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氣候害死更多「亞洲人」! 台灣研究:COPD發病死亡風險倍增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極端氣候恐害死更多「亞洲人」!台北醫學大學今(20)日公布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團隊發現,極端高溫或低溫都會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發病與死亡風險,在極端高溫環境下,女性患者更是高風險群。且值得注意的是,若以區域來看,亞洲族群更容易容到極端氣候影響。
北醫大胸腔醫學研究中心副主任莊校奇率領的研究團隊是蒐集全球2000年至2024年間25項相關觀察性研究、逾3千筆資料,針對極端溫度環境對COPD患者造成的影響,進行研究分析。
莊校奇指出,研究結果發現,在極端高溫環境下,患者發病與死亡的風險會增加1.16倍,女性族群的風險又高於男性族群0.14倍;而極端低溫對健康威脅更大,COPD患者發病風險會提高1.47倍,死亡風險提高約1.32倍。
研究進一步指出,60歲以上的患者面對極端溫度變化更容易發病甚至致死;而以區域來看,亞洲族群更容易容到極端氣候影響,發病及死亡風險會增加1.35倍。不過單以極端低溫來分析,歐洲族群發病及死亡風險也偏高,達1.4倍。
莊校奇說,COPD為全球主要死因之一,也是國人十大死因之一,與長期吸菸或空氣汙染等因素相關,尤其氣候劇烈變遷情形日益頻繁,醫療與公共衛生體系應針對不同地區及族群發展更精準的防護措施,協助維護民眾的健康,例如政府相關單位在熱浪或寒流來襲前,及早發布健康警示,加強患者用藥與關,同時也提供適當的社區支持及醫療準備,可降低民眾非必要的發病與死亡風險。
莊校奇強調,極熱或極冷的環境容易導致好發心肺疾病,因為氣候與溫度、溼度等變化相關,另外加上空氣汙染、經濟發展等因素,皆與患者發病與死亡的風險相關,而民眾面臨氣候劇烈變化的情形,也要提高警覺,勿掉以輕心,無論夏季或冬季,外出戴口罩可避免曝露於PM2.5,年長者在冬季時也應留意早晚溫差大等情形,做好防護措施。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加熱菸包裝違規「短命上架僅一天」 反菸團體按讚!挺衛福部強力執法
胸痛才是心臟病發作? 小心延誤就醫!醫教心臟病發作正確4因應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其他人也在看

流感釀成重症不分老少!醫師呼籲高風險族群應及早接種疫苗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中部一名70多歲老翁,長年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及心律不整。前陣子他在家突然發燒,甚至喘到連走幾步都困難,家屬緊急將他送到光田綜合醫院,經胸腔內科簡格凌醫師檢查,確診為A型流感,且併發肺炎,胸部X光片更顯示大片白霧,呼吸功能急遽惡化,需立刻安排住院治療。 雖然積極投予抗病毒藥物與抗生素,但仍因併發症多,恢復相當緩慢,整整住院兩週才穩定出院(一般流感患者多為一週左右出院)。簡格凌醫師近期也收治過一名28歲年輕患者,確診流感後同樣因呼吸困難需要住院治療。年輕族群若本身免疫力不佳,或延誤就醫,也可能一樣嚴重。 流感的重症風險不分老少 特殊族群患者要更加注意 簡格凌醫師指出,流感並非僅是咳嗽、發燒的小毛病。部分患者會突然出現喘到講不出話的危險徵兆,往往代表呼吸道已有嚴重感染或肺炎。尤其是慢性病患、免疫功能低下者最容易急速惡化。高風險族群如糖尿病患者、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者、癌症治療中病人,甚至心血管疾病或慢性肺病患者,一旦感染流感,重症與死亡風險都會顯著上升。 接種疫苗可預防重症發生 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人 簡格凌醫師強調,預防重症的最好方法就是接種疫苗。每年秋冬流感流行期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研究:極端溫度使亞洲COPD患者 死亡風險增1.35倍
極端氣候下,全球各地天災頻傳,民眾健康也深受影響。臺北醫學大學最新研究發現,極端高溫或低溫環境都會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1.16倍的發病與死亡風險,其中亞洲族群更容易受到極端氣候影響,風險增加1.35倍。
中天新聞網 ・ 22 小時前
爆臭早餐竟是日本人長壽祕訣!天天吃護腸強骨又顧血管
日本人長壽的祕密之一,其實藏在早餐裡。那就是納豆!每天一小盒,看似平凡,但卻富含對健康超有幫助的營養。但營養功能醫學醫師劉博仁提醒,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天天吃,尤其是服用抗凝血藥、腎功能不佳或免疫力低的人。
鏡報 ・ 1 天前
兩類人「左流右新」還不夠! 醫提醒怕併發肺炎不能少公費這一針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秋冬打疫苗,長輩跟高風險族群「左流右新」還不夠,因為,肺炎是流感最常見的併發症,統計發現,流感患者一旦併發細菌性呼吸道感染,約三成是肺炎鏈球菌所致。醫師提醒,尚未完成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的65歲以上長輩與19至64歲具有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之高風險族群,應及早完成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 疾管署自112年10月2日...
匯流新聞網 ・ 22 小時前
登山網紅談太魯閣卻扯「」!她給1建議
[NOWnews今日新聞]花蓮立霧溪近期形成堰塞湖,太魯閣國家公園17日宣布封園,引網紅、山岳媒體雪羊視界怒轟「政府無視程序正義」、「離譜至極」,更拋下一句留言怒指:「連都幹不出這種骯髒事」,遭台...
今日新聞NOWNEWS ・ 5 小時前
白袍守初心》雲林骨科醫師賴成宏 守護偏鄉30餘年
骨科醫師賴成宏因小時候深烙心中父母及神父無私奉獻態度,從醫後捨家鄉長輩忍著病痛舟車勞頓北上就醫,30多年前回雲林縣斗南鎮開業,遇有緊急病患,向外縣市院所借手術室帶著患者去開刀,之後又到偏鄉無醫村看診至今17年,不收掛號費,健保署給的行政費全捐做社區醫療基金,每年還自掏腰包幫全校每個學童買一本課外書。
自由時報 ・ 1 天前醣聯創新抗體藥物成果登上國際研討會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台灣醣聯(4168)20日宣布,其創新抗體藥物複合體(ADC)GNX1021的臨床前研究成果,將於10月24日在美國波士頓海因斯會議中心舉行的AACR-NCI-EORTC分子標靶...
自立晚報 ・ 19 小時前美陸軍25支步兵旅級戰鬥隊將轉型 無人機、新運兵車成核心
美國陸軍參謀長喬治上將(Gen. Randy George)日前在一場軍事論壇上透露,美國陸軍未來將針對旗下25支「步兵旅級戰鬥隊」(IBCTs),陸續轉型為輕、快且具備新興戰力的「機動旅級戰鬥隊」(MBCTs),以新型運兵車輛、無人機等裝備為核心,打造更靈活、更有威脅性的新世代兵力,肆應現代戰場。
自由時報 ・ 1 天前第2家加熱菸將上市 民團籲加強稽查、違者立處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0日電)合法加熱菸標示違規,上市首日就全面下架,民團說,面對第2家跨國菸商加熱菸品即將上市,應持續加強稽查行動,從包裝、展示到廣告促銷,違者立處,以免嚴格管制淪為空談。
中央社 ・ 1 天前手機殼搭APP一鍵拍攝 測膚質 微血管、棕斑、細紋全現形
醫美等級皮膚檢測也能自己來!中山大學光電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兼研發長林宗賢,率研究團隊將尖端液晶極化技術整合成手機殼與App,成功開發全球首款「行動式極化光膚質檢測系統」,只需一鍵拍攝,0.1秒即可取得微血管、棕斑、痘痘與細紋等專業級膚質指標,創新技術獲國科會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未來科技獎。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鄭麗文當選主席當笑話看?王家俊:「文昌配」真的不要一語成讖
[Newtalk新聞] 出身綠營的前立委鄭麗文當選國民主席,過去曾罵民眾前主席柯文哲「比垃圾還不如」。民眾主席黃國昌回應,那一頁早就翻過去了。對此,資深媒體人王家俊表示,鄭麗文「主席門」熱度跨藍綠紅白,輾壓黃國昌「狗仔門」,救了黃國昌。鄭麗文選主席,有人也當笑話看,最終鄭麗文得票過半當選,笑著、笑著就哭了,「文昌配」真的不要一語成讖。 王家俊今(20)天在臉書發文寫道:「鄭麗文當選國民主席,選前到選後,鄭麗文『主席門』熱度跨藍綠紅白,輾壓黃國昌跨綠白『狗仔門』。從新聞角度,就是鄭麗文救了黃國昌。光是從這一點,黃國昌就應該心裡竊笑,感謝鄭氏國民。莫怪國昌老師會說,『一個成熟的政治人物,為了台灣為了人民,沒有什麼事情放不下,那一頁早就翻過去了。』」 王家俊進一步指出:「何況,鄭麗文批評柯文哲動用選舉補助款買商辦,『比垃圾還不如』。鄭主席是批柯文哲,又不是批黃國昌。柯文哲本來就不等於黃國昌。誰知道鄭麗文不是說出黃國昌的心聲?這哪裡會影響藍白合?與民進有姻親關係的2人不是沒有結盟的可能性。網友提2028文昌配(鄭麗文搭檔黃國昌),用笑話來看待。我是覺得應該審慎觀察。」 王家俊續指
新頭殼 ・ 1 天前涉洩漏165反詐平台資訊 新莊前警員、里長均判刑
新北市警新莊分局前警員王晟育(已退休),涉將165反詐騙系統平台內被害人姓名、報案資訊等傳給新莊裕民里前里長曾榆期,從事詐騙的曾榆期之子曾家偉獲知後隨即回報其所屬詐團成員知悉,不僅如此,王另幫曾榆期、曾家偉或里民查詢10多位民眾個資,甚至幫一名廖姓里民的女友查詢互助會欠款對象個資,助廖男女友取得對方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堅持不放假!北市平地最大降雨量428毫米 災防辦公室證實了
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北台灣持續降下大雨,但雙北市政府堅持正常上班、上課,引發民怨沸騰,網友灌爆蔣萬安、侯友宜臉書;對此台北市災害防救辦公室證實,平地最大降雨量428毫米,已超過350毫米的法定放假標準。
民視 ・ 4 小時前
超大豪雨開轟!雙北5縣市「今雨量達停班課標準」
【江宜潔/綜合報導】今(21)日受東北季風及颱風「風神」(FENGSHEN)外圍環流之共伴效應影響,新竹以北及宜蘭整天雨勢明顯、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機率,目前多縣市也持續發布豪大雨特報,其中台北市更罕見列入「超大豪雨」紫色警戒。中央氣象署最新風雨預測顯示,全台今日共計有6縣市累積雨量已達停班課標準,至於是否放假則以各縣市政府評估決策為準。
壹蘋新聞網 ・ 1 小時前
雨彈狂襲北台灣「紫爆」 專家警告:驚人雨勢才剛開始
受到東北季風及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北部今(20日)一早就狂降雨,氣象粉專《觀氣象看天氣》發文示警,驚人的雨勢才剛開始而已,到25日以前水氣都會偏多。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明後天雨更大!連假迎「更強東北風」一週濕冷警戒 各地低溫下探20度
今天(19日)受到東北季風及颱風外圍環流影響,桃園以北、東部地區以及恆春半島出現短暫陣雨或雷雨,局部地區可能有大雨。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及東北部降雨明顯且持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太魯閣燕子口大規模崩塌「再現堰塞湖」酋長岩遭淹沒 專家緊急監測中
太管處指出,17日凌晨4時58分,監測儀器記錄到約18秒的震動訊號,研判是大理岩峽谷岩壁突然崩落,導致溪谷受阻並形成天然壩。該區地質活動頻繁,歷史上在1951年花蓮大地震及1998年芭比絲颱風時,均曾出現類似堰塞湖現象,顯示此地岩體結構相當脆弱。事故發生後,監測人員於當...
CTWANT ・ 1 天前
雨勢還沒完東北季風增強!粉專示警未來3天:北部雨量預報跟瘀青沒兩樣
今(21)日仍受東北季風及颱風外圍環流共伴效應影響,新竹以北及宜蘭整天都有陣雨,雨勢明顯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的機率,尤其基隆北海岸、新北市東側平地、大臺北山區及宜蘭山區應防範長時間強降雨,易有局部豪雨等級以上降雨發生。氣象粉專也驚呼,「沒想到今年的秋天是這麼開始的」。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颱風沒來台「外圍環流灌更多水氣」!1原因共伴效應再升級
今(20)日受東北季風及風神颱風外圍環流雙重影響,桃園以北、東北部、東部地區及北部山區有陣雨或雷雨,並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的機率。對此,氣象粉專也示警,颱風雖不會直撲台灣,但它的外圍環流會拉更多水氣往北部、基宜花東地區灌入,且風神在南海的移動速度偏慢,水氣來源充足,這會讓共伴效應更有力。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