昇達科Q3營運漸佳 前3季4.6元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昇達科技(3491)公布114年第3季營運成果。昇達科第3季營收4.83億元,年減6%,但營收呈現逐月增長態勢;第3季每股盈餘1.33元,優於第2季的1.07元;累計前3季每股盈餘為4.6元。
昇達科表示,隨著主要低軌衛星客戶合作專案項目的擴增,新訂單隨之加速釋出,累加的低軌衛星產品未出貨訂單已超過8億元,依客戶交期安排超過60%將於今年第4季出貨,因此低軌衛星產品營收季增幅度可望達到更亮麗成果。此類訂單能見度的提升,反映主要國際衛星專案已進入密集量產與部署階段,帶動公司相關產品出貨動能持續放大。由於產品組合朝高利基、高門檻邁進,因此也將推升第4季毛利率與獲利率邁向歷史高峰。
為因應低軌衛星市場持續成長的強勁需求,昇達科同步推進多項擴廠與產能布局計畫,以提升整體供應能力與營運效率:
國內部分:台灣汐止廠第一期產能已處於滿載稼動,汐止二期新廠區之高階精密製造及自動化設備與人員陸續進駐,預期於年底前全面投產。另因應中長期需求,七堵三廠已完成擴建規劃,近期並另於同一園區購置生產廠房,產權移轉程序預計近期完成後,也將加速建置產能。
海外部分:越南廠於本季通過重點客戶航太品質管理(QMS)稽核,此外,另規劃設置目前越南產能6倍規模的新廠區,該項建設工程亦緊湊推進中,未來將作為公司主要海外生產樞紐,有助於提升供應彈性、降低變動成本,進而加速全球佈局進程。此佈局正對應全球衛星/毫米波通訊元件製造向地緣分散與成本優化趨勢。近期國內相關大廠亦陸續於越南或東南亞建廠,供應鏈趨勢愈趨明確。
昇達科表示,隨著國內外產能同步擴張,昇達科將能更靈活因應衛星通訊與航太、軍工等毫米波市場的持續擴張需求,進一步強化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關鍵地位與競爭優勢。(自立電子報2025/10/27)
其他人也在看
北市統計:5年來獨居長者比例增 三代同堂減少
(中央社記者陳昱婷台北29日電)台北市主計處今天發布統計報告,顯示北市60歲以上長者多住在自有或家人擁有住宅;17%為三代家庭,與前一次調查時相比減少5.8個百分點;單獨居住者則增加3.5個百分點至9.8%。
中央社 ・ 1 天前
〈致伸法說〉前三季獲利年增5% Q3 EPS 1.55元 車用AIOT新專案貢獻營運動能
電腦周邊廠致伸 (4915-TW) 今 (28) 日召開法人說明會並同步公告第三季財報,受到新台幣升值影響,第三季稅後純益 7.1 億元,呈季年雙減,每股純益 1.55 元;累計前三季稅後純益 21.9 億元,年增 5%,每股純益 4.76 元;
鉅亨網 ・ 1 天前
華科集團旗下精星Q3轉盈獲利年增52% 1-3季EPS 0.96元
精星 (8183-TW) 今 (29) 日公布最新獲利資訊,2025 年第三季由虧轉盈,單季稅後純益 1.19 億元,較第二季轉盈,年增 52.83%,單季每股純益達 0.99 元,2025 年 1-9 月 EPS0.96 元。
鉅亨網 ・ 19 小時前基礎晶片吃緊延燒汽車供應鏈,本週起車廠見減產潮,毛利率恐承壓
【財訊快報/陳孟朔】荷蘭監管對安世半導體治理權的最新動作,引爆汽車用「基礎晶片」供應緊張。外電報導,市場人士指出,車門鎖、空調、儀表等大量使用的小型微控制器與功率零件出現瓶頸,原訂排產被迫重排,北美與歐洲部分車廠啟動「班次調整、短暫停線」備案,供應鏈風險自本週起明顯升溫。與先前高階運算晶片短缺不同,這一波卡關集中在單價不高、但用量龐大的入門級零件,分布於車輛各子系統,短期難以臨時換料。多家供應商安全庫存僅約兩至三週,一旦補貨受阻,衝擊將從車身電子、舒適性控制延伸至傳動與安全模組,處置難度恐高於疫情期間的晶片荒。其中,日本汽車大廠本田早在週一即宣布將其位於安大略省Alliston的組裝廠產能削減一半,該廠負責生產思域轎車和CR-V運動型多用途車。媒體援引當地工會主席Vito Beato透露,工廠減產將持續到週三,從週四開始停產一週,然後在下週晚些時候恢復一半的產量。北美整車廠先行調整產能以因應缺料,工會傳出個別工廠採「先半產、後停線」的節奏以降低損失;歐洲大型零組件廠評估必要時調整德國廠排產。產業觀察指出,若兩週內無明確補貨路徑,風險將外溢至發電機、工程機械與其他工業設備,形成更廣泛的供
財訊快報 ・ 1 天前《科技》AI帶旺晶片需求!工研院:台灣半導體兩年內衝破7兆大關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在全球AI浪潮強勢推動下,半導體產業正邁入全新發展階段。工研院指出,隨著AI技術快速擴展,台灣身為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核心樞紐,IC設計、晶圓製造與封測三大領域皆積極布局以因應新興需求,預估2025年整體產值將顯著成長。特別是在摩爾定律逐漸逼近物理極限的情況下,先進封裝技術成為延續晶片效能的重要關鍵,包括異質整合、2.5D/3D IC堆疊與CPO(共同封裝光學)等新技術均成為焦點。儘管IC設計產業短期仍受市場波動影響,但受惠於AI PC、AI手機與車用電子等需求帶動,全年產值仍具強勁動能。業者若能深化AI晶片布局,並強化與雲端及軟體業者的合作,將有助打造高附加價值的AI生態系。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經理王宣智表示,人工智慧(AI)應用加速滲透,加上終端產品換機潮啟動,台灣半導體產業正迎來明顯成長動能。先進製程與成熟製程的「組合拳」效應,加速產品商轉與應用落地。受惠於AI資料中心、邊緣運算及供應鏈積極備貨需求,預估2025年台灣半導體產業產值將達新台幣6.5兆元,年成長率22%;2026年則有望突破7兆元大關,達7.1兆元,年增率10%,展現產業持續擴張的趨勢。 隨著A
時報資訊 ・ 1 天前中砂前三季每股盈餘6.02元,SBU晶圓提高高階產品比重助毛利率提升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中砂(1560)下午舉行法說會,公布第三季季報,每股盈餘為2.24元,優於第二季1.82元,前三季每股盈餘6.02元;中砂指出,ABU砂輪事業部與砂輪子公司下半年受到工具機客戶的匯率及關稅影響,預估營收持平,DBU鑽石事業部年底前月出貨預期接近5萬顆,2026年將依據需求持續新增產能,至於SBU晶圓事業部目前持續續滿載,預期第四季高階產品組合比重將持續提高,有助減小匯率影響及提高毛利率。中砂第三季營收達20.92億元,寫歷年單季次高,季減1.1%,年增12.5%,毛利率32.4%,季增0.3個百分點,年增0.6個百分點,每股盈餘為2.24元。累計前三季營收為59.78億元,營業利益9.67億元,稅後淨利8.81億元,每股盈餘6.02元。第三季三大事業來看,ABU+砂輪子公司受機械與工具機景氣不佳影響,營收季減7.7%;DBU鑽石事業CMP鑽石碟用於先進製程及先進封裝出貨增加,單季營收季增2.9%;SBU晶圓7月起單月12吋產能增加10%至33萬片,第三季高階再生晶圓出貨增加,唯特殊晶圓出貨減少,營收季增0.1%。中砂指出,第三季匯兌利益與評價約7000萬元,
財訊快報 ・ 1 天前《半導體》譜瑞-KY上季賺逾1股本 無懼Q4短線修正、TT新品將量產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譜瑞-KY(4966)今日舉辦法人說明會,第三季每股盈餘約10.4元,展望第四季合併營收預計將季減6.6%至15.5%。董事長趙捷表示,第四季營收下滑主因季節性因素,以及自9月起部分客戶因先前關稅提前備貨,導致需求轉弱。他強調,公司並未出現結構性變化或設計案流失,情況屬於短期調整。 譜瑞-KY第三季合併營收為1億4,614萬美元,較上一季增加9.47%,年增7.26%;稅後淨利達2,724萬美元,除權後基本與稀釋每股稅後盈餘皆為0.35美元(約合新台幣10.4元)。營業毛利為6,211萬美元,季增7.93%,年增7.19%,主要受惠於高速傳輸介面晶片出貨穩健及新產品滲透率提升。 展望2025年第四季,譜瑞-KY預期合併營收將落在1億2,350萬至1億3,650萬美元之間,較第三季可能季減6.6%至15.5%;合併毛利率預估介於42%至46%,營業費用預估為3,300萬至3,600萬美元。趙捷指出,第四季各產品線的比例預期變化不大,整體結構與第三季相近,唯一可能增加的是TT產品,因公司開始出貨並部署TT裝置,該系列將時序控制器、驅動器與觸控功能整合於單一晶片,並
時報資訊 ・ 23 小時前中光電前3季每股賺0.44元 無人機拓美日客戶
(中央社記者潘智義台北28日電)背光模組廠中強光電前3季歸屬母公司淨利1.72億元,基本每股盈餘0.44元,總經理林惠姿今天表示,電視機種第4季出貨量估季減約3成,但不排除因急單需求而使降幅收斂;無人機部分,中光電財務長何新斌指出,除國防部標案,已和美、日客戶簽約。
中央社 ・ 1 天前泰銘前三季營收年減9% Q4維持保獲利策略
在川習會的預期下,美中關係近期緩和、以及美元走弱,導致全球基本金屬走揚,鉛錠價格在金屬領頭羊的帶動之下,也攀升到每噸1987美元,不過,因台幣兌美元雖然止貶在30.50元之上,仍與去年的32元和33元兌一美元,相距甚遠,加上今年的均價還是低於去年,因此,國內鉛錠龍頭泰銘(9927)第四季營運策略仍將以「保獲利」為主軸,明年再根據整體經濟環境的穩定程度,伺機檢討兼顧營收和獲利。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通網股》聯亞Q3每股賺1.08元 Q4營收估季增近9%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聯亞(3081)今日召開法說會,第3季每股盈餘1.08元。展望第4季,財務長楊吉裕表示,以目前能見度推估,第4季營收有機會與2022年第2季相當或更佳。換言之,2022年第2季營收為6.01億元,意味今年第4季可望較第3季季增約8.8%。 聯亞第3季營收5.52億元,稅後盈餘0.99億元,每股盈餘(EPS)1.08元;累計前三季營收15.6億元,稅後盈餘2.38億元,EPS為2.59元。產品結構方面,第3季Datacom產品占比約70%至75%,多為矽光產品;Telecom占約10%至15%,其餘為其他品項。 楊吉裕指出,8月起基板供應商恢復正常交貨,下游代工廠出貨同步回升,帶動公司後續幾個季度的出貨量可望持續增加。以目前能見度推估,第4季營收有機會與2022年第2季相當或更佳,換算約成長8.8%。 他進一步說明,目前出貨以矽光產品為主,主要集中在800G與1.6T等高速規格;電信相關需求則尚未明顯回溫。展望明年,第1季預計新增1家CSP客戶,並導入2至3家模組廠,同時中國市場的矽光出貨也將增加,主要客戶皆為資料中心布局。至於新一代手機所需的LD、PD等零組件
時報資訊 ・ 21 小時前【公告】光聖114年第3季合併財務報告董事會召開日期
日 期:2025年10月29日公司名稱:光聖(6442)主 旨:光聖114年第3季合併財務報告董事會召開日期發言人:莊國安說 明:1.董事會召集通知日:114/10/292.董事會預計召開日期:114/11/073.預計提報董事會或經董事會決議之財務報告或年度自結財務資訊年季:114年第3季合併財務報告4.其他應敘明事項:無
中央社財經 ・ 20 小時前
信心崩盤!外資加速逃離印度股市 今年來已撤資170億美元
外資今年以來已從印度股市撤出超過 170 億美元的資金,使印度成為亞洲外國投資組合資金流出情況最嚴重的市場。這一數字不僅創下多年來新低,更與 2023 年淨流入 200 億美元的榮景形成鮮明對比,凸顯全球資本對印度市場信心的急劇轉變。 伊拉拉資本發布的報告指出,全球投資者正以驚
鉅亨網 ・ 23 小時前
緯創在德州打造AI超級運算中心 樹立「美國本土製造」新里程碑
緯創資通今日(10/29)表示,該公司今年陸續投資7.61億美元在德州興建AI超級運算中心,這項先進的製造設施預計將於2026年上半年啟用。透過與輝達的合作,這座位於德州的製造廠將成為美國首批能在地生產AI超級電腦的製造基地之一,為AI供應鏈在地化發展樹立重要的里程碑。
太報 ・ 23 小時前
新一代AI伺服器出貨暢旺 光寶科樂觀看Q4 AI占比估達兩成、明年再提升
新一代AI伺服器、雲端電源管理方案出貨暢旺,光寶科雲端營收倍增,第三季每股盈餘2.05元,累計前三季達4.94元。光寶科總經理邱森彬表示,輝達GB200、GB300到下一代Ruby平台,市場對高階伺服器電源與液冷散熱需求加速攀升,展望第四季至明年營運皆維持樂觀看法,今年AI貢獻比重上看兩成,明年AI比重有逾期兩成,整體營收目標逐年雙位數成長。
太報 ・ 21 小時前
是方財報報喜 前3季賺逾1個股本
是方電訊(6561)28日公告第三季合併營收達9.4億元,累計前三季營收30.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9.45%;第三季每股盈餘(EPS)3.47元,累計前三季EPS達11.7元,年增20.4%,另前三季毛利率與淨利率分別為53.3%及30.3%,營運再創高峰。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瑞昱第三季每股賺6.69元,第四季因庫存調整持審慎保守看待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網通晶片大廠瑞昱(2379),第三季毛利率49.7%,季減0.5個百分點,單季稅後淨利季減12.3%,每股淨利6.69元。展望第四季,公司提到,因美國關稅政策可能變動,加上客戶年終庫存調整,為此,公司對營運持審慎保守態度。至於2025年全年,第三季訂單明顯放緩,但2026年首季可望有明顯回升。瑞昱第三季成績單,營收為294.91億元,季減7.6%、年減4.1%;以美元計算,營收則季減4.2%、年增3.8%。第三季毛利率為49.7%,季減0.5個百分點、年減1.7個百分點。第三季稅後獲利34.29億元,季減12.3%、年減21.6%;第三季每股淨利6.69元。回顧第三季表現,瑞昱分析,上半年基期過高,加上第三季沒有昔日的旺季效應,致使營收季減,毛利率季減則是因產品組合變化。另外,因業務量減少,加上因應市場不確定性而調整生產,瑞昱庫存天數季增15天,來到107天。而第四季各產線看法,PC端庫存調整下需求保守,消費性電子也處於庫存調整狀態,至於網路通訊端第四季也會略降,車用方面則是處於短期波動。然2026年來看,PC市場有機會強勢回升,消費性電子則是穩健,網路通訊
財訊快報 ・ 22 小時前邁科11月中下旬轉上市,AI商機爆發,AI伺服器佔比近6成,明年成長看旺
【財訊快報/記者王宜弘報導】散熱模組廠邁科(6831)轉上市申請獲證交所通過,將在11月中下旬轉上市掛牌,週四(30日)將舉行上市前業績發表會。在AI需求爆發下,公司指出,隨著CSP客戶ASIC伺服器需求升溫,將持續擴大水冷與3DVC技術應用版圖,強化與國際大廠合作,深化AI伺服器與車電布局,AI伺服器佔比續增,明年成長看旺。邁科專注散熱模組產銷,產品應用涵蓋伺服器、筆電、顯卡、5G基地台與車電等,主要客戶包括國際CSP廠商、知名代工模組廠與電腦品牌大廠。受惠全球生成式AI熱潮推升AI伺服器建置需求,今年前三季營收27.63億元,年增86.86%,已超越去年全年表現。邁科以均溫板(VC)氣冷散熱技術起家,是台灣最早成功量產VC的企業,長期聚焦高效能運算(HPC)及AI應用領域,隨著AI運算功耗飆升、熱設計功率(TDP)持續突破極限,散熱效率成為伺服器性能關鍵瓶頸,邁科除在氣冷領域成功量產3DVC,更積極布局液冷技術,與Intel共同成立「先進散熱技術聯合實驗室」,提前卡位AI伺服器散熱新世代。在AI算力需求持續升溫下,邁科AI伺服器散熱產品營收比重已近六成。根據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
財訊快報 ・ 23 小時前
邁萪科技卡位AI伺服器散熱新世代 越南廠明年推升產能看增20%
AI伺服器建置持續擴增,散熱模組廠邁萪科技已與英特爾合作推進超流體,展望後市,明年營運成長方向不變,CSP 新晶片投入下,AI將擴展持續,液冷比重也將從10%推升,伺服器已占今年營收達60%,新廠建置主要是因應客戶供應鏈移轉的需求,未來越南廠明年投產增加產能約20%。
太報 ・ 23 小時前
亞泥榮獲「2025天下永續公民獎」雙項大獎
亞泥(1102)在《天下雜誌》主辦的「2025天下永續公民獎」評選中,持續蟬聯「天下永續公民獎」及「天下人才永續獎」兩項殊榮。亞泥指出,此項肯定不僅展現亞泥在永續轉型與人才發展上的領航實力,也象徵傳統製造業正以創新與責任引領永續新時代。
中時財經即時 ・ 23 小時前《電週邊》緯創德州興建AI超算中心 明年上半年啟用
【時報記者張佳琪台北報導】緯創(3231)因應美國布局今年陸續通過投資7.61億美元(約新台幣232.5億元),在美國德州興建AI超級運算中心。緯創今(29)日宣布,這項先進的製造設施預計2026年上半年啟用,並強調德州廠將成為美國首批能在地生產AI超級電腦的製造基地之一。 緯創指出,運用NVIDIA的技術在美國建立智慧工廠,主要是在德州生產AI超級電腦,該策略核心是「物理AI」(Physical AI),透過數位孿生(Digital twin)技術來提升效率、設計與營運管理。在NVIDIA的AI基礎架構下,緯創的「物理AI」應用著重於打造高度最佳化、能源效率高且能快速部署的製造設施。 緯創運用NVIDIA Omniverse 函式庫,建立高擬真、具有物理等級精確度的數位孿生(虛擬複本),包括位於德州的新AI超級電腦組裝與測試工廠。這些數位孿生將用於工廠規劃與營運,使工程師能在實際施工前,模擬與優化工廠布局、測試設備配置並改善工作流程,進而縮短產品導入時程並避免昂貴的修改成本。緯創指出,對於新的NVIDIA超級電腦測試室,數位孿生也將有助於優化設施規劃與遠端協作。 緯創採用NVIDIA
時報資訊 ・ 23 小時前