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立法會換屆:選民和學者如何看待一場「零中間派」選舉?
即將於9月14日舉行的澳門第八屆立法會選舉,被當地政府視為落實「愛國者治澳」原則的首次選舉。
四年前,澳門選管會「DQ」(取消參選資格)了21人,清空所有民主派候選人。到今年,再有12人未能通過國安審查,被禁止參選,當中包括唯一中間派、現任直選議員林宇滔。7月31日,澳門當局還以國安法罪名拘捕老民主派區錦新。
今屆選舉最後剩六組參選,爭奪14個直選席位,參選組數創歷屆新低。政府的選舉宣傳口號是:「齊選愛國賢能」。
澳門立法會由33名議員組成,其中14席直接選舉產生、12席間接選舉產生,其餘7席由行政長官委任。
BBC中文採訪數名澳門市民及學者,了解他們對這場「零中間派」選舉的看法和分析。
所有受訪市民都不願具名。其中一人思量過後更決定撤回受訪內容,他向記者表示,自己講的都是「真心話」,「但奈何現在的環境,想講都怕」。
「雞蛋和高牆的心態」
在受訪前的一晚,80後澳門市民Cat作了一個惡夢。她夢見自己犯了國安法,樣子被登到電視上。「糟了,一定是重判。」她驚醒過來。
Cat說,看着政府連番舉動,市民彷似收到一個「信號」:「就是大家都不要講話,大家要自己『執生』(應變)。」
但對於今屆選舉,她不吐不快。作為選民,Cat一直定位自己為「花生友」——會關心但不熱衷投票,「因為我覺得其實不差我一票」。
澳門立法會一共33席,14席由直接選舉產生,不到一半。在直選議員中,非建制派在鼎盛時期只有4位,一直難以撼動立法會投票格局。
過去,Cat都把票投給民主派。四年前的DQ事件,令她對選舉制度失望,沒有去投票。可是來到這一屆,她有了心水人馬,想把票投給扎鐵工會理事長黃偉民。
61歲的黃偉民是一名扎鐵工人,多年來為民生勞工權益上街抗爭,曾兩度參選立法會。
在澳門人眼中,他草根無畏,舉動吸人眼球,甚至帶來娛樂——黃偉民遊行時會抬棺材,又經常背着印着「為人民服務」的袋子。2017年,他出戰立法會電視論壇,穿一身綠色軍服,用一口濃厚的台山方言,大罵政府「無所事事」,獲網友封為「澳門隊長」。
今年選舉本來一潭靜水,但黃的參選在社會掀起討論。
「不多不少會有些『雞蛋和高牆』的心態,」Cat解釋,支持黃像是一種表態,「我想要透過投給一些比較突出的人,去實踐『我有得選擇』的權利。」
學者余永逸多年研究澳門政治,也有留意到市民對黃的關注。「很明顯,就是大家需要一個反對的聲音進入立法會。」
民主派消失後,出身草根的黃偉民承載市民的期待。但6月中,他被警方以涉嫌「不法經營麻將場所」帶走拘留48小時。獲釋後再接到廉署要求,協助調查賄選,再被扣留48小時,到獲釋時已經錯過提名期。
Cat替黃感到可惜,但她理解政府想為選舉「排除一些不可控因素」。只是沒料到,當局連唯一的中間派都要剷除。
異見聲音不斷被收窄
2024年,澳門修訂《立法會選舉法》,規定候選人的資格需先由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審查。7月14日,國安委認定12人「不擁護《基本法》,不效忠澳門特區」,喪失參選資格——現任議員林宇滔是其中一人。
由於審查意見書具保密性質,外界均無法得知更具體的DQ原因,當事人亦無法上訴。
95後市民子正覺得很詫異。子正一向持民主派立場,但四年前,他把票投給了中間派林宇滔。子正說,因為他怕自己不投票,「連最後一個『正路』(做實事)的人都進不了(議會)。」
在他看來,雖然林宇滔不講政制改革,但在民生議題上跟大眾方向一致,「不是政府說什麼就什麼。」他還是希望議會裡面,有一把代表民意的聲音存在。
對於DQ的決定,澳門政府及中聯辦發言人均表示「堅決支持」,並強調進入特區立法會的「必須是堅定的愛國愛澳者」。
這讓子正不解。因為在他眼中,林宇滔的背景幾近「潔白無暇」。
現年44歲的林宇滔在傳統左派中學畢業,曾任《澳門日報》記者,後加入建制組織,擔任過議員助理。2017年,他離開建制,籌組「傳新澳門協會」,強調務實解決民生問題。2021年,他首次當選,已定位自己為「不會預設立場、不會盲撐、不會盲反」的政治力量。
DQ當日,林宇滔在社交媒體回應,指自己事前「沒有收到任何通知」,但感到「坦然,也問心無愧」。
子正覺得,如果林宇滔被DQ有原因,那就是他「做得太好」。
據他觀察,林宇滔近來在議會內對政策「窮追猛打」,曾提及失業率、自殺率升高和外勞等爭議性議題。「這些是政府不願意看到,它覺得(林)是一個麻煩。」
社會普遍對DQ決定感到震驚。但學者余永逸平淡地說,自己早有五、六成想法,覺得林進不了新一屆立法會。
他向BBC中文分析,有關決定主要源自政治氣候的大變化,符合港澳兩地收窄異見聲音的政治軌跡:先除掉激進的民主派,再到溫和中間的聲音,未來或到建制較開明的一派。
「到哪裡會停?不知道,但整個軌跡就是這樣走下去」。
余永逸還提到,人們可從間接選舉看出事態端倪。在DQ事件前,現任立法會主席高開賢及副主席崔世昌宣布不再參選。此前二人原本循間選界別出戰,均在議會工作逾20年。
他提出一個可能:二人或許已經嗅到一些氣息,「覺得自己可能都應該要退下來了。」「其實你看到整個趨勢,似乎那個政治氣候,不是我們想像中那麼簡單。」
對北京最安穩的做法
澳門大學政府與行政學系助理教授陳建新,過去曾就選舉結果發表意見。他坦言,今次林宇滔被DQ,自己也感到很震驚。他向BBC中文分析,事件或有近因和遠因。
近因是澳門自身面對的問題。
近年澳門經濟轉型迫切,中央不斷強調發展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陳建新形容,政府處於一個「摸着石頭過河」的階段,「如果社會意見過於撕裂,很多施政都未必可以有效通過。」他分析,當議會裡有更多了解國情和政府的議員,政府工作或能更好推動。
遠因則是2019年香港社運。
在訪問中,陳建新多次援引新加坡時任總理李顯龍的話:新加坡「小和脆弱」,如果發生香港的情況,下場可能更糟,「放到澳門,我都相信是更加難去承受(衝擊)。」
「上至中央政府下至特區政府,有些事情它會變得更加謹慎。」在陳建新看來,澳門仍處於一個「比較不確定的情況」,他理解政府不斷強調國家安全,「因為你一爆,其實是難收科(收拾)」。
余永逸有類似的看法。他指出,近年大陸社會發生的各種零星示威,北京或者已意識到自己管治出現問題。「它會覺得反對的聲音會製造不安全,而這個不安全對它來說是很大壓力。」
余永逸分析,為了體制的延續性,北京要把所有異見聲音「打下來」,所以DQ中間派,就是「最安穩的做法」。至於異見聲音盡失,會對管治帶來什麼影響,余永逸坦言,這已經不是北京最重要的考量。
子正日常會關心時事,他看着政府變得越來越自我中心,「選擇掩住耳朵,當什麼事都沒聽到」。「你會憤怒,但只在底下憤怒,你知道你做不到任何的事。」
今屆選舉,子正決定不去投票,但仍會關心新聞,是因為「想看它(政府)能搞出什麼花樣、壞到哪裡去」。
「扮演一個愛國愛澳的人」
2021年的立法會選舉,投票率創下歷史新低,僅得42.4%。廢票和白票數則翻倍,白票率更升至歷屆最高,接近2.3%。澳門二次DQ後,低迷氣氛之下,外界預料立法會選舉投票率會再受創。
為催谷投票率,官方也想盡辦法。例如投票日全城免費乘搭公共交通、特首岑浩輝向三萬公務員發信,強調選舉是「非常重要的政治活動」,應認真履行投票的義務,並推動親朋好友投票。
9月9日,岑浩輝在主持局級會議時,再強調投票是公務員擁護《基本法》和效忠特區的重要體現。
一名本地大學職員向BBC中文表示,學校於同日向各部門職員派發表格,收集其投票意向。表格須實名填名,如「無意向」亦要填寫原因。
今年30出頭的阿東,認同投票是公民義務,表明自己會進票站——但他認為,選票一早失去「發聲」作用。
過去因為認同理念,他把票投給民主派。但四年前的選舉,他認為政府DQ做法不公不義,以不投票表達不滿。
再到2025年,阿東進入建制組織工作。他形容手中的選票更像一個資源和工具,為自己的組織爭取多一席位。「就是他(公司)有好處,你(員工)也會有好處。」
阿東不覺得自己改變了立場,更多是調整心態,適應時代的變化。用他的話形容,就是「人化了」(看開了)。
「你發聲是為了這個地方好,但如果你覺得這個地方是不會變好的,你幹嘛『嘥氣』(浪費心力)呢?」
他覺得,在政治現實下,每個人只能往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去思考。但他不覺得澳門人是順民,「他們有他們的生存之道。」阿東說,自己的生存之道,就是「扮演一個愛國愛澳的人」。
今年83歲的陳婆婆也表明會去投票。她不懂什麼是政治立場、今屆多少組別參選,也不知道投票用意何在,「個個去投我也去投」。
陳婆婆說,自己是某建制組織的會員。過去節日曾收過一些「福利」,像是中秋節會有月餅拿,「現在經濟不好就沒什麼(東西)了」。她不知道今年該組織有誰人出選,但記得它的號碼,會像往年一樣投給它。
和中國大陸一體化
「如果你還是一個關心社會的人,處於逆風之中,你會覺得很焦慮,」Cat感慨,「但是似乎現在澳門人失憶也很快,新一代也不太理會這些東西。」
未來澳門政治會否再收緊?學者陳建新說「不排除」,「但我也不期望。」
現在民主中間兩派盡失,學者余永逸則預料,澳門未來施政將完全「由上而下」,「下面(建制)的人不敢出聲」——因為他們擔心的是,自己日後會否被迫離開體制、或被邊緣化。
今年12月,香港也將舉行立法會換屆選舉。在澳門DQ當日,有香港網友在社交媒體發文,形容澳門是香港的風向標,未來狄志遠和謝偉俊的去向值得觀察。這兩位議員被認為是香港的「中間派」或「建制開明派」。
余永逸笑說,「我會替他們有點擔心。」他形容,港澳兩地的關係一直都在「拖拉」,「有的時候香港走快一點,有時候是澳門。」
面對政治收窄軌跡,余永逸教人做好心理準備:決定留下來,就要接受未來是「在內地生活的狀態」。他再一強調,「我不是在講北上消費,而是整個社會、政治、經濟都跟內地一體化。」
2019年之後,Cat的身邊開始不少朋友陸續移民。「比起香港,澳門的不算是移民潮,但你會覺得有小朋友的人是有安排地走的。」
子正也正在準備。數年前,他從外地讀書回澳,碰上蘇嘉豪被DQ,加速了移民的念頭。「這裡沒有我想要的東西,社會越來越保守、公民社會越來越收縮。」
子正擁有葡萄牙護照,能夠在歐盟國家居留工作。他現在的目標是存夠60萬澳門幣,「要走趁年輕」。
BBC中文已就DQ具體原因、市民對議會代表性的擔憂向澳門政府尋求回應,至截稿前未有回覆。
(尊重受訪者意願,文中Cat、子正、阿東及陳婆婆均為化名。)
其他人也在看

新壽北士科T17、T18動工!郝龍斌轟「笑話」:北市府照理可強制收回
輝達(NVIDIA)預計進駐北士科T17、T18基地開發案被卡關,原取得地上權開發的新光人壽昨日宣布將舉辦動土典禮,引發熱議。對此,前台北市長、國民主席候選人郝龍斌今(16日)表示,沒有得到北市府的許可就動工,就是一個笑話,新壽動工只是希望搞一個比較好的談判條件,台北市政府應該堅守立場,就新壽違約的部分來處理,「照理說,這個土地本來就可以強制收回」。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
公共場所拍總統車隊恐違法 國安局回應了
[NOWnews今日新聞]前行政院長張俊雄日前辭世,於11日舉辦告別式,前總統陳水扁、蔡英文以及現任總統賴清德都抵達殯儀館為張俊雄送行。仁武分局員警當天在警衛勤務過程中,赫然發現一名男子拿著單眼相機在...
今日新聞NOWNEWS ・ 18 小時前
關切陳亭妃「後果自負」說 賴清德要她「不要把自己打造成受害者」
民進中執會今(15日)通過台南市、高雄市及嘉義縣的縣市長初選時程在明年1月中旬,初選進入最後3個月倒數。本刊掌握,兼任民進主席的總統賴清德在執會中主動詢問有意投入台南市長初選的立委陳亭妃,有關她接受專訪提到初選若生變「要後果自負」一事,要陳亭妃「不要把自己打造成受害者,對不公平」。
鏡週刊Mirror Media ・ 20 小時前
賴清德挑何欣純戰台中 羅旺哲:江啟臣擁兩大底氣沒在怕!
民進選舉對策委員會已拍板,建議中執會徵召立委何欣純出戰2026年台中市長選舉。對此,媒體人羅旺哲表示,何欣純與總統身兼民進主席的賴清德關係良好,此舉顯現賴清德「私心的用人哲學」;而針對可能代表國民參選的江啟臣,羅旺哲分析其擁有兩大底氣,若要硬碰硬,江啟臣也「沒在怕」。
中天新聞網 ・ 3 小時前
普發1萬元法案10/17將三讀 賴清德懇託「這件事」
即時中心/顏一軒、李美妍報導立法院朝野團昨(14)日經團協商後達成共識,將在17日大院院會中三讀攸關普發1萬元現金的「中央政府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預算案」。對此,身兼民進主席的總統賴清德今(15)日在中常會中表示,該案亦攸關台美關稅談判後對產業支持、勞工就業穩定等面向,拜託民進團全力支持,並協助行政院和其他政協商溝通。
民視 ・ 20 小時前
傳國民主席選舉開票不公開!鄭麗文驚:不可能吧?
10月18日國民主席選舉進入最後倒數階段,各候選人卯足全力爭取員支持,卻傳出國民針對主席投票將不公開開票過程,候選人之一的鄭麗文聽聞此事,驚訝的直呼不可能吧,她也表示,希望這只是傳言。
中天新聞網 ・ 20 小時前
由衷欽佩洪秀柱 鄭麗文:她在我心中 永遠是個巨人
國民主席選舉後天將投票,候選人鄭麗文今早至前國民主席洪秀柱住處拜訪,2人在社區大廳接受媒體聯訪,雙方微笑互動,鄭麗文談話展現尊洪姿態,她強調洪秀柱過去在國民最低迷時刻,挺身參選總統、擔任主席,「她的勇氣不及柱姐過去百分之一。」她由衷欽佩、感謝洪,「雖然我們有最高反差萌,但她在我心中,永遠是個
自由時報 ・ 41 分鐘前
全民普發1萬元在望!賴清德盼朝野共推週五拚三讀 最快「這個月」就能入帳
(記者石耀宇/綜合報導)關於全民普發1萬元現金的「中央政府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預算案」即 […]
引新聞 ・ 3 小時前
劍指吳釗燮?藍綠齊轟「涉外人士」放話
[NOWnews今日新聞]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今(16)日在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備詢時成為藍綠齊轟箭靶。綠營立委質疑透過「涉外人士」放話干涉外交決策系統,藍營也質疑造成國家的傷害與損失,立院外交及國防...
今日新聞NOWNEWS ・ 43 分鐘前
賴總統,助美國人不如先幫臺灣人民!
近日賴清德總統接受美國廣播節目「The Clay Travis and Buck Sexton Show」專訪,雖然刻意以低姿態對川普總統釋出許多善意、投其所好,但卻引起國內輿論的譁然。
奔騰思潮 ・ 6 小時前
【台南綠初選】林俊憲綠營盟友多、陳亭妃基層實力強!「憲妃之爭」混沌
民進2026地方首長選舉,關於台南市長初選部分,目形成民進立委林俊憲、陳亭妃的「憲妃之爭」。對此,內分析,雖然林俊憲起步比陳亭妃慢,但是經過這幾個月的急起直追,民調差距已縮小在5%左右。在組織戰方面,林俊憲獲得綠營公職的支持,陳亭妃則是長期跟國民及無無籍人士合作,朋友不分藍綠,因此雙方應該是五五波。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美國政府關門第三周!參議院第九度否決撥款案 逾4千人收裁員通知
根據《CNBC》周三 (15 日) 報導,美國政府關門進入第三周,參議院周三第九度否決共和提出的短期撥款案,表決結果為 51 票對 44 票。
鉅亨網 ・ 8 小時前
又背骨?鄭麗文被爆提名侯友宜後還勸郭台銘選總統 郝龍斌:應出來說清楚
[FTNN新聞網]記者方炳超/台北報導國民主席選舉18日登場,有媒體爆料,主席候選人鄭麗文曾在國民已提名新北市長侯友宜參選2024總統時,仍大力勸進鴻海...
FTNN新聞網 ・ 2 小時前

藍魁選舉計票不公開? 卓伯源嗆「在怕什麼」
國民主席選舉最後倒數,候選人郝龍斌一早Po出和台北市長蔣萬安的合照,說感謝他的信任,「有些緣分,一路走來特別珍惜」,不過面對10/18號選舉當天,中央部傳初不會公開計票、開票過程,就引起候選人質疑,羅智強認為,目前細節不清楚,希望中央說明白,卓伯源更是怒嗆「不公開到底在怕什麼」。
TVBS新聞網 ・ 19 小時前
黃國昌「狗仔門」延燒!怎防政治跟監? 警政署最新作為出爐!
[Newtalk新聞] 針對民眾主席黃國昌遭爆料「養狗仔」跟監政敵與部會首長,引發社會譁然,警政署長張榮興今(16)日表示,保六總隊負責政府首長安危維護,已針對「反跟拍、反跟監」任務強化訓練與勤務規劃;一旦發現異常狀況,將立即制止或依法報案處理。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今日請內政部部長、海洋委員會主任委員、內政部警政署署長、內政部消防署署長就「警察、消防、海巡、移民及空中勤務總隊人員危勞津貼及退休權益之保障」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張榮興於會前接受媒體聯訪。 張榮興指出,政府機關的部會首長多數本就配有隨扈,目前並未增加人力,而是加強既有隨扈的警覺性與勤務作為。內政部長劉世芳也在一旁補充說明「沒有調整的意思啦」。 張榮興重申,現階段並未進行人事變動,而是強化安全維護反應機制。至於是否已出現新的跟拍或跟監情形?張榮興回應,目前尚未發現相關狀況,但警方已提高警覺,隨時掌握首長周邊安全動態。查看原文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遭指是中國通緝犯 台出版人入境德國被扣海關4小時新壽北士科T17、T18今突動土!吳靜怡:把蔣萬安的面子和誠信也通通挖了
新頭殼 ・ 4 小時前
駁勸郭台銘選總統、批侯友宜混吃等死 鄭麗文:太抬舉我了
國民主席改選投票18日登場,最後倒數階段,《鏡報》接獲深藍支持者爆料,指控候選人鄭麗文不顧藍營提名人侯友宜,曾力勸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參選2024總統,並獻策透過「主流民意大聯盟」整合藍白。聽聞指控,鄭麗文今(16日)表示「太抬舉我了,我對郭董沒有這樣的影響力。」同時否認批評侯友宜「奄奄一息、混吃等死」。
鏡週刊Mirror Media ・ 49 分鐘前
中國介入國民主席選舉 賴清德喊話各政:支持「國安十法」修法
[FTNN新聞網]記者許詠晴/台北報導國民主席投票在即,候選人郝龍斌、張亞中控訴遭受境外勢力網軍攻擊,國安局今(15)日也證實介入選舉。為此,身兼...
FTNN新聞網 ・ 19 小時前
建研會與國民未來主席有約 6人大談經貿與兩岸
國民主席選舉18日就要投票,6位候選人蔡志弘、羅智強、卓伯源、郝龍斌、張亞中、鄭麗文今晚均出席「建研會與未來主席有約」座談會,輪流上台闡述參選理念。蔡志弘重申,他擁有長年經營企業的經驗,曾多次參與APEC企業領袖高峰會,深知國際經貿談判的關鍵,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在10月底於韓國
自由時報 ・ 18 小時前
賴清德欽點林國漳戰宜蘭!吳子嘉點名藍委吳宗憲贏面高
民進選對會已徵召宜蘭信賴台灣之友會理事長林國漳參選2026年宜蘭縣長。對此,媒體人吳子嘉表示,若國民派立委吳宗憲出戰,當選機會將「大非常多」。
中天新聞網 ・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