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出國不捨回台救災?!劉世芳回覆陳培瑜曝920就聯繫徐榛蔚隨扈「未獲回應」:後續通知共四次以上
花蓮縣馬太鞍堰塞湖於9月23日溢流造成光復鄉嚴重災情,但花蓮縣長徐榛蔚18日率團訪日,直至22日晚間才匆匆返台。內政部長劉世芳昨(7)日在院會接受質詢時還原,她9月20日就透過隨扈和徐榛蔚的隨扈聯繫,但沒收到徐的回應,後續通知其隨扈、副縣長、秘書長共有四次以上。
綠委陳培瑜昨日在院會質詢時問及, 內政部長劉世芳是否致電人在國外的徐榛蔚,徐才回國救災?
劉世芳回應,她在9月20日九點以後的時間,透過隨扈與徐榛蔚隨扈聯繫,雖然隨扈本人有聯繫上,但她本人沒有收到徐縣長的回應,直到9月21日早上的工作會議,徐榛蔚方面表示會請副縣長和她聯繫。
劉世芳再說:「當中我通知了徐榛蔚縣長的隨扈、副縣長、秘書長總共有四次以上!」
陳培瑜詢問,9月20日晚上已經通知徐縣長要回來,而到9月21日的工作會議依然由副縣長出席,徐縣長到底何時回到台灣投入救災指揮?
劉世芳回答,他們並不清楚這個部分,只知道在9月21日下午三點,請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台大團隊開會時,花蓮縣府參加的是秘書長,她晚上六點左右也跟花蓮縣副縣長顏新章通話,晚上六點又跟花蓮縣秘書長饒忠視訊,所以這段時間一直有通知花蓮縣府相關同仁。
陳培瑜痛批,徐榛蔚就是沒在第一時間投入救災、協助撤離,傅崐萁、在野等人還說什麼用爆破去解決堰塞湖。
(圖片來源:網路、徐榛蔚臉書)
更多放言報導
凌濤轟內政部「延誤黃金13小時救援」?!劉世芳拿通聯紀錄打臉:921晚間花蓮縣府已知擴大撤離
堰塞湖溢流釀重災...李鴻源說真相肯定劉世芳:2周前就曾致電他本人尋求協助、即時模擬疏散...阻止了更大傷亡!
其他人也在看

劉世芳遭指「訕笑災情」喊告 黃國昌批:國家機器又動起來了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先前召開會議,不過卻傳出內政部長劉世芳在會中看到馬太鞍橋被沖垮時,發出「呵呵呵」笑聲,引發輿論關注,災害應變中心隨即澄清,並揚言提告網友。對此,民眾立委黃國昌今天(8日)在立法院質詢法務部長鄭銘謙時,痛批司法檢調本應打擊犯罪,如今卻變成國家機器、打壓人民表達意見的工具。
鏡報 ・ 1 天前
災民垂直避難卻挨批看風景?劉世芳這麼說
[NOWnews今日新聞]內政部長劉世芳遭爆料,在災害應變中心看到花蓮馬太鞍溪溢流影片時,竟發出「呵呵呵」笑聲,挨批幸災樂禍;不只如此,還傳出劉世芳看到災民待在圍牆上,竟說是在看風景,批評行為「非常糟...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劉世芳被指見洪災「呵呵笑」喊告 民眾轟:國家機器又出手!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有網友在PTT貼出內政部長劉世芳在應變中心開會時疑發出呵呵笑聲,劉世芳昨說,若有任何錯假訊息,一律依妨礙救災移送地檢署。對此,立法院民眾團今發新聞稿(10/8)批評,堂堂部長利用國家機器對付小老百姓,雞腸鳥肚、不知反省,實在可恥。
太報 ・ 1 天前
張善政曝「前團隊」的評估與李鴻源差10 倍:地方沒能力撤退
桃園市議員凌濤8日質詢時詢問桃園市長張善政,如何因應複合式災害及花蓮光復災害的借鏡,曾任閣揆的張善政直言,馬太鞍溪堰塞湖原是另個團隊監控,和前內政部長李鴻源評估撤離規模差10倍,但這數據在潰堤前1、2天才出爐,「地方政府根本沒能力撤離這麼多人!」中央應該協助地方撤離,遺憾最後竟是互踢皮球。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花蓮砂石場闆娘大叫一聲後失聯 她的車被挖出已變形「遺體身分待確認」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洪水吞噬光復鄉,造成18人罹難、6人失聯,今天稍早花蓮縣消防局在佛祖街336巷附近挖到失聯砂石場老闆娘的汽車,車內有一具遺體,不過由於車輛變形嚴重,需動用破壞器材,目前正在開挖,遺體身分也仍待確認。
太報 ・ 1 天前

砂石場老闆娘失聯2週尋獲 「遺體修復超人」無償修復
地方中心/莊立誠 林大帷 花蓮報導花蓮光復洪災,砂石場老闆娘失聯兩週,遺體在八日下午尋獲,全國聯合會葬儀商業同業公會,得知消息後,立刻派出遺體修復師,無償替老闆娘修復遺體,礙於受到淹水的影響,遺體有腐敗的情況,修復師跟時間賽跑,希望能在五個小時內,將遺體修復完畢。
民視 ・ 2 小時前
劉世芳避談訕笑嗆「一律送辦」 葉元之打臉酸:不斷跳針
內政部長劉世芳日前被爆,9月23日馬太鞍溪潰堤半小時後,在災害應變中心訕笑;還傳出看到災民坐在圍牆,劉世芳批評看風景糟糕不可取。面對立委質疑,劉世芳強調遭片段剪接,若無法全文照登,就全部移送地檢署偵辦。藍委葉元之質疑,給劉充分時間說明,為何跳針不敢回答?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影/劉世芳稱災民待在圍牆上不可取 侯漢廷:妳下令的!
桃園市議員凌濤日前爆料,9月23日馬太鞍溪潰堤半小時後,有中央官員在災害應變中心訕笑,質疑該笑聲是內政部長劉世芳。現在又流出疑似劉世芳在災害應變會議上,針對民眾在圍牆上等待救援的情況表示「非常糟糕、不可取」,引發爭議。新台北市議員侯漢廷指出,這些民眾正是依照劉世芳下令的垂直避難政策行動。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花蓮洪災發現第19具遺體 疑失聯砂石場老闆娘
(中央社記者張祈花蓮縣8日電)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災後第14天,警消證實,光復鄉一處砂石場附近尋獲車輛內有罹難者,推測應是失聯的砂石場黃姓老闆娘,但確切身分仍待進一步確認。
中央社 ・ 1 天前
挖土機超人救災後病逝 李鴻源遺憾再呼籲:救災回歸專業
桃園市一名投入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救災的挖土機行老闆,在救災過程中腳部受傷,因傷口感染引發敗血症,於10月6日中秋夜不幸過世。這起憾事引發關注,特別是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先前就曾對大量志工投入災區救援提出警告。李鴻源7日對這件事感到遺憾,並持續呼籲回歸專業、讓專業人士救災。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光復砂石場附近尋獲遺體(3) (圖)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已造成18人罹難、6人失聯。警消8日證實,佛祖街336巷砂石場附近尋獲車輛內有罹難者,推測應是失聯的砂石場黃姓老闆娘。
中央社 ・ 1 天前
美濃大峽谷案遭賴瑞隆提告 柯志恩:國民議員按照綠營對我標準要求說明
美濃大峽谷案持續攻防,民進立委賴瑞隆今(8日)請律師提告柯志恩;柯則回應說,昨天的記者會中,從頭到尾就是針對她所提的法律修正草案說明,她完全沒有提及賴瑞隆的大名,國民議員只是按照民進對待她的標準,請賴瑞隆說明,賴的做法竟然是開嗆提告!
自由時報 ・ 1 天前
救災志工談「挖土機超人」哭慘 憶一籌莫展時「小挖土機現身」:他像神派來的!
一名網友7日晚間在Threads發文表示:「我們要向偉大的林鴻森先生說聲謝謝!」他指出9月30日曾在中正路一段295巷與林老闆一同協助災民清淤,並回憶當天情景,「他很盡責,一上挖土機,好像完全忘了要喝水,也沒看他下來過。」當他將其他志工送來的結冰冷泡茶遞給林老闆,他一...
CTWANT ・ 1 天前
傅崐萁:清溝專業工作應國軍接手 (圖)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邀請環境部長、勞動部長及衛福部長,就「災後復原重建及清理因應作為」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國民立委傅崐萁(圖)質詢時表示,清溝應由國軍接手,不是讓手無寸鐵的志工執行,交給專業處理會更快。
中央社 ・ 1 天前
半夜領信 他竟收到「柯文哲手寫感謝信」
[NOWnews今日新聞]民眾前主席柯文哲因京華城與政治獻金案,累計遭羈押近一年,在今年9月以7000萬交保。精神科醫師沈政男在柯文哲被羈押期間,一直發文力挺柯文哲。沈政男今(8)日凌晨在臉書透露,...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被傅崐萁狂電1小時 卓榮泰戲謔問:要中央接管花蓮縣府?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堤造成嚴重災情。國民立委傅崐萁今(7)日在立法院質詢行政院長卓榮泰,狂電超過一個小時,指出行政部門在整場災難前中後期的諸多缺失,儘管傅崐萁數次動怒敲桌飆罵卓榮泰,但卓還是堅稱花蓮縣府沒有做好撤離工作,甚至脫口說出「要中央接管花蓮縣府嗎?」。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賴清德拋「川普得諾貝爾獎論」 朱立倫轟:兩岸走到今天是你造成的
[Newtalk新聞] 總統賴清德接受美國廣播節目專訪期間,賴提到,如果美國總統川普能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永遠放棄對台發動武力攻擊的話,川普必然是諾貝爾和平獎的得主。國民主席朱立倫今(8日)則抨擊,賴清德該捫心自問的是自己對兩岸關係做了哪些努力?賴清德完全都想靠美國。 賴清德接受專訪提到,川普曾公開表示,習近平在其任內曾致電保證不會攻打台灣;若川普能延續並鞏固這樣的影響力,使中國永遠放棄武力犯台,那將是歷史性的成就。 朱立倫則表示,賴清德從頭到尾,從就任到現在,真正該捫心自問的是自己對兩岸關係做了哪些努力?賴清德完全都想靠美國、靠華盛頓跟北京的溝通去求得兩岸的些許和解或和平希望,而沒有透過任何努力。 朱立倫表示,當國人、民間團體、地方政府、國民在跟對岸交流的時候,民進是反對的,甚至製造非常多障礙,當他們希望兩岸對話的時候,民進要求的是兩岸對抗,但交流跟交惡是心態上最大的差距。 「兩岸走到今天,是賴清德、民進造成的。」朱立倫表示,國民當然也強烈要求,一定要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正視他們期待兩岸和平交流的共同心願;而不是單由民進來代表說兩岸要對抗、交惡,甚至取得民進自
新頭殼 ・ 1 天前
主計總處發布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1) (圖)
主計總處8日發布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1.25%,不只連續5個月低於2%的通膨警戒線,更創下110年4月以來、4年半最低水準。圖為台北市西門町商圈小吃攤人潮。
中央社 ・ 1 天前
麥玉珍提災區缺檳榔 他嘆新手也應進入狀況
[NOWnews今日新聞]民眾立委麥玉珍今(8)日在立法院內政委員會時,質詢中選會主委李進勇有關花蓮救災一事,甚至問道「你們有沒有到現場?」另在社福及衛環委員會質詢衛福部長石崇良時,竟稱災區很缺「檳...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