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水三次利用 台中石岡打造全台首座小水力示範
(中央社記者林孟汝台中22日電)食水嵙溪是大甲溪的重要支流,全長約15公里,源自新社山區蜿蜒而下,最終匯入石岡壩下方的大甲溪。初秋午後,沿著東豐鐵馬道騎行的遊客,常被眼前的山色與奔流吸引,不自覺停下腳步遠眺水簾般的瀑布,水聲轟然,成為石岡最具代表性的景致。
就在這片風光之中,一座裝置容量僅185kW的「小水力發電廠」低調運轉,這是全台首座由縣市政府主導開發,並在區域排水設置的小水力發電。一期工程已於民國113年7月完工啟用,二期擴建正緊鑼密鼓,計畫在下游跌水工增設機組,利用尾水再次發電。
台電在大甲溪上游設有大型水力發電廠,發電後的水流供應農田灌溉,最後再進入食水嵙溪小水力發電廠進行二次發電,實現「一滴水用三次」的效益。台中市水利局局長范世億自豪地說,這是地方政府推動再生能源的重要突破。
根據規劃,食水嵙溪電廠每年可產生約100萬度電,相當於250個家庭一整年的用電量。負責營運的豐澕能環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陳冠宏表示,電力已由台達電收購,實際參與再生能源憑證(T-REC)交易,藉此與企業一同實踐能源轉型。
選址挑戰多 生態保護與土地權屬成關鍵
從石岡水資源回收中心進入,范世億一邊帶領採訪團隊參觀,一邊強調:「地方政府雖然不是能源主管機關,但在水資源管理與社區連結上能扮演獨特角色。不能只是袖手旁觀,我們可以用創意和協調力,創造自己的能源模式。」
范世億是資深水利專家,擁有中興大學土木工程博士學位,歷任經濟部水利署、農業部水保署及彰化、南投縣等水利主管機關。他直言,水力雖是人類最早利用的能源之一,但台灣河川坡陡水急,且常挾帶大量泥沙,如何兼顧防洪、供水與能源,一直是艱鉅課題。更現實的是,水資源往往牽動農業需求與自然生態保護,選址初期必須面對「生態保護」與「土地權屬」兩大挑戰。
為了找出突破口,水利局自民國109年起針對市管區域排水進行潛能場址評估。結果發現,食水嵙溪在注入大甲溪時,因地形落差達6公尺,形成天然優勢,成為水力發電的最佳契機。
然而,食水嵙溪上游曾有白魚棲息,引發環團關注。市府因此邀請專家進行生態調查,證實影響有限後才敢推動。同時,部分河段土地屬於農田水利署,也必須透過協商取得使用權。克服這些關卡後,工程才得以順利展開。
虹吸式水輪機 不需大規模改變河道
陳冠宏解釋,為了因應湍急水流,食水嵙溪電廠採用半屏蔽式結構,基座向下深挖7公尺,並設置橫向截水溝,在枯水期仍能穩定取水。更具突破性的是「虹吸式水輪機組」,不需大規模改變河道,只要具備落差即可啟動發電,並能隨水文條件自動調整,減少對環境的干擾。
范世億回憶,小水力工程雖然規模不大,但食水嵙溪電廠施工過程卻歷經重重挑戰。疫情延誤工期、颱風多次攪局,加上捷克進口機組因海運塞爆而延宕,工程完成時間比原先預估更長,但所幸終能完成使命。
不同於大型電廠,這座小水力電廠特別將「人」納入設計思維。市府保留在地居民取水權益外,還在鄰近自行車道設置解說牌,讓遊客在休閒途中理解小水力發電原理。
環教黃金三角成形 涓滴匯流的力量
范世億指出,石岡壩展覽館、水資源回收中心與小水力電廠,共同形成「環教黃金三角」。騎行東豐鐵馬道的民眾,不僅能親近大甲溪的自然環境,還能學習水資源循環與能源轉換的知識,進一步培養對綠能的支持。
目前台中市已盤點多處具水力潛能的場域,包括市管區域排水、水資源回收中心、農田灌溉渠道等,未來將持續招標,引進更多業者。正如范世億所言,在淨零排放的壓力下,這股涓滴之力,或許規模有限,「但如果每個地方都願意嘗試,綠能版圖就能逐步拼湊起來。」(編輯:陳姿伶)1141022
其他人也在看

北台灣暴雨一週「下到發霉」 平地雨王出爐!竟不是宜蘭或汐止
受東北季風與颱風「風神」外圍水氣影響,北部連日風雨不斷,根據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統計,共伴效應接力已讓北台灣整整下了近7天的雨。驚人的是,平地雨量最高的地點並非宜蘭或汐止,而是新北石碇與台北士林,雙雙突破1,000毫米。
鏡週刊Mirror Media ・ 4 小時前
「入秋最強冷空氣」這時間報到 專家:北部探20度以下
氣象專家林得恩在臉書「林老師氣象站」發文,「入秋以來,最冷!本週天氣,主要受東北季風主宰,東北季風的強弱變化將會直接反應在氣溫升降上面。」林得恩表示,「根據今晨美國NCEP最新數值模擬結果顯示,本週後期(11/2前後),預測東北季風再次增強,臺灣局部地區溫度將會...
CTWANT ・ 7 小時前
冷空氣要來了!這天起「低溫探1字頭」 中南部也明顯有感
今(25)日東北季風稍減弱,但水氣仍偏多,基隆北海岸、大臺北、宜蘭地區有陣雨,仍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桃竹苗、花東及恆春半島也有短暫陣雨,南部地區及中部山區則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對此,氣象粉專也示警,這天將會有冷空氣南下,且中南部地區也會明顯有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快逃!花蓮燕子口堰塞湖上午9點起開挖引流 民眾速遠離河道
即時中心/謝宛錚、林耿郁報導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表示,燕子口堰塞湖減災工程,已完成大部分上邊坡刷坡與壩體施工便道開闢,昨(25)日已針對堰塞湖壩體降挖近2公尺。今(26)上午9點將進行壩體深槽線開挖,引流湖水以降低水位及蓄水量,由於可能造成下游水位升高,因此已發布通報單,提醒民眾切勿進入立霧溪下游河道內。
民視 ・ 5 小時前
明起東北季風變強 雨下到發霉!這天短暫放晴後「又有一波風」
中央氣象署預報指出,東北季風明(26)日增強,北台灣迎風面連日陰雨、低溫,預計下週三、四後才放晴。週末天氣短暫回穩,但11月初又有新一波東北季風來襲,氣溫將再度下滑,提醒民眾注意保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下週又有冷空氣殺到!2地區低溫「跌剩1字頭」中南部也有感
生活中心/周希雯報導台灣近期氣溫大幅下降、明顯變冷,其中北台灣受颱風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雨彈不停歇狂炸近1週,遲遲看不到太陽露臉。氣象署指出,今(25)北部、東北部依舊偏涼,降雨機率仍高,尤其基隆北海岸、大臺北及東北部地區,容易有廣泛且持續性降雨,中南部則是白天明顯回暖,白天可達30度以上。不過還沒等到北部放晴,氣象專家就示警,下週將有冷空氣南下,北部及東北部溫度將跌到「1字頭」,而且這波降溫連中南部也有感。
民視 ・ 1 天前
東北季風報到!北台灣雨下不停 氣象署曝「這時間」放晴
即時中心/廖予瑄、謝宛錚報導中央氣象署在今(24)日下午說明未來一週東北季風對台灣的天氣影響,預報員張承傳指出,受到東北季風影響,今日在迎風面北部及東北部,整天都有斷斷續續的下雨,天氣較濕涼;明(25)日雖然東北季風稍微減弱,但水氣仍偏多,在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宜蘭地區下雨時間會較長,且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東北季風將在下週四、五(30、31日)明顯減弱,屆時氣溫將逐漸回升,並縮小降雨範圍。
民視 ・ 1 天前
雨快要停了!專家曝「這天有望放晴」 未來一週天氣曝光
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北台灣持續呈現偏涼有雨的天氣型態,氣象專家吳聖宇表示,今明兩天(25、26日)北部及東北部仍是陰雨天氣,走到中南部天氣會比較好。但下週一水氣將減少,下週四東北季風減弱,西半部還有可能放晴,要留意的是,下週末東北季風再度增強,北部及東半部又有明顯雨勢。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外套快拿出來!入秋最強冷空氣要來了 氣象專家:有機會下降至20度或以下
[FTNN新聞網]記者陳宣穎/綜合報導本週受到東北季風影響下明顯降溫,各地呈現濕冷天氣。對此,氣象專家林得恩提醒,本週後期(11月2日前後),預測東北季風將...
FTNN新聞網 ・ 7 小時前
北部、宜蘭開工日雨下不停! 下週短暫回暖再接冷雨
光復節連假進入尾聲,東北季風轉強,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和宜蘭地區仍有降雨機會,其他地區以多雲為主。10月30日有短暫回溫機會,11月1日將再度迎來降溫。
中天新聞網 ・ 19 小時前
雨下不停!明起東北季風再增強 降雨範圍一圖看
[Newtalk新聞] 雖然今(25)日東北季風有稍微減弱,但北東仍然大雨不斷,而明(26)天就是連假最後一天,還會有新一波東北季風增強,對此,氣象署指出,這波雨勢將會持續到29日,局部低溫探21度,30日短暫回溫兩天,很快11月1日東北季風再次增強,北部和宜蘭將再迎來一波降溫。 氣象署指出,明天東北季風增強,基隆北海岸、宜蘭、大台北山區有比較廣泛的短暫雨,雨勢與今日相比稍微小一些,北部、東半部、恆春半島明天也有下雨的機會,其他地區多雲,南部、中部山區午後有局部短暫陣雨,雨勢將持續至29日、30、31日減弱短暫回溫,但很快11月1日東北季風會再次增強。 27日桃園以北、東半部有局部短暫雨,其他地區多雲,午後山區有零星短暫陣雨;28、29日降雨比較多,宜蘭有短暫雨,且有局部大雨機會,桃園以北、東半部、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雨,其他地區多雲,午後山區有零星短暫陣雨;到29日之前,北部、宜蘭整天約21到25度,沒有太大變化,低溫普遍為21到22度。 30、31日東北季風減弱,環境轉為偏東風,曾昭誠表示,基隆北海岸、東半部、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山區午後有零星短暫陣雨;白天溫度可回
新頭殼 ・ 20 小時前
東北季風甩雨「北台下到發霉」 粉專:最快10/29才好轉
受東北季風影響,北部、東北部天氣轉為濕冷,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表示,未來幾天仍是陰雨天氣「下到發霉」,下週三後才會逐漸轉乾並稍微回溫。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下週二水氣再增多!大雨恐下到這天 中南部日夜溫差大
台灣受到東北季風影響,今(25日)雖風力稍稍減弱,但水氣依舊偏多,北部及迎風面的宜蘭、花蓮仍有降雨,天氣型態將持續影響至少一週。今日氣溫方面,北部及宜蘭白天約22至24度,整天偏涼濕冷,預計不會超過25度;中南部及花東地區白天則有26至28度,若有陽光更可達30度,南北溫差明顯,提醒民眾南來北往要注意衣著調整。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一週天氣3變!把握2天放晴回溫 週末再轉雨「氣溫下探1字頭」
下週天氣變變變!氣象粉專天氣風險指出,今(26)日起北部及東部仍有短暫陣雨機會,中南部則是晴時多雲。到了下週日至週五(30日至31日)天氣將好轉,氣溫也將回升2至3度。不過到了週末(9月1日至2日),再有一波東北季風南下,北部至東部氣溫有機會下探至1字頭,中南部晴到多雲,要留意日夜溫差大。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今雨襲3地!週日東北季風又增強 半個台灣溼答答
今(25日)水氣偏多,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宜蘭地區下雨時間較長,氣象署提醒,明天東北季風又增強,北部及東北部天氣轉涼,雨區又擴大,北部、東部、東南部都有降雨發生。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東北季風影響!「4縣市」深夜雨彈來襲 北市豪雨警戒
受到東北季風影響,中央氣象署於24日晚間9時許發布豪大雨特報,指出台北市、新北市山區及基隆、宜蘭地區有局部大雨的可能性,其中台北市達到豪雨等級。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廚餘車大排長龍!民代批政策 2度罵「笑死人」
讓民代氣到兩度開罵「笑死人」的是當前的防疫氛圍,台中目前禁止使用廚餘餵養豬隻,原本要當飼料的廚餘,流向成為關注焦點;民進台中市議員何文海就爆料,有20多台廚餘車排隊等進掩埋場,更直指現場挖洞就把廚餘倒進去,任由曝曬造成環境問題,他痛罵這樣的政策落伍又笑死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共伴效應雨下到發霉!平地2處雨量破1000毫米居冠 網:竟非汐止或宜蘭
近日東北季風以及颱風「風神」外圍水氣影響,北部與東北部有著明顯風雨,雨已經整整下了一週。氣象粉專發文表示,「共伴效應發威,下到發霉」,根據統計,平地雨量最高的新北石碇及台北士林,均破1000毫米,並非在汐止地區或宜蘭。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