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不要靠近! 花蓮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中午潰流
花蓮太魯閣地區再傳警訊!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今(29日)緊急發布公告指出,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燕子口堰塞湖壩體因上游來水持續增加,溢流水勢急遽擴大,強烈沖刷壩體結構,恐造成進一步破壞甚至潰決,導致立霧溪下游水位明顯上升,呼籲民眾與工程人員切勿進入下游河道,以免發生危險。
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表示,近來受降雨及地質鬆動影響,燕子口段山體崩塌形成堰塞湖,雖已連日監測與降挖壩體,但今日中午前觀測到溢流水量急遽增加,壩體遭強烈沖蝕,出現明顯崩塌破損跡象。專家研判,若水勢持續增強,不排除堰塞湖出現局部潰決或全面崩塌的可能,屆時將引發立霧溪流量暴增,下游布洛灣、天祥、新城等沿岸區域皆有潛在危險。
花蓮分署提醒,目前堰塞湖壩體結構極為不穩定,一旦潰決恐釀突發性洪水或土石流災害。呼籲民眾若在太魯閣國家公園從事遊憩、攝影、施工或巡查等活動,務必遵守現場封鎖與警戒規定,不要因好奇靠近或停留在立霧溪河床區域。
目前相關單位已加強現場巡查與即時監測,並密切掌握水情變化,將視情況研判是否啟動進一步的疏散或警戒措施。林業保育署強調,安全為首要考量,籲請民眾務必提高警覺,遠離危險水域。
有網友憂心詢問「請問前二天的怪手應該有撤離吧?」,林業保育署則留言表示「人員跟機具都撤了!感謝關心~」並且附上人員機具撤離照,讓民眾放心許多。
更多鏡週刊報導
APEC將登場「領袖代表爭取見川普、高市早苗」? 總統府:任何可能性都不排除
預告將宣布「多項重大消息」 黃仁勳未正面回應赴韓參與「川習會」
GD週末開唱…西門町旅館「兩晚喊價1.6萬」 網友傻眼:有附管家?
其他人也在看

燕子口堰塞湖警戒解除 殘存土體.水體無致災風險
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昨(29)日上午壩體潰決,湖水全數傾洩而下,造成立霧溪下游水位抬升。所幸洪峰過後,並沒有災情發生,堰塞湖水位也已經下降到原本的河道水位,雖然有少量殘存土石分布在河道,但對下游已經沒有...
華視 ・ 1 天前川習會登場 美中貿易戰發展受關注
(中央社記者廖禹揚釜山30日專電)美國總統川普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天在韓國釜山進行會談,備受全球矚目。這次美中峰會是2019年川習會後,這兩位美中兩國領導人首次會面,預計雙方將談及稀土、關稅、芬太尼,甚至是地緣政治問題,外界也關心兩人是否可能談及台灣。
中央社 ・ 1 天前
颱風延長賽沒結束?專家估下周恐雙颱形成 曝「1警訊」:注意炸雨
已經過了霜降日期,來到10月底,恐怕還是有颱風生成機會。天氣專家吳勝宇今(30)日強調,晚上東北季風會增強,但太平洋熱帶洋面仍相當活躍,目前有3個系統擾動;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認為,未來預估恐有2個颱風生成,儘管路徑變數仍大,但須特別留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今晚低溫恐探17度!專家曝「新颱風侵台機率」:2關鍵要再觀察
東北季風再度增強,氣象粉專「天氣風險 WeatherRisk」表示,今(31)日北台灣再度轉涼,今晚到明晨最低溫將來到17度。至於菲律賓東南方熱帶擾動近日有機會增強為颱風,雖直接威脅台灣機率低,但仍可繼續觀察其進到南海的變化及外圍水氣是否往北擴。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把握今天好天氣!北部高溫上看29度 這時起「雨變強擴大」低溫下探19度
終於迎來好天氣!今日(10/30)東北季風減弱、華南雲系東移,僅北海岸及東半部有零星降雨,氣象署今日清晨也解除大雨特報。其餘地區天氣穩定,北台灣氣溫今日白天將有明顯回升,高溫上看39度,不過到了晚上東北季風再度增強,北部及東北部入夜逐漸轉涼,並有局部短暫雨發生。
太報 ・ 1 天前
周末低溫19℃!這天起雨區擴大「北台灣整天濕涼」
【陳靜文/綜合報導】今(31)日又一波「東北季風」南下,所幸冷空氣不強,氣溫降幅不大,北部低溫20℃、中南21℃、東部最低19℃!氣象專家吳德榮表示,下週一、二(3、4日)水氣增多,北部、東半部降雨範圍略擴大,雨勢稍增強,北台整天濕涼。
壹蘋新聞網 ・ 10 小時前
東北季風接力!低溫探20度 「這3天雨最大」一圖看全台降雨熱區
未來1週天氣持續受東北季風影響,氣象署表示,今(31)日北台灣、宜蘭及東半部有局部短暫雨,中南部山區午後有零星陣雨,北台灣氣溫約20度偏涼,中南部則要留意日夜溫差。下週一至週三(3-5日)北部、東半部及中南部山區降雨機率增加,下週四水氣才會減少。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
明起北東降雨「低溫下探19度」 周末恐有熱帶系統發展
今天東北季風減弱,白天短暫回溫,但晚間起東北季風增強,北部、東半部降雨增加,中央氣象署預報員劉沛滕表示,下周一起雨區再擴...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入秋最強東北季風!北部溫度驟降轉濕涼 今晚低溫下探18度
[Newtalk新聞] 昨(30)天短暫回溫一天後,今(31)天溫度立即驟降,對此,氣象粉專「林老師氣象站」指出,今天受到東北季風再度增強,及鋒面通過影響,北部溫度驟降轉濕涼,今晚至明晨,最低溫有機會來到18度,是今年入秋以來降溫最大的一波,目前評估這波冷空氣將會持續至11月7日或8日才會逐漸減弱。 「林老師氣象站」指出,今日受東北季風再度增強及鋒面通過影響,環境水氣增多,大氣不穩定度增大,降雨區域也跟著擴大,新竹以北、基隆及東半部地區都會有明顯雨勢;至於中南部地區仍然是維持多雲到晴、午後有雨的穩定天氣。目前評估,這波東北季風影響,要持續到11月7日或8日才會逐漸減弱。 另外,在氣溫變化部份,新竹以北、基隆及宜蘭地區的降溫將會是最為顯著,是今年入秋以來降溫最大的一波冷空氣,今晚至明晨,最低溫有機會來到攝氏18或19度,全天都有涼意;而中南部地區雖然白天氣溫還是蠻高的,但日夜溫差增大,仍需留意天氣變化,沿海空曠地區、離島要留意強勁陣風,風浪也會變大。查看原文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部分旅客以「手檢站沒法源」拒檢!陳駿季:將修法強制開箱查驗終於放晴!明東北季風減弱北部重返30度 未來天氣
新頭殼 ・ 9 小時前
颱風季延長賽!下週估有雙颱接連生成 氣象粉專提醒:要留意共伴
即將進入11月,但南方熱帶系統再度活躍!「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指出,下週預估有2個颱風接續生成,儘管路徑變數仍大,但要特別留意是否與東北季風產生共伴。「天氣風險」也提及,目前數值模式持續預報11月初在菲律賓東方海面有颱風形成機會。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把握空檔!白天回暖轉乾 晚起又變天「降至19度」陰雨天
今(30)天白天東北季風減弱,除了東半部、北海岸有零星雨外,其他地區回到相對穩定的天氣,北台灣高溫會回升到28度,不過很快地,晚上起東北季風又會增強,伴隨水氣增加,北部、東部又會回到陰雨的天氣,氣溫也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一波濕冷來了!北部下週迎連3天雨彈 週日夜恐探19°C
氣象署指出,本週末至下週四都會持續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其中下週二雖風勢稍緩,但因水氣充足仍會持續降雨,氣溫回升不明顯;下週三後東北季風再度增強,濕涼體感將延續至下週四。直到下週五東北季風減弱、東風轉強,天氣才有望稍稍回穩。降雨方面,今天鋒面通過後,東北季風...
CTWANT ・ 2 小時前
明天天氣偏涼北部氣溫降至21℃ 大台北山區、宜蘭防局部降雨
中央氣象署表示,今天東北季風增強,北台灣氣溫逐漸下降,明天預計降至攝氏21、20度左右,11月2日有機會出現局部19度低溫。降雨方面,迎風面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宜蘭等地區有局部降雨,11月3日至5日水氣增加,降雨範圍將擴大到桃園以北及北部地區。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3 小時前
把握今日好天氣!北部高溫30度晚起轉涼 明驟降19度低溫
今晚至明(31)日東北季風增強,北部及東北部天氣轉涼,其他地區早晚稍涼;北部及東北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雨,東部、東南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雨,其他地區及澎湖、金門、馬祖為多雲到晴。氣象專家吳德榮在專欄「洩天機教室」中指出,最新歐洲模式模擬顯示,今日「東北季...
CTWANT ・ 1 天前
反聖嬰訊號再度反轉! 氣象專家示警:冷冬機率明顯提高
林得恩表示,根據美國國家氣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NWS)氣候預報中心(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 CPC)10月最新研究顯示,目前氣候模式模擬結果指出,自9月起反聖嬰現象的訊號持續增強。CPC預測,今年9月至12月反聖嬰發生的可能性已達75%至80%,並可延續至明年2...
CTWANT ・ 1 天前
入秋降溫最大一波!東北季風再南下「週末北部見1字頭」 專家估持續到下週這兩天
入秋最明顯的一波降溫!今(31日)起受到鋒面通過及東北季風增強的雙重影響,全台氣溫下滑、北台灣明顯轉涼,週末部分地區最低溫有機會見到「1字頭」。氣象專家指出,這波冷空氣雖然強度不高,但範圍廣、持續時間長,預估影響將延續至下週五(11/7)、六(11/8)才有逐漸減弱的趨勢。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6 小時前
雲林地檢署莊珂惠檢察官榮獲「金環獎」 政院長卓榮泰親頒 表彰打擊環保犯罪傑出貢獻
(觀傳媒雲嘉南新聞)【記者洪佳伶/雲林報導】行政院環境部29日舉辦「114年金環獎頒獎典禮暨全國查緝國土保育及 […]
觀傳媒 ・ 1 天前
一分鐘報天氣 / 週六 (11/01) 東北季風增強,週末迎風面短暫陣雨溫度較偏涼
明天天氣如何? 明後天週末假期(01-02日)一直到下週一(03日)都是持續受到這波東北季風的影響,預報資料看起來因為空氣較乾,因此降雨量不多,仍是集中在迎風面地區上,包括基隆北海岸、東北角、宜蘭到花東、恆春半島一帶雲量較多、較厚,並有局部短暫陣雨機會,南投以南山區則是中午過後仍有些熱力的雲層發展帶來局部降雨的預報訊號,其他地方則是多雲到晴的天氣,尤其中南部平地應該是相當穩定的天氣型態,整體適合安排旅遊活動。溫度方面則是北台灣一整天都偏涼,其他地方日夜溫差變化較大的型態。自苗栗以北到宜蘭一帶白天高溫維持在23-25度左右,雲層較厚或風力較大的地方可能會更低一些,花東地區高溫則是在26-28度,自台中往南到高屏地區因為白天仍有陽光,高溫仍有機會接近或來到30度以上,越往南溫度升得越高。夜晚清晨在中北部、東北部空曠地區的低溫持續有機會降到17-19度,都市地區低溫則在19-21度之間,花東空曠地區也會降到19-21度,都市地區低溫21-23度,南部稍微再高一些,空曠地區低溫20-22度,都市地區低溫22-24度。中部往南的日夜溫差變化的確是比較大,早出晚歸的朋友要多加留意。自北海岸往南到西半部沿海、東南部到恆春半島沿海、以及各外島地區都持續有6-8級強陣風出現的機會,強風的情況也要注意,海邊風浪甚大,要留意安全。 下週二、週三(04-05日)東北季風稍減弱,但是隨著中高層短波槽東移,將有華南雲雨帶水氣伴隨向東移出,可能為北部、東半部帶來降雨增多的情況,甚至中部地區都有局部降雨的機會,快一點的話,下週三晚間東北季風就會再度增強,華南東移的水氣逐漸離開,降雨範圍會慢慢又往迎風面的地形上縮減,雨量也會減少。溫度方面變化不大,雖然東北季風稍減弱,但是因為降雨增多,北台灣白天的高溫回升不易,後續東北季風很快又再增強,因此北台灣溫度偏涼的情況應該會再持續一陣子,其他地方維持日夜溫差變化較大的型態。 未來幾天還可以留意一下菲律賓東南方熱帶擾動發展的情況,雖然預報仍在變動,但是大趨勢來看有機會在下週靠近菲律賓,然後逐漸經過菲律賓上空後往南海移動,未來有發展為熱帶性低氣壓或輕度颱風的可能性,直接威脅台灣的機會偏低,但是進入南海後的變化以及外圍水氣有沒有可能往北擴展影響台灣都值得觀察。如果移動的緯度持續偏低離台灣較遠、或是系統發展的範圍不大的話,外圍水氣不一定就會對台灣的天氣有所影響,在預報趨勢明確之前,暫時只需要繼續觀察就好,先不必太過擔心。 以上氣象由天氣風險 / 吳聖宇 提供
Yahoo奇摩新聞(報氣象) ・ 7 小時前
霧峰掩埋場現「廚餘海」 百噸廚餘緊鄰烏溪取水口
台中市 / 綜合報導 台中爆發非洲豬瘟,每天上百噸的廚餘無處可去,時代力量台中部拍下,霧峰象鼻坑的掩埋場,變成將近300噸的廚餘海,掩埋場下游3公里,就是取水口,甚至已經出現溢流的狀況,由於霧峰居民大多還是使用地下水,擔心餿水滲入土壤,汙染水源,30號台中市議會質詢,議員不分派輪番砲轟,掩埋場每天倒入上百噸廚餘,形成另一種「燕圾湖」,另外有議員質疑廚餘覆土是否合乎規定,環保局長陳宏益被逼問之下,坦言第一時間來不及處理。 霧峰廚餘掩埋場,空拍畫面曝光,現場累積300公噸廚餘,形成一片廚餘海,霧峰掩埋場,從10月24號一直到28號,陸續倒了3百公噸廚餘,但廚餘坑旁邊2百公尺就是烏溪,下游3公里處就是取水口,在霧峰地區多數民眾日常,還是使用地下水,如今上游被大量倒廚餘,甚至已經出現,水源溢流的狀況,擔心水源會遭污染。時代力量台中部執行長鄒明諺說:「餿水滲入倒土壤後,肯定會影響到我們霧峰居民的民生用水和農業用水。」台中爆發非洲豬瘟,中央下令禁止餵廚餘,市府一開始決定將廚餘掩埋,被質疑為何不焚化,有議員砲轟,掩埋場每天倒入上百噸廚餘,痛批根本是另一種「燕圾湖」,議員江和樹更質疑,霧峰廚餘坑,深度近兩層樓高,廚餘倒到快滿出來,是否有依照規定做掩埋,環保局長陳宏益被一再逼問下坦言。台中市議員江和樹(眾)VS.台中市環保局長陳宏益說:「中央的規定是每50公分要覆土30公分,你有這麼做嗎,有照規定做嗎,那個地方,第一時間應該沒辦法,第一時間因為車一直進來。」環保局處理廚餘的作為,議會上不分派輪番砲轟,中市府螺絲掉滿地。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1 天前
全球今年最強颶風「美莉莎」橫掃加勒比海 逾百萬人受影響 空拍直擊水淹牙買加、古巴
颶風「美莉莎」(Melissa)近日橫掃加勒比海,不僅是加勒比海地區史上第三強,也是全球今年最強的颶風,在牙買加至少造成4人死亡、大範圍的地區遭洪水肆虐與建築損毀,影響人數超過150萬人。 美莉莎在牙買加西南部登陸之時,風速達到每小時295公里,遠超過薩菲爾-辛普森量表(Saffir-Simpson scale)最高五級的252公里。 空拍畫面顯示,聖伊莉莎白教區(St. Elizabeth)成為水鄉澤國,四處泥濘一片,逾50萬人無電可用。有民眾表示這地區原本就常常淹水,這次更嚴重,還幫警方架設星鏈(Starlink)通訊設備後,警局才恢復對外聯絡。 也有畜牧業主無奈地坐在路邊,表示損失的牲畜數量難以估算,只能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天氣預報機構AccuWeather估計,颶風造成牙買加的經濟損失達220億美元,金額超過該國一年GDP,重建可能需時十年甚至更久。 美莉莎10月29日已轉往古巴,雖然威力減弱,但仍帶來嚴重災情。在東部的奧爾金省(Holguín),黃色的泥水將近半層樓高,還有人在水中游泳;首當其衝的第二大城聖地牙哥(Santiago de Cuba),有數百個農村社區與外界斷聯。 古巴當局表示,已撤離50萬人;接下來在暴風路徑上的巴哈馬,也緊急撤離民眾。科學家指出,海洋溫度上升使颶風威力遠超以往,多個加勒比海國家領袖呼籲高碳排的富裕國家,應以援助或減債形式提供「氣候補償」。
Yahoo奇摩(國際通)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