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失智長輩破千人 權責型失智據點「惠心憶校」揭牌
〔記者劉禹慶/澎湖報導〕澎湖邁向超高齡社會,天主教靈醫會惠民醫院在澎湖縣政府衛生局的指導及澎湖縣榮民服務處慷慨借用場地下,經歷2個月的整修後,今(5)日舉辦「惠心憶校-權責型失智據點」揭牌儀式,正式加入澎湖縣失智症照護網絡。
儀式由惠民醫院長胡彼得、澎湖縣長陳光復、衛生局長陳淑娟、榮民服務處長余熙明、社會處長周柏雅及羅東聖母醫院長馬漢光、澎湖縣議會秘書林寶伶與社區長者等貴賓共同出席揭牌儀式,現場氣氛溫馨熱烈。
惠民醫院長胡彼得表示,靈醫會深耕在澎湖至今已68年,看著在地人口老化及認知退化議題,失智症是目前最重要照護課題。今年衛生局召開權責型失智據點說明會時,找到了離醫院不遠的榮民服務處退伍軍人協會現址1樓,當榮服處得知醫院想為失智症長者服務時,毫不猶豫地答應支持,並熱心投入配合後續據點裝修及服務宣傳,這段相遇,成就了一份美好的合作,也讓服務更貼近需要的人。
澎湖縣榮服處長余熙明表示,澎湖縣65歲以上的榮民截至今(114)年6月止已超過910人,這樣合作機會也能一併造福有需要的榮民及其家屬。
澎湖縣截至今年6月失智症推估人數約計1824人,確診人數為1133人,目前在地建置了1處失智共照中心及8處的失智據點,【惠心憶校】是澎湖首座,全台第13個權責型的失智症據點。期望透過多元跨域合作,共同打造一個「用心守護,以愛相會」失智友善的澎湖。
更多自由時報報導
健康網》喝哪種咖啡 基因決定?研究:心臟偷下令
F-16V戰機交付台灣延宕引關注 美廠洛克希德.馬丁回應了
「鳳凰」颱風明生成! 路徑變數3可能 這條影響最劇全台都有感
MLB》傳奇塞揚神獸有望回歸道奇! 克蕭親自透露玄機
其他人也在看

天涼兒童燒燙傷高峰 不只浴室、廚房!家中暗藏四大危險空間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隨著天氣開始轉涼,發生「燒燙傷」的風險也大增,尤其是兒童在家中也不算安全!國健署今(5)日指出,過去統計發現,電暖器、火鍋、熱湯與熱水澡等家中常見熱源,都可能造成兒童燙傷,尤其家中有「四大危險空間」得多加留意。若兒童不幸燙傷,也務必要依「沖、脫、泡、蓋、送」原則處置並儘快送醫。 國健署署長沈靜芬表示,預防兒童燒燙傷,...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惠心憶校權責型失智據點揭牌 守護澎湖長者記憶
(中央社澎湖縣5日電)澎湖惠民醫院在投入醫療與長照服務後,今天再加入失智症照護,讓更多失智者及其家屬獲得多元照顧,守護長者的記憶,以愛在據點裡共學共伴共樂。
中央社 ・ 1 天前

Free Clinic in Rural Eswatini
Tzu Chi volunteers set up a free clinic in rural Eswatini, offering essential medical care to an u...
大愛電視 ・ 1 天前網路販賣中藥材已違法 高市衛生局近2年查11件裁處
高市衛生局為維護民眾用藥安全,不定期上網巡邏,查察網路違規販售及廣告中藥材,統計去年至今年9月底,共查獲網路違法販售中藥材共11件,均依違反《藥事法》裁處,其中多數違規案,多為民眾把中藥材當作食材,或誤認中藥材可上網交易而觸法。衛生局表示,針對查獲的11件違規案分析,主要為網路非法販售中藥材包括桃膠
自由時報 ・ 1 天前40歲以下糖尿病增25% 專家:微糖手搖飲近3成超標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5日電)台灣40歲以下族群糖尿病發生率增25%,未健康飲食是主因之一。手搖飲是年輕族群的最愛,雖有不少人選「3分糖」,但專家警告,近3成微糖手搖飲糖分超標,盼政府強化減糖行動。
中央社 ・ 1 天前
新增1例登革熱 無國外旅遊史住家半徑50公尺逐戶清消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謝東明/台北報導 新北市政府衛生局於11月4日接獲通知,確診1名登革熱案例。衛生局表示,個案為汐止區1名67歲女性,10月29日出現頭暈、發燒、頭痛、肌肉痛等症狀,就醫通報送驗後確診,症狀已緩解,5名同住者皆無症狀。初步調査,這名個案於潛伏期間沒有旅遊史,感染源釐清中。市府已完成案例活動範圍病媒蚊密度調査、環境孳生源清除及住家周圍半徑...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交長出面協調! 華信航空11/11起 啟動澎湖民眾緊急機位保留
今年澎湖秋冬空運機票緊張,在總統賴清德造訪澎湖之後,終於看到解決的曙光,連日來加班機不斷出爐,並以放大機型飛行,華信航空更宣布自11月11日起保留部分機位,提供澎湖民眾就醫及緊急往返搭機需求,造福澎湖民眾,也是澎湖立法委員楊曜及澎湖縣長陳光復多次向交通部反映,盼能協調航空公司保留機位,終於獲得航空公
自由時報 ・ 9 小時前
詐團頭目趁母逝出獄奔喪竟潛逃 韓警找無人
[NOWnews今日新聞]近來詐騙犯罪猖獗已成全球問題,讓許多民眾深惡痛絕。韓國一位正在獄中服刑的詐騙集團頭目,以母親過世為由申請臨時出獄奔喪,不料竟然趁機潛逃,檢警至今超過一個多月仍未找到人,已對其...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大家都吃錯!國人「3成血脂異常」立冬過度進補恐中風 醫揭3招救心血管
11月7日為24節氣的「立冬」,象徵著冬季正式展開。天氣逐漸轉涼,許多人開始添衣保暖、進補養身,替即將到來的冬天做準備。心臟內科醫師提醒,三成國人血脂異常潛藏危機,民眾在冬季補身的同時,也別忘了「血脂平衡」與「血管健康」的維持。特別是習慣外食、日常飲食偏油重口味的上班族,進補若無節制,恐不知不覺加劇心血管負擔。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上班族多久應該站起來一次?研究建議每30分鐘就要起身活動
作者 / 張中維藥師現代上班族長時間坐在電腦前辦公,雖然看似輕鬆,實則暗藏健康風險。根據國際研究,辦公室工作者平均每天坐超過8至9小時,其中大多數時間都在辦公室中度過。久坐不僅會造成腰痠背痛,還會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甚至早死的風險。「多久應該站起來一次」?專家建議每30分鐘就要起身活動英國公共衛生署與國際健康專家於2015年提出指引,建議上班族應「每30分鐘站起來活動一次」,並逐步累積每天至少2小時、理想為4小時的站立或輕度活動時間。2022年發表於《Applied Ergonomics》的研究更指出,在30分鐘的工作週期中,若能起身站立6至15分鐘,可明顯減輕肌肉骨骼不適與疲勞感,其中「每30分鐘坐15分鐘、站15分鐘」的比例最受推崇。久坐的健康風險有哪些?1. 肌肉骨骼問題長時間靜坐會導致背部、肩頸與下肢肌肉緊繃,甚至演變成慢性疼痛。研究指出,63%以上的辦公室員工曾出現肌肉不適,其中以肩頸與腰背問題最為常見。2. 心血管與代謝疾病久坐會導致血液循環變慢,增加血糖與膽固醇指數,提升罹患糖尿病與心臟病的風險。每多坐1小時,就可能增加5%的早死風險。3. 精神健康與專注力下降連續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 1 天前劫匪團夥連犯3案 南布碌崙華人店家遭殃
南布碌崙(布魯克林)近日發生了一系列搶劫案。數名劫匪乘坐掛著同一車牌的英菲尼迪(Infiniti)轎車,在市警62和72...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 天前握力不只影響生活 研究:評估健康狀況重要指標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5日電)提拿物品、開瓶蓋到打掃家務,都需要握力。董氏基金會引用研究指出,握力不只與生活有關,更是評估身體功能與健康狀況重要指標,與憂鬱症、高血壓、阿茲海默症等有關。
中央社 ・ 1 天前
普發現金今開放預登記!最快11/11入帳 網友熱議5大QA一次看
賴清德總統於10月23日公告「中央政府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預算案」,消息一出立刻掀起熱議。「全民+1政府相挺」普發現金登記網站於11月5日起至11月9日為期5天開放預登記,並於11月10日起全面開放登記。凡於預登記期間及11月10日當天完成登記並經系統檢核成功者,款項將於11月11日18時起至11月12日依各銀行作業程序陸續入帳。不少人關心「怎麼領」、「何時領」等實際細節,也有人好奇是否能將這筆錢捐出做公益?《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普發現金QA」相關話題的網路聲量,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5大普發現金QA。
NOW健康 ・ 1 天前華信航空推緊急機位保留 將供澎湖民眾就醫奔喪
(中央社記者黃巧雯台北6日電)因應澎湖航線搭機需求持續攀升,交通部長陳世凱邀集民航局、華信航空協商。華信航空今天宣布,11月11日起每日保留部分機位,供澎湖民眾申請辦理就醫、奔喪等緊急往返需求。
中央社 ・ 9 小時前
中國宣布對美關稅戰「停火」續延一年 但美國大豆仍面臨高稅率
北京當局週三(5日)宣布,為了具體實踐上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川習會」達成的共識,中國將繼續延後一年才實施原本在4月時對美祭出的報復關稅。不過,美國農產品中關鍵的大豆,依舊面臨高稅率,業界指出價格無法與巴西等國競爭。
太報 ・ 1 天前
爌肉飯強力回歸!豬多養15天太肥?專家說「更好吃」原因曝光
針對非洲豬瘟禁運禁宰令將於7日解封,彰化爌肉飯、肉圓也將強力回歸美食日常,有人憂心豬隻多養了15天會太肥一事,動物營養顧問陳筑閔強調,因為天候還在高溫期,豬隻吃不多,豬農也會控制餵食量,因此,毛豬經過延長飼養,肉質還會更成熟的鮮甜好吃!陳筑閔表示,台灣各地肉品市交易的毛豬,大多是落在每頭110到12
自由時報 ・ 14 小時前
糧食券未恢復 紐約市食品救濟站湧人潮
由於聯邦政府延遲發放糧食券(SNAP)已達四天,而且對何時恢復援助仍未有定論,紐約市的糧食救濟站表示,前來領取食物的人數...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 天前
RSV超越新冠疫情 幼兒及長者可打疫苗降低重症機率
近期呼吸道疾病疫情持續升溫,根據疾病管制署最新統計,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每週感染案例數已超越新冠肺炎,成為僅次於流感的第二大呼吸道病原。值得注意的是,RSV目前無對應的抗病毒藥物可供治療,民眾一旦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