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底就要川習會,稀土戰今天再升級!北京突襲祭出「技術出口管制」,掐住全球科技命脈
北京在美中科技戰的棋盤上再次投下震撼彈:中國商務部9日無預警宣布,即刻起對稀土生產相關技術實施出口管制。香港《南華早報》指出,在與美國日益激烈的全球競爭中,中國利用在稀土領域的絕對主導地位,將「資源優勢」升級為「技術壁壘」,不僅讓全球從電動車、智慧型手機到尖端航太產業的供應鏈警鈴大作,稀土更迅速演變為地緣政治博弈中最鋒利的武器。
根據中國商務部官網9日上午發布的簡短聲明,這項新的出口管制措施將立即生效。聲明中措辭嚴肅地警告出口商:「應強化合規意識」,並要求他們「必須了解其出口的最終用途,並判斷其是否屬於軍民兩用物資。」
儘管商務部發言人在另一份聲明中試圖緩和氣氛,稱管制範圍「有限」,並將實施多種許可便利化措施,承諾「對符合相關規定的項目將予以許可」,甚至對人道主義救援(如緊急醫療、公共衛生事件和自然災害救援)豁免許可要求。官方還表示,政策將設置「合理的過渡期」,以照顧利益相關者履行現有商業合約的實際需求。
然而,在全球業界看來,這些「安撫性」的言辭,難以掩蓋其背後的凌厲殺氣。這項政策的核心目標昭然若揭:中國不再僅僅滿足於賣出稀土礦產,更要將提煉、分離、加工這些高附加價值的核心技術,牢牢鎖在自己手中。
新聞小補帖:稀土是什麼?
稀土(Rare Earth Elements)並非真的「稀有」,它們是17種化學元素的合稱。它們的獨特之處在於其優異的磁、光、電性能,是現代高科技產業不可或缺的「超級材料」:包括釹、鐠、鏑是製造高性能永久磁鐵的核心,這些磁鐵是電動車馬達、風力發電機、智慧型手機、硬碟、甚至F-35戰機等國防裝備的「心臟」;銪、鋱、鈰則被用於螢光粉,讓智慧型手機和電視的螢幕色彩更鮮豔;鑭、鈰是石油精煉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催化劑。
中國的「稀土王牌」:從礦產到技術的絕對壟斷
北京之所以有底氣打出這張牌,源於其在全球稀土供應鏈中近乎壟斷的地位。中國目前掌控著全球約70%的稀土開採量,更驚人的是,在附加價值更高、技術更複雜的「重稀土」分離與加工領域,中國的市佔率更是超過90%。這意味著即使美國或其他國家開採出自己的稀土礦,還是必需將礦石運往中國進行精煉,才能製成可用的高科技材料。
近年來,稀土已成為美中貿易戰的焦點議題。北京巧妙地運用其對稀土供應的影響力,作為與華盛頓談判的籌碼。此次將管制從「產品」延伸至「技術」,無疑是這場博弈的重大升級。這表明中國的策略已從單純的資源控制,轉向更深層次的技術封鎖,意圖延緩甚至阻斷美國等競爭對手建立獨立自主稀土供應鏈的努力。
美中科技戰的連鎖反應
這次北京祭出的出口管制並非孤立事件,而是美中科技戰一系列交鋒的最新一環。回顧今年四月,在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其標誌性的「解放日關稅」("Liberation Day" tariffs,即所謂「對等關稅」)後不久,中國便迅速對七種關鍵礦物實施了出口管制。9日的進一步收緊稀土技術管制,可以視為是北京對華盛頓持續施壓的直接回應。
這場棋局宛如川普政府借用了北京的產業政策劇本。從對華為的晶片禁令,到試圖扶植本國鋰礦與半導體產業,華盛頓正積極師法中國的「國家隊」模式,試圖在關鍵領域與中國展開全方位的競賽。而北京此次的舉動,正是利用自身在稀土領域的既有優勢,對美國的「抄作業」行為進行反制。
中國的最新舉措,無疑也將加劇美國及其盟友的「稀土焦慮」。長期以來,西方世界對中國稀土供應的依賴,一直被視為國家安全的阿基里斯之踵。關於美國應設立「稀土基金」以追趕中國的傳聞不斷,但分析人士擔憂,這步棋恐怕可能「為時已晚」。因為建立一條從開採、分離、精煉到應用的完整稀土供應鏈,不僅需要巨額的資金投入,更面臨著嚴格的環保法規與數十年的技術積累鴻溝。
當中國直接對生產技術釜底抽薪,等於將美國追趕的賽道難度又調高了好幾個等級。從英特爾(Intel)到特斯拉(Tesla),從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到蘋果(Apple),幾乎所有美國科技巨頭和國防承包商的未來,都將更深地被北京的政策所牽動。
更多風傳媒報導
其他人也在看

莫里森:台須72小時內重創共軍
澳洲前總理莫里森8日在「台北安全對話」專題演說中分析,目前仍判斷對入侵或封鎖台灣的戰略不划算,但局勢驟變,一旦決定採取敵對行動,就再也無法「重置局勢」,他強調,台灣必須具備在戰事初期72小時內重創敵軍的能力,這需要更高的國防投入、跨派團結,以及與盟友更緊密合作。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14外企列不可靠實體清單 中國控台軍事合作
[NOWnews今日新聞]中國商務部今(9)日宣佈,將反無人機技術公司(DedronebyAxon)、TechInsights公司等14間外國企業及機構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理由是其不顧中方反對,與台灣...
今日新聞NOWNEWS ・ 18 小時前中國制裁14家外國實體 部分涉及台美軍事合作
(中央社台北9日電)中國商務部今天宣布,將美國反無人機技術公司(Dedrone by Axon)、加拿大半導體研究機構TechInsights等14家外國實體列為「不可靠實體清單」,理由包括與台灣軍事技術合作、發表涉中「惡劣言論」、協助外國政府打壓中國企業等。
中央社 ・ 18 小時前
藉口遭用於軍事領域!中國「又」加強稀土管制 開採、冶煉「秘技」不得外傳
[Newtalk新聞] 中國商務部今天(9日)發布2005第61、62號兩項公告,對稀土相關物項及技術實施嚴格出口管制,宣稱是要維護國家安全與全球供應鏈穩定。該措施經中國國務院批准,涵蓋稀土開採、冶煉分離、磁材製造等關鍵技術,未經許可不得出口或提供實質性支持,違者將依《出口管制法》處罰。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強調,此次管制針對部分境外組織與個人非法從中國獲取稀土技術,用於生產物項並供應軍事等敏感領域,嚴重損害中國國家利益,並對國際和平穩定構成威脅。中國商務部指出,稀土具軍民兩用屬性,實施出口管制乃國際通行慣例。早在2001年,中國即將相關技術列入禁止出口目錄,今年4月更對中重稀土物項強化管制。此次擴大範圍,涵蓋含有中國成分的境外稀土物項,禁止直接或加工後轉移至敏感用途。 為回應外界疑慮,中國政府重申,新規是審慎評估後的防範風險措施,展現負責任大國立場。發言人辯解,管制範圍有限,將採取多項便利措施,包括豁免人道主義救援用途,並設合理過渡期,以保障既有商業合約履行。同時,中方願透過多邊對話機制,加強與各方溝通,促進合規貿易,避免影響全球稀土產業鏈。 分析人士表示,中國雖強調履行防擴散國際義務,
新頭殼 ・ 21 小時前
中國擴大稀土管制 範圍涵蓋半導體與軍事敏感技術
中國今(9日)上午宣布,將收緊稀土及相關技術出口,並對部分半導體及人工智慧技術實施逐案審批。中國商務部表示,此舉旨在維護國家安全與利益,防止中國稀土產品或技術被用於軍事敏感領域,同時保障全球產業鏈與供應鏈穩定。
鏡週刊Mirror Media ・ 23 小時前
劍指美國?大陸再收緊「稀土出口管制」 公告新規一次看
根據公告內容,凡屬稀土開採、冶煉分離、金屬冶煉、磁性材料製造及稀土二次資源回收利用等相關技術及其載體,均列入出口管制範圍。具體包括2大類項目:涉及上述領域的技術資料、設計圖紙、工藝規範、加工參數、模擬資料等技術及其載體(管制編碼1E902.a);與相關生產線的裝...
CTWANT ・ 1 天前
機器人血流成河!多檔個股慘翻黑「這檔」卻逆勢飆漲停 9月超強營收「年增114.9%」
[FTNN新聞網]記者何亞軒/綜合報導台股加權指數今(9)日收27,301.92點,漲238.24點,漲幅0.88%,觀察今日機器人相關個股趨勢,台積電(2330)受惠於美股台積...
FTNN新聞網 ・ 19 小時前
新增5種元素 中國宣布擴大稀土出口管制
中國商務部9號公告,大幅擴大稀土出口管制範圍,新增5種稀土元素進入受限名單,並強化對半導體應用用戶的審查。「川習會」預計月底在南韓登場,中國升級稀土出口禁令,中美關係是否受到衝擊、川習會是否受到影響?
台視新聞網 ・ 3 小時前美國|今明兩年美國用電量創新高
美國能源資訊署(EIA)預測今明兩年美國用電量將創新高,分別達4.2兆度和4.3兆度,超越去年的4.1兆度紀錄。用電需求增加主要來自AI和加密幣資料中心,況且近年家庭與企業逐漸以電力取代化石燃料。今年美國住宅、商業與工業用電量分別預估為1.5兆度、1.5兆度及1.1兆度。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馬斯克降價救市夢碎!Model 3「打折賣122萬」買氣冷 特斯拉股價重挫近5%
[FTNN新聞網]記者柯澔侖/綜合報導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7日旗下兩款熱銷車「Model3」與「ModelY」推出平價車型「Standard」,售價首次跌破4萬美元(...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不用擔心圖利了?劉世芳稱「只要輝達開口都會幫」:北市府已無法規困擾
輝達(NVIDIA)原擬在士林北投科技園區新光人壽取得地上權的T17、T18興建亞太總部,目前卻因土地移轉問題卡關,台北市政府提出T12基地作為替代方案,但傳出輝達已請經濟部盤點包含台北市在內,其他符合需求的土地,並於24日前回覆。對此,內政部長劉世芳今(9)日表示,台北市政府在法規運用上已無太大困擾,輝達只要有提出需求需要協助,行政院跨部會也都會幫忙。內政......
風傳媒 ・ 16 小時前中國對稀土技術實施管制 部分晶片出口須審批
(中央社記者謝怡璇北京2025年10月9日電)中國商務部今天發布兩公告,稱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宣布對境外稀土物項、稀土技術實施出口管制。另外,也規範部分邏輯晶片、存儲晶片、具潛在軍事用途的人工智慧須逐案審批。中國商務部官網今天發布,「公布對境外相關稀土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的決定」及「公布對稀土相關技術實施出口管制的決定」。在「公布對境外相關稀土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的決定」提到,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根據「出口管制法」、「兩用物項出口管制條例」,經國務院批准,境外組織和個人在向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和地區出口規定物項前,須獲得商務部頒發的兩用物項出口許可證件。規定物項有3類,一是含有、集成或混有原產於中國的金屬釤、金屬鏑、金屬釓等物項,在境外製造的稀土永磁材料、稀土靶材等,且前者占境外製造的後者價值比例達0.1%及以上的;二是使用原產於中國的稀土開採、冶煉分離、金屬冶煉、磁材製造、稀土二次資源回收利用相關技術在境外生產的相關稀土物項;三是原產於中國的金屬釤、金屬鏑等相關稀土物項。其中,前2項自2025年12月1日起實施,第3項自公布日起實施。公告提到,對向境外軍事用戶的出口申請,及向出口管制管控名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中美貿易戰風聲再起 中國稀土出口管制 再緊縮
中國在「習川會」前夕,大打稀土牌。中國商務部9日公告,將進一步收緊稀土出口管制,擴大對稀土加工技術的限制,並規定14奈米以下製程晶片或256層以上記憶體晶片,出口申請須審批。中方此舉是在美國國會議員呼籲加大對中國晶片製造設備出口禁令之後,外界擔憂中美貿易戰可能再度升溫。
工商時報 ・ 8 小時前駐英國代表處國慶酒會 英議員:台灣有權參與國際
(中央社記者陳韻聿倫敦8日專電)駐英國代表處7日晚間在倫敦市中心舉行國慶酒會,出席致詞的英國國會上議院議員里納德男爵說,台灣有權在世界舞台及所有國際組織獲適當代表,國際社會可從台灣的長處獲益。
中央社 ・ 1 天前中國審查社群負面情緒 美媒:領導層憂變對批評
(中央社記者謝怡璇北京9日電)中國近期加大網路言論清理,開始審查社群平台上的負面情緒貼文,已有提倡減壓生活、批評中國生活品質的網紅遭處罰。美媒報導分析,中國領導層憂心負面情緒蔓延,恐演變成對的批評。
中央社 ・ 22 小時前國防報告書揭混合式威脅手段 企圖動搖民心士氣
(中央社記者吳書緯、游凱翔台北9日電)國防部今天公布中華民國114年國防報告書,內容詳述對台灣的安全威脅,並指出透過灰色地帶混合式威脅手段,企圖動搖台灣民心士氣,營造社會對立態勢,等待時機與軍事威脅相結合,對台進行軍事行動。
中央社 ・ 23 小時前中國加強限制稀土元素出口 歐盟表擔憂
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 Commission)發言人今天(9日)表示,對於中國加強稀土出口管制的決定表示擔憂。 該發言人補充道:「我們對這項聲明感到擔憂。目前正在研究細節。」 中國今天(9日)表示,計劃對向外國國防企業和半導體用戶出口稀土實施限制,並將5種稀土元素添加到其貿易限制清單中。 中國商務部發布公告,稱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宣布對境外稀土物項、稀土技術實施出口管制。另外一項也在今天發布的公告規範部分邏輯晶片、存儲晶片、具潛在軍事用途的人工智慧須逐案審批。
中央廣播電台 ・ 16 小時前中國間諜案被撤銷挨批 英檢察總長:政府未提供北京構成國安威脅證據
英國檢察總長今天(8日)表示,針對2名男子被控為中國從事間諜活動一案被撤銷,是因為英國政府未能提供北京構成國家安全威脅的證據。 法新社報導,英國2名男子疑為共諜的案件在上個月被撤銷,其中包括1名前國會研究員,檢察機關因此受到議員和政府官員的抨擊。 英國檢察總長巴金生(Stephen Parkinson)今天在一封致國會委員會的信中指出,檢察機關「數月來」一直試圖獲取持續審判所需的證據,但政府遲遲未提供。 涉入該案的前英國國會「中國研究小組」主任、現年30歲的凱希(Christopher Cash)和33歲教師貝瑞(Christopher Berry)在2023年被捕,他們被控在2021年12月至2023年2月,蒐集可能「直接或間接對敵人有用」的資訊。 這起案件引發人們對存在重大安全漏洞的擔憂,因為凱希在國會任職研究員,並且據報導他與保守資深議員關係密切。 根據英國官方保密法(Official Secrets Act),要使此案成立,檢察官需要證明被告為「敵方」行事,即對英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國家。 但巴金生表示,他們沒有獲得足夠的證據,證明中國「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巴金生表示:「我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海巡署破獲情侶檔販毒集團 查獲市價千萬毒品
(中央社記者趙麗妍台中9日電)海巡署偵防分署台中查緝隊破獲以黃姓男子、陳姓女子情侶檔販毒集團,他們透過網路聯繫並選在深夜時段在公園內交易,警方共逮捕10人,查獲市價千萬的毒品,依法送辦。
中央社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