12月31日。
10.中方將終止針對美國半導體供應鏈企業的各項調查,包括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和反傾銷調查。
作為交換,美國則承諾對中國採取4項行動,包括:
1. 美方將降低為遏制芬太尼流入而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的關稅。自今年11月10日起,將累計稅率降低10個百分點,並將繼續暫停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更高的對等關稅,直至2026年11月10日。白宮指出,在暫停期間,目前10%的對中基準關稅將繼續有效。
2.美方將進一步延長部分301條款關稅排除措施的有效期,這些措施原定於今年11月29日到期,現延長至2026年11月10日。
3.美方將自今年11月10日起,暫停實施1年名為「擴大最終用戶控制範圍以涵蓋某些列入名單的實體關聯公司」(中方稱出口管制50%穿透性規則)的臨時最終規則。
4.美方將自今年11月10日起,暫停實施1年根據對中國「以主導海運、物流和造船業為目標」的301調查所採取的報復措施。與此同時,美國將根據301條款與中國進行談判,同時繼續與南韓和日本保持在振興美國造船業方面的傳統合作。
儘管白宮表示,這項貿易協議是1個巨大的勝利,但許多關於關稅和稀土的協議措施都是暫時的,美中貿易緊張局勢升級的風險仍然存在。
更多自由時報報導
貝森特︰中稀土牌影響力 最多剩2年
日本晶片國家隊機會來了?日媒曝台積電弱點沒人想得到
手腳要快!Costco 最值得下手搶的8款商品來了
矛盾難解!川習會後美企持續撤出中國 尋求其他稀土供應源
其他人也在看
白宮證實,中國準備重啟鎵等三種關鍵金屬對美出口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根據白宮的一份聲明,作為貿易休戰的一部分,中國方面同意允許向美國出口包括鎵在內的三種關鍵金屬,顯示對這類出口的禁令已取消。中國於2024年12月不予許可鎵、鍺和銻對美國出口。在上週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峰會後達成的貿易協定中,中方尚未在本身的聲明中提及這三種金屬。白宮上週六發布一份情況說明書指出,中國將為稀土、鎵、鍺、銻和石墨的出口發放通用許可證,以利美國的終端用戶及其供應商。美國的聲明也形同證實了中國對稀土的出口管制。事實證明,這是北京強大的貿易武器然有效。白宮提到的「通用許可證」是出口管制條款中的一項規定,允許向預先批准的買家重複發貨。
財訊快報 ・ 10 小時前
英國驚傳持刀攻擊!火車上多名乘客遭刺傷 2男子遭逮捕
根據《路透社》報導,英格蘭東部劍橋附近發生持刀攻擊事件,多名乘客遭刺傷送醫,警方隨後逮捕兩名男子。事件發生後,當地車站全面封鎖、雙向列車暫停行駛,導致英國東岸鐵路交通大亂。警方表示,於格林威治時間週六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操盤心法-漲多股適時落袋 回頭檢視基本面
全球總經觀察:近日國際政經頭條大事,無非就是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暌違六年之後於韓國釜山所舉行的「習川會」;就會後所公布內容要點來看,其實就是在商言商,各取所需,其中美國對中國整體加徵稅率由57%降至47%,拿來取得中國釋出同意購買美國農產品如大豆與能源,而原先為防堵實體制裁清單所屬子公司漏洞的「50%穿透性管制規」,則是拿來交換先前讓川普跳腳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雙雙暫停一年。
工商時報 ・ 16 小時前工商社論》從2025「慶州宣言」論全球經貿重塑關鍵
眾所矚目的2025年APEC終於順利落幕。由於這是川普回任美國總統後首次的亞洲行,加上全球矚目的習川會,及其與日本首位女首相的川高會,再加上APEC數場雙邊會談,都讓此次APEC增添不少話題。此次峰會的成功舉辦,不但對6月剛當選的韓國總統李在明聲望有所助益,也讓千年古都慶州躍上全球舞台,更讓對事隔20年再次承辦的東道主韓國,扮演了地緣政治的重要中介者。然而,熱鬧喧嘩背後,卻是對未來全球經貿發展的隱憂。
工商時報 ・ 16 小時前美中達成協議 暫停徵收港口費為期一年
根據英國航運相關網站表示,美國與中國已達成協議,暫停對彼此船舶徵收報復性港口費為期一年,象徵川普政府對抗中國造船業主導地位的核心策略暫時踩下剎車。美國總統川普於十月三十日宣布,已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達成協議,美國將降低部分對中關稅,換取中國承諾加強打擊非法芬太尼貿易、恢復購買美國黃豆,並維持稀土出口。這場歷史性會談於韓國釜山舉行,為二○一九年以來兩人首次面對面會晤,並為川普亞洲行畫下句點;期間他也分別與韓國、日本及東南亞多國簽署貿易協定。美國華府自十月十四日起,針對所有與中國有關連船舶在美國港口徵收特別費用,作為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調查中國在造船與海運產業中「主導性地位」的行動之一。據中國商務部聲明,美方現已同意暫停該措施一年,中方也同步暫停針對美國船舶的報復性徵費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姚金祥投書英媒駁中國大使 指中方扭曲歷史昧於事實
(中央社記者陳韻聿倫敦2日專電)英國「每日電訊報」週日版今天刊出駐英國代表姚金祥投書,駁斥中國駐英大使鄭澤光一週前在同一家媒體配合「台灣光復紀念日」所發表投書,指出中方扭曲歷史、蔑視國際規範、昧於事實。
中央社 ・ 20 小時前

美「中」協議內容公布 緩解經貿緊張
記者廖子杰/綜合報導 美國白宮1日公布美「中」經貿協議「事實清單」(Fact Sheet),說明雙方日前領袖會談協議細節;並證實「中」方將暫停稀土出口管制、終
青年日報 ・ 21 小時前美共和參議員科頓建議美協助馬來西亞防堵AI晶片流向中國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美國共和參議員科頓(Tom Cotton)致函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要求川普政府協助馬來西亞防堵先進AI晶片經由轉運走私流入中國。信件指出,馬來西亞官員已啟動整頓,美方可協同建立篩查與通關機制,確保美製晶片不被轉運至中國。科頓主張,出口至馬來西亞的美系晶片應內建可驗證所在地的技術,以強化可監管、可追蹤的合規框架;對具備防轉運功能的出貨,建議在馬來西亞設置優先通關程序,切斷灰色供應鏈、提高合規誘因。「馬來西亞近月已針對高性能AI晶片的出口、轉運與過境強化許可要求與事前申報,以補上監管缺口、避免成為繞道樞紐。」分析師認為,若美馬協作落地,技術管制將由單點規範走向供應鏈節點共管。短期可能壓縮中國對輝達等高階晶片的灰色採購與通路價差,推升在地GPU租算與替代方案需求;中期需關注美方是否把出口條款納入更廣泛的貿易安排,以及馬來西亞數據中心與雲端投資在加嚴審核下的進度節奏與合規成本變化。
財訊快報 ・ 12 小時前何立峰:中國願與俄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制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11月2日在中俄兩國總理定期會晤委員會議上表示,中國願與俄羅斯一起,反對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制。
中時財經即時 ・ 10 小時前中美休戰見效?傳中國再追加4批美國大豆、全年採購上看1200萬噸
【財訊快報/陳孟朔】在川習會談後,路透引述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已追加採購至少4船美國大豆,合計約25萬噸,預計將於今年稍晚至2026年初分批裝運,出口港涵蓋美西與美灣兩大航線。會後,美國總統川普表示中國將採購「大量」美國大豆;美國農業部長羅林斯(Brooke Rollins)進一步指出,中國同意今年至少購買1,200萬噸美豆,為年底出口檔期提供明確支撐。在兩國元首峰會前夕,中方已先行回補一批美豆,打破數月停購僵局。若後續追加訂單延續,將有助舒緩美國內陸升貼水壓力,並改善出口檔期的裝船節奏與壅塞風險。去年美中大豆貿易額逾120億美元,但中國仍推動來源多元化以分散風險。此次回流下單,多為補庫與價格窗口驅動;後續仍須關注巴西、阿根廷新作進度與匯率變動,這將直接影響美豆對海外買方的相對性價比。市場人士表示,若實際裝船與檢驗數據陸續落地,美豆價格可望獲得基本面支撐;油籽壓榨開工與副產品價格(豆粕、豆油)亦可受惠庫存回補。
財訊快報 ・ 13 小時前保稀土供應 中韓簽7協議穩鏈
韓聯社報導,韓國產業通商部長金正官1日與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在慶州舉行雙邊會談,商定加強兩國經濟和貿易合作,並爭取穩定包括稀土在內的關鍵礦產供應鏈。
工商時報 ・ 16 小時前《政治》川習各取所需 台灣問題待續
【時報-台北電】美國總統川普結束亞洲行,試圖以友善與合作姿態,修復先前因關稅與防衛支出而緊繃的盟友關係。美媒指出,川普此行傳達出美國仍是亞洲後盾的明確訊息,然而,熱絡的外交場面掩蓋不了現實,川普缺席多場關鍵峰會、政策個人化,讓區域信任依舊薄弱。另澳洲廣播公司(ABC)指出,「川習會」沉默背後,台灣才是最被策略性忽略的核心議題,可能留待未來解決。 川普此行回應韓國多項要求、答應日相高市早苗「任何事都可向美國求助」,又在多個東南亞國家接連合作協議。美媒認為,這些舉措正是用來向亞洲盟友展現友善姿態。 然而,儘管行程緊湊且充滿象徵意義,但川普依然無法挽回東南亞盟友。英國智庫「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副研究員海頓評論,「如果美國想取悅東南亞,就必須努力緩和敵對情緒、創造關係」,加上川普缺席2場峰會的關鍵環節,海頓認為川普對該地區的關注遠未達到「全方位接觸」的程度。 澳廣(ABC)指出,台灣雖是「川習會」刻意迴避的關鍵字,但北京在峰會前的行動表明,台灣仍是大陸長期戰略的核心,由於華府在會談前夕出現「勿打台灣牌」的聲音,大陸早已看清對手局勢,讓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選擇不隨意揮霍這項籌碼。 分析指出,沉默本
時報資訊 ・ 13 小時前縮了?印尼國防部:尚未決定是否採購中國殲-10戰機
印尼國防部表示,仍在「考慮」採購中國殲-10戰鬥機,但尚未作出任何決定。此舉澄清了此前有關印尼將購買多達42架殲-10戰機以推動其軍隊現代化的報導。香港「南華早報」2日報導,國防部發言人印基里王(Frega Ferdinand Wenas Inkiriwang)指出:「目前仍在分析與評估之中。我們正
自由時報 ・ 14 小時前中國稀土鬆綁並撤銷對美晶片調查,半導體、磁材與供應鏈風險驟降
【財訊快報/陳孟朔】繼上週四(10月30日)在韓國舉行的亞太經合會(APEC),美中兩國領袖睽違六年再次會晤後,中國逐漸釋出姿態放軟的訊息。外電報導,中國將暫停對部分稀土等關鍵礦物的出口管制,並停止對美國半導體供應鏈企業的相關調查,市場視為中美技術鏈「軟著陸」的重要訊號。消息一出,風險偏好回溫,科技權值與原物料下游同步受惠,離岸人民幣與新興亞幣走勢亦有望獲得支撐,資金輪動焦點轉向半導體設備、材料與高性能運算供應鏈。市場人士提到,稀土(含永磁材料上游)、鎵、鍺與石墨等品項的出口限制暫緩,可望打通先前卡點的許可與報關流程,降低跨區供應的不確定性。就產業鏈傳導而言,電動車驅動馬達所需的釹鐵硼磁體、5G射頻與散熱材料、以及高效能伺服器關鍵零組件,短期面臨的成本與交期風險明顯下降,有利庫存水位重整與拉貨節奏回歸常態。監管風險降溫同樣擴散至美系晶片廠與其亞洲夥伴;隨著對美國晶片公司的調查喊停,過去因法遵與審查帶來的「灰色時差」縮短,資料中心GPU、CPU、網通晶片與高速互連(CPO/光模組)等供應鏈協調成本可望下修。台灣族群中,先進封裝、散熱、板卡、記憶體模組與伺服器代工,將優先受惠於訂單能見度改
財訊快報 ・ 13 小時前美國10月份芝加哥商業景氣指數升至43.8,表現優於預期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新出爐的數據顯示,美國10月份芝加哥地區商業景氣有所升溫,表現也優於預期。美國供應管理協會芝加哥分會公佈的數據顯示,10月份商業景氣指數由前月的40.6,向上升至43.8。此前16位受訪經濟專家的預估中值的42.3,預估區間介於41.1至45。由於這項指數低於50榮枯關鍵水位,反映芝加哥地區的商業活動處於萎縮態勢。這份數據分項指標中,價格支付、供應商交貨等分項指數呈現擴張局面。反觀,新訂單、就業、庫存、生產以及積壓訂單分項指數則是呈現萎縮局面。
財訊快報 ・ 13 小時前突襲掃蕩移民引發不安 川普:做得還不夠
根據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2日播出的訪問內容,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表示,美國針對移民展開的突襲行動做得還不夠。這項激進作法已引發抗議和侵犯人權的指控。 川普10月31日接受CBS節目「60分鐘」(60 Minutes)的訪問,這是自從川普與對方和解以來首次受訪。 這位共和籍總統先前控告「60分鐘」在2024大選前,播出民主對手賀錦麗(Kamala Harris)的專訪誤導大眾。CBS的母公司派拉蒙(Paramount)後來同意支付1,600萬美元和川普達成和解。 當CBS記者歐唐納爾(Norah O'Donnell)提問移民暨海關執法局(ICE)的突襲行動是否「太超過」時,這位79歲的總統回答說,「我認為他們做得還不夠」。 根據發表在X平台的訪問摘錄,川普聲稱民主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和拜登(Joe Biden)所任命的「自由派法官」,「阻礙」了移民行動。 歐唐納爾提到,案例紀錄顯示ICE探員對疑似移民進行壓制,在住宅區動用催淚瓦斯、並且砸碎車窗。「您覺得那些手段沒問題嗎?」 川普表示,「是的,因為你必須把這些人趕走」。 川普自1月重返白
中央廣播電台 ・ 13 小時前
【法律百科6-5】《制度討論篇》防風林的空隙之間──面對性別暴力,法律的侷限與展望
當重大性別暴力,乃至於矚目社會事件發生時,不乏現實或網路輿論指責政府缺乏作為,並期待加重法律責任來實現個案正義、嚇阻犯罪。就性別暴力而言,修法步調可謂相當積極、迅速。若要保護性別友善的理念,相關法規就有如阻擋強風、減少風力影響的防風林,然而在種植、建構的過程當中,恐怕也必須接受制度的侷限。
太報 ・ 14 小時前
不滿鄭麗文新任主席「話太多」內開砲不忍了 蔡正元猛轟:嘴巴那麼大幹什麼
[FTNN新聞網]記者孫偉倫/台北報導曾任立委以及名嘴的新任國民主席鄭麗文近來仍不改大砲風格,對國防預算、內總統人選等重大時事與內事務仍大鳴大放評...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快訊/ 國民縣市部主委出爐!鄭麗文點名「這4人」:有很重要使命
國民主席鄭麗文今(3日)上任後第一個工作日,即宣布各縣市部新任主委人事案。鄭麗文於中評會前接受媒體聯訪時強調,有關各地方部主委人事案,高度尊重地方的生態與需要,相信是充滿戰鬥力的團隊,期望以此團隊於2026年能夠順利贏得大選。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