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菜別再加鹽!譚敦慈揭「最神1招」 蟲卵、農藥全清光
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洗菜時最怕沒洗乾淨,尤其縫隙較多的蔬菜。無毒教母譚敦慈提到,清水洗菜最好,而且是流動的水,不建議再加鹽、小蘇打等,反而更容易造成農藥附著,建議以流動水沖洗約12至15分鐘,若清洗花椰菜,可在菜梗中放夾子增加重量,幫助洗得更徹底。
譚敦慈在節目《健康零距離》提到,洗菜最佳利器是「水」,不用額外加醋、小蘇打、鹽巴,反而使農藥附著在葉菜表面,另外,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同樣也建議,使用流動的水清洗,水柱粗細約一根筷子,水流能夠沖出隙縫裡的菜蟲,時間約12至15分鐘。
譚敦慈說,蔬菜中花椰菜最難清洗,縫隙容易卡菜蟲,可使用夾子穿過花椰菜的梗,隨後整朵放進水裡,花椰菜不會浮起來,有助於洗乾淨。而她洗菜時通常會準備一個水盆,將菜都放進去,第一次蓄滿水浸泡,剩餘的水可用於澆花,第三次使用流動清水,同樣蓄滿,慢慢地讓它溢流,就能洗得很乾淨。
此外,新莊公有市場的菜販廖炯程也曾在臉書分享洗花椰菜的秘訣,指網路上常見的去蟲方法,包括泡鹽水、小蘇打水,這些對幼蟲還算有效,但等到菜蟲結蛹,藏在花心深處,就不容易處理,最有效方法是切小塊後,用長毛刷或軟毛牙刷慢慢刷洗,將花球底下的細節刷乾淨。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很多人中!「1習慣」像身體狂吃糖 害焦慮、失眠、大腦過勞
獨家/日本人泡湯為何頭上放毛巾?醫揭「1作用」 不是為了好看
刷牙不只防蛀牙!新研究:嘴巴細菌多易罹「胰臟癌」風險增3倍
非洲驚現「捲毛猛獅」!自然捲像被燙過 神顏值百萬人淪陷
其他人也在看

花椰菜切完別急著下鍋煮! 專家曝「多這1步驟」抗氧化效果提升3倍
走進超市,花椰菜是一年四季都買得到的蔬菜。無論是沙拉、炒菜、燉湯,花椰菜都能輕鬆入菜、增添色彩,因此許多人冰箱裡總是常備一顆。大家常聽說「花椰菜對身體好」,既然要吃,就希望能把它的營養發揮到最大效益吧!但其實,很多人吃花椰菜的方式,讓它的營養沒有完全被吸收。對此,蔬菜專家分享一個「任何人都能做到的花椰菜營養加乘小秘訣」。 切完花椰菜後 靜置「5分鐘」就好 想讓花椰菜的營養發揮到最大,其實只要這麼簡單:「切好之後,先放著5分鐘再煮」。 你可能會想:「咦?就這樣?為什麼?」這個簡單的小動作,其實背後有充分的科學根據。花椰菜中含有一種成分叫做「蘿蔔硫素(Sulforaphane)」。它能促進身體生成多種與「解毒」和「抗氧化」相關的酵素,幫助提升身體的解毒力與抗氧化能力。研究指出,這類酵素的種類超過100種。 而蘿蔔硫素的生成,需要透過切割或破壞組織後,與酵素接觸才會被活化。根據研究,只要在切完後靜置約5分鐘,就能讓蘿蔔硫素充分生成,使其抗氧化效果提升3倍!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延伸閱讀: ·花椰菜抗癌、護心、控糖!營養師曝「配這些吃」吸收翻倍 但別煮超過5
常春月刊 ・ 6 小時前
Lisa愛用「泰國神物」出事了!鴻泰鼻通驚爆細菌超標下架!批號「000332」快丟
許多人赴泰國旅遊必買的伴手禮、連BLACKPINK成員Lisa也隨身攜帶的鴻泰(Hongthai)草藥「鼻通」,驚傳部分批次遭微生物污染!泰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Thai FDA)緊急公告,要求消費者
健康2.0 ・ 9 小時前
1海綿千萬別拿來洗碗!醫示警「恐溶出一級致癌物」:增加血癌、鼻咽癌風險
清潔用品的選擇與使用安全日益受到重視,近年來廣受歡迎的「科技海綿」,因其只需清水即可去除頑垢的便利性,被譽為清潔神器。然而專家警告,這種看似無害的白色海綿實際上含有三聚氰胺與甲醛成分,如果拿來洗碗,可
食尚玩家 ・ 1 天前
別再吃農藥、害蟲了!專家授正確洗菜方法 泡水、加鹽超NG
菜要怎麼洗才能去除細菌、害蟲、農藥?加鹽、加蘇打粉有用嗎?菜要天天吃天天洗,做錯1步分分鐘愈洗愈髒!以下歸納9個洗菜謬誤並教你正確洗菜方法,別再吃進農藥。 清水浸泡蔬菜是錯的! 不少人以為相較
健康2.0 ・ 9 小時前
不是綠色蔬菜!「它」是超級食物、護腦又長壽:每週要吃2碗
蔬菜的健康益處為人所知,但除了綠色蔬菜外,醫師李思賢表示,菇類絕對是被忽略的超級食物之一,事實上,菇屬於真菌,靠孢子繁殖。菇類可能是最接近藥物的天然食物之一,甚至在某些研究中,它的健康效果遠遠超過許多藥物。他表示,菇類結合了免疫調節、抗氧化、降發炎、護腦與長壽等多重功效,每週吃上2碗煮熟的菇,是最簡單又划算的健康投資。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以為很健康其實傷肝!營養師點名「3種食物」最容易吃出脂肪肝 香蕉也中招
肝臟被稱為「沉默的器官」,即使受到一些損傷,也很少會出現自覺症狀。因此,當症狀出現時,往往病情已經進展到一定程度。許多人認為:「我不喝酒,所以肝臟沒問題。」然而,造成肝臟負擔的並不僅僅是酒精。近年來,由於飲食過量與缺乏運動等原因,導致肝臟堆積脂肪、形成「脂肪肝」的人數正在增加。因此,營養師佐藤久美將介紹幾種對肝臟不利的「意外食物」,幫助你檢視自己的攝取頻率,並作為調整飲食習慣的契機。 肝臟容易受損的飲食習慣與高風險食物 1、水果(含罐頭、果汁).水果含有較多糖分,過量會在肝臟轉化為中性脂肪,增加脂肪肝與肥胖風險。.罐頭水果含糖漿,糖分更高。.果汁(即使100%純果汁)若不控制量,容易攝取過量糖分。▲建議:每日約 200g(如 2 顆橘子),避免以水果取代正餐或蔬菜。 2、甜麵包高熱量、高糖、高脂肪,若當主食吃,會造成肝臟脂肪累積。▲建議:.主食優先選擇吐司、法國麵包等低糖版本。.甜麵包當成偶爾的點心,並在當日增加活動量消耗。 3、油炸食品脂肪含量高,過量會導致脂肪囤積與肝功能下降。▲建議:每週 1-2 次為宜,並搭配清淡飲食。 其他需注意的飲食與飲品 高糖飲料與酒精.酒精:肝臟負責分解
常春月刊 ・ 7 小時前
不用日行萬步!各大科學研究發現走路「這步數」就能燃脂、降血糖
沒時間運動,也沒辦法日行萬步怎麼辦?醫師表示,走路是非常好的運動,能燃脂、降血糖、穩定胰島素,各大研究都推薦每日至少走8000步,就能得到各種好處。 每天走8000步就能燃脂、降低血糖、穩定胰島
健康2.0 ・ 9 小時前
不是橄欖油!研究證實「這1種油」更能控血糖 醫提醒:千萬別再煮到冒煙
很多人只把芝麻油當調味料,但其實它的健康力道超乎想像!一項最近在BMC Nutrition 發表的新研究針對60位脂肪肝(MASLD)女性的臨床隨機試驗,把她們分成兩組:每天各吃30公克芝麻油或葵花油,並搭配低卡飲食,持續12週。兩組人都瘦了,但在血糖控制上,芝麻油組表現遠遠超過葵花油組。 在12 週後,芝麻油組的血糖相關指標有顯著進步: 1、空腹血糖(FBG):芝麻油組下降18.2 mg/dL,葵花油組僅下降4.3 mg/dL2、空腹胰島素(FSI):芝麻油組下降3.2 µIU/mL,葵花油組只降0.5 µIU/mL3、胰島素阻抗(HOMA-IR):芝麻油組下降1.4,葵花油組僅下降0.34、胰島β細胞功能(HOMA-β):芝麻油組提升15.6,葵花油組僅提升3.2 芝麻油不只是「減重時的佐料」,它能更有效降低血糖、改善胰島素效率,還能增強胰島 β 細胞功能,對延緩甚至預防糖尿病都有潛力。 為什麼芝麻油能降血糖? 芝麻油透過三大途徑幫助血糖控制: 1、代謝途徑:其中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MUFA)能保護胰島β細胞、改善胰島素敏感度,並調節脂質代謝基因,減少胰島素阻抗。2、荷爾蒙途徑:M
常春月刊 ・ 1 天前
蘋果進擊平價 NB 拉攏 Chromebook、Windows 用戶 鴻海、廣達等沾光
知情人士透露,蘋果公司(Apple)正準備首度進軍平價筆記型電腦市場,可能明年上半年推出售價約600美元的平價Mac筆電...
聯合新聞網 ・ 10 小時前
搶攻普發商機 雄獅萬元有找行程一次看
旅展在即,旅游業龍頭雄獅(2731)今(4)日召開展前記者會,將全力搶攻寒假延長+春節連假9天商機,公司將趁勢推升冬季旅遊熱潮,預估歐洲寒假訂單量年增逾 3倍;亞非線寒假與春節訂單成長近8成;美加較去年成長約3成。今年ITF美國館睽違7年回歸、新航點布局(鳳凰城、達拉斯),顯示台美旅遊熱度升溫,雄獅推鳳凰城53,999元起挑戰市場最低價,此外 雄獅預期在普發政策、連假紅利與會員升級帶動下,旅展整體業績有望雙位數成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吃爆豆腐、雞胸肉,為何還會「肌少症」?醫揪台灣人1習慣釀「蛋白赤字」:身體沒吸收,腎臟快累死
跌倒是我國年長者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第2名,防跌首要維持肌力與平衡,除了運動之外,也應攝取足夠熱量與蛋白質。不過國人雖然普遍知道蛋白質的重要性,飲食習慣中卻潛藏引發肌少症的風險——早餐蛋白赤字。營養師建議,早餐至少應攝取2份蛋白質,譬如200毫升豆漿就是1份蛋白質,搭配雞蛋、豆製品等,補足早餐蛋白質所需。
幸福熟齡 ・ 1 天前
Netflix《暗河傳》為什麼紅?打出武俠新規格!龔俊、常華森擦出兄弟火花 彭小苒飾演「第一美人」|劇情亮點分析
【文/孔渠】由龔俊、常華森、彭小苒、楊雨潼主演的《暗河傳》,以華麗的武打場景為外衣,內裡卻是一場圍繞「權力與秩序」的搏鬥。故事改編自周木楠的同名小說,以江湖第一刺客組織「暗河」為背景,講述當權者衰老、內部勢力蠢蠢欲動之際,眾人如何在忠義與私念之間尋找生存縫隙。不僅用心設計的武打場面令觀眾著迷,其中的權謀搏鬥也令觀眾一追停不下來。
Yahoo奇摩電影戲劇編輯部 ・ 1 週前
豬油上榜「全球第八健康食物」?真相竟是這樣!
最近有新聞引述英國權威媒體BBC的報導,直指「豬油是世界百大健康食品的第8名」,這是真的嗎? 此非最新研究與報導 營養師林世航指出,此篇報導確實源自於BBC Future,文章名稱為「The
健康2.0 ・ 1 天前
擺脫失眠困擾!專家教你打造涼爽安靜臥室,睡前儀式助入眠
進入更年期後,不少女性會面臨失眠的問題。白天雖然感到疲累,晚上卻難以入睡,經常翻來覆去,甚至數羊、看時鐘仍等不到睡意。婦產科醫師嚴絢上表示,這種身心俱疲的狀態不僅影響生活品質,也可能進一步造成情緒低落與專注力下降。理解更年期失眠的原因與調整方式,對於維持健康至關重要。更年期荷爾蒙變化 情緒與心理皆受影響女性大約在45至55歲之間,會逐漸經歷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與黃體素分泌量下降。嚴絢上醫師指出,這些荷爾蒙原本能幫助放鬆入睡,當濃度減少時,睡眠週期容易受到干擾。再加上夜間盜汗、熱潮紅及心悸等身體不適,常導致淺眠或頻繁中斷,讓夜晚休息品質大幅下降。除了生理變化外,更年期女性常同時面臨工作壓力、家庭責任與身分角色轉換。對健康衰退的焦慮與對未來的不安,可能進一步加劇失眠。嚴絢上醫師提到,焦慮與抑鬱症狀在更年期女性中發生率明顯升高,這些心理因素與荷爾蒙變化相互作用,使失眠問題更為複雜。打造涼爽安靜環境 建立睡前儀式感為了改善入睡困難,建議養成規律的睡前習慣。嚴絢上醫師建議,睡前一小時盡量避免使用手機或電腦,改以泡溫水澡、聆聽輕音樂或進行伸展運動,協助大腦與身體進入休息狀態。這些固定的「睡前儀式」
常春月刊 ・ 8 小時前
瘦瘦針讓他大減32公斤! 停藥恐復胖?醫師曝「逐漸減量」是關鍵
花蓮一名42歲王姓男主廚,體重曾高達125公斤,今年初因燙傷住院時意外發現罹患第二型糖尿病與嚴重脂肪肝,住院期間每日需施打4針約120單位胰島素控制血糖。透過連續性血糖監測器(CGM)即時數據結合每周一劑瘦瘦針,8個月後成功減至93公斤,甩肉32公斤並改善糖尿病狀況。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水電工超搶手 人力銀行估薪資3年成長20%
[NOWnews今日新聞]AI教父黃仁勳日前在英國Channel4新聞中明白指出「如果你是電工、水管工或木匠,我們將需要數十萬人來建設這些工廠」。其中也提到這些工種將成為未來職場的重要支柱,資料中心快...
今日新聞NOWNEWS ・ 10 小時前
綠營小雞剉咧等?勸高嘉瑜:鳳凰不與雞爭食
[NOWnews今日新聞]前立委高嘉瑜今(5)日受訪時重申2026不會缺席「要從內湖南港重新出發」,意指將投入議員選舉,對此該區同議員何孟樺受訪時坦言,過去高嘉瑜在選議員時曾拿3萬4千多票,堪稱是超...
今日新聞NOWNEWS ・ 23 小時前
東京「這裡」根本中壢?網點頭:令人失望!
生活中心/李筱舲報導日本為國人海外旅遊首選的國家之一,根據日本觀光局統計,去年台灣訪日旅客人數約604萬人次,全球排名第三,可見日本深受台人喜愛。近日,台灣旅日達人林氏壁發起「東京有沒有你不去終生後悔,去了後悔終生的景點?」的投票活動,文章一出便吸引大批網友進行投票,沒想到知名商圈「上野阿美橫町商圈」獲得高票數,引發網友熱議。
民視 ・ 5 小時前
76歲翁體檢正常卻罹癌!醫揭「5大警訊」:身體早已透支
廖繼鼎醫師日前分享一名76歲患者的案例,一位長者平常生活規律、每天運動,且體檢報告也很正常,怎料,卻在某次手術後突然發高燒、器官衰竭,最後確診癌症。對此,廖繼鼎列出「5大警訊」,認為此狀況並非偶然,而是身體長期透支所致。
鏡報 ・ 1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